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嬴政的惋惜,一個個幸災樂禍的眼神

bookmark

“王上來了!”

“快快快,快跪下!”

街道上,原本嘈雜不休的百姓,突然見到遠處王宮方向瞬間安靜下來,轉頭看去,便見到人山人海之人,紛紛跪在地上。

見狀。

身爲秦國咸陽的百姓,哪裡還不知道爲何,於是紛紛對着親朋好友提醒一句,跟着,便低頭跪在地上。

“秦王嬴政!”

“嬴政來了!!”

除去秦國的百姓、士族、商賈外,其他諸國的士人、商賈,自然不會對嬴政下跪,特別是趙國、魏國之人。

作爲方纔被秦國攻滅不久的國家,他們這些亡國之人,不僅沒有養成本能習慣,更沒有跪拜嬴政之心。

反正有楚國、齊國的士人在,他們就不相信,嬴政眼下還有心思理會他們。

“拜見王上!”

“拜見王上!!”

咸陽城的街道上,不僅僅是人山人海的百姓下跪,就是除宮衛外,所有秦吏,所有鐵騎將士,也都紛紛朝着嬴政下跪。

贏侃、鳩,以及其他鐵騎將領,也在這時候,翻身下馬,對着嬴政打禮。

而荀朔因爲尚未有爵位,隸屬民,故而在街道中,對比其他一衆鐵騎將領擡手輯禮,荀朔也緩緩跪在地上,對着嬴政輯禮。

爲首的王宮衛尉,帶着一衆衛士令,統領着一排排手持長戈的宮衛上前,頃刻間便接管警惕四周的責任。

一匹匹騎着魁梧壯碩的戰馬背,一個個穿着衣甲的魁梧男子,目光銳利的看向四周,其腰間不僅配有利劍,手中更是都持有一把彎弓。

秦國亦有秦弩,不管是再精銳的大軍,例如白衍麾下的鐵騎,亦或者是連白衍都驚歎的鐵鷹銳士,都是配備秦弩。

而像這些穿甲帶弓的人出現之時,不管是街道上的百姓,亦或者是其他諸侯國的士人,幾乎立即都猜到其身份。

中車府衛!

號稱整個秦帝國最精銳的將士,沒有之一。

若是秦國耗資無數精力、時間敲打,方纔挑選出三千餘鐵騎銳士,那麼中車府衛,便是掏空整個秦國,方纔選出來八百個精銳中的精銳。

“王上,到了!”

趙高勒住拉着馬車的六匹馬兒,看着身旁的宦官下去已經放置車凳,趙高下馬車,緩緩轉過身,對着馬車內的嬴政,拱手稟報道。

隨着趙高的話。

所有中車府衛,以及宮衛,全都面色警惕的面向四周,不管是人山人海跪在地上的百姓,還是那些高樓,全都被仔細看着。

李斯、尉繚、昌文君等一衆百官,此時也紛紛來到前方,在看着四周百姓之餘,目光望着那些倒在地上的屍體,以及被摁在地上掙扎的士人。

馬車上。

嬴政緩緩從馬車之中走出來,站在馬車前,嬴政很快便注意到,遠處在那些衆多跪地的鐵騎將士之中,那口巨大的鼎。

雖說已經知曉是假鼎,然而,嬴政也從未想到,這假鼎,居然如此之大。

不怪白衍在奪得彭城後,又見到如此大的鼎,沒想到是陰謀。

“嬴政,汝命白衍暗中尋假鼎,送來咸陽以祭天,如此欺天騙世之舉,不怕爲世人恥笑?貽笑後人?騙世之名?”

嬴政方纔走出馬車,幾乎瞬間,人羣中就有人突然站起來,對着嬴政大喊道。

這般舉動,讓四周跪在地上的百姓,紛紛擡起頭,側頭看去。

幾乎就在瞬間。

其他地方的士人,也紛紛站起身,一些原本便站着的諸國士人,也紛紛附和着,所有人都在質問嬴政,質問嬴政爲何要下令讓白衍尋假鼎,冒充九州鼎。

“嬴政!”

“嬴政,汝膽敢欺天,天定不容!”

咸陽宮衛的衛士,可都不是擺設,見到那些士人站出來的時候,便已經衝上去,合力將一個個士人扣押,而那些士人也一邊掙扎,一邊朝着嬴政怒喝着。

“王上!”

昌文君、王綰等人見到這一幕,自然清楚,已經死了那麼多人,絕不能讓嬴政把這些士人全都殺了,畢竟這些人並未和方纔士人那般,朝着鼎衝去,想要解開大鼎蓋着的秦字黑布。

故而二人連忙對着嬴政輯禮,提醒嬴政忍住心中怒意。

“寡人欺世?”

嬴政看着那些士人,臉頰滿是冷笑,眼神陰鬱,不難看出其中的憤怒,但好在表情卻並未失態。

“諸位,可有何人?能證寡人下有此令?可有何人,見寡人之詔?”

嬴政站在馬車上,看着周圍無數跪在地上的秦國百姓內,依舊許許多多站着的人,數量極其龐大,而無一例外,那些人身上的衣物,又要遠遠好於秦國的普通百姓。

畢竟其他地方的百姓,可沒多少財力、經歷,會不願沿途辛勞,來到咸陽。

“……”

嬴政又看向另一邊,故作好奇的眼神看着那些人。

這種最直接的對峙,在絕對理直氣壯的情況下,根本不需要任何擔憂。

“吾乃齊國莒城士人,閭丘縱!自彭城而來!”

遠處,閭丘縱直接走出街道,看着兩個目光兇狠的宮衛過來,閭丘縱沒有絲毫膽怯,任由其押着自己。

“若非秦王下令,閭丘縱不解,那白衍,爲何屠殺一亭百姓,又爲何滅宋家?”

別看閭丘縱沒有直呼嬴政的名諱,但閭丘縱說出來的話,效果遠遠高於其他人,首先閭丘縱便說出自己是齊國士人,其二便是從彭城而來,其三便是知曉白衍在彭城的事。

這也是爲何幾乎在閭丘縱開口之後,所有人的目光,都紛紛看向閭丘縱。

一些沉默的老者,此時也終於找到機會,紛紛開口。

“秦王,九州鼎,乃帝禹命人所制,寓意天下九州,自古以來,都意義非同尋常,如今傳承千餘年,豈是假鼎能取代!吾等還請秦王,莫要被寵臣誤國欺瞞!”

一個白髮老者,率先開口,而他的話,比起其他那些年輕的士人,則要好聽得多,不僅沒那麼刺耳,而且其意,也十分溫和。

即便是很多秦國官員聞言,都紛紛議論起來,明白老者言外之意。

想要讓嬴政當着滿城百姓,以及無數士人的面,把假鼎公之於衆,若是假的,若是被白衍欺騙,嬴政便可親自告知世人。

街道上。

很多老者也紛紛站出來。

而隨着議論不休的話,嬴政一言不發,耐心等待所有人全都說完後,方纔把目光,看向遠處,贏侃身旁的那名鐵騎將領,以及一直跪在地上的那個士人。

“爾等便是護送九鼎前來咸陽之人?”

嬴政問道。

至周朝始,從分封天下諸侯之後,所有諸侯國不管如何兼併,都流傳着一個習慣。

那便是任何朝議,或者需要商量的事情,都是先由手底下的人商量,最終再由諸侯王決定,即便是如今秦國朝堂議事,也都是一直秉持着這個流程。

眼下。

面對無數士人的言論,面對那些從其他地方,不遠千里趕來咸陽的老者,嬴政並未着急回覆,而是讓那護送九鼎來咸陽的兩人,開口說話。

白衍既然派遣他們二人前來,那麼此時面對那些人,這二人所有言論,便都代表着白衍。

“回王上,荀朔,奉白衍將軍之命,護送九鼎而來!”

荀朔跪在地上,聽到嬴政的詢問後,擡起手,不卑不亢的對着嬴政打禮道。

荀朔!

短短兩個字,卻讓很多諸國士人,乃至很多秦國官員議論起來,甚至被擒住的閭丘縱,以及那些老者,還有遠處人羣中的匡旌與陳老、田老等人,都紛紛詫異的對視一眼,隨即滿是不解的看着遠處,跪在地上,自稱荀朔的人。

作爲齊國的老族,他們對於荀這個姓氏,可不陌生,而荀朔這個名字往日裡他們或許想不起來,然而一旦聽聞之後,卻都能在第一時間,想到其傳言,以及荀子最寵愛之孫的身份。

“荀氏子弟,怎會與白衍有關係?”

“那荀朔,傳說不是遊歷江湖了嗎?”

這幾乎都是齊國士人腦海裡,第一個念頭。

這要怪也只能怪往日裡,荀朔實在過於低調,低調到什麼程度,可以說除去鐵騎將領外,絕大部分鐵騎將士以及邊騎,都不怎麼注意到,荀朔這個人。

就連在雁門的百姓,更多關注的,還是那些有着爵位,並且十分善戰的將領。

雁門尚且如此,更別說齊國的士族、士人。

眼下。

一些心思機敏之人,注意到荀朔稱呼嬴政爲王上,而非秦王,這荀朔,在秦國可沒有爵位,也就是說,如今荀朔是在白衍帳下。

“荀朔,荀子之孫!”

尉繚、王綰此刻聽着耳旁,傳來其他官員的小聲議論,目光卻都看向一邊的李斯。

幾乎一到這裡,李斯的目光,就沒離開過那個荀朔,眼神似乎滿是惆悵,似乎在回憶曾經的過往,就是不知道是在懷念蒙學的日子,還是恩師與韓非,或者皆有。

“免禮!”

嬴政不動聲色的看向荀朔一眼,讓荀朔免禮起身。

“鼎從何處所得?可是九鼎?”

嬴政看着荀朔起身後,望向那口被蓋起來的大鼎,開口詢問道。

荀朔聞言,方纔起身的荀朔,再次對着嬴政打禮。 “回王上,此鼎,是將軍於泗水所得,乃九州鼎……”

荀朔對着嬴政拱手說道,然而話音方纔響起,還不等荀朔說完,這時候遠處就突然傳來一聲大喝。

“荒謬,此鼎,絕非是真的九州鼎!吾親眼所見,白衍如何從泗水撈鼎!”

突如其來的大喊,讓所有人都紛紛看去。

李斯、尉繚、王綰等人,紛紛皺起眉頭,就連馬車上的嬴政,聽到有人說,親眼見到白衍在泗水打撈鼎,也不由得看過去。

在衆人的目光下。

穿着一身布衣的聶寬,從人羣中站出來,一步步繞過那些跪在地上,滿臉好奇的百姓。

“宋子?”

“宋子怎會在此?”

見到聶寬,很多護送九鼎前來咸陽的鐵騎將士,紛紛一臉驚訝的看向彼此,小聲驚呼道。

對於這個宋子,將士們依舊還有影響,畢竟去泗水打撈鼎的時候,便是這宋子帶路,將士們都不理解,按道理應當是在彭城的宋子,爲何會在咸陽。

“汝是何人?怎會親眼見白衍撈鼎?”

贏侃望了一眼那些失聲驚呼的鐵騎將士,看着宮衛把聶寬帶過來後,皺着眉頭,直勾勾的看着聶寬問道。

只見聶寬見狀,示意放開他。

在贏侃的目光授意下,兩名宮衛放開聶寬,隨即就看到聶寬,對着不遠處馬車上的嬴政拱手打禮,轉過身,看着四周,當着所有人的面大喊道。

“吾名宋子!此前在泗水,聽聞九鼎消息,後逢人追殺,好友身死,吾幸得白衍將軍麾下斥候所救,後曾爲白衍領路,於泗水尋鼎!彼時吾便親眼所見,白衍如何於泗水撈鼎!”

聶寬大聲訴說着。

而說到這裡之時,聶寬突然雙眼泛紅。

“而後,吾方纔知曉……”

聶寬指着荀朔,看着嬴政,滿臉憤慨的說道。

“泗水河內之鼎,非是九鼎,乃是白衍早早命人奪鼎後,丟入泗水河中,吾與好友,亦爲白衍所利用、謀害!”

聶寬一臉悲慼的臉頰,似乎隱藏着說不盡的痛苦,當着所有人都的面,把當初詳細經過,全都說出來。

“真的是假鼎!”

“沒想到事情居然是如此!居然是假鼎!”

“殺人奪鼎~這……”

聽到聶寬的訴說,幾乎剎那間,人山人海的百姓,便傳來數不勝數的議論聲,嘈雜不休,此起彼伏,這個時代的人,所得知的事情,都是口口相傳,故而聽到聶寬的話,百姓都沒有懷疑。

畢竟眼下四處都是秦卒、宮衛,甚至還有那麼多往日難得一見的文武百官,全都在,連王上都在。

如此場合,那聶寬怎敢說假話,況且有鐵騎將士在,聶寬若是說假話,那定然會被鐵騎將士給揭穿。

此時。

別說其他那些諸國士人、商賈、老者,聽着聶寬的話,議論起來,微微搖頭,就是咸陽的百姓,都被白衍的手段,給弄得毛骨悚然。

按照聶寬的話,那白衍應當是先命人殺人奪鼎,後面故意丟去泗水,也故意讓消息傳出去,再安排人去殺人滅口,故意留下聶寬。

最後等他白衍攻下彭城,尋鼎之時,便剛好有人‘帶’他去尋鼎!

“汝雖見白衍撈鼎,然,汝怎知是白衍命人殺人奪鼎?”

贏侃聽着四周接連不斷的議論聲,皺着眉頭詢問道,眼神直勾勾的看着這個宋子。

“吾從小於泗水長大,其母來自十里亭,吾從小便認識一好友,名叫宋晉,宋家之後,今,亦是宋家遺孤,此事乃宋晉親眼所見,怎會有假!”

聶寬聽着贏侃的詢問,毫不猶豫的回答道,眼神滿是悲慼的看着贏侃。

然而聶寬不知道的是,在他的舉動下。

幾乎瞬間,贏侃便猜出,他有問題。

首先是聶寬身上的衣物,乃是粗布衣,這樣出身的人,千里迢迢來到咸陽,看樣子是爲報仇,讓秦王以及天下人爲其做主,但膽識,語氣,以及眼神,是騙不了人。

那看似憤怒的眼神中,沒有絲毫躲閃。

但……

“宋晉!”

贏侃又一次聽到這個名字,心中滿是無奈,如今一切都圍繞着那個宋晉,也因爲宋晉,白衍眼下面對的局面,幾乎已經是死局。

殺人奪鼎的事情,在這些人的指正下,根本無法辯解。

“秦王若是不信,草民曾聽聞好友宋晉,偶有其言,宋家之鼎,有一處角落,有印記!秦王命人掀開大鼎,吾大可指認!”

聶寬對着遠處馬車上的嬴政,大聲喊道。

聶寬的目的,就是當着所有咸陽百姓,以及士人、商賈的,把事情說出來,並且當衆揭露鼎,是宋鼎,根本不是九州鼎。

而就在聶寬說話之時,原本在人羣中,與匡旌在一起的那些陳老、田老的老者,此時也紛紛走向那些宮衛。

“爾等何人?”

衛士令崔平見到這些老者,眉頭微皺。

當得知這些老者全都是齊國士族,並且其族與尋常士族不一樣後,崔平忍不住打量一眼這些老者,聽着這些老者要求面見嬴政,崔平想了想,還是讓宮衛去稟報。

馬車上。

嬴政聽着宮衛的稟報,眉頭微皺。

望着遠處那些穿着齊服的衆多老者,嬴政此刻也終於清楚,到底有多少勢力因爲九鼎而來,宮衛稟報的那些衆多老者,其背後,都是齊國老族,而如今那些老者在齊國,不是門生無數,便是其德高望重之人,家族淵源追溯很久很久之前。

也是如此,當初齊國齊王得到九鼎,祭天禱告之時,方纔會請這些家族前去隨行祭拜。

眼下得知那些衆多老者,開口要求見,嬴政哪裡不明白其目的,但一想到秦國如今,甚至日後,都一直缺乏士人爲官的場景。

嬴政最終,想到這些老者在齊國的威望,開口讓宮衛去將人請來。

片刻後。

陳老、田老等人,紛紛經過贏侃等人,來到馬車旁不遠的地方,對着嬴政輯禮。

“秦王,吾等聽聞秦國得九鼎,故從齊國趕來,今聞白衍送至咸陽之鼎,乃是假鼎,又聞方纔宋子之言,心中甚憂,故,吾等曾親眼見過九鼎,今,願爲秦王,當着秦國百姓,天下士人之面,辯觀其真假!以防秦王被矇蔽,名譽有損!”

禮畢後,這些老者也不藏着掖着,直接開口說明來意。

隨即,一衆老者,紛紛對着嬴政,拱手打禮,頗有以威望請求嬴政的感覺。

昌文君站在尉繚身旁,眼神敏銳的察覺到,遠處人羣中,籍勝也在其中,昌文君知曉,應當是籍勝吩咐聶寬來到咸陽。

看着那些其他地方,還有接連不斷想要開口的諸國士人,看着百姓也都在議論不休,昌文君不相信,白衍此番,還如何得到嬴政庇護,堵住天下悠悠衆人之口。

“還請王上,下令鑑鼎!”

“臣等,還請王上,下令鑑鼎!!”

突然身旁傳來百官的喊聲,昌文君轉頭看去,就看到文武百官,足足有一半以上官員,都在向嬴政拱手打禮,請求嬴政下令。

昌文君見狀,不由得與尉繚、王綰、李斯等人對視一眼,都安靜下來。

另一邊。

站在馬車上的嬴政,看着人山人海的百姓,隨後又看着那些士人、老者,最後更是如此多的秦國官員,也要要求鑑鼎。

嬴政此刻心中滿是無奈。

一旦鑑鼎,嬴政清楚其後果,衆目睽睽之下,不僅是百官,就是天下士人,隨着假鼎公之於衆,彼時所有人都會看着他,如何處置白衍。

“王上!”

嬴政突然聽到王綰的聲音,轉頭看去,便見到穿着上卿服飾的王綰,也在拱手打禮。

嬴政清楚王綰這是何意。

看着遠處那被秦字黑布,掩蓋着的大鼎,嬴政腦海裡,突然浮現那個叫做魏龐的士人。

昔日在洛陰。

魏龐與白衍的爭執,嬴政都記在心裡。

可惜,白衍做到了滅魏,甚至以幾乎沒有傷亡的代價,爲秦國滅掉魏國,但奈何,在九鼎的事情上,白衍不僅沒有九鼎的消息,反而被人利用,找了一個假的九鼎送到咸陽。

“贏侃,傳寡人之令……”

嬴政說到這裡,再次有些猶豫,但兩息後,望着街道上,四周全都是百姓,望不到頭,嬴政那滿是無奈的臉頰上,終是隻能繼續開口。

“鑑鼎!”

嬴政下令道。

隨着嬴政的話,尉繚、王綰紛紛鬆口氣。

“諾!”

贏侃聽到嬴政的命令,拱手應道,面色滿是擔憂,但看了一眼馬車上的嬴政,還是轉過身。

而其餘老者、聶寬、還有那些從其他諸侯國來的士人,看着贏侃,帶着十來個宮衛,朝着那被蓋起來的大鼎走去,紛紛對視一眼,雖然隱藏得再好,但還是難以掩飾其興奮、激動。

匡旌、籍勝、項楫、項伯,以及呂澤兄弟,還有無數隱藏起來的人,也都紛紛對視一眼,滿是幸災樂禍的看着。

方纔那些輯禮的秦國官員,這時候也紛紛轉過身,看向大鼎,其中不乏一些老謀深算的官員,已經在心中,想好如何在竹帛之中,向嬴政諫言白衍。

第621章 交戰前的部署第42章 餘老卒的告誡第408章 白衍之言。第695章:竹簡,五六年前便看過!劉盂的訴說。第158章 怒火沖天!第542章 九鼎離開彭城,田鼎的算計第249章 郭開的出價,爭吵之後,白衍的無心第255章 秘製之毒,公子嘉的惶恐第275章 毀滅前兆,渡河!第313章 左更!第231章 趙軍撤離,楊彥的再三懇請。第65章 呂奇的錯愕,竹簡。第216章 白衍抵達邊境,茅焦抵達水村(二合第513章 衍兒?幻覺!第364章 田濉爲何能活着離開?女人的直覺第133章 抵達白氏。第490章 小舅父帶來的寶物第574章 離開大梁第629章 昌平君之死,整個咸陽都在嘆息第28章 行竊少女第244章 小聲的告訴你,我不止有五千石!第138章 派人滅口。第335章 茅焦的感慨,白衍要利用斬尤。第63章 白氏的錯愕第190章 氣炸了的老頭,抵達咸陽。第732章 漠北遇故人,北逃的匈奴(2合一)第320章 這把劍,嗯??第325章 接親,扶蘇到來第675章 見兄長第99章 張良?臥槽,那老頭!(4K)第179章 懵逼的徐師!他是白衍?第462章 熊猶被殺的消息。第58章 城牆上的交談第701章:再救公子升第41章 酒第420章 寡人終有一日,要親口告訴他第129章 沒有消息,固執的赴約。第180章 讓人意外的徐師,徐家?準備(4K,第552章 楚軍被伏第390章 見呂生,玉佩的消息已經送去齊國。第567章 震懾彭伯第215章 魏老頭的囑咐,出發趙國。第710章:交談間的無心一言第532章 途徑蕭縣,蕭何第369章 鄒興的屍首是我命人埋在這裡的。第219章 再往井徑,行進二十里。第729章 屠殺,坻崿的求饒第714章:辯論第269章 攀談,邯鄲消息來!第433章 月氏變故,頭曼單于的察覺第674章 歸家第454章 升爵 賞賜。第323章 第三百二十一:回到白氏第275章 毀滅前兆,渡河!第15章 劍?衍兒怎麼帶着一把劍?第317章 學無止境,扶蘇的出現。第554章 未曾開口的話,面色鐵青的嬴政。第141章 發現,詢問第83章 意外!第158章 怒火沖天!第271章 王翦的感慨:這死地,也就你白衍敢第603章 楚國大軍內,所有人的疑惑第255章 秘製之毒,公子嘉的惶恐第708章:回到咸陽第558章 被貽笑大方的話,後面笑不出來的人第565章 田鼎的愧疚第9章 暈倒的外祖母第131章 奇怪的老者,抵達咸陽第80章 吾,便壓白衍!第4章 死人會爬出來抓小孩的哦!第360章 餘老將軍的到來,嬴政的重視第203章 羋啓的謀劃,再次佈局。第310章 解釋,楊彥的到來(5K)第186章 白衍離開,着急的呂奇第223章 與李牧的會面,一定有機會的!第527章 那少年,便是白衍?第655章 對白衍改變看法的呂公一家第684章 田鼎的懵逼第678章 震驚的水壽第651章 終得所願,抱得佳人!第553章 中計的齊軍,曲阜城內的再次見面第341章 被滅口的嚴樅,白衍對自己都狠第233章 後世‘兵仙’的方法。第394章 見小舅父,田府之中呂氏來信!第275章 毀滅前兆,渡河!第433章 月氏變故,頭曼單于的察覺第209章 一老一少,再次見面第27章 世人,不及她第161章 手持郡守竹簡的百姓!匈奴到來!!第141章 發現,詢問第619章 姚賈的到來,訴說齊國發生的怪事!第565章 田鼎的愧疚第25章 你要白姓?第311章 再次面對那無奈的選擇。第74章 突襲韓營第97章 父親 仲兄,當初不該退婚啊!第172章 備馬,去郡守府!第645章 白氏分析後的決定,白衍懵了!第586章 要去低頭的嬴政第254章 震驚的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