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韓信伐蜀

這個時代在喪葬方面有事死如生的傳統,生前,帝王統治萬疆,萬民朝拜,死後,帝王也想延續這種統治。

帝王的陵寢通常在登基後,即開始爲自己營造。陵墓通常規模宏大,花費巨大,即便是再節儉也是一項極其耗費國力的工程。

西漢的文帝,開創文景之治,文帝在建造霸陵時,皆用瓦器,不得以金銀銅錫爲飾,不治墳,想要節儉,不煩擾民衆。實際上霸陵的修建,耗費了當時全國三分之一的財政收入。

扶蘇雖然說這件事不要再議,但是禮部官員皆覺得皇帝是謙讓之舉,畢竟陵寢之事是帝王極爲看重之事,任律再次說道:

“先帝十三歲即位便着手修建驪山陵寢,如今陛下已安穩國內,九嵕山有帝氣,若平民葬於此,必有王氣再顯,恐懾大秦社稷。”

聽聞任律此言,扶蘇一笑了之,說道:

“大秦社稷穩固不穩固要看君王是否愛民,百官是否嚴格執行政令,重法而隆禮爲治國之重!”

皇帝這句話一些中層官吏並無所感,但是前面的幾位包括丞相和六部尚書皆眼神一凝,然後看向臺上的皇帝,皇帝說“重法而隆禮”卻不是“隆禮而重法”,到底是皇帝一時口誤還是皇帝真的就是將重法看在隆禮之前,這件事極其值得揣摩。

叔孫通此時對於皇帝再三不願修築陵寢之事心中十分贊同,皇帝竟然可以將此事推脫不行,必然是真正愛民之舉,但是皇帝的“法後禮”確是更爲看重法家的體現。

任律在皇帝說完之後,還想再勸,但是禮部尚書叔孫通立即站出來說道:“陛下親政愛民,不願大起山陵,靡費天下,此乃明君之舉,大秦當興!”

扶蘇看見叔孫通這張笑眯眯的臉氣就不打一處來,深吸一口氣壓下去自己的情緒,這個叔孫通雖然話說的一套一套的,但是能力還是有的,這也是扶蘇重用他的原因。

“既然沒有其他事,大家便散了吧,丞相和左右將軍、王將軍以及兩位軍師留下,一會來曲臺宮前殿軍議!”

扶蘇不願再糾纏修建陵寢的事,今天最重要的事是討論伐蜀之事,如今秦國既然新政進展順利,伐蜀勢在必行。

皇帝先行一步,蒙恬等人見看到百官皆退去,便步行趕往曲臺宮,路上蒙毅用胳膊一碰趙基,問道:“軍師你猜陛下召見我們幾人所謂何事?”

趙基微微一笑,“上卿覺得呢?”

“我先問的你,你先說,看看誰猜的準!”

“不若我們同時說出,看看是否一致!”

“好!”

兩人數了三聲,蒙毅只說了兩個字“巴蜀!”,趙基沒有說話,手指了指西南方向,兩人皆會心而笑,然後蒙恬扭頭說道:

“不可妄自揣測陛下心思!”

兩人皆嚴肅起來,方纔蒙毅想與趙基比試一下,確實犯了帝王大忌,古今得禍,聰明人十個之中有九個會因聰明而惹得禍端,渾厚而得禍的人少之又少!

幾人皆到殿內之後,扶蘇命青取出地圖展開,對衆人說道:“如今秦國國力恢復些許,朕視巴蜀爲秦之糧倉,如今巴蜀兩地雖殺掉郡守自立,但是因有險峻山嶺阻隔,難以對我漢中之地形成威懾,朕欲發兵平定巴蜀之地,諸位覺得此時是否可行?”

扶蘇說完話,蒙毅便在下面用手指輕敲趙基兩下,趙基也是微微一笑,如今皇帝能將修建陵寢的事情拖後,那麼必然是要動兵,至於是向東出兵還是向其他之地,一目瞭然!

扶蘇說完之後,率先看向了左相馮去疾,馮去疾知道皇帝的意思,是問自己如今國庫是否可以支撐起這場戰爭。

“陛下,這場戰爭若是能推到開春最好,如今各地糧食雖然收了上來,但是等春天陛下招兵、開商等事,皆需糧草來週轉,若是此時伐蜀,之後的事情可能會受阻。”

扶蘇皺了皺眉,顯然是不想聽到這個答案,但是丞相所言皆是實情,扶蘇低下頭用手托住額頭,輕輕揉捏着,心裡在思忖着這一場仗打下來到底值不值得。

伐蜀跟東出不同,如今始皇帝已經建好馳道,東出還是北上皆極其省民力,但是蜀地山高谷狹,路途極爲難走,雖然蜀地爲糧倉,但是這一仗之後,國庫這點東西必然要耗盡了。

若每個民夫可以背六鬥米糧,士兵自己可以帶五天的乾糧。一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一次可以維持十八天。如果要計回程的話,這些士兵就只能前進九天的路程。

兩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的話,一次可以維持十十六天。到第八天以後,其中一個民夫背的米已經吃光,可以先給他六天的口糧讓他先返回。

剩下兩個人可以前進十三天,若是由三個民夫供應一個士兵,已經到了極限了。

如果要出動十萬軍隊,輜重佔去三分之一,能夠上陣打仗的士兵只有七萬人,就要用三十萬民夫運糧。這已經是極限了,因爲這些民夫自己也要吃飯,中途也會患病和消耗,這些還沒有算途中糧食丟失之類的消耗。

“唉,戰爭不易吶!”扶蘇低聲嘆息了一句,“軍師你意下如何?”扶蘇看向趙基,自從這次新改制之後,扶蘇也跟着蒙毅、趙基兩人喊順口了,喊趙基爲“軍師”,稱呼蒙毅爲“上卿”。

“若是糧草能夠支撐,臣認爲此時伐蜀最佳!”

扶蘇眼睛一亮,這是自己想聽到的答案,“軍師請明言!”

“當年司馬錯將軍提出應當伐蜀,巴蜀之地,還是不借鑑往日之教訓,兩郡之內政局皆不穩固,以至於自陛下進咸陽起到如今,仍不能發動一次對秦的有效進攻,只能騷擾一下漢中郡,打到巴山山脈便再也不能前進一步了,漢中郡的得失關係到是秦國伐蜀還是巴蜀攻秦!”

“如今漢中郡北在我秦國控制之中,左將軍之子蒙驁嚴守漢中,將軍趙賁頗善用兵,蜀郡沒有漢中郡作爲屏障,根本難以抵擋我秦軍的進攻,只不過是陛下何時想進攻的問題。”

“如今我們最主要的敵人還是項羽的舊楚貴族,至於經商和招兵之事,皆可再行拖延,司馬錯將軍當年已經給出論證“得蜀則得楚”,從蜀地出其不意拿下楚國黔中郡,楚國被迫割讓漢北及上庸以求和。纔有了大良造白起於第二年攻楚,直接攻破了楚國的都城郢都,楚王逃亡,把郢都變成了秦國的南郡!”

“如今六國舊地之人皆敗兵而歸,必然會有與我秦軍再戰的一天,若是巴蜀再歸大秦治下,項羽必然慌亂!到時候主動權便在陛下手中,項籍只敢被動應戰,絕不敢再興兵西進!”

聽完趙基的分析,扶蘇拊掌而贊:“好!如今秦國各項發展自然是爲了積蓄國力再次平滅各叛軍,這是我們的主方向,攻伐巴蜀能使我大秦後方安穩下來,可以安心於東方叛軍決戰,又能以巴蜀威懾項羽後方,使其不敢興兵東進,朕欲依軍師之言,本月將糧草運輸至漢中郡,然後大軍伐蜀!”

馮去疾和趙基站的位置不一樣,思考的角度自然也是不一樣的,至於最後如何決策自然是皇帝說了算,胡毋敬問了一句,“陛下欲讓何人領兵伐蜀?”

扶蘇看向蒙恬,說道:“左將軍朕另有重任。”

然後看向右將軍韓信,問道:“朕若是命右將軍領兵伐蜀,右將軍需多少人?”

“回陛下,臣麾下三萬士卒足矣!”

“哈哈,好!朕在咸陽等將軍捷報!”

開平十四年冬,秦國右將軍韓信領兵三萬,從咸陽伐蜀!

第一百七十三章 食品之法第八十七章 劉季復起第十九章 槐木對弈第一百六十章 氣魄雄渾第十章 巍峨長城第一百一十九章 細觀咸陽第一百九十章 暗中通使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季被伏第五十一章 鉅鹿開戰第九十六章 韓信之喜第四十五章 項梁身死第五十章 鉅鹿之變第七十章 蒙恬出擊第五十八章 謀議行軍第四十九章 趙基傾心第一百零四章 戰爭突發第七十三章 扶蘇心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曠大決戰第一百五十章 印刷之術第一百五十五章 韓信首戰第七十章 蒙恬出擊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七十四章 開赴孟津第九十八章 劉季逼關第一百七十八章 虞姬烏騅第一百章 雙方行動第一百九十一章 天下兵勢第一百一十九章 細觀咸陽第一百四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十三章 匈奴來犯第一百八十九章 張諫被俘第四十七章 糧倉自立第二十一章 始皇東巡第二十八章 風雲涌動第一百七十章 封賞諸將第七十二章 韓信獻策第一百四十一章 扶蘇墓陵第八十四章 十勝十敗第九十七章 王陵歸劉第一百六十一章 召見陳平第八十一張 調回蒙恬第一百九十六章 攻克燕趙第七十二章 韓信獻策第一百三十四章 項羽發怒第五十九章 敲定路線第五十四章 扶蘇即位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議扶蘇第一百七十六章 天人感應第十七章 隕石刻字第三十五章 誰的援軍第四十九章 趙基傾心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一百一十六章 武關大勝第十六章 人羣北往第四十六章 打壓項羽第二十章 建軍準備第四十三章 路遇張良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葭產子第一百四十三章 關中雪災第十八章 秦始皇帝第一百七十九章 楚國使者第六十九章 艱難之戰第六十三章 一觸即發第一百一十九章 細觀咸陽第一百四十章 皇后有孕第二十七章 冒頓弒父第一百七十三章 食品之法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議扶蘇第一百九十九章 項劉身死第一百一十七章 軍心浮動第一百六十六章 民議扶蘇第一百一十五章 劉季被伏第六十一章 扶蘇帶軍第八十章 斷後之卒第四十二章 項楚動向第五十五章 扶蘇震怒第二十六章 歷史轉折第六十八章 蒙恬之備第一百二十八章 何爲仁義第三章 扶蘇之妻第一百零五章 秦楚決戰(一)第二十九章 恣虐殘暴第八章 刮目相看第一百六十七章 蒙恬論兵第一百九十三章 兵集南陽第一百八十四章 韓信大錯第八十四章 十勝十敗第五十六章 立戰士碑第一百九十四章 王葭產子第六十六章 王離出擊第七十五章 敗後劉季第一百五十七章 名震天下第三十四章 章邯進攻第四十七章 糧倉自立第四十一章 入駐咸陽第一百二十五章 開始廷議第一百二十四章 君臣爭辯第一百一十四章 劉季入關第一百零九章 大秦銳士第十八章 秦始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