王翦告老歸田之後,過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生活。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捲雲舒。
當你不去強求,反而容易擁有。始皇帝對王翦的離任,開始過意不去。作爲補償,他委任王翦之子王賁爲伐魏總指揮,全權負責攻打魏國的一切事宜。
始皇帝並不指望王賁能滅掉魏國,他只是希望藉由這個任命,安撫王翦那顆受傷的心靈,讓王翦安心養老,他會妥善對待王家的子孫。除此之外,秦國的主力部隊正在伐楚,爲了防止魏國在後面扯後腿,始皇帝也需要用戰爭拖住魏國,使其不能輕舉妄動。
正是因爲這種複雜的因素,王賁再次獲得揚名立萬的機會。有的人生來註定要做大事,你給他展示的舞臺,他就能創造出奇蹟,王賁顯然就是這樣的人。在秦國上下還爲王賁連破楚國10城津津樂道的時候,他又要震驚世人,魏國即將坍塌在他的腳下。
正史對王賁實在太吝嗇,關於他的記載,史家格外珍惜筆墨,翻遍《史記》和《資治通鑑》也只能找到零星的數筆。很多王賁的詳細情況,我們沒有確切的依據,只能用大致的猜測,而王賁伐魏時領兵的數量,就是其中之一。
王賁滅掉魏國,究竟用了多少兵?我的結論是滅六國中最少的,遠遠低於十萬人。
一,楚國地大於魏、人衆於魏、兵強於魏,始皇帝也不過小氣的派出20萬人伐楚。而且發兵之前,還要先通過軍事會議進行商討。王賁攻魏前沒有任何增兵記錄,他應該還是率領着破楚時的南郡人馬,數量理應不多。
二,史官對歷史事件的記錄並非盲目,他們也要遵循一定的制度和規律。縱觀歷朝歷代的正史,大規模的戰爭都會提供人員參與的數據。但凡超過十萬人的戰爭,很少出現記錄不詳的情況,這就是爲什麼我說王賁的手下少於十萬人的原因。
三,秦國雖然有很強的侵略性,欲平天下而後快,但是在戰爭中從不冒進,歷來穩紮穩打。所以不可能出現同時主攻兩個國家的情況,更何況是魏、楚這兩個大國,秦國更會謹慎處理。既然攻魏和攻楚有側重,出動二十萬而伐楚肯定是主攻,王賁部隊的性質只是牽制魏國而已,數量自然不會太多。
四,單就執行騷擾任務來說,格外注重軍隊的機動性和靈活性。王賁如果率領着龐大的軍隊,肯定有行動遲緩的弊病,起不到應有的作用。而且他的攻擊目標直接選定魏都大梁,部隊沒有隨時可以撤退的把握,他也不會深入魏國腹地。
分析到這裡,必須要讚歎王賁膽子夠大。手裡只有區區幾萬人馬,老老實實的在魏國邊境搗亂多好?他偏要出風頭,到未來的七朝古都大梁去看看風景。我們仔細咀嚼王賁的行爲,卻深諳兵法要義。
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王賁要轄制魏國,實在沒有比進攻大梁更好的辦法了。攻魏之必救,使魏國疲於應付他的進攻,當然沒有精力南下助楚。計劃雖好,實施起來卻有個條件,王賁的軍隊素質必須過硬,否則就是自己送死。
幾年的戰場歷練,讓王賁收穫了足夠的信心,天下沒有他不敢闖的龍潭虎穴,但大梁也讓他見識到什麼是天高地厚。
勤勞質樸的河南人民,用他們善於創造的雙手,建築了一座戰國最堅固的城池。中原地區有着交通發達,物產豐富的優越地理條件,不足之處也在這裡,由於沒有天險,往往缺少足夠的軍事屏障。
魏國只有通過加強城防,來解決這個問題。大梁城牆的厚度大於高度,穩固如山,牆頂可以拉車和操練。城牆依託護城河、吊橋、閘樓、箭樓、正樓、角樓、敵樓、垛口等一系列軍事設施,架構起一套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
王賁以攻城戰而聞名,可面對着魏都大梁,他也變得束手無策。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王賁領兵太少,根本不可能進行攻堅戰。此時已是七、八月份,正是大梁的雨季。瓢潑般的落雨,每日下個不停,更是給王賁的作戰帶來困難。爲了防止營地被積水衝淹,他只有率部到黃河上游的高地駐紮。
幾天來,王賁都冒雨站在黃河岸邊的高地上,凝望雨幕中巍然不動的大梁,思考着破城之計。大雨使黃河汛情嚴重,水位居高不下,激流不斷的沖刷着黃河兩岸的堤壩,發出震天的轟鳴聲。目視眼前的一切,王賁難免感慨起來:如果水再大些,就需要泄洪了,否則一旦決堤,就是水災氾濫,瘟病橫行。
王賁突然愣住,他被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水淹大梁?勢必會禍及百姓,有傷天和。他拼命想把這個念頭排諸腦後,但人最不能抵禦的就是誘惑,想到破魏的大功就擺在眼前,他傳令三軍:“築堤,蓄洪。”
秦軍苦幹數個晝夜,將奔涌的黃河水積存數丈高,隨着簡陋的堤壩不堪重負,洪濤傾瀉而出。氾濫的河水將大梁城的威嚴一洗而盡,任它城堅池厚,也無法抵抗黃河的咆哮。
公元前225年,魏王假投降了,他無法忍受在房頂度日的生活。糧食被洪水淹沒,三餐無以爲繼,不論是爲了百姓還是他自己,拋棄帝王的尊嚴都是最好的選擇。
難怪史家不願意爲王賁歌功頌德,當大梁百姓驚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時候,活命者未知幾何?魏人不死於刃,皆失於水,都是王賁在造孽。大梁從此跟水患結下不解之緣,千百年來,洪災不斷。到了明朝,李自成也搞過水淹開封,把王賁的混蛋樣學個十足。開封被歷代稱爲風水寶地,莫非是總遭大水的緣故?
都城大梁被毀,魏國失去他們的政治核心,成爲一盤散沙。王賁率部掃平魏地,在魏國東部地區設置碭郡。就在大梁風生水起的時候,秦、楚戰場又是怎樣一番光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