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

“你說,給我們的女兒取個什麼名字好?”林哲從一旁的奶孃手中接過了小女兒,這個女兒和她的母親一樣,都有着一雙大大的眼睛,眼睛又大又亮,而且半天都不帶眨眼的。

方德嬪坐了下來,然後重新拿上一旁的刺繡,繼續着那副產前就開始繡,但是一直到現在也沒完成的刺繡,那刺繡的花紋是龍紋,是準備給小皇子用的,可惜現在哪怕是完成了也用不上了,公主不能用龍紋服飾。

聽到林哲的問話,她也沒擡頭,只是低着頭道:“你覺得好就好!”

林哲聽罷有些無語,這好歹是給女兒取名呢,你這個做母親的咋半點意見都沒有呢!

林哲的女兒和兒子的取名不同,兒子的話剛出生呢,林哲就和幾個大臣商討了名字,這名字不能亂取,得考慮來考慮去,而一旦確定了後立即登記在冊,並廣佈天下,至於封號方面更是嚴格,儘管目前宮務廳尚無皇子封號方面的條例,但是外頭以江道泉爲首的保守派大臣們也是睜大了眼睛盯着呢,這皇子的封號是什麼,什麼時候正式冊封都是麻煩事。

而女兒的話就沒有那麼麻煩了,甚至宮務廳裡就沒有關於皇女起名的一些條例,而且也沒什麼人關注在個。

比如說林哲的長女,其乳名是丫丫,正名是芝璇,封號是淑純公主,但是哪怕是朝臣高官有些人都只知道淑純公主,而不知道林芝璇爲何人的。

這外界不關注,不代表林哲不關注啊,手心手背都是肉呢,女兒也得疼啊!

陳靜那邊的生的第二胎女兒的名字是芝凝,這名字是陳靜自己想的,林哲也沒反對,而方德嬪這邊的女兒,也就是林哲的三女卻是一直沒取名字,本來林哲是讓她決定的。但是方德嬪一直遲遲不說。

聽到方德嬪的話,林哲略微皺了皺眉,但是再看看方德嬪那張稍顯消瘦的臉龐,他就是嘆了口氣然後上前:“你看。依容二字如何?”

方德嬪略沒有擡頭,只是傳來一聲:“好!”

這讓林哲很無語,感覺方德嬪就是隨口應付,根本就沒放在心上啊。

把孩子重新交給奶孃,林哲再一次走到方德嬪身邊:“看你這些時候在宮內呆着也煩了吧。明天我要出宮一趟,你一起去吧,散散心!”

方德嬪聽罷略微擡頭,露出驚訝的表情:“出宮?和你一起?”

雖然說中華帝國是搞什麼傳統舊制的帝制國家,也事實上存在着諸多後世人看來不可思議的陋習,一入宮門深似海這種事也有,但是林哲也不會限制這些女人的人生自由,只要安排妥當,宮務廳的皇室預算充足,那麼他也不介意讓自己的女人們外出看看散散心。

方德嬪乃是林哲最寵愛的嬪妃。她要想出宮去看望已經住在南京的父母,甚至想要出城踏踏青散散心之類的並不算多困難,找林哲撒撒嬌基本也就成了。

但是讓方德嬪驚訝的是,林哲說是帶着她一起出宮散心。

在宮內兩個人獨處,和林哲帶着她外出,這是兩碼事。

而迄今爲止,就算是陳靜這個皇后,也沒能讓林哲專門抽出時間來配她出宮閒逛散心。

這驚訝過後,方德嬪擡着頭看着林哲的眼睛裡卻是淚花若隱若現,說着她這個年紀不該有的話:“你對我這麼好。我怕!”

林哲自然知道她怕什麼,不外乎就是林哲對她越好,宮內的女人們對她就越排斥!

宮內的其他女人興許都是孤獨而寂寞的,但是隻有方德嬪一個是被諸多嬪妃統一排斥而孤立的。而林哲每每想到方德嬪會遭到如此待遇是因爲自己對她的好,這心裡總是感覺不太舒服。

第二天,林哲坐上了馬車出了宮,而四周則是宮務廳的護衛們,外圍更是第一近衛師的士兵們,馬車上除了林哲外。還有抱着小女兒的方德嬪。

看着方德嬪從半開的窗簾用滿是好奇和興奮的表情看向窗外,林哲露出了笑容,這個時候的她彷彿又回到了去年剛入宮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她也是對宮內生活充滿了好奇和興奮,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女孩子。

現在的方德嬪纔像是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子該有的一面。

聽着馬車上偶爾傳來的女子說話聲,一旁隨駕的幾個文武要員都是面色各異,有些是面露尷尬之色,而有些則是露出沉思的表情,而有些則是故作聽不見的樣子。

江道泉略微扭頭看了眼隊伍中間的車駕,不禁地搖了搖頭,陛下難不成要墮落了不成,今天去帝國大學視察這麼重要的事竟然還帶上了嬪妃。

這如果流傳了出去可怎麼好?難道得讓人說聖上流連女色,處理軍國要務也不忘記帶上女人享樂?

想到歷史上的無數荒淫著稱的君主,江道泉就是感到頭皮發麻,心中暗道得找機會勸諫陛下,讓陛下知道事情的輕重緩急,即便是喜好女色,但是也不能帶出來和政務摻雜到一塊啊。

不過,在這之前,還得讓周圍的幾個人都把嘴巴閉緊了,誰要是敢亂嚼舌頭,他江道泉就會讓誰後悔出生在這個世界上。

可憐的江道泉並不知道,林哲之所以打算來帝國大學視察,其中固然是想要看一看帝國大學的發展情況,但是打算趁着這個機會帶着方德嬪出來散散心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原因。

嚴格說起來,江道泉還得感謝方德嬪,如果不是因爲她,林哲怎麼會特地空出一天時間來去視察帝國大學呢。

有着近衛第一師的將士們開道和護送,路上自然不可能出現什麼意外,道路兩旁幾乎已經是提前清空,一些前來瞻仰聖顏的百姓則是在車駕經過的時候跪拜在道路兩旁,可惜他們啥也看不見,因爲人牆裡的林哲躲在馬車裡呢,而馬車又不是敞篷的。

這年頭的中國的君主們可不流行拋頭露面,在馬車上揮手接見百姓之類的事。

一路順利抵達帝國大學的正門,此時帝國大學那邊已經是做好了完善的準備,帝國大學的校長徐壽已經是帶着教職工以及學生們在校門口早早等候着了。

等林哲的車駕抵達了帝國大學正門後。林哲吩咐了方德嬪:“你先在車上呆着,她們會帶着到處逛一逛,我隨後再來找你!”

林哲雖然說主要目的是帶着方德嬪來散心的,但是表面的視察還得做。而且這種事也不能帶上方德嬪,只能他自己來。

下了馬車後,林哲在羣臣們的陪同下向裡走去,而帝國大學的校長徐壽也是走近林哲的身邊,得到了江道泉的許可後向林哲介紹起帝國大學來。

“現今我們學校已經招募了三屆學生。現有在讀學子五百三十七人,分別就讀物理、化學、數學、天文、地理、國文、外文等科!”徐壽這個已經四十歲的中年人說起自己的大學,語氣裡充滿了驕傲。

“爲了培育學生成才,所有新式科目都聘請了資深的外籍講師,也有部分成績優秀的學生留校任教,目前共有外籍教員二十七人,本國教員三十六人,另有輔助教員六十四人,開設的科目都是傳授當代最先進的科學知識,今年我們還開設了電學、光學、醫科等學科!”

聽着徐壽簡單的介紹。林哲不時的點頭,實際上這些東西不用徐壽來說他也知道,這帝國大學自創辦以來就是林哲的重點關注項目,基本上有關該校的報告他都看過。

帝國大學一開始設立的目標就是爲帝國培養最精英的人才,這從起招生標準就可以看得出來,今年招生只錄取三百名考生,但是今年的會試卻是錄取了一千名學子,簡單說,報考帝國大學比中會試還要更難。

優秀的生員還得需要優秀的教師,帝國大學的主要近代科學學科的主要教授基本清一色是外籍教員。很多都是直接從國外高薪聘請的講師,甚至有幾個真正的國外大學教授。

同時還從海陸軍軍官學校那邊借調了一部分教員過來任教,當然了,這些海陸軍軍官學校的教官們都是人家海陸軍這幾年培養出來的優秀人才。自然不可能被帝國大學挖角,最後是江道泉和軍方扯皮了不少時間才借調了一部分人過來,這些借調過來的教員依舊是屬於現役軍人,人家過來幫忙教學一段時間後就會回去的。

但是不管如何,能夠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裡就把帝國大學初步辦起來,這就是很不容易的事了。

江道泉爲此付出了不少努力。而作爲校長的徐壽也是不容易。

徐壽,這個人在歷史上也算得上是知名人士了,只是林哲不知道而已!

徐壽是1854年到上海求學的時候,爲了學習先進的近代科學知識,他也是報考過餘勝軍隨營學堂,不過人家志不在從軍,而且年紀偏大,所以他沒能報名成功,但是人家不甘心啊,找了相熟的關係說情愣是讓他混進了隨營學堂裡進行旁聽,後來學有所成乾脆就是被隨營學堂聘請爲教員,主講化學等科。

後來1856年的時候辭去了陸軍軍官學校的教員職務,曾在上海造船廠那邊擔任過工程師,也擔任過林德機器廠的工程顧問,參與過紹興級戰艦以及後裝火炮的研發工作,乃是極少數參與了實際研發工作的華人工程師之一,後來帝國成立,被江道泉拉倒了教育部任職。

不過他實在無心從政,所以聽聞要籌辦帝國大學的時候,他就是自薦進入了帝國大學,先是擔任教務處主任,參與帝國大學的籌辦工作,等到帝國大學走上正軌後,江道泉也就不再兼任帝國大學的校長一職,徐壽就被舉薦爲帝國大學的校長。

嚴格上來說,徐壽並不算是政治家,也不是教育家之類的,他個人更擅長科學,算的是上一個科研型的人才,不過當代中國能夠有資格擔任帝國大學校長的人還真找不出幾個來,所以徐壽就勉爲其難當上校長了。

他覺得自己當校長總比來一個行政官僚來當校長好的多,至少他知道學生要要學習的知識是什麼,知道該怎麼培養學生。

在徐壽等人的陪同下,林哲大致瀏覽了帝國大學的校園一番,而後就是沒有繼續閒逛,而是找到了方德嬪,繼而兩個人帶着小女兒在帝國大學校舍後方的園林裡散起步來,這情形讓後頭的那些大臣們相當無語。(。)

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563章 俄國人的恐慌第384章 嚴寒減員第514章 快速發展的1865年第174章 生絲和稅收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471章 窮教育第258章 硝煙中的屍體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659章 敵人和朋友第305章 聯軍總攻第562章 出兵勘察加半島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507章 津浦線開建第355章 都興阿的炮灰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186章 黃宗漢的選擇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652章 120毫米重炮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331章 噩夢般的慘敗第244章 線膛火炮第647章 皇子所第183章 上刺刀衝鋒第460章 訂單大爆發第27章 刺刀肉搏第126章 傾巢而出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417章 經濟大臣第124章 這是抄襲!第132章 隨營學堂幼年班第676章 十萬英鎊的阿拉斯加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689章 殖民太平洋第617章 出巡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92章 抽十殺一第434章 教育發展計劃第364章 視察帝國大學第431章 新舊更替(一)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246章 軍法之苛第342章 林成庭的擔憂第594章 海軍修正案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353章 都興阿的決斷第17章 長興初戰第44章 傷亡名單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707章 帝國興衰在此一戰第413章 巡視當塗第541章 鋼鐵鉅艦的對決第271章 御前戰略會議第219章 桃源大決戰(二)第236章 腥風血雨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608章 南美的戰艦市場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632章 帝大系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700章 戰爭,起!第6章 辦團練捐道員第411章 陝甘動亂第337章 繼承人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21章 謊報和擴軍第199章 教育改革第425章 提親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198章 帝國大學第416章 外憂內困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402章 九江前線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458章 控制越南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94章 狂傲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558章 租借金蘭灣第99章 撤軍和追擊第71章 擴軍五千第363章 時代的終結和開始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395章 分兵而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