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老匹夫

丞相府中,諸位博士跟着王綰,熱情相邀,請趙佗入屋。

這時候雖然還沒入夜,但屋中已經是點燃了火燭。

造型精緻的青銅燈裡,火光搖曳,將屋內照耀的通明如晝。

“大庶長請坐。”

王綰很客氣,臉上一直帶着笑容。

進來的路上他一直和趙佗說着趣話,周青臣等人也不時跟着說些典故事情,力圖讓氣氛變得活躍和樂。

趙佗面帶微笑,在看到這些博士後,他心中隱隱猜到對方是要幹什麼。

但現在既然進了相府,他也無法可施,只能謹言慎行,不時挑幾個無礙的話語附和着對方,實則內心保持着警惕。

片刻後,衆人落座。

王綰坐在主位,趙佗坐右側尊位,由王賀相陪,諸位博士則坐在對面。

着青衣白襪的府中美婢,端着蔬果魚貫而入,躬身放在衆人身前的案上。

同時屋中還煮着酒水,瀰漫着淡淡的酒香。

“時值冬日,正是橘香之時。此乃從楚地淮南運來的上好柑橘,皮薄汁甜,大庶長請嚐嚐。”

王綰微笑着開口,每個人案上的漆盤裡都放着幾個橘子,那金燦燦的顏色,看上去十分喜人。

僕射周青臣撫須而笑:“這淮南之橘好啊。吾聽聞大庶長昔日隨李信將軍征伐荊楚,在我大軍被逆賊出賣,受挫之際,大庶長臨危決斷,渡淮水而襲壽春,終於創下一番驚世大功。”

“據說大庶長彼時就是用淮南柑橘以填士卒之腸胃,方能建功立業,大庶長之能真是讓人佩服。依我之見,這淮南之橘都可稱作是‘趙將軍橘’了,呵呵。”

周青臣話音落下後,另一博士立刻笑着接嘴:“哈哈,這‘趙將軍橘’頗有意思,若真能取這名號,日後大家吃淮南橘子的時候,都能想到大庶長當年伐楚時的驚世功業,這也不失爲一樁美談啊。”

其他幾人附和着兩人的話,他們藉着這品嚐淮南柑橘的機會,剛好來吹捧趙佗當年的伐楚功績,拉近雙方的關係。

耳畔傳來衆人的吹噓話語,趙佗臉上擠出一抹笑,放在膝蓋上的手則是緊緊握拳,手背上青筋蹦起。

伐楚之後,他趙佗什麼水果都吃,唯獨不沾橘子。只要看到這東西就感覺腸胃抽搐,頗有乾嘔的感覺。

兩年過去,他都快忘了這東西,哪知道突然被王綰弄出來,喚醒了他過去的悲慘記憶。

這些人還取個什麼“趙將軍橘”的名號,這不是存心膈應人嗎?

好在王綰此番請他來府中,並非只是爲了請他吃橘子,自是有目的在內。

趙佗虛應一番後,諸位博士便止住了笑,準備開始進入正題。

王綰使了個眼色。

博士中,那長臉短鬚的淳于越就開口了,他對着趙佗一拱手。

“吾聞大庶長少年雄才,年少之時便有封侯之志,曾跟隨武城侯參與伐滅燕、楚之戰,更領軍征戰於齊地,自是對四方道路行走甚熟。”

“此去齊、燕之地,足有數千裡之遙,縱使快馬飛騎亦要旬月之久,大軍征伐,更是動輒一個春秋往來,不知大庶長認爲從咸陽往來齊、燕之地,便否?”

趙佗眯着眼打量對面的淳于越,見其正襟危坐,面容緊繃。

聽淳于越的口音,趙佗就知道這傢伙乃是齊地人。

他自己從齊地跑到咸陽,一路行來,方不方便自己心裡不清楚嗎?

如今明知顧問,當然是抱着別樣的目的。

不過也正因爲這淳于越是齊人,趙佗倒不好當着衆人的面瞎說。

畢竟他堂堂大庶長,說話還是得要臉的。

趙佗腦袋裡回想着他率軍來往於齊秦之間數千裡,所走道路時寬時窄,時陡時險的景象。

趙佗搖了搖頭,照實說道:“數千里路程,來往自是不便。”

見趙佗搖頭,諸博士相互對視一眼,目中皆有興奮之色。

名爲漆雕畢的儒生接口。

“大庶長所言甚是。昔日天下紛亂,諸國爭戰,賴今上神武明斷,興義兵而誅暴亂,方纔平一宇內,定鼎天下。”

“然吾等觀之齊、燕、楚之地,距關中足有數千裡之遙,若是今上於咸陽下詔,以快馬飛馳,傳詔令至於三地,需十數日甚至一月之久,才能讓各地的秦吏知曉。”

“而這三地一旦有變故發生,傳到咸陽那也非常消耗時日。這樣一來,便是朝廷之令難下於地方,地方之事則難聞於今上之耳,以此觀之,殊爲不便啊。”

漆雕畢話語落下,另一個叫端木圭的博士又開口道:“然也,除了關中來往各地道路不便外,各處的民風民俗,亦是大不相同。燕趙多慷慨,齊魯多安逸,諸地之民皆不習秦法,好放蕩安逸,今日以同一法令而治之,恐多有不便。”

“昔日周武伐紂,使其子弟功臣闢土封疆,實墉實壑,實畝實籍,因俗而治,如此才使得四方安定,蠻夷入朝,有周之八百年天下。”

隨着這幾個儒生博士接連開口,越說越接近此番飲宴的核心。

趙佗是聽得後背夾汗。

他已經徹底明白了這些人想說什麼,也明白了王綰請自己前來赴宴的目的的是什麼。

分封!

果然,隨着這幾位博士發表意見後。

淳于越做出了總結,他雙目緊盯趙佗,聲音激昂道:“吾聞殷有六百年社稷,周有八百年天下,皆是外封子弟功臣,自爲枝輔。”

“今上貴有海內,而子弟卻爲匹夫之屬,勳貴公卿有功者不知其數,卻無尺土之封。如此做法,若將來有田常、六卿之臣,行篡逆之事,而外無輔拂,何以相救哉?”

“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故吾等欲向今上建言,獻分封之策,請今上封諸公子及功勳諸臣,填燕遼、楚越、齊魯等邊遠之地,定四方疆土,撫慰四夷,如此便可使秦祚綿長,得萬世之屬。”

左丞相王綰待諸位博士說完之後,笑眯眯的看着趙佗。

他開口道:“邊地遼遠,秦法難治。大庶長雖建言今上,遷六國宗族入關中,然則此舉所耗甚大,費時耗力,且勞民傷財。縱使六國宗室皆入關中,但諸侯故土之子民依舊難用秦法治理,不如以分封治之,效昔日師尚父治齊,因其俗,簡其禮,則無需朝廷費一金一錢,便可得四方安寧。”

“且吾等所言分封之議,不僅能安國利民,更能讓諸公子得享榮華,諸公卿勳臣,亦能得尺土之封,以功績傳土地於後世子孫,豈不美哉?”

王綰說完之後,又補了一句,道:“吾等與辛氏、楊氏諸將,以及羌右更等有功之臣相言,衆皆稱讚。不知大庶長以爲此議如何?”

話到此處,王綰與諸位博士已經是圖窮匕見。

他們以分封土地的好處來誘惑趙佗,欲要讓趙佗贊同他們的提議,一起向當今皇帝提議行分封之策。

趙佗作爲此番秦國一統天下的大功臣,一旦秦始皇真的實行分封制度,除了諸位公子之外,若要分封功臣的話,自然是少不了他趙佗的一份。

封土建國,稱孤道寡,傳社稷於後世啊!

你趙佗難道就不心動嗎?

王綰目光炯炯,他相信,沒有人抵擋得住成爲一國之君的誘惑。

趙佗聽得是額頭冒汗,眼睛發紅。

他擡起頭,看着主位上的王綰。

我以爲如何?

老匹夫!

乃公恨不得撕了你的嘴!

第159章 美男子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432章 示弱激軍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369章 楚國之殤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248章 路線問題第29章 分田第212章 獨立曲第222章 南向第32章 黃金第710章 朝鮮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213章 插嘴第5章 刎頸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143章 喇叭戰術第537章 守法之將第123章 農家第476章 四方傳蕩第593章 大秦卻月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814章 賞不逾時第519章 項氏謀劃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188章 大潰第213章 插嘴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828章 帝迎第704章 貔貅第60章 鄉邑第605章 戰爭斬獲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58章 義兵論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2章 秦舞陽第531章 關東大徵召第239章 公子啓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813章 血仇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90章 戰車第762章 南越王第666章 鼎於何處第735章 推辭第412章 臣薦李信第181章 城降第822章 餘孽第811章 口音第736章 策略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686章 楚漢第169章 戰績第59章 督亢第622章 請兄歸去第785章 散盟第716章 近親第754章 定閩第524章 全面戰爭第76章 鬱結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400章 鬥志昂揚第362章 楚軍夜奔第834章 帝崩第225章 奇兵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558章 胡人得鐙第296章 秦楚砲戰第74章 熟人第626章 收買民心第715章 科技第548章 武剛車陣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473章 齊亡第416章 族弟趙說第644章 博浪沙第175章 名利第760章 羽弟第446章 趙佗伐齊第646章 胡亥之親第98章 李將軍,可比武安君第44章 金鼓第190章 彭越之心第498章 禁止議政第817章 刺佗(下)第310章 東伐無信第485章 老匹夫第838章 老無力第603章 雙王戰歿第783章 組隊第435章 不留活口第577章 計劃開始第672章 叛亂之火第234章 壽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