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五年計劃

聽到“黑夫”之名時,項莊停下吃糖,豎起了耳朵。

兩年前的蘄南之戰,楚人或言項燕戰死,或言其匿身逃走,但項家人卻很清楚:項燕在戰敗後自殺,還讓族人項聲帶着他的頭顱逃出戰場,帶回下相……

項燕首級雖被項家秘密安葬,但他的屍身,卻留在戰場上,遭到秦人羞辱,戮爲無數碎片。而堪比斬將的奪旗之功,卻是被一個叫黑夫的無名小卒獲得。

不曾想,他竟藉此發跡,如今已做到了右庶長的高位!

嚴格算起來,此人也是項氏仇讎之一,得知這糖竟是那賊子所制,項莊頓覺臭不可聞,彷彿吃到什麼髒東西般,偏頭偷偷將其吐掉。

然而,項梁卻只是面色微變,立刻恢復了正常,與隗夫人談笑如故。

蘄南之戰後,安葬好父親首級,他對家中嚷嚷着要與秦人決一死戰的族人說:“勾踐困於會稽時,若是爭一時之勇,悉起五千人與吳交戰,恐怕越國當時便亡了。如今秦正強,楚將亡,大勢已去,不可強求,當效仿范蠡文種之策,十年生聚十年教訓,以待他日報仇!”

舉家被迫遷往關中時,他也如此安慰衆兄弟:“湯系夏臺,文王囚羑里,晉重耳奔翟,齊小白奔莒,勾踐入姑蘇,其卒王霸。由是觀之,何遽(jù)不爲福乎?”

他們項氏,可不是楚懷王!

已決定臥薪嚐膽的項梁,哪怕真正的仇人秦始皇、王翦站在面前,也能裝成順民,豈會因黑夫動怒?

隗夫人亦想試探項氏可有異心,方纔故意提及奪項燕之旗的黑夫,觀項梁臉色,見他一切如常,便放下心來。

既然收了項梁金子,她也說起了項氏最關心的事情。

“我已請人詢問清楚,御史府的凋令出來了,雲陽縣獄吏曹咎,將調往泗水郡下相縣做獄掾。”

獄掾掌管訴訟刑獄,是職權僅次於主吏掾的縣曹長吏,若是一個鐵面無情的人,留在下相的族人日子可不好過。

隗夫人道:“曹咎是個容易說話的人,他在朝中也有背景,新提拔的御史程邈在雲陽獄時受過其恩惠,好生結交,今後或許能派上用場。”

項梁鬆了口氣,笑道:“今歲去山東赴任的官吏,可真不少。”

隗夫人飲了一口熱湯:“朝中頻頻向山東各郡縣派遣新吏,無非還是要去履行陛下的國策。”

這是繼去歲收天下之兵,隳河防關隘後,朝廷的又一個大動作。

身着黑衣的秦吏,出函谷關時,車上都拉着標準度量衡器具。一旦上任,便立刻開始推行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的工作,廢除六國舊制,一切向咸陽看齊。

這些舉措,對項氏等地方豪長打擊不小,不同於鬆散的六國律法,秦律嚴苛,項氏少不得要收斂許多,私兵是不能養了,土地、隸臣、徒附數量也會被限制。

而鑄幣本就是項氏重要財源,一旦錢同幣、幣同形,不允許私人鑄造,每年就少了一大筆收入。度同尺、權同衡,也意味着他們再沒法用私家器量玩“大釜借出,小釜收回”的恩惠把戲了。

他們是驕傲的貴族,每家都有數百年曆史,藏中有典籍傳家,一旦書同秦篆,六國文字便只能偷偷教子弟。

這些制度將給項氏及山東豪貴帶來諸多不便,項梁也只能感慨,若是秦在燕、齊、楚封邦建國就好了。

他聽說秦始皇諸子皆年幼,年輕的諸侯王肯定會依賴地方勢力,因其俗而治之。而不像咸陽任命的秦吏一般,只對皇帝負責,衝地方豪長喊打喊殺,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並視秦法爲鐵律,強行矯正六國百姓風俗習慣……

但這都是敢怒不敢言的事,只能硬着頭皮接受。過去兩年裡,項梁已經學會閱讀秦篆字,他知道,在絕對的權勢下,卿族若不做出改變,就只有滅亡一條路!

隗夫人寬慰他道:“這些國策,乃丞相府、御史府、少府共同監製,但實施期限不同,律令已在郡縣推行,度量衡、軌距要在今年內(秦始皇二十七年)全部替換,書同文則可以稍緩。”

她說起了這件趣事:“上月黑夫製出樹皮紙後,陛下大喜,在關中廣建造紙工坊,造紙發往山東,要諸郡縣在書同文的同時,也要試用麻紙、皮紙,與簡牘並行。但帛書卻不得再用,違者罰帛一匹!”

項梁可以想見,楚人將會抱怨不止,因爲楚貴族最愛用帛來書寫繪畫,或作爲裝飾,或帶入墓中,已經成了一個傳統,他家就有不少帛書所寫的《縱橫家書》《老子》《唐虞之道》,驟然廢止,恐怕楚人不會樂意。

好在,在這件事上,考慮到六國士人沒辦法一朝一夕學會秦字,黑夫向皇帝提出了一個建議。

“六國文字異形久矣,驟然廢之,恐有不便。不如以五年爲期,使六國文字及帛書漸次沙汰!以秦篆隸書及紙代之!”

他還說:“秦自有制度,郡縣編造計簿,遣吏逐級上報,奏呈朝廷,藉資考績,稱爲上計。而陛下高瞻遠矚,興麻紙,書同文,爲天下劃長久利。這五年沙汰之政,不妨稱之爲五年計劃!”

可惜,秦始皇爲政急促,嫌五年太長,遂改爲三年,於是就出臺了“三年計劃”,三年內要製作三百萬張紙,徹底取代帛書,並逐漸淘汰竹簡!

能說動皇帝稍改國策,這是了不起的成就,右庶長黑夫儼然成了皇帝近來較爲信重的新貴,關心朝局的人,紛紛拿當年最受寵的李信與他相提並論……

說到這,隗夫人已把一斤黃金能買到的消息統統告訴項梁了。

項梁便拉着項莊告辭前,隗夫人似又想起了一事,炫耀似地對項梁道:

“卻是忘了一事,右庶長黑夫,臘月將要成婚,做了這些請帖廣邀賓客,舅翁(隗狀)亦在受邀之列,但他年邁,便讓我與伯兄伯嫂前往……”

她很樂意去捧這位新貴的臭腳,但又捨不得多花錢,一對鳳眼不斷暗示項梁。

項梁瞭然,知趣地拱手道:“世人常以爲,右庶長曾奪亡父之旗,項氏恨之,可實際上,吾等區區荊楚黔首,亡國之餘,豈敢有怨?今右庶將婚,樑身份卑微,不敢涉足筵席,還望夫人能代項氏賀之,以表恭順之意,禮物明日備齊,送至夫人府邸!”

……

秦始皇二十七年,正月初一(十月初一),碭郡陽武縣戶牖鄉,在鄉寺當臨時工,做斗食小吏的陳平,亦在同僚豔羨的目光中,從郵人手中接過一封來自咸陽,色彩紅豔的紙質請帖……

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896章 若爲自由故第689章 象箸第371章 慷慨悲歌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754章 廣闊天地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209章 做個有用的人第606章 三十四年第453章 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第513章 法今王第495章 虎女焉能嫁犬子!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40章 回家(下)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37章 順杆爬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429章 父親第16章 要小心……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178章 項燕第604章 海東第205章 入郢第202章 紅糖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150章 陳屍第779章 苟富貴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850章 一手獨拍疾無聲第585章 兒戲第139章 張蒼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64章 投書者第654章 三鼓第992章 大蟒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612章 命名第205章 入郢第480章 三傑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864章 亡秦者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721章 陸梁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381章 孤雁第467章 蕭何第167章 短兵第844章 瑚璉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552章 羣雄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375章 烏氏倮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659章 自討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259章 章邯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992章 大蟒第653章 什長得誅十人第353章 項籍第635章 薪火(上)第893章 望夷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943章 思蜀第666章 七閩第594章 順逆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464章 塞上中原第819章 包羞忍恥是男兒第18章 袍澤們第700章 有的人把名字刻在石頭裡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952章 不如諸夏之亡也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740章 革命不是請客吃飯第883章 商於六百里第163章 陽城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362章 蘄年宮第983章 隨波逐流第975章 鄭韓第19章 較勁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561章 亂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