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章 箕氏

bookmark

秦始皇三十三年七月中旬,朝鮮公子箕準站在前往滿番汗的途中,心中忐忑不安。

“彼輩所求,只要不太過分,皆可允之,不可得罪於大國。”

從王險城出發時,朝鮮王,亦是箕準的父親箕否如此囑咐他,這也是朝鮮對秦朝的一貫態度。

中原盛傳,箕氏朝鮮乃殷商三仁之一,箕子的後代,事實的確如此,但根本不是《洪範》記載,商亡後,箕子入朝拜見周武王,才得以封建,那是周人自己的包裝美化,事實遠沒那麼一團和氣。

就箕準從家族口口相傳的史詩裡得知,八百年前,爲了躲避殘酷殺害殷人的野蠻周邦,箕子帶着封國軍民北遷,投靠同爲子姓的孤竹國。但周人對這支“遺醜”念念不忘,派遣召公北征,在幽州之地建立燕國,並將箕氏進一步驅逐到遼東,還必須常年留子弟在燕國爲質。

這種屈辱的處境,一直持續到五百年前,箕氏朝鮮乘着山戎大入侵燕國之際,脫離了燕人控制,進一步東遷,來到了鴨綠江以東的土地,在這片夷濊雜處的地方立足,建立城郭,延續殷商的文明。

又經過二十代人積累,一百年前,朝鮮疆域寬廣,口數滋生,成了半島上的文明中心,夷濊部落皆來朝拜。

時值周室衰微,中原諸侯力政,那一代朝鮮侯頗有志向,見隔壁燕國稱王,朝鮮侯也自稱王,並與燕國在遼東交兵,想要奪取這塊土地。

結果很難堪,朝鮮雖然可以吊打周邊夷人部落,可卻被裝備了弩機和騎兵的燕軍打得落花流水。非但沒奪取遼東,還被燕軍殺過鴨綠江,丟了整整兩百里土地,最後不得不屈膝請和,雙方以滿番汗爲界。

那是七十年前發生的事,箕准此刻想來,真是歷歷在目。

七十年前那場戰爭讓箕氏朝鮮認識到了自己的弱小,燕已經是七雄末流,卻強大到朝鮮無法戰勝,中原還有四五個更能打的呢……

好在燕昭王有志於中原,對窮山惡水的朝鮮並無興趣,朝鮮這才能躲過了滅亡的命運。

時代的變化卻比朝鮮預想的快,忽然之間,他們眼中強大的燕滅亡了。稍後,海對岸的齊也亡了,燕齊貴族絡繹來投,也帶來了一個可怕的名號:秦!

秦的強大,秦的殘暴,朝鮮皆有耳聞,當滿番汗被秦軍佔領,樹立起黑色的秦旗時,朝鮮不敢越過邊境半步,去“收復故土”。

雖然很害怕貪得無厭的秦朝入侵朝鮮,但朝鮮卻也不想與秦接觸。

秦之先人惡來,乃是殷商的奴僕、臣子,如今卻赫然爲中原天子,朝鮮貴族心裡難免有點不平衡。

在朝鮮內部,一部分人希望能與秦貿易往來,但另一部分人則認爲,只要秦不來干涉自己,朝鮮也裝聾作啞,不要有任何動作。這樣一來,立足於西方的秦,或許沒功夫管極東之地的朝鮮,那樣,朝鮮就能保住來之不易的“獨立”。

現在回頭看看,連當初支持此議的箕準都覺得,自己當時蠢透了。

最初十年,雙方的確井水不犯河水,但今年入夏以來,來自秦朝膠東的商船,開始越來越平頻繁出現在朝鮮海上,最初一艘一艘來,之後三艘、五艘、七艘,而且還都是從南方海面上出現,很少從北方駛來……

新航路已經開闢,從膠東到朝鮮,變得易如反掌,曾經被朝鮮視爲城牆的大海,如今卻變成了侵略它最便利的通途。

列口的官員也注意到這些反常的“商船”,但朝鮮行政低效,他還沒來得及稟報王險城,數十艘外殼塗成黑色的戰船便破浪而至,將列口津泊得水泄不通,揚言要朝鮮派人去與他們交涉。

箕否已老,於是,這份光榮的使命,就落到未來君侯箕準肩上了。

王險城與列口相隔不過百里,同處於列水之畔,順流而下,半日可達。

距離列口越近,箕準在兩岸看到了越來越多赤腳逃難的人,停船一問他們,說是黑旗黑甲的秦人已經登岸佔了碼頭,控制了城門,不允許進出,還強徵朝鮮人去幫忙卸船上的糧食。

城邑周邊的人聽聞後,害怕自己也被抓走,於是便陸續出逃。

箕準也不知道自己該如何安慰他們,只能咬咬牙繼續往前走,接下來的接洽,關係到箕氏朝鮮的存亡!

……

但哪怕箕準心理準備做得充足,當他抵達列水入海口,看到港灣裡那些比朝鮮宮室還要高大的樓船時,也不由倒吸了一口涼氣!

如果說箕準自己乘坐的船恰似海豚,那秦軍用漆塗成黑色的樓船,恍如鯨魚!

最大的那艘樓船長達數十丈,整個船體爲矩形,三層城樓構造,體魄十分雄壯,上面活動着數百人,並部署各種遠近兵器。

對方也發現了箕準的船,三艘樓船立刻調轉船頭,向數座大山般,朝他壓來!風帆已收起,航行時只靠兩百支木槳飛轉,亦速度極快,那尖銳的撞角彷彿觸之既死,而樓船上數十架弩,也遠遠瞄準了他們,讓箕準心驚肉跳!

“朝鮮公子箕準來見大秦將軍!”

他連忙讓人在船首高高舉起“旌節”,大喊示意。

別看箕氏八百年前來自中原,可語言已同當年大異,雙方各自喊話皆聽不懂,非得譯者轉述才行。

好在旌節的含義未變,雙方也準備了譯者,一番交流後,得知是朝鮮派人來洽談,樓船上的弩兵這才收起弓弩,讓箕準的船靠近。

箕準整理衣着,看這情形,是要上船談,他很怕自己一上去就慘遭劫持,畢竟那些來自燕、齊的逃人,對秦從來沒一句好話,所述皆是秦背信棄義,屢屢扣押對方君主、相邦,而打仗也如狼似虎,棄禮儀而上首功……

可事到如今,秦船已兵臨城下,他只能硬着頭皮上了,爬繩梯,總比爬懸崖容易。

兩船相錯,各自下錨,一個身影出現在樓船邊上,居高臨下地看着箕準。

箕準擡頭,看清楚那是一個十來歲的少年將領,身着黑甲,髮髻偏右,上面扎着幘,打仗的時候大概會戴上胄。

少年正是黑夫的侄兒尉陽,他也在好奇地打量箕準的裝扮:

這位朝鮮公子,並不像秦朝公子那樣,衣冠楚楚,而是如同一個戎狄般,左右兩側梳辮,辮梢捲曲,下垂至肩,但頭頂又加了冠。衣裳也有些不同,裳外有蔽,玉佩環掛在胸前而不是腰上,雕刻成魚的模樣。

“怎麼穿成這般模樣?”

這在尉陽等人眼裡,未免有些不倫不類,他們竊竊私語,覺得好笑。

再看箕準的隨從們,基本都是辮髮。有總髮至頂,編成一條辮子,然後垂至腦後的;也有將頭髮編成辮子,盤梳於頂的。貴者戴冠,賤者戴巾,更有將頭巾捲成長條,繞額一週,再束在頭上的。

尉陽不知道,箕氏朝鮮本就是是一個文明的活化石,比起自詡爲殷商後裔,可實際上禮儀、髮式、衣冠都已經周化的宋國,箕氏朝鮮幾乎原模原樣保留了殷商時期的一切:

他們文字用甲骨文,曆法用殷歷,又比如這辮髮,本就是殷人的獨特頭型,也被朝鮮王室世代保留了下來。

朝鮮的貴族,甚至會對燕齊之人的椎髻嗤之以鼻,認爲這是羌戎雜俗!殷商的古道纔是正統!

可事到如今,箕準也顧不上朝鮮藏在內心深處的那點自欺欺人了,只能低聲下氣地說道:“小邦朝鮮公子,應邀來見大國將軍,不知大邦意欲何爲?”

箕準放下了公子的驕傲,聲音恭謹,這是小國的無奈。

尉陽則嗓音洪亮,帶着大國軍人特有的的驕傲。

“朝鮮南方滄海君忤逆大邦,皇帝下令征討,然海外有風不能久留,故船隊泊於列口!”

箕準仰了半天,脖子有點酸,他想要上船談,但譯者轉述他的意思後,那小將卻大聲道:

“我家將軍說了,人臣無外交之權,朝鮮若欲談,便去滿番汗,與主將,亦是大秦公子相商。”

“什麼!?”

箕準只感覺自己被耍了,大老遠跑到這,屈尊請求上船洽談,可對方卻說我們沒資格談,你去北邊百餘里外另找他人……

這其實是在膠東時,黑夫和任囂商量的,作爲偏師,膠東要給公子扶蘇大軍鋪好路,但又要注意,不能處處搶了主力的風頭,該怎麼辦呢?

只能先擺出架勢,嚇嚇朝鮮,至於正式洽談,還是將球一踢,由扶蘇來做決定。

尉陽看出下面朝鮮衆人臉上的不滿,他輕蔑一笑,努力回想着仲父發號施令時的模樣,但那種不怒自威怎麼也學不來,只能學學任囂,於是雙手一叉腰,挺着胸,滿臉傲慢地說道:

“還請公子回告朝鮮侯,一日談不完,舟師便泊於列口就食,十日談不完,舟師食盡,就只能溯游而上,請朝鮮侯贈飯了!屆時樓船艨艟,塞列水而不流,強弓勁弩,橫於王險之濱,兩軍相會,也不知能否讓王險水泄不通?”

第667章 文明第860章 舟中指可掬第61章 匿名信第980章 結第748章 灌水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815章 攻守異勢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487章 句芒第867章 當立第1016章 草枯鷹眼疾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538章 請學爲圃第666章 七閩第680章 玩蛇第885章 何以辨忠奸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838章 北有強胡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941章 開門,查戶口第745章 戰長沙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320章 帝業第460章 不謀全局者第270章 世易時移第367章 夸父逐日第890章 楊喜第22章 什長黑夫第626章 三十五年第1021章 趙無恤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961章 猗氏第578章 邊釁第797章 北線無戰事第569章 蒿里第130章 軍醫第551章 朕安第1006章 錦衣夜行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284章 秦王(上)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319章 柱下第663章 暴虎第328章 何器?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第600章 箕氏第125章 先登第304章 六百石第202章 紅糖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72章 亂世銅爐第557章 糾之以猛第1012章 死亦爲鬼雄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444章 不動如山尉黑夫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980章 結第483章 汝等欲爲亂乎?第712章 亡秦者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981章 籍田第731章 贏得生前身後名!第241章 勝者即是正義!第561章 亂第17章 失期當斬?第227章 夷道的危機第110章 入學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560章 武者止戈第575章 南巡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666章 七閩第242章 人臣無外交第946章 粉飾第549章 大索十日第374章 血淚之路第137章 禮與劍(上)第761章 老當益壯第888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第875章 萬事俱備第553章 袒右第756章 小小的改變第509章 天人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108章 張子房第320章 帝業第424章 初雪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345章 隸書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