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教育改革

三省千餘名學子云集南京,給新生的中華帝國帶來了一些繁榮向上的景象,畢竟士紳階層,傳統讀書人認同你了纔會來參加科舉,要不然的話和太平天國那樣,逼着學子們來應考都沒人來(清末梟雄199章)。

對於這一次的宣武登極恩科以及帝國大學的開辦,教育部那邊是極爲重視,因爲這算是教育部今年除了兩場大典外,所主持的最重要事項之一了,教育部的一羣官員們都是卯足了乾淨試圖讓自己在這兩項事務中發揮出色,從而升官發財。

教育部,是按照傳統的禮部進行設置的,主管教育事務、禮儀事務等,此外由於帝國目前沒有設立專門處理外交事務的外交部,所以外交相應事務暫由教育部負責。由此教育部除了各大部都有的總務司外,還設有儀制司、祠祭司、學務司、外務司等。

而科舉事務、主辦帝國大學 ,督導地方學務這些都是由學務司負責(清末梟雄199章)。

而目前帝國的外交事務並不多,和各國打交道的時候還比較少,有也是林哲親自把控,所以目前教育部裡的外務司只能說徒有其表,祠祭司雖然掌管禮制,不過目前登基大典、定都大典都已經過去,剩下的不過是雞毛蒜皮之類的小事,所以也只能靠邊站,儀制司更是處理一些小事,和軍國大事扯不上關係。

因此目前來說,教育部裡最主要的事務還是主辦教育,自然而然的其中的學務司就成爲了教育部裡最爲權重的部門。

爲了迎接首屆的科舉,學務司那邊是早早就忙碌了起來!

而其中最爲重要的就是制定會試的試卷了,由學務司主導,同時海陸兩所軍官學校也是參與了進來,一共制定了用於會試的試卷。

林哲翻看着江道泉遞上來的試卷,發現這試卷總體上和鄉試的試卷差不多,都是分爲四大科目,四小科目,不過在難度上要比鄉試的大得多。

放下試卷。林哲道:“嗯,就按照這個卷子考吧!”

江道泉道:“臣遵旨!”

林哲實際上並沒有太過關注這一次的科舉,他反而更關心帝國大學以及各省中學堂的辦立。

在林哲預定的教育體制改革中,科舉總是要變的。因爲按照以往的科舉,三年才辦一次,一次錄取不過數百人,那裡能夠滿足如今帝國的官員需求啊,而且目前帝國的官制也不是前清、前明的那種。

這從帝國到現在爲止也沒有確定官員品級制就可以看得出來。林哲根本就不打算搞什麼七品縣令,四品知府之類的官員品級,他是要把官、吏這兩個羣體整合起來,直接建立國家公務員體制。

而這種事也不是沒有先例,因爲之前商貿區的官員體制就不是傳統的官吏體制,林哲造反之前,商貿區裡的正式官員,其實只有一個,那就是林哲的這個‘商貿區督辦’,至於其他行政官員。雖然他們有些也各有品級,但嚴格上來說他們並不是朝廷登記在冊的官員,而是林哲私人的幕僚或者商貿區衙門的僱員。

所以這也就造成了商貿區內除了林哲外,是沒有傳統意義上的官員和吏員的,只有僱員存在,嚴格上來說,商貿區巡警處的處長和普通巡警,在身份貴賤上並沒有區別。

而林哲也是想要把這種商貿區內施行的公務員推廣到整個帝國範圍內,所以他遲遲不肯確定官員品級,同時在建立中央各部門的時候。採取部、司、處、科、科員這幾個等級。同時還推動地方政府仿效中央各部建立各機構,比如最基層的縣衙裡,把原來的縣衙六房等機構改爲各科,分設財務科、民政科、巡警科、教育科等科室。以往的書辦吏員清一色改爲科員,科長之類的職務名稱。

這種變動極大的官制改革如果是放在一個成熟國家裡是很難施行的,但是在剛成立,一切都算得上從零開始的中華帝國裡,卻是一切皆有可能,林哲可以大膽的按照自己的方式制定理想的各項制度。

不過公務員制度相對於以往的官吏制度有着極大的好處。但是也帶來了一個麻煩,那就是對公務員的數量會大大增加。

雖然說不會太過要求基礎的公務員素質有多高,但是最限度也得是讀過書,最好是讀過新式書籍的人才吧,而各地原來的府學、縣學裡的學生們如果能夠再接受新式教育的話,那麼就是一個非常好的補充。

官制改革和教育改革,實際上是相輔相成,官制改革也需要教育改革後的人才補充,而相對於的,教育改革也需要官制改革所帶來的變化吸引學子主動投身新式學科當中。

只要讓廣大學子們知道,進入新式學堂學習,學有所成後就能夠當官,那麼以中國人對當官的極度渴望的傳統而言,一大堆的學子會競爭學習新式學科。

強行讓學子們學習格物各科,不如吸引他們主動去學習近代科學知識,而這就是管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聯合核心。

基於這種核心,教育部不僅僅創辦了帝國大學,同時還籌備在浙江、江蘇、安徽三省建立新式學堂。

以原有的府學、縣學爲基礎,把原來的縣學改爲縣小學,府學改爲中學,擁有前清生員功名可免試入讀縣小學,如無前清功名者,也可以自行報考,通過後即可入讀小學。

而中學的話,暫時也對外招生,不過對學業要求就高多了,以後的話還是以小學的畢業生應考爲主。

至於縣級以下的官學的話,暫時官方沒有計劃進行,各地私塾可自行設立教學內容!

預備大規模辦立的縣小學和府中學,實際上目前也是個空架子,除了傳統的經學,史論、策論外,主要的格物各科都得靠學生們自學。

爲啥?因爲沒有老師……

自從七八月份知道恩科要考格物後,各地的縣學、府學的學子們就開始苦讀格物各科,但是教授他們的老夫子也是一竅不通,所以老夫子的最大作用就是朗讀課本,至於講解是肯定不行的了。

也就是說,要學新式學科。得靠學生們自己對着書本自學,難度是相當的高。

沒辦法,現在整個中國裡懂的現代物理,化學這些的就沒幾個。教育部現在連帝國大學的老師都找不到幾個,只能聘請洋人,到海陸的軍官裡借講師。

至於各地中小學堂的老師嘛,現在沒有,以後等那些自學成才的學子們留校任教後。纔有可能出現第一批的老師。

有了縣小學和府中學後,爲了銜接中學到大學這個層次,同時又考慮到現在的所謂府中學也是水平極低,和後世的中學是兩碼事,所以教育部準備再設立三所高等中學,以充當大學預備學校。

即杭州高等中學、上海高等中學、南京高等中學。

招募的學生暫時面向全社會招生,只要通過考覈者即可入讀,當然這只是暫時的,以後等幾年各地的府中學走上正軌,可以提供一定生源的時候。其招生必然還是要以各地中學生爲主。

而三所高等中學的學生畢業後,就可以報考帝國大學或者以後另行設立的其他大學。

如此整個教育體系就算是比較完善了!

只是對於目前的中華帝國來說,制定這個體系容易,各所學校辦起來也簡單,反正有地方就行,學生也不用愁,最大的問題就是:沒有老師!

萬事開頭難,反正林哲也不指望兩三年功夫就把現代的教育體系弄出來,現在只要開個頭就好,至於現在急需的人才。主要還得依靠這一次的恩科。

經過周密準備後,九月二十號,宣武登極恩科會試正式舉辦,從浙江、江蘇、安徽甚至江西、福建河南等省份偷偷跑過來的學子一共九百多人蔘加了這一次的會試。

經過一番激烈的競爭後。十天後放榜,並決出了一百五十名中式的考生,而他們將會成爲中華帝國首屆科舉的進士,嗯,也有可能是最後一批進士,隨着教育體系的完善。以後的科舉肯定會被公務員考試所代替,所以這科舉還能舉行幾屆實在難說。

放榜之時,有人歡天喜地,有人嚎啕大哭,不管是以往數百年的明清科舉還是中華帝國的這一次已經變了味道的科舉,對於這些應考的士子們而言,依舊具有神聖意義。

秦淮河上,陳洛雲一杯接着一杯往下喝,一旁的董離和文昌林也是陪着他一起喝!

這一次會試,陳洛雲沒能繼續在鄉試的好運,他落榜了!

而董離卻是運氣要好得多,雖然只是名列三等一百二十六名,但好歹是中了,而且會試之後還有殿試,到時候說不定還能在殿試中更進一步,名列一甲不敢想,但是二甲還是可以奢望的。

陳洛雲又是猛灌了一杯,然後呵呵笑了起來:“我們六個同窗好友應考,中鄉試只有董離和我,如今中會試者更是隻有董離一人,而整個浙江當初報考恩科者有四千餘人,今日中者不過三十六人,科舉一路,果真是難如登天啊!”

笑着笑着,這眼淚卻已經是流了出來!

董離不知道該怎麼說,他是中了會試的人,心中自然是欣喜的,但是看見好友如此,卻是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只能是陪着陳洛雲默默的喝酒!

反倒是文昌林在一旁勸說着,文昌林比他更不堪,在鄉試就落第了,不過因爲物理一科考的不錯,所以可以免試進入帝國大學學習,勉勉強強也算是有前途的人了。

但是陳洛雲落第後,今後的出路怕是有些艱難,雖然如今帝國官員急缺,內閣組織部已經向那些落第的舉子們發出了通告,表示可以從中擇優補用。

不過這能夠拿出來的職位實缺自然都是一個小官小職,要麼是地方府縣的科長,處長之類的,要麼就是中央機構的各科科員,總之是別指望一步登天當知縣,知府之類的了。

這對於一些志向不大的人還好說,會欣然接受,但是對於陳洛雲這等一心想要中進士,從而平步青雲的人來說卻是難以接受。

喝了片刻,文昌林道:“陳兄,要不你也來帝國大學?”(。)

第519章 三流工業國第312章 財務部的苦和樂第45章 南撤湖州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60章 久則生變第110章 崩潰和追擊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220章 對決練軍第116章 彈劾和防備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409章 林哲的召見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76章 亂世重典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03章 傾銷地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165章 石達開的艱難抉擇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157章 圍魏救趙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212章 蘇北大戰初起第20章 傷亡懸殊第491章 中英薩戰爭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314章 妄談國事第250章 半斤八兩第647章 皇子所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214章 洪澤湖軍議第240章 國債和資本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667章 俄土戰爭的連鎖反應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484章 薛煥入閣第397章 史榮椿的抉擇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217章 北上迎敵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520章 夏威夷第64章 該走還是留第2章 土匪危機第85章 大婚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550章 夏威夷戰事再起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69章 江海關第472章 工業井噴第435章 江道泉的野望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127章 步步緊逼第368章 協防師改革第38章 身陷危機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133章 協防團和鎮江第525章 夏威夷戰爭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89章 湖州之危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18章 面聖第348章 對策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272章 初步方案第75章 出兵松江第330章 後裝步槍的時代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56章 智利購艦第282章 連夜搶修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62章 破城第237章 甚於廠衛第222章 步兵對騎兵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164章 多方驚慌第157章 圍魏救趙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19章 主動追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