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人爲之世界啊……”戴清越喃喃重複了一句,若有所得,又若有所失,“有了人,原來自然就被更改了。”
自然就是,魚不能飛,鳥不善泳,先春夏爾後有秋冬,萬物本有定序。
可是人不一樣,人有自我意識,除了在陸地上行走,人還想上天入地,想移山填海,想人定勝天,想改造世界,甚至想成爲人上人、人上神。
萬般慾望、煩惱由此而來。
“那人有沒有自然??”戴清越喃喃自問。
燕華略一思索,朗朗答道:
“於人而言,自己如此,亦是自然。”
幼蕖再接:
“道自本自根,自己即爲自己之根源。道無須取法,萬物皆在道之內。”
且順此樹觀去。
不需要再多回答,大家都下意識地將神識滲入那些混沌雲煙的樹形軌跡中去,順從、且無爲。
順形勢,順地利,順天時。
“虞衡之陣”的蓬勃之光伸向煙雲深處,六人皆全身心投入陣法與混沌煙雲相融的那一端,既是探求,也是汲取。既是汲取,也是擴張。
幼蕖本有水木兩系靈根,她仿若置身雨林,半真半幻的視角里,看到天降霖露之景。
往上看,厚重的雲朵滿含溼意、沉沉欲滴;雲層裡,氤氳流淌,風雨在無聲無息間醞釀;往下瞰,夾雜着水汽的風掠過水麪、捲過草尖、穿梭於林梢,大地舒展,等待雨水的滋養。
巨大的雲頭越垂越低,墨色深淺未勻,堆砌得末日巨城一般,天空變得沉重而渾厚,只等待一個契機的觸動。
終於,雷來,電來,耀眼光芒劈開濃雲厚靄,整個世界的上一半都在無情而堅決地翻滾。
當雨滴悄然墜落,洗滌世間也打落嫩花,造就青山也造就泥濘。水潤了木,土含了水,密集的滴落聲與層層圈圈的漣漪俱有奇妙的韻律。
生命力由此被點滴之聲激發,細碎且豐富的天籟逐漸充斥着這個小世界的每個層次空間。
不知不覺,幼蕖熟記的“水木清華訣”自發運轉,全身心都被濛濛霧氣氤氳……
祈寧之是純淨的單一土靈根,他順着那樹形脈絡往混沌煙雲裡探索而去,不僅領悟到寬厚大地廣闊無極,心頭還涌現出一種綜合的微妙諸感:有草木根系根之孕育生機、河川之連綿不絕、礦藏之蓄銳藏精,甚至還能體會到曠野上點點野火的燎原之勢……
他對土系奧義的感受更加豐富飽滿,如木之勁,如風之疾,如火之靈,如金之銳,五行輪換,天人合一,隨法就勢,恢宏又廣博。
厚土包容一切,生命從萌生到成熟,由激越到安詳,容納歡欣、得意和收穫,也經歷掙扎、焦慮和哀傷。
終有一天,樹高千丈,葉落歸根,一切都回歸大地。生命的果實有苦澀也有甘甜,接受、歌頌、消隱,一切都值得吟唱!
“吾此生,亦如厚土……”祈寧之腦中突然一陣明亮,生命當如厚土,真實而豐富。執着、沉迷、清醒都不是錯,唯有真是體驗,方是經過。
智慧的生命,不僅有愛和禮讚,也同樣充斥着辛酸與傷痛。順之,導之,卻不縱之。自此,以超逸之心,看世間沉浮。以豁達之態,歷人心變換。不避,不折,不讓。
真海卻是看到了無數星辰和無數面龐。
他看到,有人在黑暗中孜孜以求,苦尋一盞燈火;而有人周身一片光明,卻心入沉淪,永世絕望。
修行是爲何?是爲越累越高的修爲,炫耀世人,還是爲力壓諸魔,點醒世人?
如果修行達不到圓滿無漏,強大有何用?永生有何用?草木亦有長壽,禽獸更有強力,磐石永世不腐。
若他只是機械地翻過貝葉經,卻不能領會大德的梵音,那他不過是一具會行動的傀儡。若鼻尖只嗅到燭火香花的薰氣,只貪圖佛菩薩的金身,卻不知悲憫衆生、披澤世間,那他與行屍走肉又何異?
只有被救贖者的真誠淚水與虔誠的懺悔感念,纔是不滅的心香。
一霎那,雲峰缺處涌冰輪,真海心中由衷發弘誓願,天道無親,他卻有心。願這世間千劫離苦,萬罪消滅。
戴清越心裡有些焦灼,起初她也被同伴推動着領悟到一些天地之間的原真義理,這是第一步,令她歡喜。
隨後她被這種慣性推動着有了進一步的領會,這完全出乎意料,驚喜裡多了些茫然。
可沒人告訴過她,如何引領着自己走向第三步。
那是她從沒達到過的高度,甚至是沒想到的境界。
所以她眼前的大道之光很快就黯淡了下來。
戴清越看着左右同伴的眉宇間都有一種煥發的明亮精神氣,知道他們必是大有收穫,連那個討厭的謝小天都面容清肅端正了許多。
唉,好氣人!好羨慕!
不過,戴清越心裡雖有些鬱郁,總還記得自己的任務,守在虞衡之陣的陣腳,穩住六人間的靈力循環。
沒多刻真海的神識亦迴歸本我,只感到周遭一片雪亮。九兒與戚大具有收穫,神色安詳得令他共鳴,甚好!
他亦留意到戴清越神情的微妙變化,知她底蘊尚欠,能被勉強拖着前行少許已是難得。
不過,令真海欣慰的是,這女子還能守住本分,至少知道陣法不能亂,並未因自己得不到而影響其他人的領悟,心性倒也有可取之處。
一念及此,真海輕輕一指點了過去,將未收盡的智慧明光渡了過去。
戴清越頓感雙眉間微微一暖,如豆的一粒微黃光亮沒入自己額頭,神識頓時一清。她驚訝之下並未反抗,隨即聽到真海傳音過來:
“這是我卓犖寺的牟尼光,有助智慧增長。我們同留綠柳浦,便是有緣,本該互助羣力,戴姑娘你只管安心收着就是。”
這是額外的相助了!真是慈悲心腸!戴清越心中感激,不敢發聲,只能微微頷首致謝,趕緊藉着那牟尼光在腦中大放光明之際,將剛剛的領悟細化並鞏固。
而不是去試圖探尋更多的未知。
她的長處是不貪多,但對能抓住的都抓得極牢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