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章 中英宣戰

^_^就當帝國太平洋艦隊主力盡數出動的時候,菲律賓那邊帝國也是展開了轟轟烈烈的登陸行動,截止到一月二十九號,帝國已經向菲律賓方向投入了一個旅的海軍陸戰隊,一個師的陸軍部隊,大約兩萬五千人已經是登陸上菲律賓,並對菲律賓上的西班牙軍隊展開進攻(清末梟雄705章)。(.有.)?(.意.)?(.思.)?(.書.)?(.院.)

菲律賓那邊的軍事行動非常的順利,缺乏抵抗意志的西班牙人是節節敗退,一個個都是指望着英國人干涉加入戰爭呢。

而英國人出於維護全球殖民體系的基本原則,態度也是非常的強硬,在經過半個月的外交交涉後,英國人發現想要通過外交途徑讓帝國從菲律賓退兵已經是不可能的事,所以這個時候的英國人也終於是拿出了世界老大的氣勢。

一月二十九號上午十二點整,也就是帝國第六分艦隊發現英國東印度艦隊蹤跡的時候,英國正式向帝國提交了最後通牒,要求帝國立即停止對菲律賓的入侵,不然的話英國人將會正式加入戰爭,遏制中華帝國的擴張,並限令六個小時內答覆。

這份最後通牒很快就是送到了林哲手上,林哲只略微掃了一眼這份通牒,然後就是放了下來,直接對下面的一羣軍政要員道:“也不用等六個小時了,現在就答覆他們吧!”

說道這裡,他停頓了後道;“他們要戰,那麼就戰!”

儘管對這個結果已經有了充分的心裡準備,但是下面的那些軍政要員們還是臉色大變,不過文官和軍方的將領們各自的表情是不同的。

文官那邊是歷來是主和派,聽聞要和英國人進行戰爭,一想到戰爭對國內工商業所造成的影響,就是忍不住擔憂起來,他們擔心帝國持續的快速發展會被戰爭破壞(清末梟雄705章)。

但是軍方的將領們,卻是一個個都是面露興奮之色,帝國的軍方將領,大多數都是非常堅定的主戰派,他們早就想着大規模對外擴張了,爲帝國擴張疆土的同時,也是讓自己的軍銜以及爵位得到提升。

不少人想着,這一次大戰過後,恐怕又會多出好幾個公爵來吧!

自從開國後封了五名公爵之後,帝國就從來沒有封過公爵了,沒有大規模戰爭的情況下,能夠獲得侯爵就已經是極限了,當初的西伯利亞戰爭裡,也只是封出去了幾個侯爵而已,至於公爵卻是一個都沒有。

現在和英國人的戰爭,極有可能讓軍方再出幾個元帥,再出幾個公爵!

下午兩點,帝國外務部正式向英國答覆:帝國拒絕從菲律賓退兵。

英國人方面也是預料到了帝國會是拒絕的答覆,所謂的最後通牒彷佛就是例行程序一樣,英國人在下午六點的時候,就是把早已經準備好的宣戰書遞交給了中國的外交官。

由此,英國人正式對中華帝國宣戰!

世界上的兩個大國,正式進入戰爭狀態。

中英兩國宣戰之後,美國是感覺複雜,他們一方面是想要跟在中國人的後面出兵古巴,但是他們也是害怕英國人干涉。但是另外一方面如果錯過了這次機會後,以後要找機會可就很難了。

不過到最後,美國人還是沒有能夠下決心,最後決定先看看再說,中英兩國雖然宣戰了,但是不太可能爆發全面的戰爭,甚至兩者都不太可能爆發陸地上的戰爭,主要的戰鬥應該是在海軍那邊。

而且英國人的東印度艦隊離開新加坡的消息根本就滿不住,一個白天的時間,足以讓這個消息傳遍各國了,同時帝國海軍主力艦隊離開金蘭灣的消息也是傳了出去。

現在人們都知道,英國人的東印度艦隊和中國的太平洋艦隊正在南海海域上,一場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海戰即將在南海爆發!

帝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參戰的艦隊包括第一艦隊、第二艦隊、第五分艦隊、第六分艦隊,其中第五分艦隊和第六分艦隊都是沒有主力艦,以數艘小型裝甲巡洋艦爲主力,率領一票巡洋艦作戰。

這兩個分艦隊的主要任務乃是分散到廣泛的南海海域,搜索敵人主力艦隊的蹤跡。

真正的主力艦隊乃是第一艦隊以及第二艦隊。

這四支艦隊加起來,總噸位大約在三十五萬噸。

而帝國海軍的敵人,也就是西班牙艦隊以及英國東印度艦隊,其中的西班牙人增援艦隊只是一個配角,其噸位大約在三萬噸左右。

而英國人東印度艦隊,實力卻是不可小窺。

1895年的時候,英國人的東印度艦隊實力並不算強,主力艦數量雖然不少,但是很多都是八十年代服役的老式戰艦,不過金華號事件爆發後,英國人是迅速從海峽艦隊以及地中海艦隊抽調了大量主力艦奔赴印度洋,並加入到東印度艦隊序列當中來。

根據帝國情報機構目前得到的不準確消息,東印度艦隊裡,英國人至少增援過來兩艘君權級戰列艦,至於兩艘百夫長二等戰列艦以及聲望號二等戰列艦,這三艘戰艦本來就是英國人專門爲了維持東印度艦隊實力,以對抗帝國海軍而建造的,所以這三艘戰列艦本來就是在東印度艦隊服役。

也就是說,目前帝國海軍已經可以確認的是,英國皇家海軍東印度艦隊,擁有至少五艘新銳的戰列艦。

而且帝國海軍內部並不確定,東印度艦隊的戰列艦是否還有更多,因爲1895年後,英國人在1893年和1894年期間開工的前面兩艘威嚴級戰列艦也是陸續服役了。

論起造艦速度以及規模,英國人依舊是全球的頭號選手,帝國海軍建造戰列艦的速度歷來就不算快,因爲帝國海軍是考慮到了戰艦建造的數量並不多,軍費也不多,所以分兩年分批撥付經費建造的話,有利於維持造船廠的規模以及技術改進。

以往的時候建造一艘戰列艦的話,光光是船體施工時間就大概需要將近兩年時間,後期的舾裝也需要大約一年左右,而且完工後按照帝國海軍的慣例也不是馬上就進入現役,而是會有一個短則三個月,長達半年甚至大半年時間的試航、訓練時間。試航結束後,纔算是真正服役。

也就是說,帝國海軍的戰列艦,從開工到服役,整個時間度大概是在三年半到四年之間。

如果是加班加點的話,帝國這邊倒也是能夠在一年多的時間裡完成船體施工,爭取兩年左右就服役。

不過和英國人區區一年半就建造完畢並直接服役相比,還是有着一定差距的。

威嚴級前面兩艘戰列艦,已經是在1895年的十二月正式服役了,還有兩年在1896年,也就是今年的下半年服役,前面這幾艘之所以服役速度這麼快,主要還是英國人大量缺乏新式戰艦,所以對工期趕的非常緊。

但是後面的幾艘,估計從建造到服役的話,整個週期會恢復到三年多的時間。

戰列艦之外,英國人在1893年的時候,因爲受到帝國海軍擴張的刺激,也是加速了對一等防護巡洋艦的建造計劃,原本歷史上要到1896年纔會開工建造新一代的一等防護巡洋艦,但是在1894年的時候,英國人的新一代一等防護巡洋艦就是正式開工了。

和歷史有着驚人的相似性,這款一等防護巡洋艦也叫王冠級,這款排水量達到一萬一千噸的一等防護巡洋艦,配屬了三十座貝爾維爾鍋爐,常壓動力輸出達到了一萬六千五百匹,推動這艘戰艦能夠跑出二十點二五節,如果是強壓通風的話,航速還能進一步提高。

但是火力卻是比較尷尬,沒有大口徑主炮,只有十六門一百五十二毫米的速射炮,防護能力雖然在防護巡洋艦裡算不錯,但是和裝甲巡洋艦一比還是差的多。

王冠級一等防護巡洋艦的建造速度更快,首艦一年不到就下水了,1895年的時候就已經服役了三艘之多,而且今年還會有幾艘加入現役。

大量主力艦陸續加入現役,也是讓英國皇家海軍有了不少的底氣,纔敢抽調大量戰艦增援東印度艦隊。

根據帝國情報部門的情報,目前的東印度艦隊至少擁有十艘一等防護巡洋艦或者是早年的裝甲巡洋艦,此外東印度艦隊還擁有數量不下十艘的老式萬噸鐵甲艦。

其他的二等防護巡洋艦、三等防護巡洋艦以及其他中小戰艦就更多了,林林總總加起來,目前狀態的英國東印度艦隊,噸位至少在三十萬噸以上。

從噸位上來看,帝國太平洋艦隊和英西聯合艦隊是大體相當,但是帝國在新銳主力艦方面卻是佔據了不少的優勢,擁有八艘前無畏型戰列艦,而英國人的東印度艦隊只有五艘,不過老式鐵甲艦時代的戰列艦,帝國海軍只有四艘老式戰列艦,而英國人這邊則是至少有十艘以上。

一等巡洋艦的對比上,英國擁有十艘以上的一等防護巡洋艦或者裝甲巡洋艦,而帝國海軍擁有新式裝甲巡洋艦六艘,舊式裝甲巡洋艦四艘,數量大家都差不多。

至於大家的二等巡洋艦、三等巡洋艦這些,數量也都差不多,也談不上什麼性能優勢之類的。

簡而言之,這兩支艦隊從表面上看上去,算得上是旗鼓相當,英國人東印度艦隊縱然在新式主力艦的數量有所劣勢,但是舊式戰列艦的數量卻是要更多一些。

而且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就是,英國皇家海軍的戰術水平以及訓練水平等,在過去的一兩百年裡從來都是全球第一,從來都是隻有其他國家學習皇家海軍的時候,而皇家海軍就從來沒有學習其他國家海軍的時候。

所以儘管帝國海軍不願意承認,但是雙方在戰術以及訓練水平上,存在一定差距卻是事實。

帝國太平洋艦隊和東印度艦隊,從紙面上去看是旗鼓相當,但是打起來之後真正結果如何,卻是要打過了才知道。

就當英國對帝國正式宣戰的時候,南海海域兩支龐大的鋼鐵艦隊正在緩緩靠近!

下午三點四十分,第六分艦隊再一次追蹤到英國人主力艦隊的終極,其快速巡洋艦成都號憑藉着高達二十四節的高航速,單槍匹馬繞過了英國前哨艦隊的攔截,並一度衝進了距離英國人主力艦隊不足十海里的海域,雖然該艦很快就是被多艘英國巡洋艦進行驅逐,而不得不轉向離開。

但是依舊給帝國海軍帶來了極爲寶貴的信息,它確認了至少一支英國人主力艦隊的蹤跡。

根據第六分艦隊陸續傳遞迴到的偵查情報,林同書則是率領艦隊以十二節左右的巡航速度逐漸向東南方向駛去,帝國太平洋艦隊的目標非常明確,那就是找到英國皇家海軍東印度艦隊,然後殲滅之!

(PS,雨天我搞了個微`信`公`衆`號,大家可以搜索’雨天下雨‘關注,屆時我會及時發佈一些本書的相關信息,另外新書的消息也會在上面及時公佈,閒着也會發一些扯淡文章,偶爾興許還會文青一把,希望在公`衆`號上,大家看到一個不一樣的雨天,所以大家可以的話,還是儘可能關注吧!)(。)

第27章 刺刀肉搏第403章 大勢所趨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172章 殘忍的工業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22章 改裝褐貝斯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163章 鎮江兵變第193章 混戰皖北第80章 扶持軍工第75章 井噴式發展第14章 自籌軍費第502章 戰爭一觸即發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144章 討胡滅賊檄第35章 太平軍的撤退第513章 美國重歸統一第283章 大戰將起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201章 兵員匱乏第465章 他他拉氏第482章 立儲風波第572章 東北鐵路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653章 新式步槍選型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531章 兩敗俱傷第59章 炮擊上海第488章 所謂治國第255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第152章 登基稱帝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389章 逃亡之路第224章 清點戰果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698章 摩天大廈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338章 科舉改革第313章 籌款國宴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55章 輕鬆勝利第438章 電報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688章 中英談判第36章 追擊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549章 蚩尤級萬噸鐵甲艦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420章 東北設省第96章 沉默衝鋒第544章 女蝸號戰沉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233章 中華門第620章 租借橫須賀第252章 搶一搶壓壓驚第646章 皇子獨立第428章 林成庭入緬第585章 掌控太平洋第121章 卿本佳人第53章 東進上海第469章 秘書處改革第43章 慘勝第497章 爲我獨舞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379章 爭論和妥協第430章 軍援林成庭第274章 應對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598章 年輕一代第370章 自信或輕敵第79章 主政一方第160章 軍事散步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60章 久則生變第223章 桃源大捷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634章 情報處調查第500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第276章 戰前準備第601章 李昊通的恐懼第520章 夏威夷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426章 昆明激戰第119章 寒冬將臨第673章 內部妥協第46章 他敢打嗎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615章 舜帝級戰列艦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187章 逃跑和封賞第84章 水師初成第155章 理智和良心第511章 武裝倒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