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6章 停下!

bookmark

“多虧了你的妙計,諸田完了。”

數日後,夜邑縣館舍內,黑夫讓陳平不必多禮,二人相對而坐,他親自給陳平倒酒,說道:

“陛下在濰水鹽場,聽聞夜邑田氏便是膠東最大的私鹽頭目,而諸田皆脫不了干係,頗爲震怒。來了夜邑後,又見到你佈置好的一切,更覺得將地方豪強大族連根拔除十分必要……”

陳平連忙道:”終究是郡守治夜邑之策行之有效,平才能略添薄力,不知今日之事,陛下可還滿意?“

黑夫笑道:“陛下大悅,連連稱善!”

原來,黑夫早就給手下人分好工了,自己給皇帝引路,心腹陳平則在夜邑搞形象工程……

半年前,夜邑田氏被驅逐後,十萬畝田地分給閭左、僱農耕種。那些人窮苦慣了,何曾受過這種恩惠,頓時感恩戴德。但另一方面,他們卻被喜歡田單家族的齊人唾罵爲“齊奸”。最初還惴惴不安,但隨即發現,自己是有官府和駐軍撐腰的,於是便挺起腰桿,翻身做主人了!

幾千戶人家,就這樣被黑夫綁架,這些受惠者,成了最擁護秦政的人,爲了守住那五十畝地,官府讓幹啥就幹啥。

昨日,秦始皇車駕抵達夜邑時,幾千戶閭左也被陳平發動起來,男女老幼皆在道路兩側旁觀,跪拜皇帝車輿,這就算了,在皇帝夾道而過時,衆人還喊出了後世纔有的口號……

“萬歲,萬歲,萬萬歲!”

聲音震天,滿城皆驚,連皇帝馬車上緊閉的帷幕,也忍不住掀開了一個縫隙。

在膠東閭左們看來,高呼“萬歲”,卻並非專對帝王而呼。就像百年前,孟嘗君的門客馮諼在薛城燒了當地人的債券,於是“民稱萬歲”,他們但有開心事,即作此歡呼,亦不過如此而已!

皇帝讓郡府給他們發地,可不是衆人的恩人麼,官府讓喊,那就喊吧!

可聽在秦始皇耳中,這種三呼萬歲,卻聽得格外順耳,掀開帷幕,看到夜邑人民的熱情,頓時龍顏大悅,說道:

“果如黑夫所言,夜邑黔首,皆在爲朕祝壽萬歲!這纔是真正的祥瑞!”

一高興,秦始皇就讓這羣閭左在先前的基礎上,再免租一年。

有那麼多羣衆演員配合,陳平來搞的形象工程確實不賴,所以秦始皇在夜邑看到的,皆是拔除豪強後,對官府施政的種種益處。

“我便乘機對陛下說,田常多子多孫,故膠東十餘城,每縣皆有諸田。田齊時,這些公族遠支把持湖澤山海之利,富可敵國,如今雖被官府收回,卻尤不甘心,私下煮鹽、伐木、漁獵者數不勝數,此乃竊國之利。”

陳平拊掌而贊:“倉律裡有言,若糧倉裡發現三個以上老鼠洞,相關官員都要被處罰,因爲官府之糧,不能容許碩鼠盜食。在陛下眼中,湖澤山海之利,便如倉中之糧,而販賣私鹽者,便是倉中碩鼠!對他們豈會再寬厚留情?”

他說的沒錯,秦律裡對煎賣私鹽的處罰極重,一旦發現,要“斬左趾”,將犯人的左腳大拇指砍掉,可惜利潤實在太高,故屢禁不止。

不過,並不是所有諸田,都能和私鹽攀扯上關係,比如即墨田氏,就謹慎得很,黑夫很難找到他們的把柄。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陛下欲治諸田,都不必找理由,只憑他們乃田齊公族這點就夠了……”

黑夫很變通,他早就給諸田找好罪名了:堵塞舉薦之途,欺上瞞下,慫恿儒生、百姓與官府對抗,甚至同海外反秦勢力有勾結,給反賊資助和傳遞消息。一些豪強,如即墨田氏,還借貸與百姓,市恩於黔首,居心叵測!

黑夫的建議很簡單,借東巡之威,將諸田連根拔起,遷往關中安置!

他舉起酒來,笑道:“此乃快刀斬亂麻之策!”

諸田盤根錯結,若要與之一一週旋,實在難以理清,黑夫只幹掉爲首的夜邑田氏,威懾諸田,隨即隱忍不發,避免他們狗急跳牆。

一直留到皇帝東巡,再狐假虎威,將他們統統趕走!

黑夫的打算是,皇帝離開膠東時,膠東將再無諸田,而空出來的土地,可以繼續徵募閭左、僱農耕作。

到那時,他真正的治郡計劃,才能正式開展……

“郡守之策,平深以爲然。”

陳平道:“治豪貴當以烈,但治民,當以緩,以柔。”

說到這,他卻欲言又止。

黑夫覺察到了自己首席謀士的心思:“你聽說什麼了?”

陳平回答:“下吏聽聞,在下密時,郡君與內兄(張蒼)給陛下獻了新的曬鹽之法,但內兄又力主對官鹽徵以重稅,以補償少府虧空。”

黑夫知道了,陳平對此似有不同的看法,他一向很鼓勵手下人發表自己的意見,便笑道:

“此處並無外人,你說的話也不會傳到張蒼耳中,有何想法,儘管說來!”

“唯。”

陳平作揖,開始闡述自己的看法:“平出身卑微,深知黔首食鹽不易。”

他給黑夫算道:“一個五口之家,一個月最少吃鹽15升,便是一斗半。天下戶數六百萬,口三千餘萬,故需鹽百萬石,但據我所知,海濱、巴蜀、塞外、河東,全天下的鹽產量,不過六七十萬石,就算郡守的曬鹽法傳遍膠東,也不過能多產十萬石,杯水車薪。”

天下還有三十萬石的食鹽缺口,也就意味着,這世上許多人是吃不夠鹽,甚至壓根吃不上鹽的……

這還是平均算的,實際上,和財富一樣,有許許多多的鹽,集中在少數人手中。貴族豪強家裡用鹽醃着數不清的肉食,火腿鹹魚一應俱全,窮人卻爲吃不上鹽,沒氣力幹活而犯愁。

“中原尤甚,不管是河東鹽還是燕齊海鹽,賣到樑地,都貴如糖蜜。”

說到這,陳平心有慼慼,他們家雖然窮,卻不算最苦的,在陽武縣,有的人家買不起官鹽,私鹽也買不起,怎麼辦?逼急了,只能用豬圈、旱廁的牆土熬鹽。

他們跑去掘人牆土,把土打碎,泡在水裡,數天後將泡土的滷水用布濾出,放到鍋裡去熬,水熬幹後,鍋裡剩下的便是硝鹽。

這種硝鹽吃起來有些苦澀味,吃多了還會中毒,但好歹能救急啊。長此以往,還在底層產生了一些學問:把有鹹味的與酸味的或苦味的泥土配合起來,這樣熬出的鹽比只用一種味道的土熬出的鹽質量要好……

光是聽聽就覺得心酸,陳平這還是比較收斂,沒有講更令人作嘔的“尿鹽”“糞鹽”。

這些土鹽只能應付一時,吃完之後,又要七八天,甚至一月都吃不上次鹽,於是閭左們年紀不老,卻頭髮變白,四肢無力,身體浮腫,更有各類怪病接踵而至。

如今膠東有了曬鹽法,讓鹽產量增加,成本降低,在陳平看來,這本來是讓鹽價回落,使更多人吃得起鹽的好機會。

但隨着張蒼獻上的“取之於無形”之策,不管生產再多的鹽,官府恐怕也不會將壟斷的鹽價降低一錢!

陳平每說一句,黑夫的面色就凝重一分,南郡是比較幸運的,位於巴蜀下游,長江將巴蜀井鹽源源不斷地運到安陸。就算窮人買不起,也能靠雲夢澤裡水產動物的血肉補充鹽分,所以缺鹽病不算多見。

但人多地少的中原,這種情況的確很嚴重。

陳平說完後,朝黑夫作揖道:“下吏曾聽聞,河東鹽池,早在虞舜時便已開採,當地人歌之,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南風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

“下吏希望,郡君能做這‘南風’,不僅能阜國之財,亦能解民之慍!”

陳平有自己的理想,希望若有一天能宰天下,便要像裡中社祭分肉那樣,根據每個人的地位、需要,平均地宰肉予民,但即便是最貧賤的人,也能分到一小塊。

他如今距離那個位置尚遠,便將這種理想,寄託在了他效命的黑夫身上。

但說完之後,卻又有些惶恐,在其位謀其政,陳平今天說的事,有些越界了,連忙誠惶誠恐地下拜請罪。

“起來,快起來。”

黑夫非但不惱,反而覺得欣慰。

這就是陳平的另一面,他雖然喜出陰謀詭計,幫黑夫對付起敵人來也毫不留情,但在治郡上,卻一直偏向於黃老的“無爲而治”。

“我亦好黃老也,陳平,你這句口頭禪,的確不是說說而已。很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這纔是士人當有的志向!”

他扶起陳平,嘆道:“只是,你我昔日皆爲黔首,你沒忘記自己的出身,我何嘗忘了?”

黑夫讓人在海邊鑽研曬鹽法的初衷,並不是爲了討好秦始皇,也不是單純想給朝廷增加收入,而是和陳平希望他做的“南風”一樣,讓全天下的每個人,不論貧富,都吃得上鹽!

這大概是最低標準吧,就叫“脫貧”,再之後,纔是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飢不寒的理想狀態,可以謂之爲“小康”。

可現如今,天下泰半的人,卻連生存的最低標準都達不到。

但沒辦法,兼濟天下之前,先得救世。

黑夫道:“現如今只是膠東一地曬鹽,依然杯水車薪,但等到曬鹽之法傳至東海、會稽,甚至是嶺南越地,我遲早會讓天下人都吃得上鹽!不過,現在最要命的,是朝廷度支出大於入時,不斷收取口賦的行徑。“

黑夫也和張蒼商量過,他們一致認爲,這樣下去,肯定會出大事,現在只能用鹽稅、金礦,去補上缺口,使這一惡政暫息!

陳平頷首,他是個務實的人,也認可黑夫的理由,不過,卻有句心裡話,正好乘今日說出來。

“郡君,徵口賦是在飲鴆止渴,對鹽課以重稅,又何嘗不是呢?”

黑夫猛地回頭,看向陳平:“此言何意?”

“不管是在南郡、北地還是膠東,郡君這些年做的,不論是堆肥漚肥之法,還是水椎、水車、麪食、毛紡、曬鹽、金礦,都是開源之事。只是,這大秦的毛病弊政,不是開源能解決的……”

陳平擡起頭,對黑夫說道:“今日平斗膽言之,大秦現在,就像一輛在小徑上超乘而行的大車,無歲不徵,顛簸不堪。此時最該做的,不是給車輪車軸加固,而是停下來,讓拉車馳騁的數千萬子民,喘口氣!”

第482章 私學第97章 足跡學第293章 二十五年第478章 法教第470章 嚇死我了第645章 銅鐵第304章 六百石第31章 盆滿鉢滿第73章 未成年人保護法?第186章 材士第556章 必會君符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108章 張子房第216章 明察秋毫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1029章 一個真相和一個謊言第712章 亡秦者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575章 南巡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602章 殺人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107章 戰爭的消息第1020章 我來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91章 輪到誰了?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673章 勸君更盡一杯酒第942章 故事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861章 武關第174章 表演第624章 快活第586章 看不懂第8章 咱們法庭上見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505章 笑話第379章 黑白第708章 罰天子之劍第117章 大時代第920章 鹿馬第260章 商功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997章 泗水第23章 軍訓開始第961章 猗氏第344章 麟之趾第918章 重瞳子第256章 王翦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64章 投書者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793章 君夫人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53章 鄉里鄉親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40章 回家(下)第602章 殺人第99章 邦亡人第989章 三個臭皮匠第39章 回家(上)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86章 秦律的威嚴第985章 千鈞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585章 兒戲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619章 項氏第545章 兔死狐悲第325章 李斯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458章 好男兒第299章 吳芮第734章 太陽落山了(上)第949章 養狙第84章 雞血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11章 自食其果第282章 勝利者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984章 石頭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328章 何器?第975章 鄭韓第544章 暴力強拆第451章 諸夏親暱第320章 帝業第306章 溯流而上第861章 武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