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信口雌黃

四月下旬的秦國大朝會,在咸陽宮舉行。

此時已經進入夏季,連續數日沒有下雨,殿中的空氣顯得十分沉悶,站在裡面,都感覺壓抑的很。

趙佗如今身爲九卿之一的少府,已經從單純的武官行列裡脫離了出來,不再列於王賁身側,反而是站在東側,面向西方,緊挨着廷尉李斯。

始皇帝登基後,禮儀規矩越發嚴苛。

雖然並沒有明令禁止大殿中諸卿相互交談,但殿側有御史在進行巡視,監督着各位朝臣公卿的禮儀姿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沒有人會在皇帝到來前交談,萬一被御史記上一筆,給皇帝留下不好的印象就糟糕了。

不過眼神交流卻是必不可少。

如今趙佗與李斯關係頗爲親密,兩人對了對眼,露出心照不宣的笑容。

坐在最前面的右丞相隗狀,則是越來越不管事,每次來殿上開會,就在殿首眼觀鼻、鼻觀心,對於一般政事也不發表意見,基本成了個應聲蟲。

趙佗估摸着這位老丞相是想得一個好退場,畢竟他之前的幾位秦國丞相等沒有什麼好結局。

熊啓身死越地。

呂不韋飲鴆自殺。

相比兩位前任,做一個只聽皇帝意見的應聲蟲丞相,自然可以得到善終。

隗狀不理事,如今秦國朝堂上,最爲炙手可熱的人物,自然就是左丞相王綰了。

他正是年富力強的年紀,又有很強的進取心。加上右丞相放權,可以說王綰一個人就掌握了丞相府的所有權力,如同昔日的相邦。

哪怕之前郡縣分封之爭,他被趙佗和李斯聯手懟了一下,始皇帝也沒有事後追究他的責任,依舊重用。

故而王綰精神很好,腰背挺的筆直。

不一會兒,始皇帝乘坐的步輦入殿,朝會正式開始。

“稟陛下,屠睢將軍已至魏地,正在收聚魏國宗室,按時間來算,當在七月時,押送齊、魏、韓三國宗室貴族進入關中。”

“稟陛下,驪山周圍的六國城已經築好大半,足以安頓此番遷徙的諸侯貴族。”

“稟陛下,供應諸侯貴族的糧秣已經準備好,此番遷徙之事絕不會引起關中騷亂。”

朝會一開始,太尉、將作少府、內史等人分別稟報遷徙六國貴族的工作進展。

這應該是關中下半年的大事,遷徙那麼多諸侯貴族進入關中,在歷史上還是第一次,始皇帝十分重視。

“十二金人的奇觀被我搞掉了。沒想到又弄出來一個六國城,這放到後世,也算是個文化標誌吧。遷徙六國宗室貴族環繞驪山,讓六國王族後裔爲自己守陵,這逼格還挺高啊。”趙佗心中暗道。

六國城是爲了安頓後續前來的諸侯貴族,同時也是爲了就近監視,是個必要的工程,倒也不算無用項目。

彙報完六國城的工程進展後,始皇帝又連續處理了一些政事。

眼看要不了多久就要退朝了,王綰眼中有些閃爍。

他很清楚等下說出來的話,可能會進一步得罪少府。

但王綰也有自己的理由。

他是在爲了秦國。

在開口前,王綰側首看了眼少府趙佗。

他發現趙佗也正盯着他,兩人雙目對視。

王綰微微頷首,對着趙佗點頭。

趙佗回以一個微笑。

接着,王綰就站了出來,正式拉開了本場大幕。

“臣王綰昧死以稟陛下,近日少府以麻造紙,推行於各公卿府邸,意欲取代竹簡,造福我秦國。”

“臣認爲少府之心甚好,然臣近日使用後發現,麻紙雖有方便之處,但也有許多缺陷問題,如果不能解決,將影響我秦國之政,還請陛下明察。”

此話一出,大殿之內鴉雀無聲。

衆公卿皆滿臉訝然的看着丞相王綰,就連右丞相隗狀也睜開微閉的眼眸,盯了一眼自己的副手。

李斯面色肅然,嘴角處微微勾起一抹弧度。

趙佗則是面色平淡,看上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

沒人說話。

帝榻上的皇帝面色平靜,衆人都看不出他對王綰這番建言是何種心情,只聽皇帝淡淡說道:“左丞相所言少府所造的紙有缺陷問題,不知是何?”

王綰拱手開口:“丞相府這段時間用紙行政,臣發現了兩個問題,第一個是有吏員在紙上寫錯了字,便難以修改,不像竹簡上可以用刀削颳去,重新書寫。”

“以紙行政,一字錯,則一紙廢,需要重頭開始謄抄,不僅速度緩慢。而且少府之前說,紙張價格比竹簡便宜,但因爲費紙的緣故,此物價格並不比竹簡低,並非能代替竹簡的物件。”

“第二點,則是這紙乃是用麻所制。麻可用來織布、製衣、做鞋,結繩,乃是重要的物資。以麻製紙,對麻的消耗甚大,若是真要將麻紙推廣到天下,則世間再無麻衣、麻繩矣,黔首莫非要赤體出行乎?”

王綰話語落下。

衆公卿皆微微蹙眉。

其中廷尉李斯、太史令胡毋敬、治粟內史王戊等人微微頷首。

他們所在的官署都是有資格使用紙張的,聽王綰這麼一說,自然想到平日用紙行政時遇到的問題。

秦國通行的文字,不管是小篆,還是隸書,都是從宗周籀文蛻變來的,不管再如何簡化,其結構和筆畫都要比後世的字體複雜的多。

像李斯這般的書法大家,或許還能保持書寫的正確率。

但各官署下層的那些吏員呢?

又有多少人能夠達到寫數百字而不錯一字呢?

世人常言“刀筆吏”,顧名思義就是持筆寫字,以刀削字,後世挖出的那些簡牘上,也常看到刀削的痕跡,可見錯字在日常行政中是一件難以避免的事情。

如果因爲一字錯誤,就要從頭謄抄公文,確實是非常浪費效率的事情。

始皇帝眉頭微蹙,想到自己用紙寫字,若是略有筆誤時,便直接換紙的情況。

這確實是個問題,按照趙佗的設想,是要將紙推廣到全天下的,試問天下吏員無數,又有幾人能不寫錯字呢?

至於用麻造紙,也確實會出現王綰說的,那黔首們再無麻衣可穿的問題,對秦國的民生影響很大。

但始皇帝還記得趙佗說過,他用樹皮、草木等東西都能造紙,雖然還沒有拿出成果來,皇帝還是相信趙佗能夠做到的。

不過錯字的問題還是需要解決,不能解決的話,很難讓紙張推行於全天下。

始皇帝望向趙佗,看到他面色淡然,似乎並沒有被王綰這話困擾,一顆心又平靜了下來。

這小子,有解決的辦法!

始皇帝淡淡道:“左丞相之言有道理,不知少府可有解決之法?”

王綰和衆公卿都將目光望向趙佗。

趙佗淡淡一笑,拱手道:“在紙上修改錯字之法,臣已經研究了出來,正欲上書陛下。如今左丞相既然在殿中提出,臣也正好說出來。想要在紙上修改錯字,只需一物便可。”

“何物?”

“雌黃!”

趙佗平靜開口。

此話卻讓殿中一些公卿驚愕起來。

雌黃是何物?

很多人竟然沒有聽說過。

好在有博學的李斯站起來解釋道:“雌黃者,乃雄黃之對。雄黃生於山之陽,雌黃產于山之陰。”

聽到雄黃之名,衆人這纔有了印象,雄黃可入酒,能驅蟲,聲名遠播。

雌黃卻無多少用途,故而許多人並不知曉,倒也是正常。

“敢問少府,雌黃何以能改錯字?”

王綰開口詢問,他知道雌黃這東西的存在,但並未見過,只能在腦海裡浮現類似的雄黃模樣,難以想像那樣的東西能夠修改紙上的錯字。

感受着殿中公卿那些滿是迷惑的目光,趙佗心中暗暗搖頭。

果然還是想象力不夠啊,生於竹簡時代的人物,腦袋裡想到的只有用刀刮的方法,就不能將思維放開嗎?

趙佗清了清嗓子,說道:“此物用法,一見便知,臣已經讓侍從帶着準備好的紙張和雌黃於宮門口等待,還請陛下准許取來。”

隨着趙佗這話一說出來,殿內的那些公卿頓時一個個面露玩味之色,其興趣甚至超過了雌黃改錯字的用法。

趙佗早有準備!

他知道王綰今日要建言,而且還知道建言的內容,並作出了相應的應對。

就連帝榻上的始皇帝在微微一怔後,看着王綰的目光也變得凌厲起來。

趙佗的提前準備,表明王綰的建言還有其他人知道,而且還揹着王綰透露給了趙佗。

這豈不是說明王綰剛纔那番話其實是早有預謀。

並非單純的爲國建言,而是一場想借着紙來攻擊趙佗的政鬥。

始皇帝冷冷道:“準了。”

隨着皇帝近侍前去宮門處取趙佗準備的紙和雌黃,殿中的氣氛越來越壓抑。

王綰低着腦袋,臉上青一陣白一陣,到了這時候,他哪還不知道自己被賣了。

該死的儒生!

趙佗則笑盈盈的看着這一切。

一句話,瞬間決定勝局。

今日朝會之後,想來王綰和那羣儒生的聯盟,就會徹底的分崩離析吧。

王綰,不可能再相信那羣儒生的話了。

而且趙佗將這事情直接在始皇帝的眼前捅出來,王綰的前途多半是毀了。

以始皇帝的性格,縱使再用,王綰也不可能再有高升右丞相的機會。

對趙佗來說,他已經完成了一場成功的反擊!

不一會兒,就有內侍取來趙佗準備好的雌黃和紙。

隨着這兩件事物的到來,殿中的氣氛略微一鬆,衆人的目光再次落到趙佗身上,想看看他是如何更改紙上的錯字。

趙佗面色如常,他先將手中泛黃的紙在始皇帝面前舉起來,說道:“稟陛下,剛纔左丞相言以麻造紙,會大量消耗麻,影響黔首生計。臣以爲左丞相所言甚是,故而臣經過一月鑽研,已經弄出了樹皮造紙之法!”

“臣手中的這張紙,就是以楮樹皮所造。以此法造紙,日後便不再需要用麻,只需樹皮便可造出物美價廉的紙張,這不僅不會影響到黔首,還能進一步降低紙的價格,遠低於使用竹簡!”

樹皮造紙!

除了始皇帝外,殿中羣臣皆是面露驚愕。

以麻造紙也就算了,畢竟麻可以用來織布,用來製造和絲帛類似的紙,也可以理解。

但那粗糙光禿的樹皮,也能造紙?

“以樹皮造紙,公輸傳人竟恐怖如斯!”

李斯眼皮微跳,再一次見證了趙佗的能力。

唯有王綰面色蒼白,哪怕趙佗還未開始演示如何用雌黃修改錯字,但他已經知道,自己輸了。

“陛下,左丞相,諸公還請相看。”

趙佗也不理會衆人各異的神色,正式開始演示起來。

他先在泛黃的樹皮紙上寫下一個“六”字,舉起來給殿中諸人觀看。

待到始皇帝和諸位公卿確認趙佗寫了個六之後。

他這纔拿起經過打磨的雌黃,在那“六”字上進行塗抹。

隨着雌黃和紙面的摩擦,紙上的“六”漸漸消失。

待到趙佗再次舉起紙張時,衆公卿已經再看不到剛纔的“六”了,只餘一片黃色。

“好一個雌黃!好一個修改錯字!”

廷尉李斯率先叫好,雙目炯炯有神。

趙佗竟然能用雌黃來修改錯字,有了這種方法,日後就算在紙上寫錯了字也無妨,王綰所言的那些弊端通通成了廢話。

再加上趙佗用樹皮造紙,使得成本大大降低,李斯已經可以預見,這樣的紙,絕對會取代竹簡,通行於天下。

“趙少府真乃能人矣,雌黃去字,吾等真是爲所未聞。”

“然也,我只聽過雌黃可入藥,沒想到此物還有這般用途,真是漲見識了。”

衆公卿趁機稱讚起趙佗。

隨着趙佗拿出樹皮紙和雌黃出來,王綰剛纔說的那些話語,就變得十分可笑了。

帝榻之上,始皇帝也是目泛異彩。

此子,果真沒有讓他失望,真是處處帶來驚喜啊。

趙佗面色淡然,這並沒有什麼好驕傲的地方。

雌黃,就相當於後世的塗改液,修正帶一類的東西,可以通過塗抹,去除黃紙上的錯字。

他之所以知道這些,正是來源於“信口雌黃”這個成語。

在魏晉時期,古人就發現了雌黃可以塗抹錯字的用處,並在實際中使用。這大概也是紙能夠在魏晉快速普及和推廣的原因之一。

趙佗既然知道這一點,自然是不會被王綰和那羣儒生所打倒了,輕易便解決了他們的刁難。

不過,剛纔的事情對趙佗來說,不過是個開胃菜罷了。

王綰的詰難,趙佗並未放在眼中,反而更準備藉着此事,推出一樣更加重要的東西。

趙佗看了已經是鐵青着臉,低首不語的王綰一眼。

他轉頭,對帝榻上的始皇帝行禮開口。

“稟陛下,除了樹皮造紙,和雌黃之外。臣今日尚有一物獻給陛下。”

“有此物在,可將謄寫法律、政令的效率提高十倍以上!”

第152章 魏策第669章 皇帝生死第212章 獨立曲第203章 娶妻第4章 荊軻第813章 血仇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216章 斧鉞第512章 皇帝警告第604章 單于授首第530章 火燒西南第326章 趙佗如龜第805章 儀式第59章 督亢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138章 酈氏兄弟第452章 古之軍禮第277章 公子身份第429章 又殺一王第347章 楚王出降第698章 太子第767章 覆巢第59章 督亢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4章 荊軻第244章 鍾離眛第787章 詛咒第776章 雨季第478章 三王入朝第383章 劉項潛龍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696章 外孫第16章 甘羅第282章 將門第697章 考校第635章 武功無德第820章 重用第393章 扶蘇覺醒第377章 無約立約第203章 娶妻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792章 戰死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679章 李兄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810章 召見第37章 與子同袍第761章 將攻第382章 何故發笑第134章 東行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356章 東陽陳生第726章 物理第107章 扶蘇第351章 東征僞王第199章 爭心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21章 宮殿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484章 左丞相第51章 疑點第37章 與子同袍第328章 砲車破軍第473章 齊亡第755章 全都要第588章 玩弄大將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742章 從軍第732章 喜訊第700章 勾引第47章 踵軍第486章 風波將起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503章 臣有一策第207章 右庶長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811章 口音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274章 戰爭將至第355章 投桃報李第280章 謠傳楚都第541章 沛地三傑第249章 蘄邑第228章 車騎第631章 皇帝賜藥第708章 反對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376章 販賣楚王第155章 滎陽第706章 兵力第73章 迴應第802章 勸諫第608章 冒頓盡孝第264章 劉呂聯姻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430章 左骨都侯第532章 陳平入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