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池魚之殃

太子商宗謹氣洶洶地回到宮中,將桌上的茶杯拿起狠狠地摔在地上,這一舉動嚇壞了前來迎接的太子妃,見他面色不好便不敢多言只是靜靜地站在一旁。

太子瞧她不說話更加氣憤,將在朝堂受的苦悶全都發泄到她身上:你是個木頭嗎?

杵在那裡做什麼?

還不過來伺候。

聞言,太子妃趕忙過去幫太子更衣。

可能是被剛纔的情形給嚇到,她的手有些顫抖。

一個釦子顫顫巍巍的解了好半天也未能解下,太子瞧她這樣就更加生氣一把將她推開,本就心神不穩的她一個踉蹌跌坐在地上,侍女看到急忙過去攙扶,不想卻發現了她手上的血跡,可自己根本沒感覺到受傷,那這血跡是拿來的呢?

最後還是小侍女哆哆嗦嗦的指向黑臉的太子,只見太子勃頸處有個口子在不斷滲血,原來是她手上戴的花型指環刮破了太子的脖頸,讓原本就臉色慘白的太子妃更加不寒而慄,慌忙跪在地上祈求太子的原諒。

太子沒有發話也不再看她,尋了貼身太監裕恩來服侍。

沒有太子的允諾,太子妃自是不敢起身,一直顫巍的跪在地上。

雖說後宮不得干政,太子很多事情也不會讓她知曉。

但她父親在朝中爲官,前幾日就差人來送過信,讓她這幾日多加小心不要觸怒太子。

具體事宜倒是沒細說,但她大概也猜到或與逸王有關。

逸王商景賢是太子商宗謹的叔叔,在朝中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

即便是霽國皇帝也不敢輕慢於他,甚至還要仰仗他至少表面是這樣的。

只因有不少聲音覺得商景賢更能坐好皇位,而如今的這位皇帝遠遠不如他的這位長兄有謀略。

若不是當年商景禹的母族地位敦厚,如今坐在這皇位上的可能就是商景賢,論樣貌和才情商景賢都要高於商景禹很多,但奈何出生不好他的母親只是一個卑微的司樂坊女官,沒有殷實的背景給他做依靠母親的分位低更是幫襯不上他,但他也憑藉一己之力建功立業獲得戰功赫赫,逐漸在朝中有了一席之地,而現在更是今非昔比不可小覷。

霽國先皇在世時,商景禹的這位皇兄,似乎與現在很不一樣。

那時商景賢時常跟在商景禹的身後,一副好兄長的模樣幫他處理了很多朝中事務,自然也藉着蕭景禹的身份與朝中官員交好。

他很會審時度勢須臾奉承,惹的那幫大臣十分親賴。

衆人都以爲他是在幫商景禹做事,其實他是在爲自己的將來奠定基石。

先帝是突然暴斃的,當時的太子就是商景禹,因此自然順理成章的登基。

那時的逸王商景賢正在鎮守東南,戰事吃緊被敵軍圍困數月。

等他回來時一些都已蓋棺定論,就算他再不甘也得偃旗息鼓另尋他機了。

新帝登基之初有些力不從心,便將很多事情託與逸王去辦。

逸王從不推辭,不管多難做的他都會去接手,並且每次都做的滴水不漏,久而久之新帝便十分依賴逸王,但這也爲以後埋下了隱患。

現在的朝堂,不光是皇帝的朝堂,也是逸王的朝堂。

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甚至有時逸王也可以左右皇帝的決議。

因爲很多舊制都是逸王參與制定的,太子若是想實施新制必然要推翻舊制,這樣自然會得罪逸王。

雖然他不怕俱得罪逸王,但他此次莽撞行事也讓自己吃了大虧,更使他曉得逸王在朝堂的根基是如此深厚。

如今朝堂上的形勢於他不利,只有寥寥無幾的支持者,大部分還都是自己的幕僚。

自己的新政沒有人敢支持,皇帝雖然有心偏袒與他,但也要顧及朝中衆臣的意見,而這衆臣的意見其實就是逸王的意見。

這也是爲什麼太子一回宮就摔杯泄憤的緣由,當然這也不足以使太子對一個女人動怒,而是太子妃那不爭氣的哥哥拖了後腿。

與太子妃父親的老謀深算不同,她的哥哥簡直就是個“草包”,仗着太子與太子妃在京中胡作非爲,不過也就是些殺人放火強搶民女的小事,畢竟只要得罪的不是他得罪不起的皇親國戚,平民百姓也只能敢怒不敢言。

但顯然這次這個“草包”做的事,已經給太子帶來了不小隱患,其實不單單是隱患而是禍患,是足可以毀掉他江山大業的禍事。

畢竟人們會很自然的,把太子周邊的人等同於太子。

或者是等同於太子示意,即便這件事不是太子做的,人們也會懷疑到太子身上。

這次太子妃哥哥參與的不是一般案子,就算太子有心想要遮掩也遮掩不住。

這種時候他不被波及到就算好,還哪敢強出頭惹人懷疑自己,只能是暗地裡找人調查真相。

因爲他不相信曲榮桂這個草包有這個膽子,就算他真有這個膽子也沒那個腦子啊!

買官賣官,還是在京城,皇上的眼皮底下,誰有這麼大膽子,他自己都不敢,一着不慎滿盤皆輸,這種虧本的買賣他纔不幹,再說他也不缺那點錢。

他可是一國儲君,未來的天子,整個國家都是他的,要那點錢做什麼?

不明所以的太子妃跪了快兩個時辰,太子也沒有要離開的意思,就那樣一言不發地坐在椅子上看摺子。

太子妃臉上的汗珠如雨般落下面若晄白,自從嫁給太子她從沒有受過這樣的責難,這是第一次但或許也是最後一次了,只因她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支撐不住了。

就在這時,她想起了衛衍留給她的那封信,還有那句他是來救自己的,信她沒有看因爲她不懈,但現在看來這封信或可能救她一命。

差人取來那封信後,太子妃將它呈給了太子,太子以爲這女人是不想受罰,本想看她到底刷什麼花樣。

但將那封信打開後,他臉上先是疑惑,再是吃驚,又是豁然開朗,喜笑顏開。

瞬間便免了太子妃的責罰,還親自將太子妃扶起安慰,並誠懇的跟太子妃道歉。

第二十六章,舊傷復發第十一章,無妄之災第二十章,盛宴初始第十三章,別有用心第四章,開誠佈公第二十章,盛宴初始第六章,環環相扣第十四章,有緣相見第十五章,與君初相見第九章,陰謀詭計第五章,紅顏催命第三十一章,浮出的真相第二十四章,恨上加恨第一章,另擇他主第二十七章,忍辱負重第十六章,真假難辨第十六章,真假難辨第二十三章,不速之客第三十一章,浮出的真相第一章,另擇他主第二十九章,舊夢難忘第二十七章,忍辱負重第三章,居心叵測第十三章,別有用心第二十一章,血洗太子府第十一章,無妄之災第十四章,有緣相見第一章,另擇他主第二十二章,誅心之禮第五章,紅顏催命第十四章,有緣相見第二十九章,舊夢難忘第十三章,別有用心第一章,另擇他主第十四章,有緣相見第七章,開誠佈公第十三章,別有用心第十六章,真假難辨第十二章,不白之冤第二十二章,誅心之禮第三十二章,遭人暗算第二十三章,不速之客第二十三章,不速之客第六章,環環相扣第十六章,真假難辨第五章,紅顏催命第二十九章,舊夢難忘第二十八章,公平交易第十五章,與君初相見第二十九章,舊夢難忘第十六章,真假難辨第三十章,已成定局第二十三章,不速之客第二十一章,血洗太子府第三十二章,遭人暗算第三十二章,遭人暗算第三十章,已成定局第十三章,別有用心第三十一章,浮出的真相第二十八章,公平交易第四章,開誠佈公第一章,另擇他主第三十一章,浮出的真相第四章,開誠佈公第五章,紅顏催命第十七章,開門見山第九章,陰謀詭計第一章,另擇他主第四章,開誠佈公第二十二章,誅心之禮第十六章,真假難辨第三十二章,遭人暗算第十九章,惡人相見第二十章,盛宴初始第二十四章,恨上加恨第三十一章,浮出的真相第十五章,與君初相見第六章,環環相扣第二十三章,不速之客第二十三章,不速之客第十二章,不白之冤第二十四章,恨上加恨第九章,陰謀詭計第十一章,無妄之災第三十二章,遭人暗算第十一章,無妄之災第二十七章,忍辱負重第十八章,肆無忌憚第二十四章,恨上加恨第十二章,不白之冤第三十一章,浮出的真相第三十二章,遭人暗算第二十八章,公平交易第三十章,已成定局第二十四章,恨上加恨第十七章,開門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