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工業井噴

教育經費佔據中央財政支出的百分之六,這個比例也許看上去會覺得非常低,遠不如後世的百分之十幾,但是具體時代不同,所以肯定不能把二十一世紀的比例直接套用到十九世紀中期上(清末梟雄472章)。

此外這裡頭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比例只是說中央財政支出,並不包括地方財政支出。

根據帝國的稅務相關條例,稅收由財務部統一收取,其中的大部分會直接上繳國庫,一部分則是留給當地財政充當地方經費。

所以說財政收入、支出的時候,得細分中央財政以及地方財政。

而這也是爲什麼上海、松江府、廣州等一些經濟較好的地方能夠自行發展工業以及興辦教育的原因,因爲他們儘管給國庫上繳了大量的稅收,但是留下來的部分依舊數額龐大。

而帝國內的大部分普通州府的地方財政裡頭,其中大部分都是行政開支,用以給國家僱員發放薪資補貼等,因爲國家僱員的薪資是分兩部分,一部分是國家中央財政直接支付,這個是固定的,比如省巡撫的每年八千圓的年薪,另外一部分則是地方財政發放的職位工資,這個根據各地方不同發放標準也不同,當然了具體標準也不是地方可以自行制定,而是財務部會根據各地方的收入、物價水平進行調整給出一個指導標準,地方財政則是在這個標準內給國家僱員發放職位工資。

地方財政的一部分用來發工資了,剩下一部分就是用來修路鋪橋,維護水利設施等,而自從推廣新式教育後,教育經費卻是成爲了各地方,尤其是一些縣、府財政的大頭開支。

每年幾千圓的投入對於一個地方財政收入只有幾萬甚至不足一萬的窮州縣而言,其教育經費佔據財政開支的比例是相當大的。

總體而言,教育經費在各地方財政的開支裡頭,普遍佔據百分之十五到二十五左右,一些州府的教育經費支出甚至能夠達到財政支出的百分之三十以上。

這倒不是各地方官員有什麼再窮不能窮教育的覺悟,而是因爲開辦新式學校,推廣新式學科是政治任務,而且還是非常有含金量的政績,自古以來‘文風教化’就是地方官員的一大政績所在,對於帝國而言同樣也不例外。

尤其是一些偏遠地方的州府,要資源沒資源,要工業沒工業,甚至要農業都沒農業,這些啥都沒有的地方官員要想獲得政績可就太難了,工業辦不了,而農業方面田地也就那麼多,這年頭天上又不可能掉下政績讓他們升官,所以一般情況下這些地方的官員是不犯錯但是也出不了頭。

而如今呢,就算你治理的縣啥都沒,但是也可以通過興辦教育來擺脫這種困境啊。

咬咬牙辦上幾所學校,過上幾年自己興許就能夠落下一個‘教化有方’的考語,興許仕途就一片明朗了。

如此也就造成在地方財政上,對教育經費的投入比例是比較大的。

如果結合地方財政和中央財政的話,雖然具體數據難以統計,但是在整體財政支出上,教育經費的比例應該是會在百分之十左右,興許還會再多那麼一兩個百分點。

不過就算帝國對教育投入再大,但是受限於帝國本身的經濟發展有限,投入的比例就算大一些,但是也難以滿足帝國全國範圍內的新式教育開辦。

全中國有多大,按面積算可是一千多萬平方公里,按人口算的話大約是三點五億到三點八億之間,帝國的具體人口有多少,帝國民政部自己也不知道,只能做一個大概的推測。

省級單位就有二十四個,領土以及行政劃分基本上沿襲前清時代,不過也有所改變,和前清相比,增加了東北三省,草原蒙古,烏臺兩省,增設西藏省,而關內十八省則是照舊。

偌大的帝國領土上,需要多少新式學校才能夠徹底普及新式教育?

所以哪怕是帝國已經加大對教育經費的投入,但是要想真正做到全國性普及,並讓所有的適齡孩子都能上學的話估計都得幾十年以後了。

如今帝國的教育雖然開始推廣新式教育,但是依舊是和封建時期的精英教育一樣,帝國的教育資源只對少部分學子開放,而絕大部分的民衆是無法享受到帝國的教育資源的。

以前一個縣也就一個縣學,現在一個縣普通也就只有一所高等小學,一個縣的高等小學的學生多則數百,少則數十。

而一個縣的適齡學童肯定是不止這麼多的。

執行精英教育模式是目前帝國的教育現狀,也是一種無奈的選擇,教育經費就這麼多,學位就這麼點,根本無法讓所有適齡學子都能上學(清末梟雄472章)。

不過如此也就有了一個好處,那就是學校少了,求學的人又多,相對而言競爭都比較大,通常能夠考入高等中學的學子隨便拿一個出來都是學霸級的角色,至於那些能夠考入帝國大學,江南大學的學子,更是精英中的精英,放在這個時代說是天才也不爲過。

這從高等教育學校裡,學生們的自學風氣非常流行就可以看得出來。

要知道除了帝國大學和江南大學等少數幾所大學外,其他學校的教育質量其實相當有限,哪怕是那些高等中學的教學水平也相當有限,更不要說在下面那些州府的初等中學,高等小學了。

這些就讀的學生們要想脫穎而出,基本都得需要一顆聰明絕頂的腦袋,老師水平有限教不了你,你就得自學,如果自學學不了,那麼就別指望能夠考上大學了。

這年歲裡,能夠考上帝國大學和江南大學的學子們,個個都是學霸,這些學生的水平在報考大學之前,基本上就已經超越了之前教授他們的老師,因爲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夠從全國那麼多考試裡脫穎而出。

因此目前狀態下的那些帝國大學、江南大學的學生們是和後世的大學生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混日子上幾年學的人基本沒有。

這種經營教育制度下,等到直隸大學、南廣大學、上海大學以及數所高等師範學校順利開辦,並順利提供畢業生的時候,以後每年都可以爲帝國供應數千名各類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子,這些人普遍會進入官場。

畢竟數千年來學子讀書就是爲了當官!

不過也有一部分會進入工商界,尚有一部分會留在教育、學術界裡從事教學、科研等工作。

這些學子也成爲了帝國後續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

不過每年要提供數千名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才現在還太早,因爲如今直隸大學、南廣大學、上海大學都還處於籌辦期,首期招生會是在今年的夏季,而等這三所大學的首批學生畢業,那都得四年以後了。

也就是說,未來的這三四年裡,帝國的大學生依舊只有帝國大學和江南大學這兩所大學的學生。

此外還有幾所高等師範學校的學生以及比較特殊的上海工商學校的學生。

未來數年內,帝國的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高等人才還是比較稀少的。

不過現在高端人才少了不代表帝國就會停下發展的腳步。

事實上,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主持負責帝國發展,尤其是工商業發展的還是一些半路出家的人才,他們並沒有接受正規的新式教育,但是他們好學,同時很多幹脆本身都是工商業出身的。

要知道早年林哲的幕府裡,衆多幕僚們基本都是從工商界裡招募,還有一些南洋地區的華人。

他們興許不知道怎麼鍊鋼鐵,但是他們卻是知道鋼鐵行業的重要性,以及支持鋼鐵行業的發展。

比如郭龍雲,他就是帝國發展工商業的代表人物,但是你要說他多懂得紡織、鋼鐵這些行業也是不對的,因爲他壓根就不懂這些。

但是這並不妨礙他大力扶持紡織和鋼鐵業的發展。

這一點對於官員而言尤爲重要。

人嘛,不可能是全才,對於一個官員來說,你是不是懂得一些具體行業的知識其實並不重要,你只需要知道那些行業是需要支持的,那些行業是需要發展的就已經足夠了。

帝國很多新派官員裡,其實都是這種人,說起發展工商業裡頭頭是道,但是你讓他說具體怎麼籌辦一個鋼鐵廠或者紡紗廠那是肯定要抓瞎的,但是這並不會妨礙組織部給他們一個善於實業的評價。

因爲怎麼辦廠那是商人們需要考慮的事,具體技術是技術人員需要考慮的事,對於官員而言,推出各種政策吸引商人們辦廠纔是他們所需要考慮的事。

所以你可以看到一個滿口之乎者也,句句不離聖人的傳統儒家科舉出身的官員們大談特談如何發展工商業。

進入1862年 後的帝國,興辦工商已經成爲了帝國的主要施政方陣,也是官員們最容易出政績的一個突破方向,所以你可以看到凡是有些條件的地方州府都是積極推動工商業的發展。

這種情況在東部沿海地區的一些通商港口裡更是如此,大量的工廠再各個通商港口城市裡建立了起來,然後依靠地理優勢發展經濟。

1862年,對於帝國的工商業而言,是一個值得驕傲的年份!

僅僅是1862年的第一季度,全國範圍內申請設立的各類企業就高達四百多家,幾乎涵蓋了各行各業。

其中新增了三十五家煤礦,六家鐵礦,一座金礦,此外尚有設計零件製造,維修等業務的機械產業六家。

同時紡織業依舊是經濟發展的重頭戲,新增紡紗,織布,印染等棉紡企業三十六家。

生絲行業倒是增長速度不快,只有一家生絲企業建立,但是這家設立在南通的蒸汽繅絲廠的註冊資金就高達五百萬,由此可以看出帝國的生絲行業的資本集中有多麼厲害。

如今帝國的生絲行業有朝着資本密集化,甚至壟斷化的步伐前進,由於一些規模龐大的生絲廠商有着各種優勢,一些投資小的生絲廠商基本上很難生存下去,往往會被那些大型生絲企業收購吞併。

如此也就導致了,生絲行業裡的新建工廠雖然速度緩慢了下來,但是基本上只有有人敢涉足投資生絲行業,那基本都是帶着至少好幾百萬資金入場的,要不然很有可能被那些大資本吞的一乾二淨。

尤其是在上海這邊,能夠涉足生絲產業的都是一些大型資本,皇室產業的上海紡織公司就不說了,其他的一些生絲企業基本也都是一些資本巨無霸,背後裡基本都站着外資銀行、本土的一些傳統錢莊或者新式銀行,還有就是一些傳統的富豪家族,資產少說也有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

現在的生絲產業乃是屬於非常典型的資本密集產業,利潤高,但是投入也大,沒有幾百萬資金在手根本就玩不轉,就算勉強開起來了也是給人打白工,最後只能慘兮兮的賺一點加工費。

因爲開辦蒸汽繅絲廠,固定資產的投入其實並不算大,區區些許機器設備而已,工人的薪資也不算高,真正開支大的是收購蠶繭,然後生產出來後販賣給洋行或者乾脆運輸到歐洲出售的這一個過程中,會嚴重的擠壓流動資金。

隨隨便便都是上百萬的貨款壓在上頭,大型一些的蒸汽繅絲廠甚至會被擠佔好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貨款。

如果自身沒有足夠的資金的話,就得借貸,而不管什麼時代,銀行家都是最貪心的,每年的蠶繭上市時,那些蒸汽繅絲廠去找銀行或者錢莊融資的時候,銀行家們就會開出極高的利息。

如果借了,你一年坐下來就會發現大半的利潤都被那些銀行家的吸血鬼給拿走了!

不借的話,你就沒有足夠的資金去收購蠶繭,更不要說和那些農民直接簽訂預購協議來保障蠶繭供應了,到時候沒有貨源那就是妥妥的倒閉破產啊。

因此對於生絲行業而言,自身的資金充足與否是非常重要的,你要是能夠和上海紡織公司一樣,隨時都能夠有上千萬圓的流動資金作爲保障,自身有着充足的資金來收購蠶繭,囤積貨物,甚至能夠自行組織遠洋商船把生絲運往歐洲販賣,那麼就能夠獨吞超高利潤。

但是如果你自身沒有充足的資金,那麼就得去借,而這樣一來,大頭都會被那些銀行家們拿走,最後在出貨過程中,由於無法直接運往歐洲販賣,只能是把生絲出售給洋行或者上海紡織公司這些有着遠洋運輸以及銷售渠道的企業,這一過程裡少說也會再被剝削一層利潤。到最後一年忙和下來,你會發現自己只賺了個辛苦錢,預料中的生絲暴利和自己根本就沒啥關係。

如此也就導致了上海的生絲產業越來越朝着資本密集化發展,以往的時候商人們隨便投個幾十萬就能夠辦廠,但是現在你投資幾十萬辦廠雖然能夠把工廠辦起來,但是後續要生產的話肯定需要貸款,這樣利潤就會被嚴重壓縮。

生絲產業資本密集化,這也導致了很多原本投資生絲產業的商人們轉移到棉紡產業來。

此時的棉紡產業和生絲產業比起來,棉紡產業的投資無疑要小得多。

同樣是幾百萬的投資,如果是在生絲產業裡頂多算是小字輩,只能勉強過得去。

但是投資幾百萬在棉紡產業上,那就是妥妥的巨無霸了。

甚至很多地方的棉紡企業都是隻有幾萬幾十萬的投資,超過百萬的都很少。

但是別看他們的投資小,但是他們的僱工人數並不會少,對帝國稅收的貢獻也不會少。

不管是生絲還是棉紡,對於帝國而言,都是經濟支柱,都是需要大力扶持的行業。

而就在1862年帝國掀起一番工商業經濟建設**的時候,國外的形勢也是逐漸變化,其中最讓帝國關注的不外乎就是越南那邊的戰爭局勢了。(。)

第367章 戰略調動第419章 移民屯邊第333章 大肆封賞第380章 石琅翼的野望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59章 句容馬第671章 石油和南洋第304章 正面激戰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485章 視察上海第98章 都是瘋子第539章 起錨迎戰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581章 中寧密約第232章 奏摺第298章 進犯上海第436章 鐵路發展計劃第477章 日`本內戰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603章 傾銷地第371章 近衛師參戰第233章 中華門第62章 破城第391章 進城第691章 中美密謀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40章 敵蹤初顯第51章 團練大臣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324章 戰爭中的發展第567章 他們的戰爭(一)第200章 福建延平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75章 出兵松江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46章 他敢打嗎第159章 王瘋子第30章 救援長興第551章 聯軍登陸夏威夷第177章 江南礦務公司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401章 與民同樂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674章 圍殲俄軍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450章 工業基礎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45章 南撤湖州第523章 千里最強兵力第632章 帝大系第453章 軍方人事調整第706章 凌晨海戰第266章 新式火炮和後裝槍第464章 後宮版八國聯軍第247章 沈馳雲的野望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256章 絕望之戰第30章 救援長興第693章 中亞叛亂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600章 開戰爭論第712章 各國異動第29章 林成庭來襲第69章 江海關第566章 戰艦和炮臺的較量第470章 派系之爭第39章 董陽紅的衝鋒第327章 傾巢而出第354章 清軍出擊第56章 爲了戰利品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339章 私營教育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382章 武重文輕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101章 壓制和進攻第308章 勝了嗎?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176章 銀行和貨幣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143章 舉旗造反第408章 文武之爭第259章 把李鴻章帶回來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151章 三拒勸進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196章 董離科舉行第94章 狂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