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太子尋死
“然誰道太子爺敏銳,一早瞧見房裡多了新面孔,便不安起來,連去讀書都要林氏挨着陪同着,馮大人今兒第一日教授太子爺,自當立規矩不許太子爺任性,太子爺無法,便叫林氏立在窗外能叫人看見的地界。”
“費新大人只怕太子爺傷心,還特等了等,直到半個時辰前,趁着那林氏去端茶的工夫纔將人悄無聲息地帶走,可太子一直注意着呢,連半盞茶的工夫都得未到便鬧着要尋林氏,奴才們勸慰不得,太子爺竟拔了侍衛的刀架在了自個兒的脖子上、、、、、、”
接下來便不消得多說了,自是下頭人都亂了套,這奴才哭着滾過來求了。
康熙爺心頭闇火叢生,一面氣惱太子竟被一奶孃拿捏,不惜以命相要,一面又想到元后,想到元后臨終前拉着他的手囑咐的話。
元后一不求她的孩子能做了太子,二不求他保得赫舍里氏再榮耀百年,只求他看在爲孩子拼盡了性命的份兒上,若孩子以後有錯,諒他一回,什麼罪叫她這個額娘代受就是了。
元后臨死都想保住的孩子,眼下這孩子竟拿自個兒的命替旁人作保,康熙爺緊咬着下頜,掄圓了胳膊直給了小高子一巴掌去。
“廢物!”
這一巴掌,也不知惱的是誰了,衆人俱跪,心頭驚異的驚異,害怕的害怕,然心中都盡琢磨一事——萬歲爺竟換了太子爺跟前兒的奴才,準確來說,竟是換掉了赫舍里氏所有的舊僕。
如此,萬歲爺除了惱怒索額圖之外,竟是連一絲絲元后的情分都不顧及了,那太子又該如何自處?
康熙爺踏着衆人的心思各異,直奔太子處,直走了半程,纔想起來那拉貴人還生死未卜呢,連又點了魏珠過去看着些,裡頭要什麼給什麼,非多大的工夫也得保住那拉貴人的一條命去。
別又是個爲孩子甘願死的傻瓜,總叫他覺得虧欠,叫他對着孩子連打連罰都不捨得!
康熙爺憑着這股子怒氣,腳下生風,從後湖西岸趕到後湖東岸,硬是縮短了一半的時辰,到了地方,場面還亂着,費新幾個跪在保成跟前兒求着,大阿哥也慌着勸,一旁的馮大人許是激動過了頭,這會子被人架着坐在太師椅上,下巴上的山羊鬍都抖得篩糠一般。
然甭管旁人怎麼說,太子始終巍然不動,那雙小手牢牢地將長刀架在脖子上,一聲聲喊着“孤要林奶孃”,偶爾連聲兒喊得急切了還憋出一兩滴淚來,小手顫着,在自個兒的脖子上硌出一道淺淺的印子。
康熙爺定睛一瞧,似在保成脖子上瞧見了淺淺的血色,頓時又血氣上涌,身子一晃,險些沒氣暈過去。
樑九功忙去攙扶,正欲也跟着喊出聲勸勸太子,想着太子爺見了萬歲爺,總該知道示弱些,然誰道還不等樑九功開口,康熙爺直大步上前指着太子怒吼。
“逆子還不快將刀放下!”
“你若想死那就乾脆利索抹了脖子!在這兒要挾朕,你以爲你能要挾得了誰!你又對得起誰!你若真念着你額娘就該好好珍惜自己的命!”
“你就是死了去見你額娘,你額娘也要再打你一場!”
太子急促地喘着,手上的刀都有些拿不穩,他雖原就預料到鬧這一場定然會驚動皇阿瑪,且不知皇阿瑪要如何叱責他責罰他,他自是害怕的,他最是害怕皇阿瑪冷臉,然想想林氏的命,他就是再怕也得走到這一步。
若再無林氏,他便不知要怎麼去想念額娘了。
然他千想萬想,怎麼都沒想到皇阿瑪會提了額娘,只一聽這,太子被戳中內心似的,忽地沒力氣再擡着手動的刀了。
只聽得“哐當”一聲兒撂了刀,太子當即嚎哭起來,那稚嫩的聲兒都是啞的。
“皇阿瑪原來還記得兒臣的額娘,皇阿瑪要殺了伺候兒臣的人,兒臣只當是皇阿瑪什麼都忘了,連兒臣也忘了!”
“兒臣什麼都可以不要,只想要林奶孃陪着,兒臣身邊兒,只有林奶孃能耐着性子給兒臣講講以前額孃的事兒了、、、、、、、”
太子的哭訴直叫人心酸,康熙爺素來重視保成,疼愛保成,自然也心頭不忍,只得先暫壓下火氣,將地上的保成拉起來抱在懷裡,不動聲色地朝樑九功擺了擺手,叫人都先下去候着,莫要將今兒這一出傳得到處都是。
樑九功即刻會意,先同費新確認了那林氏可還活着,見費新無奈地點了頭這才放心,壓着聲兒同人耳語。
“得!眼下怕是還得勞煩大人將那林氏給帶過來,依咱家瞧着,那林氏的命算是保住了。”
誰說不是呢,費新見萬歲爺一來也沒罰太子的意思,只抱着太子去裡頭說話了,便知今兒這惡人只能他自個兒頂了去。
“臣哪兒敢再動那林氏了,被太子爺這樣看重,太子爺這頭兒一鬧臣便叫人留着林氏的命了。”
費新起身打了打膝頭上的薄灰,又上前同馮大人和大阿哥告罪一聲兒,這才退下。
樑九功安頓好了馮大人和大阿哥,這才又好生囑咐了下頭人,立在門前候着去了。
且說屋內的情形遠沒有什麼風平浪靜的模樣,康熙爺同太子追憶了幾句元后,太子便將心頭的芥蒂給放下了,到底是年紀還小,一聽皇阿瑪說起額娘受難的那日,他便滿腔的愧疚,句句道着自個兒的不是。
“都是兒臣的不是,兒臣也是極念着額娘,這纔想保了林奶孃的,兒臣身邊兒的人都伺候得好,尤其是林奶孃最爲盡心,不知皇阿瑪爲何要換了兒臣的奴才,是兒臣做錯了什麼嗎?”
康熙爺給太子擦着淚,耐着性子解釋着:“保成,朕在回答你之前只問你一句,朕平日裡待你如何,可曾害過你?”
太子連連搖頭,皇阿瑪雖嚴厲了些,可他知道皇阿瑪是爲了他好,豈有害他的理兒。
“皇阿瑪每日過問兒臣吃穿用度,點提兒臣讀書識字,關切還來不及,豈能害兒臣。”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