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8章 韓信之信

bookmark

李左車走後,回到營中,方纔聽了二人全部談話的漢中人,都尉趙衍卻若有所思,屏退軍士後對韓信道:

“方纔李左車所言,君侯以爲如何?”

趙衍是親信,韓信在他面前十分輕鬆,一邊自己脫着足下的鞮,還聞了聞,一邊道:

“李左車言取燕地之策,入冬不宜攻代地之事,皆頗有見地,至於之後的話嘛……”

他不以爲然地一笑:“實是將夏公,當成趙王遷了!”

方纔李左車以其大父李牧的事情,勸誡韓信,說將軍征戰在外,坐擁大權,屢屢立功,必在朝中遭到小人嫉恨,常會受謗。黑夫方誅滅楚國,不回關中,卻急吼吼率軍來韓信獨當一面的河北,明爲討伐代國與匈奴,實則或有忌憚於他之意。

“功高難賞,大忌也。”

李左車甚至勸韓信:

“僕請言將軍功略:足下涉西河,破魏軍,引兵下上黨,誅魯勾踐,又上太原,過太行,滅趙,脅燕,摧趙魏之兵十餘萬,盡取冀州之地,加上先前擊南陽、取漢中、明伐棧道暗度陳倉、定雍奪上郡之功,若論攻略,遠超諸將,僅次於夏公本人!”

“今足下戴震主之威,已爲徹侯,再取燕破代,讓夏公如何犒勞你?也提拔爲公?夫勢在人臣之位而有難賞之功,名高天下,竊爲足下危之。”

這倒不是李左車的離間之言,而是出於當年大父李牧慘死的教訓。

他還提出個一個解決辦法:“方今爲將軍計,莫如案甲休兵,積蓄糧草,而將攻取燕地的事,等到夏公抵達,讓他親自來做!”

“如此,韓將軍不必冒功高震主之險,夏公親自取了燕地,也足以耀功,心滿意足,便能暫時休兵,待到春暖花開,再擊破代國及匈奴不遲,何必急於一時?”

“這就是荒謬了。”當着李左車的面韓信沒有表態,眼下則道:“且不說夏公一向大度,用人不疑,就說他的軍令,分明是要我在大軍北上前,奪取廣陽全郡……”

他拊掌笑道:“此令正合我意,東門豹一向與我不睦,我聽說,這老匹夫奪三川,滅了魏,又在符離之戰裡立下大功,遂得爲徹侯,與我同爲萬戶。”

他們兩個人,竟是並列萬戶侯,乃是黑夫所封徹侯裡,最高的兩位。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諸將當中,必須有一人冠絕三軍,作爲首功,作爲列侯之首,那隻能是我!”

“我雖奪地勝於東門老匹夫,可要論滅國,卻只滅了趙,又未參與符離之戰,那便只能通過定燕地,來繼續立功了!”

“關於是否要在冬日進取代地,我自會勸誡夏公,那又是另一樁事了。”

至於是否會功高蓋主,韓信還真沒想過,一門心思只想着要比東門豹強。

趙衍卻憂心忡忡地說道:“臣倒是覺得,李左車之言或可一聽,這廣陽郡,君侯大不必取之!”

“怎麼,你也與李左車一樣看法?”

趙衍道:“因爲一件事,臣不敢不疑。”

“先前君侯以灌嬰道河內北上,已使李左車陷入絕境,但灌嬰卻忽然受夏公之命南調,去配合東門豹滅魏,趙國這纔得到喘息之機。這調令我實在看不明白,只可能是夏公欲延緩將軍滅趙時間而爲,由此可見,夏公對將軍,確實有忌憚之心啊……”

韓信面色怏怏:“那是爲了速速以主力滅楚。”雖然灌嬰被調走時韓信曾破口大罵,但卻將鍋扣到了羽翼營的謀士們身上,並不認爲這是黑夫對他的遏制。

趙衍卻是一笑:“將軍可曾聽過一句話,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韓信雖然年少讀書不多,但對於家鄉毗鄰的吳越之事,是有耳聞的:“這是范蠡勸文種的話……”

“然也。”

趙衍道:“當年種大夫、范蠡存亡越,霸勾踐,立功成名,而文種身死亡,范蠡只逃脫以身存。飛鳥射盡而良弓藏,野獸已死而獵狗烹,將軍是夏公手裡最強的弓,麾下最迅猛的獵犬,如今六國滅盡,天下大統,正處於這種境地啊!”

他壓低聲音道:“何不若,作師老難用之狀,留下代、匈奴,乃至於東北的‘扶蘇’。”

韓信拍案而起,瞪大眼睛:“你的意思是,養寇自重!?”

趙衍道:“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這只是爲了提防,將來的不測啊。”

“誠如李左車言,冬日入代與匈奴戰,不利,河北有此三敵,夏公又無法短期內掃平,必歸關中。麾下軍將雖衆,卻要鎮守齊楚韓魏諸地,燕趙還得仰仗將軍守備。如此,將軍便能自存,保住兵權,對其圍而不剿,以便繼續向夏公要錢要糧,在燕趙樹立人望……”

韓信卻大搖其頭:“不行,夏公遇我甚厚,載我以其車,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更嫁我以其侄女。吾聞之,乘人之車者載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懷人之憂,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連李左車都知道,應該同仇敵愾對付匈奴,吾豈可以因爲你這無端的猜測,做出這種有違將德之舉!”

他指天道:“我從沒有讓夏公失望過!從前不會,今後,也不會!”

趙衍急切進言:“白起也沒在戰場上,讓秦昭王失望過;李牧破匈奴退秦兵卻韓魏,也沒有讓趙王遷失望過;夏公當年爲秦將軍時,從北地到膠東再到嶺南,更從沒讓秦始皇帝,失望過啊!”

“但此三者,最終都反目成仇,或君殺其臣,或臣反其君!”

韓信依然拒絕:“我與他們不同,我是夏公之……”

“將軍自以爲,是夏公之侄婿?所以安全?”

趙衍冷笑道:“臣聞勇略震主者身危,而功蓋天下者不賞。將軍當真相信這層關係,能保住一輩子的平安?昔日夏公在得到秦始皇帝厚遇時,不也一直在精心準備退路,在膠東、嶺南等地,備下了無數個窟麼?否則又豈能一朝舉事而數郡響應,終成大業!”

韓信默然了,良久之後才光着腳起身:

“我之所以相信夏公,並不只是因爲這層後來才結的親戚關係,而是因爲夏公本人……”

他看向營帳外,此處是易水的寒風料峭,韓信卻想起來,五年前,在一整年都炎熱無比,植被鬱鬱蔥蔥的嶺南,他與夏公的第一次會面。

“故兵卒有志者必欲爲將,覓封侯,不欲爲將爲侯者,志短也……”

當時黑臉的大將軍,拍着他的肩膀如是說。

“夏公只一句話,就說出了我深埋心中的志向!”

“那時候,我只是一個能力不揚的小小百將,一個名聲敗壞的淮陰胯夫……”

“哪怕是這樣的我,夏公卻力排衆議,用之不疑,任我爲司馬,將擊滅甌駱,結束南征的重任,交給了我!”

韓信本來有些鬱結的表情,一下子舒展開來,取而代之的,是感慨和回憶。

“夏公還說,我是騏驥,能一躍千里,他相信,假以時日,我,亦當爲大將軍!”

“那天的話,韓信永世不忘!”

“故而,從那天開始,我便知道,夏公打心裡認定,我一定能成爲名垂天下的大將軍,爲他立下彪炳功勳!”

“而韓信也認定,夏公,便是我雖死不易的主公!”

“故而,我絕不可能重蹈夏公與始皇帝之事。”

“我只能做夏公的將軍,一如李信效忠於秦始皇!”

“此韓信之信也!”

趙衍還欲再勸,韓信卻止住了他:

“趙衍,我知道你建言皆是爲我着想,但你若再提此事,我便要不念兩年來的同袍友人情分,將你以離間罪處置了!”

“將軍既如此易信於人,便好自爲之罷……”

趙衍嘆了口氣,作揖退下。

而韓信的軍令,也隨之傳遍全軍都尉、司馬們手中:

“一月之內,必取薊城!使六國之地,盡歸於夏!”

“冬至日,便是夏公三十七歲壽辰。”

“而煌煌燕都,便是韓信與北軍獻上的賀禮!”

……

PS:最近在外爲下本書實地取材,走走山川古蹟,逛逛博物館啥的(這就是你一更的藉口?),回來晚了(這纔是),今天還是隻有一章。

第473章 官僚帝國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414章 會挽雕弓如滿月!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106章 重租抱歉啊晚上的一章鴿了,今天趕不及了emmm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643章 長街第245章 除安陸尉第680章 玩蛇第811章 誤會第601章 衛滿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298章 野有遺賢第661章 北江第247章 三馬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666章 七閩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251章 何以美土疆?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58章 赴任第997章 泗水第485章 松柏之凋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237章 五月五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543章 田官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511章 稷下第625章 碣石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469章 海大魚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943章 思蜀第504章 真到假時時假亦真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445章 背水第220章 上巳節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667章 文明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654章 三鼓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424章 初雪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163章 陽城第911章 輸不起第669章 君道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867章 當立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215章 巧合?第110章 入學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237章 五月五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959章 河東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604章 海東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619章 項氏第578章 邊釁第844章 瑚璉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347章 法術勢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83章 甌越第53章 鄉里鄉親第83章 可疑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481章 祭酒第176章 冒險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963章 泥潭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68章 鬼吹燈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328章 何器?第590章 縱橫第49章 善假於物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977章 中山狼第482章 私學第693章 驚濤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