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匈奴來犯

扶蘇看完馮劫的來信,不得不佩服秦朝帝國這些頂尖謀士與政客的眼光之犀利,一眼便看出扶蘇所說政策的漏洞與不足。

始皇帝的這些腹心謀臣,機鑑先識,非雄才無以居其位,應變知微,頤奇賞要,實在是在春秋戰國幾百年戰亂紛爭所凝練出的智慧的昇華。

讀完兩封信,扶蘇輕輕合上竹簡,心緒不覺急迫了很多,如今始皇帝已經開始準備下一次巡遊。不出意外,始皇帝將在三十七年(前210)十月開啓最後一次巡遊。

如今已經是三十五年九月底,秦朝用的是顓頊歷,這種曆法是“亥首寅正”,十九年七閏,以寅月爲正月排列月序,以亥月爲歲首,由於寅正序列下的亥月爲十月,所以十月就是歲首。

扶蘇穿越到大秦的第一個秦朝類似後世新年的“蜡祭”就要到了。

扶蘇看信箋過程中,未曾注意到蒙恬已經走進大廳內,等到蒙恬開口問道:“公子所看何簡,我剛纔觀你略有急迫與思慮,是爲何事?”

扶蘇這才注意到蒙恬已經在自己坐在自己面前不遠處,“蒙將軍剛纔爲何未叫我,是咸陽的來信,並無大事,只是我在擔憂君上再次巡遊之事,隊伍龐大,勢必對途經郡縣黔首造成很大的負擔。”說着把馮劫的竹簡遞給了蒙恬。

蒙恬看到扶蘇把自己的信遞了過來,不由得一愣,看到扶蘇確實是讓自己觀看,便未在猶豫,但是心中確實有些被信任的感動。

看完之後不禁誇讚道:“公子原來說的在來上郡之前,已經提交廷議的三策是此三策呀,確是好策,節流與盈庫之策,公卿所慮也不得不重視,如今帝國初建,一切還未步入正常軌道,待到日後,內無憂慮,外無戰患,到時再議不遲。”

蒙恬剛說完,扶蘇剛想接話,就聽得外面傳來一聲大喊:“報~,匈~匈奴,來犯!”

扶蘇和蒙恬一驚,猛然站起來,兩人快步走出政務廳,來到廳外院子,此時一個剛從門外疾跑進來的秦兵,看到扶蘇和蒙恬兩人,立刻說道:“扶蘇公子,將軍,匈奴來犯,劫掠了狄道,狄道快馬加急送來急報。”

蒙恬接過急報,這時提到匈奴來犯,自然是他這個三十萬統率先看戰報。扶蘇看着一路風塵的秦兵,紮起來的髮髻已經散亂,大口喘着粗氣,便叫人給他遞過水來,說道:“一路辛苦,先喝口水,緩緩說一下具體情況。”

秦兵顧不上道謝,便大口咕咚咕咚灌了起來。

喝完之後,用袖子擦掉嘴上和脖子上的水,水壺遞給拿水的侍女,便開口道:“前日晚上,匈奴300人騎兵,從北方急速騎來,如今正是豐收季節,闖入狄道村內,大肆劫掠收穫的糧食和鹽等,我軍大多爲步兵與弩兵,追之不及。”

蒙恬看完軍情彙報,把它遞給了扶蘇。聽到只有300人,心中不由得一鬆,不是匈奴大軍前來便容得時間準備。

扶蘇看完軍報之後,讓傳信兵下去休息,與蒙恬二人步入正廳內,兩人坐下後,開後問道:“將軍對此次劫掠怎麼看?”

蒙恬雖然對於此次小規模的匈奴騎兵未曾在意,但是這件事情所揭示的苗頭與影響確是不容掉以輕心。

聽到扶蘇問自己的看法,蒙恬說到:“此次匈奴劫掠規模雖然較小,但是如今正是莊稼收穫的季節。匈奴人顯然知道我們已收穫了糧食,必然會不斷小規模來劫掠。應當多派出斥候偵查匈奴動向,然後做好防禦。”

扶蘇點了點頭,“將軍所說不錯,如今正值黔首倉廩豐實,匈奴人的機動性強,劫完便走,實在是令我軍頭疼。我有個想法,將軍看看可不可行。”

蒙恬趕忙說道:“公子有何妙計?”

扶蘇笑道:“妙計不敢說,匈奴劫掠常在夜間進行,我欲讓黔首將收穫的糧食進行登記記錄各家多少,集中於重兵把手的輜重外圍,然後扎駐營寨供黔首夜間休息,晚上則讓我軍將士僞裝成黔首住入村中,如此,待匈奴人來劫掠,射殺之。”

蒙恬想了想,“此計不是不行,但是等到匈奴上當幾次,知曉與警覺之後,便不會如前期般,容易對付了。”

扶蘇覺得確實如此,不過如今此方法確實是應急之策了,“待到匈奴警覺之後,我們再視情況決定接下來的防守工作,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蒙恬聽到扶蘇說的‘兵來將擋水來土掩’,不由得笑道:“公子這個比喻甚妙,如此我便安排下去,開始着手準備。能多殺幾個匈奴也好。”

等到蒙恬出去安排防禦工作之後,扶蘇開始思考接下來的規劃,如今留給自己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如今自己對於主動權根本抓不到一絲,難道到時候要逃到匈奴那裡,反過來打自己的民族麼?這讓扶蘇根本做不到,他自己寧死也不做千古民族罪人。

“那麼自己促進鐵礦的開採,用馬鐙馬蹄鐵來讓始皇帝組建騎兵,那麼必然會在北疆規劃馬場,練兵,這樣自己是否可以打造一支能聽命於自己的騎軍?”扶蘇自言自語道,這希望太小了,皇帝是不會讓他擁有可以威脅皇帝之位的兵力的。

“事在人爲,我以有心算無心,只要自己謀略的好,不信不能實現,再說,皇帝如今壽命不多,我等到始皇帝意識到削我軍權時,可能沙丘政變已經開始了。”扶蘇心中堅定想法。跟普通人不一樣,他是帝國眼光集中的幾人之一,他不能偷偷摸摸的,只能通過縝密的規劃,來實現自己的想法。

想到便做,“如今我還不到提出馬鐙馬蹄鐵的時候,君上必然認爲我,專研匠事,不務國政。我要從與匈奴的戰爭引入與蒙恬和諸郡守所說的‘屯墾戍邊’,然後提出訓練騎兵,以騎兵滅匈奴騎兵的想法。”

扶蘇在心裡規劃好了之後開始拿出蒙恬發明的毛筆,回憶着前世所記憶中的各朝策論,開始在竹簡着墨。

寫下了這封令扶蘇在秦聲望驟升,直到扶蘇去世後,後世仍不斷傳頌研讀的策論——《與皇帝書》

第九十八章 劉季逼關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感應第一百三十章章 開議國制第八十三章 算而能準第一百四十三章 關中雪災第六章 北赴上郡第九十章 見司馬欣第一百四十五章 扶蘇之諾第九十九章 子嬰之憂第一百八十八章 呂姜甦醒第一百二十三章 初透改革第七十二章 韓信獻策第五十六章 立戰士碑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臣爭辯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三十六章 咸陽危急第十三章 匈奴來犯第一百四十三章 關中雪災第六十章 大軍開拔第六十八章 蒙恬之備第一百一十三章 武涉出關第二十一章 始皇東巡第一百四十二章 韓信伐蜀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臣爭辯第二百章 大結局第十章 巍峨長城第一百零九章 大秦銳士第七十四章 開赴孟津第二十五章 賜死扶蘇第一百九十章 暗中通使第一百零四章 戰爭突發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兵勢第一百四十五章 扶蘇之諾第八十六章 嶺南任囂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妃選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感應第一百九十二章 劉邦勢危第五十九章 敲定路線第一百三十七章 造紙準備第一百四十二章 韓信伐蜀第六十五章 洛陽之戰第二十九章 恣虐殘暴第四十六章 打壓項羽第三十五章 誰的援軍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四十四章 范增韓信第九十九章 子嬰之憂第九十六章 勸說董翳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三十一章 揭竿而起第三章 扶蘇之妻第一百五十八章 可憐章邯第八十七章 劉季復起第八十三章 算而能準第二十三章 秦始皇病第一百三十七章 造紙準備第一百章 雙方行動第一百章 雙方行動第一百一十二章 雙方佈置第一百九十章 暗中通使第二十一章 始皇東巡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妃選第一百九十六章 攻克燕趙第一百三十四章 項羽發怒第一百四十九章 秦紙問世第一百七十五章 爭鬥升級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一百八十一章 龍且險死第二十四章 始皇帝死第三十五章 誰的援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扶蘇之諾第一百二十一章 挾書之令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始廷議第一百四十五章 扶蘇之諾第一百五十二章 曾經佳人第五十九章 敲定路線第一百六十三章 任用陳平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關大勝第二十三章 秦始皇病第一百三十九章 獎勵生育第一百八十六章 發兵攻劉第一百三十二章 力排衆議第一百六十三章 任用陳平第十四章 與皇帝書第一百零九章 大秦銳士第六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二十七章 激烈辯論 求一下首訂,推薦票第一百四十一章 扶蘇墓陵第一百八十五章 查出底細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葭產子第一百二十八章 何爲仁義第一百六十二章 陳平之言第一百八十三章 劍穿呂姜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二十九章 恣虐殘暴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省六部第七十九章 全軍出擊第六十四章 攻打洛陽第一百五十三章 太子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