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六擡起頭,眼睛亮亮的。顯然是很喜歡額孃的誇獎。
“但是呢,下次小六要說清楚,不然二哥會以爲你是故意的,二哥就會生氣啊。對不對?”
“可是二哥不聽。”小四也有些委屈。
“老虎呢,是野獸。它是認識人的氣味的,你們和額娘在一起,閃電認識你們,它不認識大哥二哥三哥呢,以後呀,你們看見閃電不高興了,就哄着,告訴它不許咬人。它雖然不懂人話,也知道點,說多了,它就懂了。但是絕對不許打它,知道麼?”李絮挨個摸着自家兒子,柔聲的哄着。
四個兒子都點頭,可愛的小摸樣,實在是萌的很。
“好!那現在還記得剛纔額娘教的嗎?讀一遍!”李絮還是希望孩子們會讀書。
“記得,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小五首先讀出來。四個小的,小五吐字最清晰。
“意細細,人生下來都是一樣的,後來長的不一樣!”小七也忙接話。
“不對不對,不是長得不一樣,是學的不一樣!”小六趕緊糾正弟弟。
“不對,不對!”小四着急,卻說不出話來了。
“彆着急,慢慢想想。”李絮絕對是鼓勵式的教育方式。
小四想問題,其他三個也很乖巧的不吵鬧。乖乖的看着哥哥。
“額娘,是生下來一樣,後來學的不一樣,就不一樣!”小四總結性的發言結束了。
“對,小四真聰明。現在額娘再給你們解釋一下,明日額娘還要考的哦。”李絮眨眨眼:“人之初性本善呢是說人生下來都是好孩子,善良的孩子,善良就是不欺負人,聽阿瑪和額孃的話。性相近,習相遠。意思是一開始都是一樣,但是後來因爲學的不一樣,就不一樣了。”
四個孩子點點頭。
“好,額娘從今天開始教你們寫字好不好?就從你們的姓氏開始。”李絮叫人拿來紙墨。
四爺覺得還是不進去了。晚上再來吧。不想打擾了孩子們的興致。
蘇培盛看着四爺嘴角噙着笑,走回前院。
蘇培盛滿滿的佩服啊!看看二阿哥那書背的,再看看人家這頭,才一歲多的孩子,就教的挺好了。唉,沒親孃就是不行啊!可是轉念想,早年的大李格格也不是沒見過,那個親孃,嘖嘖,怕是更不行!
李絮在紙上工工整整的寫了六個字:大清,愛新覺羅。
“前面這兩個字,是大清。也是我們的朝代。後面這四個字是愛新覺羅,是你們的姓。等你們學會了這六個字,額娘再教你們寫自己的名字好不好?”李絮挨個摸着孩子們的腦袋問。
“好!”四個孩子對學習顯然很有興趣!興沖沖的接過丫頭們遞來的毛筆開始寫字。
可惜到底人還小,握着毛筆倒是經常划走,弄得一身都是墨汁。孩子們倒是玩的開心!
李絮挨個握住手教,一遍一遍的。直到快午膳的時候,才停手。
午膳的時候,孩子們還意猶未盡。
“快去洗手,都成了花貓。”巧雲打趣。
四個孩子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的不行。
午膳李絮叫了烤羊腿,又做了羊肉枸杞湯。四爺前院送來了孩子們喜歡吃的魚丸子湯。四個小傢伙吃的心滿意足的。
小傢伙們已經學着拿筷子,雖然挑的到處都是,但是好歹十筷子裡也能吃進去一兩口。
奶孃們站在一邊,想勸,不敢勸,只能是孩子們實在吃不到的時候,喂幾口。
四個孩子良性競爭,一個會了,其他三個不服,比着比着,就會熟練的。
吃了飯,奶孃帶着孩子們洗漱睡覺去了。
李絮給孩子們定的是上午學一會三字經,寫一會字,下午睡醒了就玩。反正都是龍子鳳孫的,又不用去考狀元。寫的一手好字,讀的通文章就可以了。
晚間四爺來的時候,四個小的還在歪纏。
“他們要什麼,給他們就是了!”四爺一味的支持兒子。
“他們要下午也讀書寫字。”李絮頗爲無奈,莫非自家這孩子們還是學霸?
四爺愣了數息才道:“愛學是好事,你爲何不同意。”四爺是真疑惑。要說是一味的心疼孩子,那她又早早給孩子開蒙。要說是希望孩子早慧,又爲何不許下午也讀書寫字?
“要勞逸結合啊,他們還小。小孩子最大的任務是玩。如今他們是剛開始學,興趣大。以後要是拘着上午下午都學習,沒了玩耍的時間,很快他們就厭倦了。到時候半途放棄多不好?現在好在都還小,慢慢學就是了。”
李絮說完,孩子們也不歪纏了。“要聽額娘話,不然就是變壞了!”小七想想貌似是這個意思!
這一說,孩子們都想起上午學的,紛紛點頭,是這個理。
四爺覺得挺神奇的,雖說李絮的解釋並不十分精準,但是卻更容易叫小孩子聽懂。至於真正意思,自然慢慢就知道了。倒是個會教導的女先生啊!
哄着孩子玩了一會,送走了,兩人方纔坐着說話。
“你若想孩子們早開蒙,就叫他們去前院?”四爺揣摩李絮的心思,這是看大阿哥二阿哥去前院,想跟着?
“不用,他們還小呢。我如今教他們這些,也不是爲了什麼,只是將來去了前院寫字寫的溜一些。”
四爺見此,也就不說了。早些學也沒什麼不好,李絮別的許是不行,寫字在女子中是不錯的。就由她去吧。左右兩三年就去前院了。
正院裡,福晉聽了奶孃的回報心裡很是不舒服。一樣的開蒙,大丫頭都會背的書,弘時怎麼就不會?一樣教,他就偏偏笨!
不是自己生的,打不得罵不得。
福晉不由的下氣!如今自己才二十幾歲,莫非就沉寂了?大阿哥身子不好,病病歪歪的,指望不上。二阿哥笨的要命。自己就不能再生了?
百般煩躁,還是跪在觀音前,求子觀音顯靈,送我一個麟兒吧。
和福晉一樣求子的,還有汪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