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

bookmark

時間進入四月下旬,農忙結束,北地開始進入徵兵修習行伍射術的農閒期。

爲了籌備來年用兵之事,北地郡尉府近來十分忙碌,黑夫也時常召集縣尉、尉史及牧師官等共聚一堂,給他們開會安排任務,會上不時冒出一些金句來。

比如這一句。

“臨戰合刃之急者三,一曰得地形,二曰卒服習,三曰器用利!”

郡尉此言一出,在場負責會議記錄的刀筆吏們立刻將其抄錄到黃麻紙上。

黑夫讓衆吏好好消化這句話,自己則拿起杯盞,喝了一口妻子給他泡好的枸杞菊花水,過了好一會,才慢慢道:

“兵法言,人常死其所不能,敗其所不便。故用兵之法,教戰爲先。”

所謂卒服習,便是加大對士兵的訓練,使之知曉金鼓旗幟,熟練搏殺技能,上了戰場,也不至於慌亂不知所措。

北地郡是邊郡,所以有常備的郡兵、縣卒,但亦不多,郡府義渠城有一千,蕭關、烏氏塞兩個邊隘各有五百,其餘六個縣,亦各有五百,總數不過五千。

這些郡兵縣卒,作戰時頂多能抽調一半,所以戰爭的主力不是他們,而是臨時徵召的戍卒。北地郡戶數三萬餘,口數不到二十萬,比起黑夫的家鄉南郡大爲不如,且半爲戎狄之民。好在此地民風彪悍,百姓參軍較爲積極,三戶一丁,抽調萬餘人不在話下。

除了郡兵、戍卒外,還有大原、烏氏、朝那、義渠等戎人部落的騎從,能湊出三千人來。

如此一算,北地郡能出動的最大兵員,就是萬五千人。

按照秦始皇對隴西、上郡下達的命令看,戰爭明年就可能打響,黑夫必須抓緊時間訓練他們了。

“塞外之地,土山丘陵,曼衍相屬,平原廣野,此車騎之地,步兵十不當一。”

黑夫已經給這場戰爭定了基調,能否獲得大勝,車騎將是決定性的因素,所以他決定加大北地郡車騎兩兵種的數量,尤其是騎兵。

各戎部湊出的三千戎騎,屬於臨時徵召,由部落君長率領參戰,不必郡尉訓練,黑夫也不想過多依賴他們。他打算以三百嫺熟騎射的北地良家子爲核心,在鬱郅、義渠、涇陽三地牧場上,訓練一支裝備高鞍馬鐙的,純粹由秦人組成的騎兵。兵在精不在多,一千即可!

黑夫的計劃是,半年時間,讓鬱郅縣尉公孫白鹿訓練三百良家子,教授他們騎兵的戰法,熟悉高鞍馬鐙。待到入秋時,再進一步徵召郡中數百能騎馬射箭的青壯入伍,使良家子一人教兩人,明年入夏便可成軍……

至於其他材官、甲士、徒卒的訓練,黑夫決定自己親手抓。

說完“卒習服”,黑夫又強調了“器用利”。

“兵刃若不鋒利,與赤手空拳何異?甲冑若不堅硬緊密,與布衣袒裼何異?弩若不能遠射,與短兵何異;射不能中,中不能入,與無矢無鏃何異?故兵法曰: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敵也!”

黑夫開春行縣,好好視察了各縣武庫,總體來說是比滿意的,北地郡位置重要,咸陽沒少往這邊運送兵刃、羽箭,但這些兵刃多爲青銅,鐵兵較少。

在山東六國鐵兵器鍛造已較爲成熟時,秦卻仍沿用青銅,因爲可以量產,雖然臻於青銅兵刃製造的巔峰,但卻有一個問題:北地郡缺銅、錫!

這便意味着,北地郡的兵刃,只能仰仗咸陽武庫,以及漆縣的鐵礦,雖說並不遙遠,可一旦打起仗來,戰線綿延千里,前方沒有兵工廠及時補給兵刃、箭簇,或將成爲一個隱患。

黑夫巡視諸縣時發現,位於泥陽縣泥水與涇水之交,一個叫“弋居”的地方,有一個鐵礦。當地也有些小的作坊,能打造鐵製農具。經探查,那鐵礦規模不小,若大規模開採,每年可出好鐵數萬斤!

所以黑夫在與郡守商洽後,向秦始皇提出了一個請求:在北地郡設鐵官,徙關東鐵匠來北地,開礦冶鐵,就近生產鐵兵器,以彌補前線兵器的不足……

順便,北地郡有了鐵工坊,黑夫也方便要求工匠,爲自己鼓搗一些在對匈戰爭時能大放異彩的小發明。

不過,事後黑夫卻又覺得,這些都是未雨綢繆,甚至有點錦上添花的意思,因爲他從烏氏倮處聽說了,匈奴的冶金業,可比中原落後了不止一點……

草原上早在商周時期,就有不少青銅文明的遺蹟,匈奴也會冶煉青銅,銅刀、銅劍、銅鏃、銅斧、銅馬嚼等武器和馬具十分常見。

不過相對於需求,其數量實在稀少了些,匈奴的銅鐵,少數自產,多數是從中原和遙遠的阿爾泰山一帶進口,價值不菲。在匈奴腹地,有時候一把小銅刀,就能換一頭牛,一些普通的匈奴牧民,不得不以石爲刃,以骨爲簇。

所以在甲兵方面,算是匈奴之短,中國之長技。

既然往塞外運銅鐵能發橫財,中原冠帶七國混戰時,秦、燕、趙三國的銅鐵,都沒少流出邊塞。但隨着秦滅燕、代,匈奴從中原獲取的銅鐵,便迅速減少!

黑夫來到北地郡後,更加大了對走私貿易的打擊。

“哪怕是一根針,亦不許流出關外!”

這場會議的最後,黑夫給賊曹掾下了死命令,長城戍卒,一旦發現意圖越境走私者,可不報而殺之!

這也就算了,黑夫又追加了一條:“所得私販贓物財貨,邊卒可盡取之!”

賊曹掾愣住了,牙齒都有些打顫,這位郡尉真是狠啊!

如此一來,邊卒將無比欣喜地射殺任何敢越境的走私商賈,奪取他們的財貨。直到戰爭開始前,再沒人敢堂而皇之地靠近長城,烏氏將成爲唯一有資格出關貿易的商賈。

這項苛令肯定會讓邊境商賈叫苦不迭,但黑夫卻沒工夫可憐他們,邊境商賈可以爲秦所用,也可爲匈奴所用,若是這些走私商販爲了利益,出賣內地情報,也是一樁麻煩事。

並不是每個商賈,都能像弦高那樣愛國。

黑夫手邊一壺枸杞菊花茶喝完,這場會也算開完了,卒服習、器用利兩事,他已安排衆人去操辦,唯獨排第一的“得地形”,黑夫卻沒有提及。

這件事,黑夫是交給陳平和烏氏商隊去勘查的,他們上月底出塞,如今已過月餘,應該已經深入了匈奴河南地,也不知道現在到哪了?

……

陳平一行人,依然在賀蘭山下的匈奴駐牧地停留,陳平倒不擔心己方的意圖暴露,畢竟烏氏商隊每年都來,頭曼單于還邀請烏氏延去頭曼城一趟,不怕冒頓不放行。

他感興趣的是,在商隊啓程前,烏氏延被冒頓邀去大帳,據說帳內只有他們二人,這種規避外人的場面,一般都是用來密談的……

被黑夫安排在身邊,保護陳平的兩名郡兵有些隱隱擔憂。

“烏氏延會不會出賣吾等?”

陳平卻一點都不怕,笑道:“烏氏若連同哪方做生意更賺都不明白,也不會有今日財富了,不過……”

他惡意地想道:“過去十年間,烏氏帶出關的貨物中,恐怕也夾雜有銅、鐵等違禁品吧……”

這是昨日陳平從烏氏延口中套出來的話,烏氏延堅稱這是向少府稟報過的,偶爾給匈奴帶點銅鐵之物,以博取他們的信任,也方便展開貿易,勘查敵情。

此番出塞,亦不例外,在郡守、郡尉准許下,烏氏給冒頓帶來了一百柄小銅削,不過,匈奴人仍嫌這太少,還不夠一個部落分。

所以陳平猜測,此次冒頓請烏氏延去密談,聊的便是下半年烏氏是否能再給匈奴運一批銅、鐵之器……

午後時分,烏氏延回來了,滿口馬奶酒味,進入營帳後,也不說話,待到衆人啓程,到了半途中,沒有匈奴人耳目後,他才讓陳平過來,對他說道:

“冒頓王子找我去談的,果然是關於走私銅、鐵金器出塞一事!”

陳平一笑,他猜的沒錯,誰料烏氏延又道:“不過這一次與往常不同,冒頓所欲得的,不止是現成的銅鐵器具,他竟詢問我,能否從中原,往匈奴帶一些能採礦、冶鐵、鑄器的工匠!他必以重金購之!”

陳平的笑止住了,回頭看看營帳連綿的賀蘭山匈奴別部,不由驚訝。

“假以時日,冒頓或爲草原之雄乎?才十八九歲年紀,竟然能領悟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

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956章 肱股羽翼第119章 絕地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27章 最後一天第940章 天下已定蜀未定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737章 仁者無敵第128章 爭首第431章 御中發徵第390章 溫暖第171章 破楚策第19章 較勁第151章 書生亦殺人第94章 封診式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458章 好男兒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670章 獨斷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975章 鄭韓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1031章 扶桑第905章 始皇帝未竟的事業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667章 換相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644章 武昌第986章 出關(上)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25章 不是冤家不聚首第678章 風暴第343章 滑稽第103章 殺意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74章 審當賞罰第890章 楊喜第295章 伐蛟取鼉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71章 遲來一步第481章 祭酒第248章 言志第7章 喜第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第582章 任將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558章 螳臂第701章 兵家大忌第89章 善惡對錯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66章 監守自盜第146章 沸鼎第889章 主角第11章 自食其果第710章 始皇帝死而地分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522章 治大國如烹小鮮第1024章 我要拿你的頭蓋骨當碗使!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1031章 扶桑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353章 項籍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259章 章邯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40章 回家(下)第105章 打穀第40章 回家(下)第332章 同行冤家第662章 梅鋗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644章 武昌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1005章 嘗麥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871章 不臣之心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64章 投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