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9章 博弈

bookmark

“齊政自是必然,古人云,天無二日,民無二主,被項氏和少數楚國大貴族昭、景、屈復辟的楚國,必須滅亡!這天下,只能有一箇中央!由夏公秉政的朝廷!一個國家,一種度量衡,一套律令!”

這套說辭從一個儒生嘴裡說出來怪怪的,但黑夫已經明白了,跟鄉賢打交道,就得派叔孫通這種“大儒”去忽悠。

“還是要複用秦始皇之律令啊……”

陳地父老的代表們面面相覷,過去十多年裡,他們可受夠繁密苛刻的秦律了。

“不然。”

叔孫通卻搖頭道:“秦始皇非不欲爲治,然失之者,乃舉措暴衆而用刑之故也。夏公也嫌秦始皇、胡亥時律法太苛太密,故令法吏攈樜秦法,廢其過於苛刻難行者,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如今御史府尚在損益,到了攝政二年,便要推行了!”

他描述那新的《九章律》裡令人心動的部分:

“廢除具五刑、車裂、族三族等,僅僅保留腰斬、梟首、棄市。”

“此外,還將廢除大多數肉刑!”

“此言當真!?”

陳地父老士人們一下子都直起身子來,面露欣喜。

秦律裡的肉刑有很多種,比如黥(刺面)、劓(割掉鼻子)、刖(砍腳)、宮(你懂的)等,既是殘害身體,也是侮辱性的。而受刑的人,一般是作爲官府役使的奴隸:黥者使守門,劓者使守關,宮者使守內,刖者使守囿。

但秦律這東西很容易觸犯,又少有容情,一時間受肉刑者越來越多,哪有那麼多宮苑需要人守啊,於是身體殘疾的奴隸遍佈民間。

眼下黑夫決定廢止部分肉刑。

劓刑徹底廢除,黥改爲僅死緩犯纔打上的標記,髡刑等剃頭刮鬍須的刑罰,提高懲處標準,刖改爲斬左右腳趾,同樣能起到防止逃跑的作用,宮刑只給強暴犯,尤其是那些”有個人愛好“的戀童禽獸留着!

叔孫通此刻不由感慨道:“古時無肉刑而天下安寧,而秦始皇帝時,肉刑有九卻動亂不止,故夏公減之。”

言罷掃視陳地父老士人,他們果然讚不絕口,連道:“夏公仁德!”

削減刑罰,這讓不少人鬆了口氣,看樣子,夏公也不打算追究他們“從賊”之罪——按理說陳人皆反,整個陳地幾十萬人口,哪追究得過來。

眼下距離“攝政二年”,還有三個月,陳人已盼着這新律令早點推行了。

而減租的事,也頗爲讓人心動,要知道,楚軍爲了維持戰爭,對民間的橫徵暴斂,可不亞於秦啊,他們對“齊政”,反倒挺期盼的,政齊了,日子就安穩。

叔孫通繼續道:

“修教亦然,既然車軌、度量、貨幣皆一,書同文也勢必推行,全天下都必須用統一的文字,而廢除各自的異形文字。日後夏公將興建郡學,招收本地士庶子弟入學,用隸書文字,在郡中進行考試!不僅考律令、雅言,也考史、禮、數等,以選拔人才,下可於郡縣鄉邑任小吏,上可入朝廷爲大吏!”

雖然受過楚式教育的地方鄉紳們更習慣楚文字,平日交流也肯定以楚言爲主,但經過十餘年馴化,會隸書,說關中雅言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對這點,他們的反對遠沒有當年書同文剛剛推行時大了,對自家子弟有機會獲得躋身之階,亦十分欣喜。

黑夫也有自己的考慮,他認爲,秦始皇帝時書同文雖是劃時代的大好事,但在推廣文字和普通話上,要靠利益和教育,而不是一道行政命令下來,就希望所有人一夜之間就全會講——後世直到二十一世紀,偏遠地區不會普通話的還一大堆呢,還能全抓起來殺頭不成?

所以語言可以商榷,畢竟方言慣性太大,非數百年不能改,但文字,卻是必須統一的,這是中國能保持大一統兩千多年的最大因素。

而且統一文字,相比於統一語言更易,因爲只需要強迫占人口百分之一的士人就行。爲了恰飯,爲了進入上升階梯,士人會努力學習,一代人後,六國的異字便少有人認得了,而後再通過他們去影響99%的文盲。

接着,叔孫通就說到了陳人最關心的點了:

“因俗而治。”

“楚人依然可以穿着楚服,說着楚言,用着楚禮,吃着楚地食物,祭祀自己的神祗,不會視爲淫祠而譭棄,甚至可以學詩書,官府亦不予禁。”

“不論貴庶,除了遵循律令,日常起居習俗,皆不會變。”

“而縣中長吏朝廷委派,然鄉里之中,皆用長者,三老仍將爲三老,里長仍將爲里長。”

說着說着,鄉中的印綬便端了上來,有三老的,也有嗇夫的,願意來此的陳地士人,都被委任爲吏——雖然他們過去也大多做過秦吏。

“還望諸君能多多宣揚夏公之政,使楚人放下敵意,讓陳地,早日恢復安寧!”

……

“伯禽封魯,過了三年方來報政,周公曰,何遲也?伯禽曰:‘變其俗,革其禮,喪三年然後除之,故遲。’”

“太公封於齊,五月而報政周公。周公曰,何疾也?太公曰:‘吾簡其君臣禮,從其俗爲也。’”

“周公及後聞伯禽報政遲,乃嘆曰:‘嗚呼,魯後世其北面事齊矣!夫政不簡不易,民不有近;平易近民,民必歸之。’”

聽了叔孫通的回報後,黑夫笑道:“秦始皇帝當年選了伯禽之法,而如今,我卻要選擇太公之策了。”

雖然,他們的初衷都是一樣的:讓天下真正一統,不僅是行政上,還有文化上,真正實現“九州同貫,六合同風”的目標!

但秦始皇帝,採取的是下達行政命令,想要通過嚴苛律令,禁絕地方文化,來推行和建立一整套行爲規範……

看上去很不錯啊,但醒醒吧,這是關東,不是關西。

地方上有盤根錯節的關係網,秦始皇想單純靠律令改變維繫了幾百年的準則和風俗,勢必流於表面。

所以相比於秦始皇,黑夫更傾向於,只將行政命令和律令作爲後盾和威嚇,而用文化手段,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順從人性,通過考試和教育,給六國士人一個思想的導向,來引導人們對朝廷產生向心力。

這就是所謂的“禁之便”與“民之所從”兩種不同的政策。

雖然在這個過程裡,黑夫不得不對地方下放部分權力。

中央和地方的博弈,是永遠持續的,但秦始皇帝時,皇權在關東下縣了麼?

很可惜並沒有。

始皇帝最初試圖遷徙六國王室,但地方豪貴大族立刻接手地方。

始皇帝又繼續遷徙,使十二萬戶入關西,想打破地方的關係網,但旋即地方上又有輕俠接手。

秦始皇開始收緊律法,屠戮輕俠,但地方上又有混入體制的小貴族士人接手——原本的歷史上,如蕭何、曹參、劉季這批秦吏,最後都靠着控制的地方權力,反了秦。

這下沒轍了。

要不,將地方士人也統統幹掉吧!

派出軍隊去,按照官府裡,當地官員的名單,挨家挨戶的殺如何?

但就算不把整個關東逼反,真順利幹掉了整個士人階級,中央又面臨新的問題:靠誰來治理地方?

靠不會說當地方言,兩眼一抹黑的空降官吏?

靠一羣不識字的農夫?

還是發動奴隸翻身做主?

顯然是不靠譜的,所以,原本在關西好好的秦政,在關東各地,基本上都撞了一個滿頭包,秦吏們遇到的,不是可以消滅的敵國政權,而是柔軟如水,牢牢紮根,殺不盡屠不滅的地方勢力。

無法消滅,只能合作。

無便捷信息傳遞方式,這一切都阻礙了中央與基層的往來,哪怕秦始皇帝狂修馳道,依然在關東進而形成了“皇權不下縣”的現象。

戶籍管理、兵役徵發、風俗教化、稅收徵集、鄉里治安等等一系列職能,統統得假其手進行,若無他們,地方就兩個字:

“癱瘓!”

朝廷倒是想徹底控制地方,但關東太過廣袤,人口又衆,就算抽空咸陽學室的弟子去做官,也是杯水車薪。

所以一旦地方上的“秦吏”們也反了秦,關東纔會瞬間崩潰,幾個空降過去的縣長吏,哪頂得住啊。

那十多年秦政在關東的困頓,黑夫是看在眼裡,也試圖尋找解決方案的。

他最終發現,此事沒辦法一蹴而就,只能靠溫水煮青蛙。

“先齊政。”

靠起碼一代人的向心力,讓天下人對這個統一國家產生認同。

“再修教。”

通過樹立躋身的階梯,用官位做誘餌,引誘士人學習秦字、雅言,還有朝廷刊發的史、禮等書,實現洗腦的目的——你以爲科舉考試,只是爲了選拔人才?

將源源不斷加入體制的地方士人進行統一的教育,讓他們變成“秦吏”,再分配到異地爲官,一點點幫中央在與地方的博弈裡,佔據上風。

只有這樣,才能一點點,在廣袤的關東,實現皇權下縣!

“我今年才三十七。”

“願以二十年,一代人的時間,來做成這件事!”

但首先,他要結束戰爭!

黑夫依然要將項籍列爲禍亂天下之罪魁禍首,使韓人、魏人恨之,對那些堅持與項籍頑抗到底的楚兵,也將災戰爭裡,徹底將他們殲滅,不留後患!

但對於那些對新政權心存幻想的楚人,黑夫則要改變一下策略.

“項氏暴虐於百姓,以屠城爲樂,奸軌於天下,使中原板蕩,無罪之人肝腦塗地,今餘將行天之罰!”

就像當年周武王宣揚的,他們是爲了代天懲罰暴虐的紂王,而不是爲了屠戮殷人。

黑夫也承諾,這場戰爭,並非絕滅楚人之戰,只是消滅暴徒之役。

“將彼輩,從項賊的裹挾奴役下……”

黑夫說出了那兩個字:

“解放!”

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970章 風口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698章 雁南飛第30章 第一第290章 燈下黑第921章 誅惡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1015章 統一哈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247章 三馬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429章 父親第770章 一個幽靈第202章 紅糖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91章 輪到誰了?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253章 兵成第762章 忠信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132章 不更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140章 八卦第319章 柱下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44章 這麼大!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926章 分餅第811章 誤會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28章 套路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622章 故人第482章 私學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1021章 趙無恤第49章 善假於物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81章 掠賣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803章 漢東之國隨爲大第836章 鼠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382章 郡尉第878章 狗血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第158章 受金第870章 “天之驕子”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1027章 大是大非第108章 張子房第187章 共敖第141章 陳平第253章 兵成第679章 閩在海中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917章 萬人敵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725章 天下爲桎梏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20章 寧爲雞口第487章 句芒第627章 極盛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977章 中山狼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379章 黑白第573章 十鳥在林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491章 天下無事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34章 版築之間第310章 執圭第668章 上行下效第623章 往事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787章 權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