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莫如樹谷

bookmark

“早在儒生們以古非今時,吾等便議論過,世道漸變,總是今勝於古,有巢氏構木爲巢、燧人氏鑽燧取火、伏羲氏結繩而爲網罟,以佃以漁,那些個上古聖王的時代,人尚不知農事,更不知畜牧,除了直立熟食,會使用工具,有一點廉恥之心知道遮羞外,其實與禽獸無異……”

昨夜飲酒過度,葉子衿今天貼心地爲黑夫他們準備了寡淡的小米粥,黃色的粟米在碗中,散發着清香,黑夫便指着這五穀之首,對張蒼道:

“總之,當時的人只能漁獵魚獸充飢,常年飢餓。久而久之,到了神農嘗百草後,便開始採野生果、菜來彌補肉食之不足,然這樣依然不可靠,時有時無。於是到了后稷時,乃種植草木於近處,使每年都能穩定採摘,這便是農事之始!”

民以食爲天,如何獲得穩定而可靠的食物來源,成了農業起源的動力。這過程肯定是持續幾千年上萬年的,但爲了讓張蒼理解,黑夫只能按照史書裡的說法,將功勞全部推給后稷了。

“后稷學會了種植粟,相地之宜,教民稼穡,樹藝五穀,五穀熟而民人育,於是粟亦稱之爲稷,后稷也被尊爲農神……”

“衆所周知,五菜都來自野菜,如今食用的芹菜,在雲夢澤邊還常是野生,但你可知,吾等今日所食粟米,最初都來自何物?”

張蒼雖然博學,但畢竟沒有親自下過田地,不明所以,黑夫便一拍手,讓下人捧着一本書上來,翻開書頁,裡面居然夾着一樣乾枯的植物……

“若是春夏之際,我定要親自拉着你去田間地頭辨認,但如今寒冬臘月,百草枯萎,野外是見不着了,但我幾個月前去農家田圃巡查,讓人摘了幾株回來,你瞧,這便是粟米的祖先!”

張蒼定睛一看,那被紙張書頁夾了許久,變得有些扁平的植物標本,它長着長長的穗子,形象狗尾……

“這不是田埂上常見的狗尾草麼!?”

張蒼大驚,有些不可置信地低頭看看碗中的粟粥:“你的意思是,這粟,是狗尾草變來的!?”

“不愧是富戶出身,沒有捱過饑荒。”

黑夫笑他的反應:“你去民間走走問問便知道了,若是遇上大荒年,糧食吃盡,有時候人得靠着田間的狗尾草捱過來,味道還真和粟米有些像。”

張蒼懵懂地點了點頭,他從小衣食無憂,出手闊綽,但也見過魏國鬧荒。魏的救災制度是魏惠王和孟子說過的:“河內兇,則以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

後來河東河內都丟了,大梁魏人哪怕快餓死,也只能就地熬着,那種情況下,別說是狗尾巴草了,易子而食,甚至抓起地上的黏土就往嘴裡塞,也是常事……

“至少秦滅魏後,樑地再沒鬧過饑荒,沒出過人吃人。”

張蒼一聲嘆,再低頭仔細一看,這狗尾巴草的穗子雖然乾瘦粒小,但和粟穗,還真的有點像呢,杆、葉就更幾乎一模一樣。

他有點相信了。

黑夫繼續毀着張蒼的三觀:稻的祖先是水稗草,和稻子外形極爲相似,也長在稻田周邊,穗粒叫“稗子”,也是救荒的備用糧。

黍的祖先可能是鋪地黍或野糜子,小麥因爲是西來的,就不說了,但退化的麥子也會變回野麥。菽的祖先則是野大豆,豆莢很扁,裡面的顆粒小得跟針頭似的……

反正,五穀的祖先,都是常見的田間野草,農夫種地時深惡痛絕,必除之而後快!

張蒼就奇了怪:“如今五穀穗大粒飽,究竟是如何變來的?”

“很簡單啊,哪怕是狗尾巴草裡,也有個頭大,味道好的。古人,或許真就是后稷,將其挑選出來,加以種植,時常澆水,於是一粒種子生出十粒,十粒生百,百生千、萬,最後傳遍了天下,就成了五穀,它的那些兄弟親戚,卻依然是野草。”

黑夫笑道:“就和農家近來將個小的野菘選其優者,種出個大的牛肚菘一個樣,這便是馴化!古人又言,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柑橘等果樹,也是被馴化過的,別看南郡柑橘甜如蜜,這都是選育的結果,野柑橘有多酸,只有吾等吃過的人才知道……”

嗯,遺傳和變異,自然選擇人工選擇,這些中學生物知識,對古人來說太過複雜深奧,暫且還是不要告訴張蒼,只向他展示每個老農都會的選種之法即可。

這就是人類發展農業的歷史,培育五穀等植物的同時,世人還馴化了不少動物,豬、牛、羊、馬、雞、狗這六畜便是這麼來的——可惜,這年頭中原的“貓”還只是本土的狸花貓,野性依舊,只會老實捕鼠不會傲嬌撒潑,中東西亞貓尚未引進,,要變成真正的貓主子還爲時尚早。

除了馴化動植物,人漸漸地,還學會了改造自然環境,使之適合農業生產,大禹治水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現如今,搞水利已經成了秦朝最熱衷的事,都江堰、鄭國渠、賀蘭山東麓屯田灌溉區,數不勝數……

“眼下,哪怕是一個大字不識的鄉鄙農夫,也知道春天時要挖開溝渠,讓水流滋潤田地,精耕細作,如此方能使五穀豐登。而不是遊手好閒,指望田地不耕不耘不糞,靠自己長出來的狗尾草和野稻充飢……”

說完這一切後,黑夫道:“現在,你明白,荀卿天論之學,要如何在農事上加以實用了麼?”

張蒼重重頷首:“明白了!這數千年,上萬載,從傳說中的古之聖王,到如今的老農老圃,他們所做的事,無不在反覆驗證我夫子的那一番話!”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

張蒼目光炯炯,那一席荀子的話脫口而出,擲地有聲!

與其一味地推崇天而思慕他,怎麼比得上將天當作動物,畜而制之?

與其一味地聽任物類自然生長而盼其增多,怎麼比得上發揮人的智能,來助它繁殖?

與其一味地盼望天時調順而靜待豐收,怎麼比得上配合時令的變化,而促它豐收?

與其一味地順從天而歌頌它,怎麼比得上掌握它的規律,而利用它?

“沒錯!”

黑夫擊節讚歎:“這便是我希望,在朝廷新開設的農學中,能告訴農家的真理!這數千年來的淺顯道理,如今卻被冠以鬼神天意之名,失去了本該有的面目,現在,它必須被世人重新認識到,並在農事中,繼續傳承下去!”

“認識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天不給的,人自己去爭!這纔是農事真諦,亦是人身爲萬物之靈,懷揣的使命!”

……

“植物爲何會生長,且越長越大,是因爲土、空氣、還是水、還是陽光?這個問題,你自個下去琢磨琢磨吧……”

送別張蒼時,黑夫還不忘扔給他一個小問題,讓胖子繼續苦惱。

等他回到居室,終於難得地鬆閒下來,開始逗大兒子破虜,他生於秦始皇二十九年,如今已經三歲了,長得虎頭虎腦,已經能說不少話,此時正在屋內玩着黑夫讓人給他做的“積木”。

在黑夫引導下,將一個個形狀各異的木頭慢慢堆積,但這孩子也是古怪,到了一定高度,就會猛地將積木推倒,隨即拍着手,看着他老爹咯咯笑,彷彿在享受這過程帶給他的快樂。

“你這孺子,今後怕是要拆不少屋子。“黑夫無奈地搖頭,卻又不厭其煩地重新堆積木,陪兒子重複一遍又一遍的遊戲,對待孩子,他極有耐心。

挺着大肚子的葉子衿溫柔地坐在一旁,看向這對父子,她面帶微笑,但黑夫看過去時,卻發現妻子眼中流露憂慮,欲言又止,似是有話要說……

……

ps:第二章在下午

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680章 玩蛇第59章 天狗第977章 中山狼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85章 圍堵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234章 擲劍於石穴第957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919章 魚龍第388章 一個莖結出兩個果第578章 邊釁第349章 勞動人民的智慧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48章 我愚蠢的弟弟呦第492章 青青園中葵第688章 將軍第383章 豳風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930章 凡每每與之相反第759章 聲東擊西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379章 黑白第641章 富貴還鄉第980章 結第501章 安得不死藥第635章 薪火(上)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1031章 扶桑第526章 停下!第150章 陳屍第656章 斧鉞之誅第574章 坑術士第869章 山海第607章 南征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46章 門縫裡看人第499章 不破不立第59章 天狗第755章 尉即墨攜民渡江第370章 風起隴西第863章 西當太白有鳥道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110章 入學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第919章 魚龍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376章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774章 以一隅抗天下第406章 統一戰線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457章 愷歌振旅第614章 賭徒第236章 威懾第722章 國家終於同意給我們發老婆了!第630章 始皇之心第775章 南北戰爭(上)第657章 吃瓜第122章 積粟第667章 文明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799章 江漢湯湯第185章 軍賊第793章 君夫人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328章 何器?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723章 向天再借五百年!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488章 農家第707章 月將升,日將沒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完本感言,以及暫時的告別第214章 郡守騰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287章 鶡冠第222章 抄個屁!第596章 起風了第993章 骨鯁之臣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498章 方術士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128章 爭首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312章 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