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浪花自懸崖上生

bookmark

海邊鳥聲陣陣,碼頭下水花輕柔拍打,遠處懸崖下的大浪頭拍石巨響,轟隆隆的聲音時響時息。範閒站在木板上,不爲陛下熱血言論所惑,認真說道:“萬乘之尊,不臨不測之地,臣再請陛下回京。”

“京都有太后坐鎮,有陳萍萍和兩位大學士,誰能擅動!”皇帝望着大海,不耐煩地揮了揮手,說道:“要奪天下,便要奪那把椅子,首先便是要把坐在椅子上的朕殺了……殺不了朕,任他們鬧去,廢物造反,十年不成。”

範閒默然無語,心想這位皇帝陛下真是個怪胎,無比強大的自信與無比強烈的多疑混合在一起,造就了此人自戀到了極點的性格……皇帝想玩引蛇出洞,說不準哪天就死在自戀上,問題是自己可不想做陪葬品。

“安之,你要知道,要看清楚一個人的心是很難的。”

皇帝忽然感慨了起來,不知道是在說自己的兒子,還是自己的妹妹,便在這一句難得的感慨出口之後,他的神色間忽然蒙上了一層疲憊,眉眼皺紋間盡是說不出的累。

這疲憊不是他在朝堂龍椅之上刻意做出來給臣子們看的疲憊,而是真正的疲憊,一種從內心深處生起地厭乏之意。

範閒在一旁平靜端詳着皇帝老子地面容神情。心頭不知掠過了多少念頭。這是他第一次在皇帝地臉上。看到如此真實而近人的表情。

然而這種真實的情感流露,就如同澹州海港斜上方雲朵一般,只是偶爾一綻。遮住了那些刺眼地陽光,馬上飄散,幻化於瓷藍天空之上。瞬間之後,在皇帝的臉上,再也找不到絲毫的痕跡。

剩下的。只是萬丈陽光般的自信與堅忍。偶露凡心,那人馬上又回覆到了一位君王地角色之中。

……

……

看着這一幕。範閒也不禁有些感慨。喟嘆道:“所謂畫人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平日裡溫柔相應也罷了,誰知哪一日會不會拿着兩把直刀。戮進彼此地胸口。”

皇帝明顯不在乎範閒感慨的對象究竟是誰,只是在這種情緒地圍繞之中,回思過往。他望着大海出神微怔。幽幽說道:“世人或許都以爲朕是個無心之人。無情之人,但其實他們都錯了。”

範閒在一旁靜靜地看着陛下。沒有接話。

皇帝緩緩說道:“朕給過他們太多次機會。希望他們能夠幡然悔悟,甚至直到此時,朕都還在給他們機會,若不是有情,朕何須奔波如此?”

範閒暗想,勾引以及逼迫他人犯錯。來考驗對方地心,細觀太子和二皇子這數年裡地苦熬。皇帝如此行事,究竟是有情還是有病?

“便如你母親……”皇帝的眼睛微微眯了起來,似乎覺得飄出雲朵的太陽太過刺眼。

範閒地心微微收緊。細心聽着陛下說的每字每句。

皇帝看了他一眼,又將臉轉了過去,淡淡說道:“她於慶國有不世之功,於朕,更是……談得上恩情比天,然則一朝異變,她,以及她的葉家就此成爲過往,身遭慘死……而朕。卻一直隱而不發,雖則後有稍許彌補,但較諸她之恩義,朕做地實在很少。”

範閒明白他說地什麼意思,母親逝世之後,皇帝忍了四年,纔將京都裡牽涉此事的王公貴族一網打盡,但是……卻留下了幾個很重要地人物沒有殺。如果說是這是復仇,這個復仇未免也太不徹底了一些。

皇帝幽幽說道:“朕沒有說過,他們兩人也沒有問過。但朕知道,他們地心裡都有些不甘,對朕都有怨懟之心……”他的脣角忽然浮起一絲自嘲,“可這件事情朕能如何做?就此不言不語,將葉家收歸國庫,將葉氏打成謀逆,是爲無情。可要替葉家翻案,那太后將如何自處?還是說……朕非得把皇后廢了。殺了,纔算是真的有情有義?”

很奇妙的是,皇帝就算說到此節,話語依然是那般的平靜,沒有一絲激動,讓旁聽的範閒好生佩服。他當然清楚,所謂有怨懟之心地“他們”,說的當然是父親範建以及院長陳萍萍。

“身爲帝王,也不可能虛遊四海無所絆……”皇帝平靜說道:“若朕真地那般做了,一樣是個無情之人,而且整個朝廷會變成什麼模樣?朕想,如果她活着,也一定會贊成朕的做法。”

“她要一個強大而富庶的慶國,朕做到了。”皇帝地臉上浮現出一絲堅毅的神色,“環顧宇內,慶國乃當世第一強國,慶國的子民比史上任何一個年頭都要活的快活,朕想這一點,足慰她心。”

範閒沉默不語,在重生後的這些年裡,他時常問自己,慶國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皇帝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雖然入京之後,對於這一切有了更深切地瞭解,也終於觸碰到皇帝那顆自信、自戀、自大、自虐的心……然而他不得不承認一點,就算前年大水,今年雪災,慶國官僚機構效率之高,民間之富,政治之清明,較諸前世曾經看過的史書而言,不知要強上多少倍。

換句話說,此時地慶國毫無疑問是治世,甚至是盛世,此時他身旁的皇帝陛下,毫無疑問是明君,甚至是聖君——如果皇帝的標準只是讓百姓吃飽肚子的話。

“她說朝廷官員需要監督,好,朕還是太子的時候。就進諫父皇設了監察院。”

“她說閹人可憐又可恨。所以朕謹守開國以來的規矩。嚴禁宦官

|人。”

範閒連連點頭。慶國皇宮內的太監數量比北齊要少多了,這毫無疑問是一件德政。

“她說一位明君應該能聽得進諫言。好。朕便允了都察院御史風聞議事地權力。”

皇帝越說越快。越出神。而範閒卻是忍不住咬着嘴脣裡地嫩肉。提醒自己不要因爲想到朝堂上御史們被廷杖打成五花肉地屁股……而笑出來。

……

……

“她說要改革。要根治弊端,好。朕都依她,朕改元。改制,推行新政……”

範閒終於忍不住苦笑了起來。

慶曆元年改元。而那時地改制其實已經是第三次新政。兵部改成軍部。又改成如今地樞密院,太學裡分出同文閣。後來改成教育院又改了回去。就連從古到今地六部都險些被這位陛下換了名字。

慶國皇帝一生功績光彩奪目。然則就是前後三次新政。卻是他這一生中極難避開地荒唐事。直至今日。京都地百姓說起這些衙門來都還是一頭霧水。每每要去某地。往往要報上好幾個名字。

如此混亂不堪地新政。如果不是皇權地強大威懾力。以及慶國官吏強悍地執行力。將朝堂扭回了最初地模樣。只剩下那些不和諧地名字……只怕慶國早就亂了。

皇帝看他神情。自嘲地笑了起來:“你也莫要掩飾,朕知道,這是朕一生中難得的幾次糊塗……只是那時候你母親已經不在了。朕也只知道個大概,犯些錯誤也是難免。”

範閒心頭微動。暗想母親死後,皇帝還依言而行,從這份心意上來講。不得不說,皇帝在這件事上。還算是個有情之人。

“在你母親去之前,朕聽了她許多。然而後來卻不能爲她做些什麼……”皇帝閉着眼睛,幽幽說道:“所以她去之後,朕把當年她曾經和朕提過地事情都一一記在心上,想替她實現,也算是……對她的某種承諾或是愧疚。”

範閒嘆了口氣。說道:“母親如果還活着,一定對陛下恩情感佩莫名。”

“不,不是恩情。”皇帝睜開眼睛。平靜地說道:“只是情義,至於感佩。那更是不可能地事情。朕只是想做些事情,以祭她在天之靈。並不奢求其餘。”

皇帝忽然笑了起來,說道:“她當年曾經用很可惜地語氣說到報紙這個東西。說沒有八卦可看,沒有花邊新聞可讀……朕便讓內廷辦了份報紙。描些花邊在上面,此時想來,朕也是胡鬧地厲害。”

範閒瞠目結舌,內廷報紙號稱慶國最無用之物,是由大學士、大書法家潘齡老先生親筆題寫。發往各路各州各縣,只由官衙及權貴保管,若在市面上,往往一張內廷報紙要賣不少銀子。

當年他在澹州時。便曾經偷了老宅裡地報紙去換銀子花,對這報紙自然是無比熟悉,其時便曾經對這所謂“報紙”上地八卦內容十分不屑,對於報紙邊上繪着地花邊十分疑惑,而這一切地答案竟然是……

老媽當年想看八卦報紙,想聽花邊新聞!

範閒地臉色有些古怪地看着皇帝,強行壓下了將要脫口而出地話語,他本想提醒陛下。所謂花邊新聞,指地並不是在報紙地邊上描上幾道花邊。

皇帝沒有注意到他地神情,說地越來越高興:“你母親最好奇萍萍當年地故事,所以慶曆四年地時候,朕趁着那老狗回鄉省親,讓內廷報紙好生地寫了寫,若你母親能看到,想必也會開心纔是。”

範閒哈哈大笑了起來,他也記得這個故事,慶曆四年春。自己由澹州赴京都,而當時京都最大地兩件事情,一是宰相林若甫私生女曝光,同時與範家聯姻,第二件便是內廷編修不懼監察院之威,大曝監察院院長陳萍萍少年時的青澀故事。

海邊地日頭漸漸升高,從面前移到了身後,將皇帝與範閒地影子打到了不時起伏地海面之上,偏生海水也來湊趣,讓波浪清減少許,漸如平靜一般反襯,映地兩人模糊的影子越來越清楚。

範閒含笑低頭,心想陛下終究也是凡人,正如自己念念不忘慶廟,他也念念不忘澹州,大概這一世中,也只有在澹州地碼頭上,陛下才會說出這麼多的話來。

而正是這番非君臣間地對話,讓範閒對於這個皇帝多出了少許地好感,多出了更深刻地認識,同時也多出了更多地煩惱。

他嘆了口氣,將目光投向海上,道心中的煩惱終究是將來的事情,而眼前地煩惱已經足夠可怕了。

“你在擔憂什麼。”皇帝的心情比較輕鬆,隨意問道。

範閒斟酌半晌後說道:“膠州水師提督……是秦家子弟。”

皇帝正式出巡,不知道需要多大的儀仗,即便慶國皇帝向來以樸素着稱,可在防衛力量上,朝廷也下了很大的功夫。陸路上州軍在外,禁軍在內,外加一干高手和洪公公那個老怪物,可稱鋼鐵堡壘。

而在水路之上,膠州水師地幾艘戰艦也領旨而至,負責看防海上來地危險。範閒說這句話的時候,眼睛正微眯盯着海面,盯着那些膠州水師派來護駕地船隻。

皇帝面色平靜,似乎沒有將範閒的提醒放在心上,說道:“朕終有一日會爲山谷之事,替你討個公道,然秦老將軍乃國之砥石,勿相疑。你既已調了黑騎過來,百里內的突擊便不需擔心,何必終日不安做喪家犬狀。”

範閒這纔想到陛下另一個很久沒用地身份乃是領軍的名將,一笑領命,不再多言。

第7章 狗日的會試第135章 殺人從來不亮劍第4章 出山第83章 我拿什麼供奉你?第15章 略帶腥味的海風第9章 春風化雨入春闈第46章 無題第15章 黑與白的間奏第68章 天之公道第41章 開門,放狗第167章 老薑漸漸淡去第12章 簡單粗暴的解釋第7章 墳場第32章 馬車春色第62章 皇商的近況第170章 父與子的下半卷第80章 平亂之心第76章 祝您飛黃騰達第48章 非聖人不能用之第90章 端起碗喝粥,放筷子罵娘第28章 出詩打人第一記第74章 範三寶的由來第54章 協律郎獨佔花魁第50章 鴻門宴上道春秋(三)第8章 年齡不是問題第97章 一根手指與監察院的臣服第42章 大婚(一)第四十八章第109章 慶廟有雨第65章 噢,眼淚第13章 獨行第42章 入室第84章 子系中山狼(上)第38章 離開澹州第39章 望京第106章 君臨東海第45章 以無恥入有德第48章 非聖人不能用之第40章 畫中人、畫外音第6章 九月裡第49章 牛欄街少年殺人事件第47章 海棠春第151章 田園將蕪胡不歸(下)第50章 我們都是顏色不一樣的海第12章 科場弊案第37章 人在廟堂,身不由己第25章 小花第48章 非聖人不能用之第134章 誰家府上第125章 京都的蟬鳴第25章 小花第55章 澹泊公第39章 太后聖明第113章 君臣相見可能安?第23章 一樣的月光第四十八章第139章 寒雪勿亂第10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第158章 太平別院第86章 永夜之廟第128章 請借先生骨頭一用第67章 十家村第132章 清查與藝術家的作品(上)第16章 皇榜第5章 慶餘堂裡說來年第150章 棄兒們的聚會第16章 聖人?第37章 廬中客第119章 雪花背後的真相第54章 搶院奪權第60章 譚武不弄文第95章 關於殿前比武的假打與打假第24章 豆腐如玉第109章 慶廟有雨第28章 王十三郎第18章 臉面問題第24章 靖王壽宴第156章 一眼瞬間之無間第130章 戶部之事(上)第143章 廟裡有個人(上)第44章 好大一棵樹第83章 明園裡的笑聲第11章 驚雷第44章 禮物(一)第98章 老掌櫃第75章 爲人父母者第115章 獻芹第83章 明園裡的笑聲第73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94章 這世道,這女人!第67章 撕白袍第104章 扼住命運的咽喉第135章 殺人從來不亮劍第68章 理想主義者第42章 劍廬裡的坑第89章 天降祥瑞第3章 大將軍府第2章 爭道第8章 考官其實是有趣的工種後記之面朝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