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

bookmark

“皇帝這是想將我放到爐火上烤?“

這場對匈奴作戰的軍議完畢後,隱約能感受到其他將領看自己時略顯怪異的目光,中車府令趙高那略帶憂慮的眼神,黑夫心裡只剩下了一個想法:

“玩脫了!”

本來想說幾句赤誠的話,在秦始皇和公子扶蘇心裡加點分,示拙與求田的效果差不多。誰料表現太過,竟被秦始皇順水推舟,安排得明明白白。

監軍,要麼是君之寵臣,監隴西軍蒙毅便屬於這種,要麼是國之所尊,監上郡軍的廷尉李斯如是焉,也有章邯這類實幹派,順便管管鋪橋修路。

安排公子做監軍,也不是沒有,但黑夫一點也不想要公子扶蘇去北地郡做監軍!

因爲他不願被早早捲進奪嫡之爭的深水裡,寧可在岸上默不作聲地先旁觀一陣。

但事與願違,皇帝命令已下,不得不從。

帝王之心,真是難以預料,黑夫甚至都不知道,皇帝這麼做,到底是真心想要培養扶蘇,還是故意要讓自己多承受些壓力。

黑夫最近已經有些鋒芒太盛,被妻子勸說要低調些,不然休說同僚將領,連朝堂大佬也要忌憚他了。誰知道,眼下又被安排了公子扶蘇,未來帝國最可能的繼承者做監軍……

這不是故意要將他推到風口浪尖上麼!

黑夫可以預見,這場戰爭裡,無數目光都會投向北地,盯着他和扶蘇的一舉一動。事後不論怎樣,黑夫身上,都會被打上“扶蘇”的標籤,很難甩脫。

共事,有時候也是一種政治印記。

事到如今黑夫只能這樣安慰自己:“幸好皇帝只讓扶蘇做我的監軍,而不是主將、副將……”

黑夫想起了自己讀過《左傳》裡的一個故事。

晉獻公派遣太子申生進攻東山皋落氏,大臣裡克進諫說:“大子,是奉事宗廟祭祀、社稷大祭和早晚照看國君飲食的人,所以叫做冢子。國君外出就守護國家,如果有別人守護就跟隨國君。跟隨在外叫做撫軍,守護在內叫做監國,這是古代的制度。”

總之,國君的大兒子不能帶領軍隊,且出征在外,容易發生不測。一旦某位公子被主君安排領軍爲將,出征在外,基本就意味着,他與君位無緣了。

監軍倒還好,屬於公子可以擔當的“撫軍”,只是臨時差遣,且監軍不干涉軍務,只管監督,避免了爭吵和請示的尷尬。

“如今爲時尚早,未來已經改變,一切都是未知,眼下只能見招拆招了。再說了,也並非全是壞事,與扶蘇相處,能觀其言察其形,搞清楚他是怎樣的一位公子……”

打定主意後,到了是夜,黑夫正欲拎着瓶酒,去找同僚將領裡,唯一能算朋友的李信聊聊,卻不料,謁者也來告知,皇帝召他謁見……

黑夫連忙跟着謁者前往,入內後,秦始皇還是老樣子,看着永遠讀不完的奏疏,只是從過去沉重的竹簡,變成了輕盈的紙片——皇帝允許地方上紙簡併用,但上書給朝廷的文書,一定要用紙!至於不用紙的,你是存心想累壞皇帝陛下麼?

這也是地方上推行紙張最大的動力。

本以爲,秦始皇會聊聊讓公子扶蘇去北地軍監軍一事,豈料一照面,他就問了黑夫一個極其尖銳的問題!

秦始皇擡起眼,點着奏疏裡的一句話皺眉道:

“各郡均獻上所織毛衣。隴西毛衣曰‘織皮’,上郡、代北毛衣曰‘氈衣’。然北地郡烏氏所獻毛衣,卻叫‘恆源祥’,烏氏倮說是你取的名,此何意也?”

……

黑夫決定,以後再也不胡亂玩梗自娛了。

但現如今,他只能開始當場編造起這三個字的意義來,好容易才搪塞過去。

“恆者,久也;源者,泉本也;祥者,福也,從示羊聲。此三字相合,寓意毛衣潔淨無味如活水之源,能夠恆久穿着而不爛,且衣者有福也……”

黑夫也是佩服自己,一通鬼扯,聽上去還似有幾分道理!

雖然秦始皇將信將疑,但只當是黑夫出身卑賤,雖然後天勤奮學習,但常出一些上層人士理解不了的俚語歪句,也不以爲怪。便順着此事,說起各郡籌備的戰爭物資來。

和過去不同,此番在北方作戰,毛衣成了新的戰略儲備,烏氏倮形容說,胡貉之地,積陰之處也,木皮三寸,冰厚六尺,必須食肉而飲酪,並披上鳥獸的厚皮毛,方能禦寒。中國之人在春夏去還行,若在當地越冬,不能適應其水土,恐怕會十死三四……

雖然預定的開戰日期是春末夏初,但此戰要進攻的地域廣闊,若不能一鼓作氣結束戰爭,可能會拖到明年,縱然佔領了北假、河南,也要留大量兵卒戍守,他們的過冬問題,不能不加以考慮。

皮裘太貴,於是,毛衣就成了最好的選擇。如今,非但是隴西郡,其餘幾個邊郡都引入了羌羊,利用少府研製的技術,開始飼養剪毛織布,去年,隴西產3000件,北地產1000件,上郡、代北各500件。

產量比前年翻了兩倍,但秦始皇仍覺得太慢了,於是各郡都在拼命想辦法,提高產量。

隴西郡仗着與羌羊的原產地湟中最近,或搶或買,不斷擴大規模,甚至還向羌人收購羊毛。

北地自不必說,烏氏倮在黑夫的建議下,開始將毛紡視爲日後自家的支柱產業,大肆購買羌羊入郡。黑夫的夫人葉氏則建議將廣大婦女發動起來,戎人養羊,夏女織布,形成一個華戎互利的循環。

上郡、代北三郡起步晚,距離產地也遠,於是就在羊的品種上打起了主意。在蒙恬的奏疏中,說一個從楚地移民到雁門郡的牧羊大戶班壹,帶着他手下的數十牧童,試圖讓羊毛纖細的羌羊和當地羊毛粗糙的綿羊雜交,希望能生出適合剪毛織布的品種來……

這一切,都是爲了完成秦始皇的要求:明年各郡的毛衣產量,還要再翻一番!即便如此,北征的十五萬兵卒裡,能穿上毛衣的,十分之一都不到,民夫就更別提了……

除了禦寒的冬衣,還有糧食,秦始皇已讓九卿之一的治粟內史籌備軍糧,等到明年開春,約莫能籌集三十萬人食用一年的分量:五百萬石!

“隴西郡軍糧可當地自行籌備,代北軍糧從太原、河東征集,北地、上郡則由關中供應。”

在關中附近作戰的好處便顯現出來了,等到春末夏初,交給北地郡的一萬五千民夫,就會從豐饒的關中,從鄭國渠等糧倉,押解軍糧、刑徒,一路跋涉去北地郡報到。他們由縣尉、遊徼、亭長帶領,就像許多年前,黑夫帶着安陸的小兄弟們踏上征途一樣……

磧裡徵人三十萬,翌年歸來又幾何?

黑夫也不知道自己提前推動這場戰爭,對他們來說,是好是壞。

“只希望這一戰,能一舉平定北疆,讓秦人在河南北假深深紮下根,打造出一個塞上中原吧……”

這時候,只聽秦始皇忽然說起了另一事。

“朕嘗聞,先知稼穡之艱難,乃逸。”

“然公子王孫,未嘗目觀起一撥土,耘一株苗,不知幾月當下,幾月當收,安識世間餘務乎?”

“軍旅之事亦然,若只聽聞千里之外的捷報,未嘗與大軍共同出征,聞金鼓震天,視狼煙滾滾,豈能知兵事之艱難,而明北逐匈奴之必要?”

“這些事情,都是扶蘇需要知道的。”

黑夫立刻打起了精神,他知道,這次皇帝召見的戲肉,來了!

第88章 罪與罰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320章 帝業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629章 辦不到第442章 千里馳遠李將軍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357章 家門閥閱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779章 苟富貴第358章 護短第540章 學以致用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第1009章 博弈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665章 你信的是哪個洛阿神?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449章 錘砧第119章 絕地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846章 誰當其罪誰其賢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419章 善爲誘兵以冒敵第139章 張蒼第832章 天下誰人不通黑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488章 農家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454章 狼之子第365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356章 黃老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243章 利鹹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396章 使至塞上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343章 滑稽第139章 張蒼第415章 男兒本自重橫行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917章 萬人敵第297章 照單全收第712章 亡秦者第921章 誅惡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481章 祭酒第862章 等上路兵線第500章 綁架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446章 撼山第393章 大買賣第1019章 飲鴆止渴第678章 風暴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441章 凡事預則立第817章 秦始皇三十八年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459章 大丈夫第895章 待到打下咸陽城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第745章 戰長沙第938章 權力是個古怪的東西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125章 先登第951章 沒有皇帝的帝國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712章 亡秦者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748章 灌水第650章 藥(下)第274章 五十里而爭利第773章 二世皇帝第70章 若敖之鬼第551章 朕安第897章 我來看你了第570章 我願世間少英雄!第236章 威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