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三)

吳思經從僕人那裡得到了吳思經的回話,心中驚喜非常。他爲了自證清白,急迫地向衆番商通知了這個消息,告訴他們,日後只認記號,否則勿信一字。

此舉使得雙方的關係重新穩定下來,當寧河的文書再度寄到時,番商們的確在行動上表現了對同胞的信任,把一封寫着“兩日後即來傳旨,望諸位準備郊迎”的公文果斷燒燬,並且去告知了那位主教。吳思經對此不甚在意,畢竟如果真有這樣的突發狀況,縣令也不會無動於衷。

就在他想到縣令的時候,忽然見一個長隨捧着書信進來,稟道:“這是寧河縣衙發出的公文,專請老爺過目。”

吳思經聽罷,急將書信拆開,折起一看,明白地印着一枚公章,心中才覺踏實。

“好了,這是他寫的沒有問題。你去廠裡交與客人們吧。”他將書信輕輕一推,又推到長隨手邊,後者卻連手都不擡一下。

“老爺,信使同我說,這是專門交給您看的。”

吳思經的眉毛頓時皺起,他狐疑不定地看着僕人,一隻乾枯的手漸漸抓住了信的末端。

“小人並未聽岔。”僕人又向他作個深揖。

吳思經只好無奈地取過書信,放在眼前看着:‘致吳思經主教。本官非爲別事,只因近日葉、蔡等人頗爲反常,屢召我前往議事,不使有閒餘之地,恐怕已知你我之事矣。惟今之計,則當不顧前嫌,與李參政通力合作,利用彼等之相爭,以保我輩之性命。本官已先行一步,與李氏相謀結好,先生自重!’

吳思經看到最後,默默罵了一聲,隨手就把書信捏成一團,丟在地上。

‘不論真假,若留住此物,定使我遭受懷疑!’焦慮的情緒第一時間佔據了他的大腦,他忙命長隨道:“快撿起來,扔了!”

吳思經緊緊地看着地上的紙團,在這個悄無聲息的時間裡又開始沉思:‘如真似信中所說,我燒燬此物,便是死無對證。萬一情勢急轉直下,知縣爲圖保命,想把我也出賣了,我豈不沒了反制的手段?留着的話,雖有風險,但退可以要挾縣官,進可以轉投李氏,不失爲一條妙計……’

“慢着!”

長隨正要將紙團扔到旁邊的紙簍中,突然被吳主教的雙手掐住,他愕然回望。

“還是別扔了,”他劈手奪來書信,拿胳膊重新壓平,字跡仍然可觀,“還有,此事絕不得外傳。”

“這回是真的了吧?”知縣拿着那道公文,慌亂間瞅了一眼背後的諸位大人。

“你說呢?”蔡賢卿一聲嗤笑,“老夫都和你囑咐不下十次了,還這般猶猶豫豫,能幹出什麼大事!”

縣令連連恭維道:“小人當然不及您的半根毫毛……不知這公文是直接發下去嗎?”

“常言:不如虎穴,焉得虎子?”蔡賢卿冷笑道,“這回我們不能再磨磨唧唧的啦,現在正是收尾的大好良機!乾脆搞一個大排場,我們幾個一併去北塘宣讀奉相的指示,何如?”說罷,他一轉腦袋,見葉永甲與李文守紛紛點頭。

“可小人不知道怎麼和他們交涉,千萬別擾亂了您幾位的計劃。”知縣懦懦地說。

蔡賢卿搖頭道:“無妨,您只需按我們吩咐的說就是了。其實計劃裡只落得一個‘間’字,並不複雜。一次離間不成,便有第二次,二次不成,當然還有三次……一來二去,嫌忌已生,屢屢試探,總會有爆發之時。”

“我等也算憋屈了好幾日,今天該輪到他們了,”葉永甲起身說道,“麻煩知縣大人這就準備,另外通知當地的里正、甲長,我們要在晌午之前抵達。”

“明、明白。”知縣拜謝了三位大人,匆匆出門而去。

“這個縣令可不是什麼正人啊,”李文守向窗外瞥了一眼,“勾結外洋番人,藐視王法,你們還真敢用他。”

葉永甲笑而不言,擺弄起窗臺上的花草;蔡賢卿爲之回答:“此人還有用處,不能着急對他動手。待我等從北塘回來,再行抓捕此人,讓這些孽種一個都跑不了!”

“縣令在本地勢力甚廣,你們讓誰去抓?差役們可靠不住。”

“您看,”葉永甲突然從懷中拿出了一紙奏書,“這是我剛剛寫好的,不僅陳述了吳思經的彌天大罪,還將那位縣令的罪狀一一寫明,此處離京師不遠,表奏一遞,就等朝廷前來抓人。”

“你們的心眼可是真多!”李文守指着二人的臉,哈哈大笑。

就在北塘的村外,里正與甲長們攜帶着一干鄉民,望着遠處的十幾匹馬,翹首以待。首先是護衛走了過去,他們未動;直到見了緊隨其後的葉永甲,方纔歡呼跪拜:“敬迎兵部尚書葉大人!”之後依次對幾位官員行過此禮,見隊伍離得遠了,里正便一招手,大嚷一聲,身後的鄉民吹吹打打地就湊了上去。

這次的聲勢可謂浩大,四位番商也從遠處隱隱聽到了那鑼鼓喧天的熱鬧,他們面面廝覷,不知是何緣故,上街詢問了幾個百姓,這才得知是葉永甲帶着朝廷公文已至,皆是又驚又怒。因事出倉促,他們僅僅穿着單衣,就尋着聲音而往。

“先前已經通告過你們了,爲何不曾郊迎,叫幾個村民百姓來糊弄朝廷官員!”聽到李文守這般叱責,葉永甲連忙勒住馬,低頭看時,卻正是四位番商,跪倒在坑坑窪窪的泥土地裡。

衆番商有苦說不出,只得老實認罪:“我等不知天高地厚,輕慢了朝廷,實是大錯,望大人寬宏大量,饒恕吾等賤夷!”

“大人不必如此逼迫,”蔡賢卿一把攔住了李文守,示意他趕緊讓開,“他們也都不容易,大家都體諒體諒些。”

“敢問朝廷降何指示,請曉諭我等!”胖番商擡起頭,拱手說。

“這裡不是宣讀之處,”縣令高喊,“請諸位都先到教堂裡面一坐,我們要在那裡佈告爾等!”

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六)第二十九章 暗算、心謀(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三)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六)第六十一章 失斷、肇戰(二)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一)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三十一章 替吏、拜府(四)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四)第六十三章 同程、陌路(六)第二十章 杜贓、劫命(一)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五)第十二章 語失、諫事(二)第三十四章 爭塾、室殺(二)第三十三章 刺害、計詳(六)第七十二章 誣敗、移失(五)第八章 止險、牽掣(一)第五章 流亂、再逢(二)第十四章 圍州、論罪(一)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二)第一章 識舊、移基(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六)第三章 興業、叛主(四)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四十六章 任舊、詐舉(三)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二)第六十七章 臨戰、功斷(四)第八十六章 靖亂、治海(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三)第八十一章 抗政、勢敵(一)第二十三章 述懷、尋情(三)第七十五章 斬官、肅廷(五)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一)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二)第二章 贈賄、謀府(三)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三)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一)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二)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一)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三)第四十五章 鬥黨、責將(四)序章 葬女、隱世(二)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一)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五)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四)第四十九章 論辯、揭罪(一)第四十八章 審害、亂民(二)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三)第八十二章 視田、緩令(五)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四)第七十七章 會商、觀謀(三)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一)第十六章 義識、籌學(二)第八十四章 力劾、怒罷(六)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三)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一)第七十四章 求闕、論誅(四)第七十一章 疑近、防側(五)第三十八章 仇鬥、立殯(四)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一)第四十一章 開禁、訪友(二)第二十八章 客返、勢去(四)第五十三章 告衙、擊弱(一)第二十四章 試心、縱去(三)第八十七章 震海、危至(六)第二十二章 死別、安魂(一)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四)第三十章 議裁、赴賬(一)第八十三章 多誅、紛議(五)第五十二章 決叛、破竹(一)第三十七章 情危、病決(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五)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六十二章 曲終、人散(三)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一)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四)第四十七章 舊罪、新議(六)第七十三章 請銀、議阻(一)第四十四章 接駕、復釁(五)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六)第四十章 謀威、撫恩(一)第三十九章 立盟、對峙(四)第五十四章 共拒、盡還(六)第七十八章 激商、穩局(一)第七十九章 屢間、榮歸(五)第三十六章 變弊、遷任(二)第八十五章 誅相、肅朝(四)第六十九章 掩災、稱聖(三)第八十七章 成議、悔策(五)第三十二章 賜匾、入惑(一)第五十一章 速歸、京變(三)第五十七章 託任、毀院(三)第二十一章 請政、泄機(三)第五十章 叛約、陷潭(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