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文脈

趙佗抵達廬江的時候,已經進入了秋季。

彭蠡澤畔草木一片金黃。

湖水在風中盪漾時,有無數候鳥扇動翅膀飛起,陣陣鳥鳴聲在天上、地下、水中迴盪着。特別是時間漸晚,將至黃昏。天邊已經有霞光浮現,與水波相映,景色更顯瑰麗動人。

這樣的美景與中原之地大爲不同,讓一羣渡江而來的人側目相望。

“此處原是幹越人所居,也屬百越之地。本以爲到了這裡,所見定然是一片窮山惡水,沒想到風光竟頗爲秀麗啊。讓人觀之,心神舒坦。”

酈食其騎馬而行,打量四周湖景風光,出言讚歎。

聽到這話,趙佗同樣感覺心胸開闊,在馬蹄的邁動中,不由興致上來,朗聲開口。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趙佗本來只想說出前面應景的兩句,陶冶下情操。結果沒剎住車,將後面的也跟着唸了出來。

現在舉目相望,只見彭蠡澤這邊見到的都是原始景象,根本沒人開發,哪有什麼漁舟唱晚的場面。

畫蛇添足,殊爲不美啊。

就在趙佗懊惱間,酈食其已經拊掌盛讚:“好啊!”

他笑道:“君侯可真是好文采,寥寥兩句就將這秋日彭蠡澤的美景描述的活靈活現。那漁舟唱晚之句,更是勾勒出此地以後在皇帝治理下,國富民安,黔首安居的場面。光是想想,就感覺美不勝收,真是妙哉,妙哉!”

“先生謬讚了,區區鄙陋之語罷了。”

趙佗謙虛的搖頭,嘴角有笑意瀰漫。

就在這時,一直騎馬跟隨在側的韓信好奇開口:“君侯所言漁舟唱晚是將來此地景象。那衡陽之浦又是什麼意思呢,這再往前好像是番縣,不叫衡陽吧?”

趙佗嘴角笑容凝固,回頭瞪了韓信一眼。

“番者,外邦也。”

“楚人羈縻幹越後,將前方城池名爲番邑,意爲外邦之城邑,由幹越人在此自治。如今皇帝君臨天下,四海之內皆爲秦土,再以番字相稱,殊爲不美。所以我決定向皇帝上奏,更名此地爲衡陽,將其南方之水名爲衡水!”

爲了應對韓信的提問,趙佗順勢將後世湖南衡陽的名號剝給了江西所有。

韓信眨了眨眼,覺得君侯說的好像也有道理,衡字確實比番字好聽。

旁邊的酈食其哈哈笑起來,對趙佗道:“君侯不只精通兵法,更有文學之才啊。我聽酈商言昔日他隨君侯渡江徵于越的時候。軍候曾在船上唸誦大江東去浪淘盡之語,頗爲雄壯大氣。我看天下平定之後,君侯亦可著書立說,顯露一番文采出來。”

酈食其本意是緩解尷尬,但這話一出來,卻讓趙佗怦然心動。

他的腦袋裡冒出一個想法來。

因爲他的參與,本時空的世界線發生了巨大的變動。

秦國不亡,那漢朝就沒有了,然後原本歷史上的一系列朝代也都不存在。

就算日後還有改朝換代的事情,但也不是原本的那一茬人。

這麼大的變故,不僅僅是政治上的影響,對於原本的華夏文學更是毀滅性打擊。

李白、杜甫、蘇軾……

這些人都沒了,原本歷史上那些膾炙人口的文學佳作自然就沒了。

哪怕再有大文豪出現,也不可能寫出趙佗曾看過的那些名篇,他們寫的將會是其他東西。

“不行!”

“華夏文脈不能因爲我趙佗的參與而斷絕,不能讓這個世界缺少那些文學的瑰寶。看來這弘揚文學的事情,只有靠我自己了。”

趙佗頓感身上全是責任,心中下了決定。

等到打完這場仗,一切戰事平定,他可以悠閒的在咸陽生活的時候。就將他還記得的那些優美文學全部寫出來。

趙佗不僅要改革這個時代的政治、科技,還要引領文學的潮流!

“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作者:趙佗。 除了詩詞歌賦外,還有許多小說名著,趙佗覺得也不能就此失傳。

等以後有了空,他要編一部文集,將這些通通記下。

“唉,穿越者的責任,可真是重大啊。”

深感自己肩負着引領華夏文學重任的趙佗,對於這次的徵越之戰更加重視起來。

打完了這場仗,他要做的事情,可還有好多呢。

在這樣的想法中,到了翌日,這支隊伍抵達了徵越秦軍所在的番縣。

番縣外,秦軍營帳連綿不絕。

只是這營帳的模樣,和平常大不相同。

就看到平地上支起了許多木架子,形成木製的檯面,約半米高。

秦軍的營帳就搭建在這個木製的檯面上,並非直接在地上紮營。

“越地溼熱,又到處都是蟲蟻,就算將士們將地面清理過一遍,睡在地上依舊十分潮溼和難受。所以馮將軍就仿照越人的建築,在地面搭建木板,以作隔離。”

說話的是蒙恬。

在趙佗南下之前,他和任囂被命名爲兩個副將,分別前往長沙和廬江兩郡,接掌軍務,穩住軍心。

其中任囂因爲屠睢的緣故,請命前往長沙,對付當地叛亂的揚越人和南方的西甌。

蒙恬則是到廬江郡來,接馮無擇的班。

因爲提前到了一段時間,蒙恬已經基本掌握了此地秦軍的情況,正給趙佗做着引領和彙報工作。

聽完蒙恬的解釋,趙佗微微點頭。

從這個幹欄式的營地,就能看出馮無擇確實是有一套的。

他在越地待了好幾年,對這地方非常熟悉,是真正的知己知彼。故而在他的謀劃下,秦軍在戰爭初期取得巨大戰果,一舉拿下閩越。

如果給馮無擇時間,他一個人打下百越也不無可能。

只可惜……

趙佗心裡發緊,對蒙恬問道:“熱水與熟食的命令可執行下去?”

蒙恬應道:“君侯放心,我到這裡後已經下了軍令。軍中士卒的所有飲水都需燒熱方可食用,絕不準士卒亂飲生水。在食物上,更不準士卒生食本地的野物和魚蝦。違令者立斬。”

“如此就好。”

趙佗鬆了口氣。

南方寄生蟲,主要就來源於當地的水中,以及魚蝦螺蛙等東西的身上。

一旦飲用生水,生吃動物,感染的概率非常高。

將這兩樣問題解決了,就相當於是掐斷了兩個大的源頭。

如果是在北方草原之類的地方,趙佗這個只准喝熱水吃熟食的命令,還不一定好執行下去。畢竟數萬人的軍隊,一日所耗燃料的樹木非常大。

在越地就沒這個煩惱,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樹木,隨便秦軍怎麼燒水都足夠使用,這也是喝熱水的命令能夠順利執行下去的原因。

不過在趙佗看來,光是從水源和食物上斷絕了寄生蟲的來源還不夠。

畢竟寄生蟲感染的方式太多了,比如蚊子就能傳播瘧疾,讓人避無可避。

有馮無擇這個例子在前,水蠱寄生蟲和疫病是大軍出征,第一個考慮的問題。

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秦軍纔敢放心的攻打百越。

趙佗這一次南下,不僅弄出防止寄生蟲感染的方法。也同樣鼓弄出了一些治療寄生蟲病的手段。

“把軍中染了水蠱的人帶來,試一試我的藥。”

第426章 蘇角擒王第455章 技擊之士第314章 將軍可欲滅齊第732章 喜訊第270章 驚聞大勝第168章 五大夫第102章 凱旋第668章 力士揮椎擲祖龍第603章 雙王戰歿第187章 救援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26章 賜爵第102章 凱旋第757章 辟穀第41章 什長第504章 黑龍幣第192章 樑崩第725章 工農第529章 騎兵至寶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379章 越王降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787章 詛咒第600章 秦火燎原第39章 軍營第342章 山鬼狐鳴第256章 將計就計第463章 君子之殤第113章 楚戚第177章 名聲第521章 百越難徵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286章 趙佗將軍第85章 追擊第803章 預判第39章 軍營第168章 五大夫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237章 東向第726章 物理第101章 虎符第437章 迷惑齊國第288章 陽夏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630章 主動提議第479章 平一宇內第101章 虎符第830章 名與器第469章 齊宮交鋒第387章 居安思危第592章 萬事俱備第94章 臂膀第798章 餘衆第629章 朝有奸佞第824章 黃石第818章 項籍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211章 心疾第101章 虎符第769章 一秦敵十越第601章 守火待狼第228章 車騎第681章 後怕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483章 秦始皇帝第485章 老匹夫第55章 屯長第345章 不穀欲降第61章 孤竹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786章 執戟第63章 孤信第760章 羽弟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47章 踵軍第318章 兵臨睢水第586章 月渡大河第99章 忠信之士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718章 三十年第379章 越王降第389章 秦宮賜爵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845章 落幕(大結局)第297章 足球運動第55章 屯長第6章 駕車第198章 李戶將第468章 烹了酈生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186章 死戰到底第628章 趙佗算賬第311章 夜破齊營第31章 少女第408章 修改秦律第317章 重走豐沛第354章 宿命之敵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31章 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