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燈下黑

bookmark

陳餘感覺,自己被叔孫通耍了。

陳餘雖然是在趙地出名的,但卻是魏國大梁人,因爲他既好遊俠,也好儒學,交遊對象不僅有張耳這樣的大俠,也有孔鮒這樣的大儒……

孔鮒老家在魯,但本人長期居魏。魏國尚存時,陳餘是孔鮒家中常客,經常一起討教學問,交情雖不比與張耳那樣的刎頸之交,但也視爲良師益友。

魏國淪亡時,陳餘去陽武縣,想要接應張耳妻兒失敗,試圖劫人又被黑夫設計殲滅後,隨即遭到了秦軍四處緝拿追捕,只能倉皇東逃。他一時半會尋不到張耳下落,趙地的家又不敢回去,於是便跑到魯地孔鮒家投奔。

就是在魯地小住的月餘時間裡,他認識了孔鮒的弟子,叔孫通。

叔孫通雖然年紀輕輕,但天資聰明,精通儒術,且說話得體,很快就與陳餘打成了一片,二人相談甚歡。

不過陳餘沒有在魯地久待,他打聽到了張耳的下落,便去與之匯合。

二人正在爲今後何去何從發愁時,秦國第一次伐楚,李信深入處境,卻被項燕擊敗,昌平君也反秦歸楚……

聽聞此事,二人滿臉愁容不翼而飛,相擁而笑欣喜若狂!

這不僅是楚國的勝利,也是三十多年來,六國對秦的最大勝利!七個都尉啊,七萬人!秦國損失如此之大,使得各地復國志士歡欣鼓舞。他們將這一戰,視爲邯鄲之戰的翻板,將昌平君舉義,與信陵君竊符救趙相提並論。

於是乎,之後一年時間裡,陳縣就成了反秦勢力的大本營,韓人、趙人、魏人,甚至是燕人,都彙集到這裡,張耳陳餘也不例外。

但令所有人沒想到的是,被他們唱衰成夫差、智伯的秦王,短短一年時間,就組織了六十萬人再度撲來,且由戰功赫赫的王翦統帥,沒有給楚國半點機會……

當項燕敗退時,陳縣也被秦軍攻佔,城內的各國人士倉皇出逃,陳餘也欲走,張耳卻勸他留下來。

張耳道:“項燕已敗,楚國必亡,沛、泗、魯、薛皆爲秦地,齊國閉關不納吾等,代地遼東遙遠,你我還有何處可去?”

陳餘急了:“兄長此言雖有道理,但也不能留在此地,陳乃淮北重鎮,秦軍必以大軍駐守,太過危險。”

張耳不愧是做過縣俠的人,雖然享受多年富貴身體有些發福,志氣有些消磨。但自從遭到秦軍攻擊,失去地盤,失去賓客,妻死子虜後,他卻又回到了刀口上舔血的日子,變得越發大膽精明起來。

對陳餘的擔憂,張耳微微一笑,將案几上小盞裡點燃的膏油燈移到陳餘面前,讓他看。

“看什麼?”陳餘不明白。

張耳道:“此燈點燃,照亮屋室數丈之地。”

他又一指燈具處:“但,且看燈下尺寸之間!”

陳餘一瞧,的確,雖然火苗在燈芯上晃動,照亮了他們,但由於被燈具自身遮擋,在燈下,卻產生了一小圈陰暗區域……

“明燈之下,亦有暗處。何況秦人新得陳地,無法將秦國那一套立刻搬過來,與其在荒野裡流亡,不如留在此處。不僅更爲安全,且我人脈熟識,有不少受我恩惠的人能爲吾等所用。一旦時局有變,陳縣通衢之地,也方便行事!”

於是,張耳陳餘便在陳縣隱藏了下來,棲身里閭市井之間。果然如他們所料,城內數萬人口,加上戰爭逃亡進來的人,加起來近十萬之衆,秦人根本無從查驗,只能讓各里閭把在住人口的籍貫、姓名報上來,給他們分發新的驗、傳。

張耳陳餘來到陳縣很長時間了,一口本地方言講的十分流利,便冒充是附近陽夏縣人,逃亡至此,就這麼拿到了秦國駐軍分發的“良民證”。

張耳剃了自己的頷下長鬚,裝成兄長,做販夫的勾當,陳餘則蓄起鬍子,裝作弟弟,以儒生身份爲遮掩。

當時的二人,還帶着一絲項燕再創奇蹟的期望,然而事與願違,上個月,消息傳來,項燕戰死,壽春淪陷,楚王也被俘……

二人不知道昌平君繼了王位,只以爲楚國已徹底亡了。

但這時候,卻又有一個機會擺到了他們面前:秦王來陳縣了!

張耳陳餘一開始也沒什麼想法,但一個同樣躲在陳縣的韓國人卻找到了他們,提出了一個建議:

“秦南面而並五國,雖是其六世之勝,積勢久矣,但仍離不開秦王政頗有雄略,欲並盡天下,懷貪鄙之心,行自奮之智,遣謀士良將如揮手臂,發數十萬大軍如赴圍獵。故七年之內,已滅五國,此千古未有之事也,政亦百世未有之君也。”

“故欲阻秦兼併,欲使五國光復,已非兩軍交鋒之事,當效燕太子丹,以刺客殺秦王,我聞秦王長子亦未成年,若秦王死,則主少國疑,兼併之事可稍緩。”

那韓客言罷,對着張耳、陳餘長拜及地:“良之所以離開新鄭,遣散僮僕三百,弟死不葬,何也?毀家紓難,願求猛士刺秦王!非但想爲韓國報仇,亦是想爲各國人士的復國贏回一點希望!願張俠、陳君能與我共謀大事!”

……

回想到這裡,陳餘只感覺脊背發涼,那位韓人張良行事頗爲縝密,每一步都計劃得很妥當。

三人分工合作:張良負責出錢;張耳負責利用自己的遊俠人脈,尋找孔武有力又有膽略,與秦有仇的壯士;陳餘則被安排着,打探清楚秦王的行蹤、守備情況,看能不能找到機會。

他正苦於無從下手時,卻於昨日,在陳縣北門,遇到了匆匆入城的叔孫通……

陳餘得知叔孫通要去見秦王,不由大喜,他當然不會讓這個魯儒去做刺殺之事,只是請他幫忙打探秦王身邊的虛實。

叔孫通當時也滿口答應,不過,就在陳餘得意洋洋地將此事告知張良、張耳後,張良卻立刻起身問他。

“那叔孫通,陳君是如何認識的?”

陳餘老老實實將他們相識的事說了出來,張良更是勃然色變:“俗諺道,幾事不密則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刺秦之事本是機密,陳君卻將事情告訴了一個相識不過月餘的人,事恐泄矣,恕良不能再奉陪,告辭了!”

說罷,張良便單方面中斷了與二人的合作,不知所蹤,陳餘一邊罵張良膽小,卻也有些擔心叔孫通那邊。

當張耳安排手下見叔孫通大搖大擺地跟着秦王車駕出入陳縣行宮,頭戴博士之冠,還與一個秦吏作揖而別時,陳餘只以爲這廝已經叛變革命了,所以才潛伏在他住處,有了眼下這一幕……

陳餘將短劍逼近叔孫通的脖頸:“汝夫子寧可身陷囹圄也不願應秦王之召,你倒好,才一天,便穿上了秦王的博士之服,招搖過市,真是個欺師之人!你是不是也將吾等供了出來,跟秦王換富貴了!我的懸賞,可值五百兩黃金!”

“我若如此,秦吏兵卒早已隨我破門而入了。”

叔孫通解釋道:“秦王祭祀時,廟宇內外,圍了中車府衛、郎衛千人,又有一千人守住街道。我進去時,經歷了三次搜身,其中兩次幾乎將我全部扒光。”

“而之後秦王前往行宮,前後左右也有千餘人護送,各有郎衛和秦卒在每條秦王經過的街巷提前搜索,尤其是臨街的樓閣,更是統統清空……”

“守備如此森嚴,陳君,汝等要做的事,絕無機會。”

雖然陳餘沒有直說,但叔孫通豈能猜不出他們到底想幹嘛?

於是便將陳餘的劍輕輕推開,嘆息道:”秦王防守嚴密,無隙可乘,陳君,要我說,此次的事,還是算了罷。此時去行刺,不過是飛蛾撲火,不如留着有用之身,以待時變。“

陳餘一陣默然,但又揪着他斥道:“你已投秦,當然會如此說!”

叔孫通卻嚴肅了起來:“我叔孫通雖被人罵善面諛,無廉恥,爲人不忠。但卻單單守着儒生的五常,那便是仁、義、禮、智、信。我以爲,在這動盪的季世,這五樣東西,是比所謂忠君愛國更重要,是故,我既然答應了陳君,就絕不會做反悔出賣之事!”

陳餘聽罷默然,他之所以信任叔孫通,請他幫自己探查秦王守備虛實,不也正是因爲這一點麼?

叔孫通再接再厲:“再者,我今日討了秦王歡心,被秦王徵爲博士,我若不應,頭顱此刻已懸於城樓了……”

“不過也正因如此,我便能去咸陽,做待詔博士,爲陳君等做內應。秦王好大喜功,如今已奪取泰山,說不定日後會有封禪之舉,定會召諸博士隨行,屆時我也在其間,或能爲汝等通風報信,助張俠和陳君成事……”

說到這裡,陳餘已經沒了殺心,他連忙將叔孫通拉起來,作揖道歉道:“陳餘愚鈍,差點誤會了先生!”

他不知道的是,叔孫通是不會將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秦王那邊要逢迎討好,反秦義士這邊,也不會撕破臉皮,將路封死……

叔孫通拉了拉自己的衣襟,笑道:“無妨,再說了,今日之行,雖然發現刺秦之事無機可乘,但我也不算一無所獲……”

“我記得陳君在魏亡後,去投我夫子,說在魏國時,張大俠的夫人,是被一個秦吏所害,他還用奸計害死了魏武卒周市,及數百義士,那秦吏叫什麼來着?”

“他叫黑夫!”

陳餘咬着牙,那是他此生最大的恥辱,自從那件事後,就總覺得虧欠兄長張耳,也對不起周市和死難的遊俠、魏士們。

“然也!”

叔孫通一拊掌,笑道:“我今日去見秦王,正好遇上了那黑夫!他也在陳縣!”

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622章 故人第284章 秦王(上)第878章 狗血第958章 定一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614章 賭徒第140章 八卦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1020章 我來第614章 賭徒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47章 秦之律令第591章 輔助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507章 風雨欲來第849章 博浪沙第623章 往事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125章 先登第610章 商社第907章 中國合則強分則弱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130章 軍醫第193章 野心與良心第326章 大朝會第689章 象箸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610章 商社第780章 一朝英雄拔劍起第136章 擺闊第260章 商功第900章 不殺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610章 商社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326章 大朝會第204章 郡命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642章 法吏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1004章 天地間不見一個英雄第619章 項氏第662章 梅鋗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502章 狐假虎威第898章 驅傳渭橋上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第579章 兩戰第622章 故人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1026章 鳴鏑第382章 郡尉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120章 屯長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1011章 抵足而眠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123章 任俠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198章 官大夫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315章 入關第329章 一國兩制瞭解一下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425章 三窟第624章 快活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185章 軍賊第909章 鴻門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373章 羊圈第899章 體面第886章 影子第667章 換相第27章 最後一天第28章 旬日演兵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285章 秦王(中)第418章 胡兒十歲能騎馬第448章 騎戰第576章 舊部第576章 舊部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