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

“軍爭爲利,軍爭爲危。”

蒙武依稀記得,許多年前,年輕的他拿着兵法,向父親蒙驁請教這一段時,父親對他說過的話。

“武兒,用兵之道,在於爭先。將領接受君命,從召集軍隊,安營紮寨,到開赴戰場與敵對峙,沒有比率先爭得制勝的之機更難的事了。”

他舉了秦王政元年,晉陽叛亂的例子,當時晉陽先降,而後又復叛歸趙國,但李牧尚未來得及去接收,當地趙人認爲,河東與太原相距兩百里,來回路程,至少需要十天,那時晉陽的城池已修固,諸軍都作好了準備。

然而,蒙驁卻只花了三天時間,就引兵從河東殺到了晉陽,打了當地趙人一個措手不及,趕在李牧從雲中雁門派兵來接收前,平定了這場叛亂,從而奠定了在軍中的地位。

但這種爲了得先機的軍爭,卷甲而趨,日夜不處,倍道兼行,有利益,也有危險。

正如兵法所云,百里而爭利,則擒三將軍,勁者先,疲者後,其法十一而至。一天只能走三十里的兵卒,若是日夜不休走了三倍多的距離,早已身心疲憊,別提加入戰場。衆人裡,能有十分之一到就不錯了,其他人都累趴在半道上,這樣的軍隊,多半會被人以逸待勞大敗,全軍覆沒。

記着這一點的蒙武,在渡過潁水後,縱然王翦催的很急,但他也僅以一天五十里的速度前進,在三月十五日這天,抵達了蘄城以南四十里的地方,便安營紮寨等待後續部隊。因爲五十里爭利,則只有一半軍隊能及時抵達,南陽兵三萬人,還遠遠吊在後頭呢!

從始至終沒有掉隊,一直作爲踵軍前鋒走在最前面的,唯獨南郡兵,這讓蒙武刮目相看,因爲南郡兵在上一次戰爭裡,還被他兒子蒙恬當做雜牌軍來做些誘敵、守城之類的事,如今纔過去一年,爲何就變得這麼精銳起來?

李由這一年裡訓練有方是其一,南郡兵普遍都裝備了“綁腿”是其二,那些不習慣綁腿的南陽兵捶着酸腿哀嚎不已時,南郡兵挑完腳板底的水泡,稍微休息便可以繼續上路了。

就是在臨時紮營處,蒙武也得知了前方的戰況:王翦將軍派人傳話,說楚軍昨夜不斷騷擾秦營,必是想在今日決戰,讓蒙武爭取今日抵達蘄城西南十里處的戰場!

急行軍三十里奔襲並非難事,但他們纔剛剛收拾好,斥候又來報,一支兩萬人的楚軍,也已脫離了項燕軍,進逼到了十里開外,列好陣勢,攔在了秦軍的必經之路上……

“項燕果然是要在今日決戰。”

蒙武大笑,半年苦待,半月追擊,終於要在此時分個勝負!

據他所知,王翦所率的秦中軍,與被項燕一直避戰帶着的楚軍,數量相差無幾,而楚軍危亡哀兵而戰,秦軍不一定能佔到太多便宜。

所以這場仗的勝負,便是由秦軍的北、南兩軍偏師何時抵達戰場決定的!

若那支打着“景”字的楚軍攔住蒙武,而北軍也要數日之後才能抵達,那王翦縱然是勝,也只是慘勝。若蒙武迅速擊潰眼前這支楚軍抵達戰場,與王翦一前一後夾擊楚軍,那這一戰,很可能是秦楚最後一戰!

想到這裡,蒙武有些意氣風發,正要下令手頭已至的三萬多人前驅擊敵,他的一位幕僚卻勸他道:“將軍,眼下正是力壓王翦一頭的好機會!”

“此言何意?”

蒙武眯起了眼睛,看着這位從他父親起,就在侍奉蒙氏的齊人幕僚。

幕僚道:“將軍昨日五十里趨行,眼下才至營中三萬,南陽兵三萬還要半個時辰後方能抵達,將軍不如藉此爲藉口,與楚軍緩緩對峙。待南陽兵至後,再將楚軍全殲,如此能多得斬首。同時觀察蘄城態勢,待到秦楚兩軍皆疲時再加入戰場,如此的話,王翦死傷頗多,全靠了將軍才一舉扭轉戰局。王翦戰前索要六十萬大軍,半年無功,如今又多死傷,定失王心……”

“這就是你的妙計?”

蒙武冷冷地看着這幕僚,說道:“你以爲蒙武是爲私忘公之人?倘若因我遲去一個時辰,致使秦軍敗退,或者讓項燕再逃,錯失了全殲楚軍,一舉滅楚的機會,那該如何是好?如此延誤軍機,大王知道了,又會如何看待蒙氏?”

長子蒙恬因爲上一場戰爭的緣故,已經被秦王逐去了上郡邊地帶兵,蒙武忍着舊傷口的疼痛再赴戰場,就是想要爲蒙氏再贏得一個機會。

但絕不是以這種方式來獲得。

“伊闕之戰,武安君以十萬對韓魏二十四萬聯軍,韓將暴鳶、魏將公孫喜都覺得此戰必勝,都想保存實力,讓對方和秦軍消耗,於是相互觀望,誰都不願先出擊,結果被武安君各個擊破,落了個全軍覆沒。”

“你如今,是想讓我做暴鳶、公孫喜麼?”

將這短視的幕僚斥退後,蒙武的腦子裡也有了一個清晰的應對之策。

“傳我將令!”

他飛快在木簡上書寫命令,蓋上了自己的印章,下令道:“令南陽兵三萬人,加快速度來與我匯合,隨我一同擊敗眼前這支楚軍。”

“而南郡兵李由部,在我親率兵卒與楚軍纏鬥時,便可整裝出發,從西面繞開景氏防線,直趨戰場!馳援王將軍!”

讓南郡兵負責馳援,不僅是因爲他們都裝備了綁腿,腳程很快,還因爲有一筆恩怨,蒙武想要勾銷掉。

“上一場仗,我兒蒙恬讓李由斷後,結果讓李斯父子頗爲詬病,大王爲安撫李斯,將我兒貶到上郡不再述用,如今我送李由一份功勞,或能讓蒙、李兩家,盡釋前嫌……”

……

秦南軍營地西北角,在得到了蒙武的命令後,李由大喜過望之餘,也像蒙武一樣,在選擇自己的先鋒官,因爲連日陰雨,這一帶又多溪流的緣故,所以南郡兵的百乘戰車,速度恐怕也快不起來,應對這種複雜的地面狀況,還是得靠步兵。

“孟嘉!”

鄀縣縣尉,率長孟嘉出列,卻聽李由問道:“此去戰場三十里路,鄀縣兵要走多久?”

孟嘉一猶豫道:“兩……兩個時辰……”這已經是比一般行軍快一倍的速度了。

但李由卻很不滿意:“如今莫時將盡,你要走兩個時辰,下市(15點到17點)才能抵達?”

李由很不滿意,又喊了另一個人:“黑夫!”

“下吏在!”

黑夫一個激靈,邁出一步應命。

“你呢,安陸兵又要走多久?”

黑夫下拜:“都尉要我多久到,吾等便能多久到!”

“一個時辰抵達戰場,將我的將旗插在楚軍側後方,可能做到?”

秦一里三百步,一步1.38米,一里四百來米,三十里也就是12公里……後世普通人的步行速度大概5公里每小時,放在眼下這崎嶇泥濘的道路上,一個時辰走七八公里已經不錯了。

但黑夫還是咬了咬牙:“能!”

“善!”

李由十分高興,心中人選已定。

“黑夫爲我前鋒,爲我軍開道,披荊斬棘,擊退楚軍遊騎斥候,若能按時抵達戰場!本都尉允諾,待此戰之後,安陸千人,優先論功!”

很快,蒙武已經下令其他兩萬軍隊向前開拔,與攔路的楚軍景氏族兵鏖戰在了一起,一時半會分不出勝負,卻也給黑夫他們向西急行軍贏得了時間。

待到黑夫告辭先行時,李由又喊住了他,將自己的戎車、馬匹都給了他,並勉勵道:

“黑夫,戰後你能否入咸陽爲官,入大王之目,便在此一役了!”

……

李由給黑夫的車馬雖好,卻並沒有什麼卵用,才走了幾裡,就陷入泥濘的道路上動不了了。

“這鬼天氣,這鬼交通。”

眼下的道路已是淮北的通途大道,卻只相當於後世沒有鋪水泥的村級公路,一到雨天就泥濘不堪。

“拋下車輿。”

黑夫索性下了馬,一腳踩到尚未乾涸的泥土裡,命令道:“拋棄一切多餘之物,只帶着甲冑兵器,輕裝前行!”

在黑夫眼中,其實這次行軍,算不上什麼,要知道,後世警校裡,也有一個“10公里越野”的項目,一般記集體成績,帶單兵裝具,最後一名在一個小時之內到終點算合格……

他們兩小時走12公里,已經十分輕鬆了,後世隨便一支部隊都能輕鬆完成。

但在這時代,能達到這個速度,已經很不得了了,畢竟這年頭的軍隊,以三十里爲一頓舍。

路況時而乾燥,時而泥濘,泥濘的地方,雖有利鹹帶着一行人在前鋪木板,但依然得一腳深一腳淺地過去,速度猶如龜爬。

擡頭看看太陽,黑夫發現,時間已經過去一半,他們卻只走了十五里不到……

這樣的話,是沒法按時抵達戰場的!

“光走不行,得跑,小跑!”

黑夫做出表率,揹負上了自己的裝備,從隊伍中段,向前小跑前進,牡扛着大旗在其身後。

於是,一千名安陸兵就驚訝地看到,自己的率長,將劍和盾牌背在身後,頭上頂着沉重的胄,就這樣從自己身側跑過!

一邊跑,黑夫還讓季嬰和幾個傳令兵向士卒們傳達自己的話。

“二三子,此戰有王老將軍指揮,與楚軍屢敗之師交戰,必勝!”

“李都尉允諾,說戰後,先鋒優先論功,於是我費盡千辛萬苦,爲吾等爭來了先鋒之旗,故而,只要能及時趕到戰場,成爲最先王老將軍馳援的一支,每人一級爵位,何足道哉?”

季嬰很接地氣地高呼道:“然也,前方不是戰場,是一片片上好的良田房宅!”

“這腳下的路也不是路,是爬往功爵的梯子!”

“爵位!土地!”五百主東門豹也不失時宜地高呼了起來。

隊伍之中,士伍王瓜邁開小短腿,開始咬着牙前行,黔首冬葵也感覺,腳下平添了無窮的力量!

想到爵位,想到土地,衆人就爆發出了無窮的力量,齊聲高呼起來,在黑夫的表率下,也紛紛開始小跑起來。

過去半年時間裡,除了玩球外,衆人也沒少被黑夫督促着繞着營地跑步,所以體力不必發愁,一時間,部隊的速度加快了不少。

此時此刻,黑夫已從隊伍中段,跑到了最前方!小陶則帶着一百名或持弓弩,或持劍盾的短兵親衛,死死跟在黑夫左右,唯一保有馬匹的斥候,也艱難越過兵卒,四散索敵,排除楚軍半路留人設伏的可能。

然而,此時此刻,已經與秦軍鏖戰兩個時辰的楚軍,只能相信景氏兄弟能阻擋一切來敵,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派來阻截?

安陸千人,在泥濘的道路上留下一串串腳印,他們邁過溝壑,踏碎春花草木,驚走了麋鹿野狐,終於在距離戰場數裡一座小丘旁,聽到了遠處傳來的喊殺聲!

在若隱若現的刀兵碰撞和嘶喊聲中,他們還聽到了一陣若隱若現的歌聲……

“率長,有歌聲!”

帶着人又鋪好一個溝壑的利鹹擡起頭,有些恍然地看向黑夫。

黑夫亦面色一變。

南郡人、安陸人聽得懂這歌,這是他們熟悉而陌生的聲音。

熟悉,是因爲此乃楚音,是他們也在說的荊楚方言。

陌生,是因爲這首歌曲,自從安陸歸秦後,黔首們從出生到死亡,幾乎是沒有機會聽到的。

那是數萬人一起發出的吼叫!所以他們甚至能聽清楚其詞句。

“操吳戈兮被犀甲,車錯轂兮短兵接!”

黑夫一個激靈,讓衆人繼續前行,他則爬上了這座長滿荊棘的小丘,舉目而眺。

天空是陰鬱多雲的,地面是泥濘青綠的,前方數裡開外,一個綿延十多裡的廣袤戰場,仿若一副被紅與黑沾染的壯麗油畫,赫然浮現在他面前!

紅色的是鮮血,是紅土,還是楚軍行伍的顏色。

黑色的是石頭,是泥巴,還是秦軍戰陣的色彩。

因爲隔着太遠,黑夫看不到王翦、項燕的帥旗,也看不到具體的作戰細節,只能看到紅黑兩色,正在戰場中央,打得難解難分……

而他們聽到的嘹亮歌聲,正從楚陣後方發出,這是在爲衝鋒楚人助威,其聲震動四野!

“旌蔽日兮敵若雲,矢交墜兮士爭先!”

黑夫聽出來了,這是《國殤》,是楚人的戰歌!

伴隨着楚歌一曲,黑夫看到,一陣陣赤色的海潮重新涌動起來,自東向西,朝黑色的礁石猛地打去!

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397章 駿馬第822章 但見三泉下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459章 大丈夫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672章 驕傲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32章 伯兄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603章 三千里江山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644章 武昌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745章 戰長沙第170章 橘與枳第282章 勝利者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900章 不殺第728章 套路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649章 藥(上)第867章 當立第848章 深海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931章 舞殿冷袖第108章 張子房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180章 兵敗如山倒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947章 三千年來誰著史?第40章 回家(下)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56章 魏亡第858章 三呼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577章 三十三年第413章 善馬愛妻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178章 項燕第686章 不知足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236章 威懾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488章 農家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356章 黃老第500章 綁架第984章 石頭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1020章 我來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194章 諾!第635章 薪火(上)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63章 朝陽羣衆第14章 立小功得微名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13章 十月份就過年?第213章 利於人謂之巧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52章 這一定是體制問題!第37章 順杆爬第563章 大復仇第130章 軍醫第315章 入關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323章 王、蒙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562章 人禍第264章 士卒可用矣第977章 中山狼第314章 娶妻當娶……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259章 章邯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578章 邊釁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105章 打穀第661章 北江第563章 大復仇第316章 藍田日暖玉生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