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4章 萬馬齊暗究可哀

“臣有一個法子,不必禁百家、燒史、焚書,便能達到丞相所說的一輿論、人心之效!”

黑夫很理解李斯倡議“焚書”的緣由,從封建郡縣之爭開始,部分儒生士人鼓譟復古已經很久了,自泰山封禪,他們與朝廷離心離德後,有頗多的人以古非今,表達自己的不滿。若是放任不管,任由謠言誹謗流散,長此以往,的確會動搖帝國的根基,這是皇帝無法容忍的。

既然有商鞅這個前輩燒詩書明法令在前,焚書,就成了最簡單也最便捷的方式……

但將打擊面從《詩》《書》擴大到整個諸子百家,且要全面禁止言談、教學,甚至到了滅天下私學的程度,實在是太誇張了。

那樣的話,燒的可不止是《詩》《書》和六國曆史,想想吧,荀子的《天論》,墨家那些簡直可以稱之爲物理學的理論,眼下在皇帝和李斯眼中雖是“不中用之學”,但假以時日,未嘗不能成爲科學的萌芽。還有後世膾炙人口的《莊子》等書,若也不由分說,被一把火焚得乾淨,在黑夫看來,簡直是在暴殄天物。

雖然官方博士藏書沒燒,可一旦這些知識僅有寥寥數人能夠接觸,在民間沒了流傳的空間,傳播就是犯法,它們距離徹底消亡也不遠了。

每個國家都必須有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官方也會大肆宣揚,但若將其他學科全部禁絕,讓人天天背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這二十四字真言和黨紀黨規,誰受得了?

思想需要統一,但卻不能太單一,春秋戰國創造的百家之學,如同野蠻生長的百花齊放,奼紫嫣紅,滋潤了後世兩千年。若一棍子打死,讓華夏出現文化斷層,實在是可惜。就像是田地裡,雖然雜草除盡,然穀物的繁盛之下,其生態系統亦是脆弱的。

歷史上無數次證明,將學術問題政治化,打壓異己,獨尊儒術,搞文字獄,可以短時間內讓反對的聲音消失,遺害卻是無窮無盡。

萬馬齊喑,終究是可哀的事。海納百川,方能成其大也。

人作死就會死,那些嘴長的儒生黑夫救不了也不想救,他只希望,切勿擴大化,讓其他無辜的池魚也被殃及。

今日之事,或許會得罪李斯,但以黑夫對皇帝的瞭解,或許他更樂見自己表達出不同的想法呢……

當衆和李斯搞辯論賽?沒那個必要,管你說得天花亂墜,激情澎湃,黑夫知道,皇帝和法家,根本不關心長遠的未來,他們只看現實,只看成效!

於是黑夫便立刻直插主題,抓緊每一次說話的機會。

“陛下!我聽說過一句話,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川壅而潰,傷人必多。一味禁絕私學,盡焚其史,其實無濟於事,民間總會有暗中口口相傳者,豈能堵得過來?”

親近李斯的五大夫王戊聞言,立刻道:“膠東郡守,你在諷刺陛下是周厲王?諷刺丞相是榮夷公?覺得此舉會導致道路以目,國人暴動,天子出奔麼?”

“若沒秦始皇鎮着,還真有可能。”

黑夫心中暗道,嘴上卻笑道:“五大夫誤會了,我的意思是,輿論如流水,應該像大禹治水一樣,與其一味堵塞,不如且堵且疏,使之歸於海中!”

秦始皇制止了還欲再與黑夫強辯的王戊,問道:“怎樣且堵且疏?”

黑夫道:“臣先談私學,再談史書。”

“誠如右丞相所言,不論是儒、墨、道等,皆有法先王之說,但人無完人,何況學派?常常糟粕與精粹並有,門徒也是魚目混珠。但儒家教人忠君,這點並無過錯。墨者自從惠文王時入秦,爲我大秦貢獻了不少能工巧匠、機巧器械,兼愛非攻之言雖不可取,然尚同之言,於統一天下也大有裨益。”

“臣去膠東赴任時,也有儒生不服法教,於是臣下令,凡是郡中欲開私學者,都要在郡府學過律令,這才授予私學符節,可以開壇設學。那些夫子們,不得教授齊史、齊字,且要用官府編篡的課本授學,宣揚諸夏同祖,秦齊一體。同時,大興公學,士人考試優異者賞錢。半年下來,公學日益昌盛,遲早會整合私學,民間私學雖未絕,卻再沒有人敢以古非今,誹謗當世。”

“故臣以爲,膠東之事,可以推廣至天下,對百家之學加以甄別,違法者禁絕,無過錯者,便將其納入祭酒治下,不用一棍子打死……”

李斯聽明白了,黑夫這是在極力推銷他的“膠東模式”,竟想讓那些舉措變成國策!

他能感受到,此子的熊熊野心!

“一郡如何與全天下相提並論?”

李斯搖頭:“陛下,臣之策如火,膠東郡守之策如水。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若馳私學之禁,遲早還是會同先前一樣,復古之聲難息,還是禁之爲便!”

“二卿之言皆有理。”

秦始皇卻不置可否,問黑夫:“對六國史書,難道也能且堵且疏?”

這是道送命題,但黑夫卻應道:“然也!如右丞相之言,禁絕民間私藏六國、春秋史書,統統收繳到咸陽,此爲堵。但收繳的理由,卻不必是焚書,或可宣稱,大秦欲修古往今來數千年之史,故收天下史書雜考之,有志之士,亦可入朝協助修史,此爲疏!”

“修史?”

秦始皇皺起眉來,羣臣也面面相覷。

黑夫道:“沒錯,由朝廷出面,修五帝、夏商周及春秋六國之史,貫穿古今,匯爲一本!”

也難怪他們不太理解,司馬遷的爺爺這會估計還沒生呢,中國還沒有爲前朝修史的傳統。列國修的都是自己的編年史,如魯之《春秋》,晉之《乘》》,楚之《檮杌》,秦之《秦記》。

不過也有例外,張蒼恍然大悟,立刻出列道:

“陛下,臣曾任柱下史,御史府石室中,曾收錄魏國史書,因以竹爲書,以年爲紀,亦稱《竹書紀年》,與別國之史不同,竟是從五帝之事開始記載,故有《五帝紀》《夏紀》《殷紀》《周紀》《晉紀》,最後纔是《魏紀》……”

魏國的這部史書,可以說是爲前朝修史的典範,也是黑夫設想修史的範例。

李斯不以爲然:“天下之士,常以前代、六國之史譏諷朝廷法令行政,禁尚不足,豈能修之?這不是南轅北轍麼!”

黑夫卻一笑,說起一件不相干的事:“在右丞相眼裡,堯舜時代是怎樣的?”

李斯淡然道出了他的觀點:

“孔、墨之學,均稱道堯、舜,然取捨大不相同,甚至相互矛盾,但都自稱得到了真傳。自儒士稱道的殷周之際到現在八百多年,自墨者所推祟的虞夏之際到現在兩幹年,其史已不能盡知,三千年前的堯舜,更是無法確定!儒墨說那是極盛之世,然我以爲,均是編造的僞言,這些法先王者,不是愚蠢,就是欺騙!故老夫不談堯舜!古法先王者均可論罪!”

“堯舜不足法也,右丞相真知灼見!”

黑夫翹起了大拇指:“依我看,這世道,非但不是越古越好,實是相反,越往古越差!”

“啊!?”

原本以爲,黑夫是在幫他的左丞相王綰大驚失色,李斯也微微一愣,倒是秦始皇眼前一亮,來了興趣。

拋出驚人之語後,黑夫道:

“臣在咸陽時,有幸讀過《韓非子》中的《五蠹》一篇……”

李斯瞥了一眼黑夫,這是皇帝最喜歡的文章,而每每提及韓非,秦始皇常是既悔且憐,也會想起來,是李斯給韓非送去了毒藥。

黑夫彷彿不知,侃侃而談:“韓子在五蠹裡說,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獸衆,人民不勝禽獸蟲蛇,這時出現了—位聖人,他在樹上搭巢穴,避免地上之害,民悅之,使王天下,號曰有巢氏。

“當時人民吃的是野生的瓜果和蚌蛤,腥臊惡臭,傷害腸胃,民多疾病,壽命短暫。這時候,又出了一位聖人,他鑽燧取火,用來燒烤食物,除掉腥臊臭味,使民少病多壽,民悅之,使王天下,號之曰燧人氏。”

“有巢氏、燧人時,人以木爲兵器。到了神農之時,以石爲兵器,砍伐樹木,開始建立屋舍。大禹之時,這才學會了冶煉,以銅爲兵,開山疏導河流。到了近數百年間,又作鐵兵,到了陛下施政這幾年,百姓纔多以鐵製農具耕田犁地,較銅農具更耐用,力半而功倍。”

“如果到了如今,還有人巢居,茹毛飲血,鑽木取火,那一定會被認爲是不開化的蠻夷!若有人以石鐮收割糧食,亦會被認爲是貧賤閭左。”

“故燧人、有巢,號爲聖人聖君,但與現世相比,不過是植立之獸,既愚且暴,尚不如今之黔首。神農之世,哪怕是帝王,也是穴居藿食,尚不如今之士人。以此觀之,越古的時代,豈不是越差,若推到萬年前,更是仿若禽獸!”

複述完韓非的理論後,黑夫擲地有聲,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簡而言之,世道必進,今勝於古,此乃天演之道也!”

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964章 越兵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465章 你故意的?第243章 利鹹第965章 劃江而治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334章 堇荼如飴第417章 疾風衝塞起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711章 今年祖龍死!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119章 絕地第579章 兩戰第681章 蝴蝶效應第909章 鴻門第814章 蜀道難第893章 望夷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59章 天狗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664章 越女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609章 貨殖第997章 泗水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480章 三傑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795章 奇貨可居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469章 海大魚第361章 奸生子第678章 風暴第974章 假王第373章 羊圈第361章 奸生子第68章 鬼吹燈第104章 謊言第240章 內間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844章 瑚璉第330章 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第202章 紅糖第147章 軍令如山律如鐵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347章 法術勢第191章 若驅羣羊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1018章 韓信之信第289章 與時變化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596章 起風了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814章 蜀道難第32章 伯兄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729章 有的人活着第798章 鐵打的襄陽第364章 開邊意未已第42章 其樂也融融第472章 入齊何見?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528章 世界那麼大第290章 燈下黑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671章 美夢第778章 張耳陳餘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20章 信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935章 夥頤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586章 看不懂第531章 大海啊你全是水!第640章 一飯第84章 雞血第685章 圖騰第511章 稷下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991章 鍾離眛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348章 項目組第105章 打穀第88章 罪與罰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84章 雞血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106章 重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