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大肆封賞

就在昨天擊潰英法聯軍主力的時候,當天下午施清瑄、邴曲松、徐言青三人就已經寫了一封聯名捷報,然後讓人連夜送往南京。

當林哲翻開這封捷報的時候,饒是已經久居上位多時,早已經習慣把喜怒哀樂隱藏起來的他也是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當着陳雲陶等人的面就是說出了一聲好字。

一旁的陳雲陶也是面帶笑容,及時道:“恭賀陛下,此番大勝一舉殲滅英法聯軍主力,實乃帝國大喜,經過此戰後,帝國根基已經是牢不可破”

林哲對陳雲陶的話也是表示了贊同,略微點了點頭道:“這英法聯軍經過這一戰,前後損失兩三萬人,應該是難以抽調兵力進犯我中華了”

不管是林哲還是陳雲陶,他們都知道英法聯軍這前後兩次增援,已經是累計抽調了將近三萬人的兵力參戰,這些兵力小部分是他們的本土部隊,而剩下的都是印度、印度支那半島地區以及北非等人的殖民地部隊。

而現在印度起義正鬧的轟轟烈烈,牽制了英軍大部分的力量,這能夠抽調差不多兩萬人英劇來中國征戰已經是差不多英軍的極限了,再多的話估計印度那邊就要其亂子,鎮壓不過來了。

也就是說,經過此戰後,英法聯軍主力近損失,只逃回去了四五千人,英法兩國是很難再抽調兵力來華作戰了。

他們興許還能抽調幾千人過來,但是實戰已經證明,他們先後來了兩三萬人都沒能獲得戰爭的勝利,這來的人數少了自然就沒有什麼效果,而多了根本就抽調不出來。

從這種現實情況來判斷,經此一戰後,中華帝國基本上已經可以宣佈取得了這一次戰爭的勝利,接下來興許英法聯軍還會用艦隊封鎖中國沿海,又或者是繼續控制廣州等,但實際上後續已經不太可能出現大規模的戰爭。要結束這場戰爭,只能是重新回到談判桌進行談判了。

再細看手中的捷報,捷報上着重說明了第六軍在這一次戰役中發揮的巨大作用,並且重點說明了前裝線膛跑以及後裝步槍對佔據產生的巨大作用。

“你也應該看過了。對後裝步槍和前裝線膛炮有什麼看法”林哲放下了手中的捷報,然後問向陳雲陶。

陳雲陶道:“回稟陛下,此戰中後裝步槍和前裝線膛炮都是發揮出了決定性的影響,尤其是後裝步槍在戰鬥中的表現尤爲突出,臣建議進一步加大這兩種武器的裝備速度。不僅僅新擴編部隊要換裝這些新式武器,同時老部隊也要儘快換裝”

林哲點頭,不錯,這個陳雲陶還是個明事理的人,之前此人對第六軍大規模裝備後裝步槍略有微詞,認爲這種步槍造價比較昂貴,而且裝備了這種步槍後士兵們都躲在戰壕裡開槍,認爲這是一種軟弱的表現。

他認爲只有士兵們英勇的列出緊密的隊形,然後用着大無畏的勇氣發起進攻纔是中華軍的最大精粹。

然而現在看到了後裝步槍發揮出來的巨大實戰效果後,他就是迅速放棄了原先持有的想法。該而支持後裝步槍來。

“嗯,幾支老部隊的換裝要加上日程,不過現在林德機器廠還有金陵兵工廠的新式步槍產量有限,前些時候林德機器廠那邊提出了對現有的前裝步槍進行改裝,然後改裝爲後裝步槍,此事你多多注意,儘快讓他們完成相關設計和改裝準備,朕希望半年內現役部隊的現有前裝步槍都完成改造”

1858年林德步槍表現出來的巨大實戰效果,那麼後續進一步加大該款步槍的服役數量是肯定的,不過儘管林德機器廠和金陵兵工廠正在日夜不停的生產。但是產量依舊有限。

目前林德機器廠的1858年型步槍的產量大約保持在每月一千八百支左右,金陵兵工廠要少一些,目前只有每月只能生產大約一千支步槍。

儘管上述兩家兵工廠已經想方設法加大軍械的產量,但是受限於機器設備的數量以及高素質工人的數量問題。目前的產量已經差不多達到極限了,要想大規模增產的話,就需要進一步進行大規模投資了。

而目前這兩家兵工廠也不是單單能生產步槍啊,他們還得生產手槍,還得生產數量衆多的火炮,尤其是林德機器廠的生產任務是相當繁重的。目前他們要生產1858年型步槍、要生產1857年型前裝十二磅線膛炮、一百八十毫米、一百二十毫米的後裝線膛炮、以及六十四磅甚至更大口徑的攻城臼炮,然後還有相匹配的紙殼整裝子彈、各種炮彈。

所以林德機器廠雖然規模龐大,但是需要生產的軍械產品實在太多,這平均分下來後,也就導致了很難再一次大規模擴產1858年型林德步槍的產量。

金陵兵工廠就要更差一些,作爲新建的兵工廠,金陵兵工廠剛大規模批產不久,1858年型林德步槍的產量雖然還有望提高,但是當初的設計產量就是每月一千支,再多就得購入機器,招募培訓工人用以新建生產線了,同時他們還有前裝線膛炮的生產線,以及各種口徑炮彈、紙殼子彈的生產。

上述兩個兵工廠已經滿負荷運轉,在短時間內沒有大規模增產的可能性時,軍方就不得不考慮其他辦法,比如說對現有的米尼步槍進行改裝,加裝後裝裝填機構,把前裝米尼步槍改裝爲後裝步槍。

對此,實際上作爲目前國內唯一具有技術研發能力的林德機器廠已經提出了數種改裝方法並提交給了軍械部進行試驗比較,再值得說明的是,上述改裝的設計方案依舊是清一色的洋人工程師設計並提交。

沒辦法,誰讓中國的科學基礎太過薄弱呢,就算是林德機器廠自己花費了大力氣培養,已經在初級以及中級技術崗位上實現了全部華人化,但是在高級技術崗位上,也就是工程師幾倍的技術人員基本還是洋人爲主。

索性的是這年頭的人真沒啥愛國心,來自世界各國到遠東尋求發財機會的可不管他們給誰工作,只要能夠拿到高額薪資就足夠了。

而且這些洋人也是給林德機器廠帶來了極大的技術提升以及利潤收入,1856年型林德步槍、1858年型林德步槍、1857年型的兩款後裝線膛火炮,這些產品都是由洋人工程師設計的。

儘管中華帝國正在和英法兩國進行着戰爭,但是依舊有着大量的各國洋人爲在華工作着,其中有的人爲海關總務司這種行政機構工作,也有的在林德機器廠這種企業當工程師,也有退役軍官在兩所海陸軍官學校裡執教,至於帝國大學等高等教育機構裡的洋人教師就更多了,林林總總加起來,至少有上千名洋人在各行各業爲直接或間接爲中華帝國服務。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中有少數一部分是直接選擇了加入了中華帝國國籍的,尤其是那些在軍校擔任教官職位的那些洋人前軍官們,一個個做夢都想着和漢特威廉一樣,得到中華帝國的貴族頭銜呢。

林哲領導下的中華帝國,從這方面來說還是巨大極大的兼容性的,他從來不會因爲屬下的膚色或者種族就排斥他們,只要他們爲自己效忠,並展現出現相應的能力呢,那麼他就絕不會吝嗇自己的封賞。

由洋人工程師設計的多種米尼步槍改裝後裝方案已經提交給軍械部,等進行測試後就會選擇其中一種作爲改裝,然後對現有的米尼步槍進行大規模的後裝化改裝。

不過即便是這些米尼步槍改裝爲後裝步槍,其也是過渡性質的步槍,註定是無法服役太久的,等1858年型林德步槍的產量上來後,這些改裝來的過渡步槍就會直接退出現役,或是封存,或是移交給巡警等地方武裝。

米尼步槍的改裝屬於後話,暫且不提,先說林哲在得知上海方面大捷後,尤其是第二天又有捷報送來,說英法聯軍已經連夜登船南逃,龍顏大悅的他絲毫沒有吝嗇自己的封賞。

當即就是親擬詔書,封原宿遷伯施清瑄爲宿遷侯,歲奉加倍,另外還有亂七八糟的賞賜一大堆。

同時封子爵邴曲松爲伯爵。

徐言青的爵位沒能得到直接提升,但是卻被封號,成爲繼施清瑄之後第二個擁有封號的貴族,他以早年的戰功起家之地鎮江爲封號,當年奔襲數百里攻克鎮江依舊是徐言青軍事生涯中最耀眼的一段時期,所以賜其鎮江伯。

除了上面這三位軍方大佬外,其餘中高級軍官甚至普通士兵都有封賞,晉升的有,封爵的也有,比如說第八師師長邊成勳就因爲戰功顯赫,特地被封爲子爵,第二步兵師師長在上一次吳淞之戰中,率領部隊發起反衝鋒擊退敵軍,這一次主動出擊中,他第二師率先突破聯軍守軍的防禦,逼退敵軍成功和第六軍匯合,所以也是獲得了一個子爵的爵位,另外尚有三人獲得男爵爵位,分別是第九師師長費才仕,第六師師長林茂。

一場大戰,讓中華軍的軍方新增五個貴族,新產生了中華帝國裡的首個侯爵,而且還是帶有封號的侯爵,由此可見這一場勝利對於中華帝國而言具有多麼大的積極意義。。

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57章 一路橫掃第680章 不同尋常的御前會議第438章 電報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24章 新軍服和軍銜第626章 里維拉貿易公司第377章 都興阿的擔憂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347章 李鴻章面聖第156章 圍點打援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432章 新舊更替(二)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697章 前無畏戰列艦時代第649章 海軍革新第624章 婆羅洲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3章 比爛的戰爭第274章 應對第72章 吳健彰進營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7章 募兵買槍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341章 辦學難第459章 一戰成名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5章 縣令相邀第58章 價值百萬的上海第2章 土匪危機第494章 研發機槍第243章 建立守備部隊第433章 皇家科學院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625章 陰謀在行動第350章 降臣李鴻章第345章 工業規劃第10章 出征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60章 久則生變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630章 建設浪潮第555章 新版紙幣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711章 全面戰爭第188章 營造皇宮第323章 聯軍增援抵達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八十八 掌增援湖州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650章 超前的設計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202章 宮鬥初現第662章 袁保恆的野望第599章 雙方的糾結第471章 窮教育第604章 北海國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295章 炮臺和火炮第69章 江海關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559章 句容馬第11章 山陰陳家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602章 重回戰國時代第357章 當塗級和浮橋第633章 內閣紛爭第34章 危機!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332章 捷報東來第104章 追擊和崩潰第37章 遭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