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三鼓

bookmark

郴(chēn)縣,是長沙郡最南端的縣邑,“郴”字爲篆書“林”與“邑”二字組合,意思爲“林中之城”。

這裡地處五嶺北麓,耒水上游山林河谷地帶,山巒重迭,溪河衆多。

但在耒水兩岸,亦有一片廣闊的壩區,伐盡林木後,足以設立城邑,修築兵寨,可容納數萬大軍。

第一次攻越失敗後,嶺南道路爲越人所斷,大軍衣食困難,中路軍剩下的三萬人,便只得放棄番禺、龍川等領地,退回此地就食。期間奉朝廷之命,一邊修繕加寬道路,一邊南方修築陽山、橫浦、湟溪三關,派遣少量兵卒戍守,以圖再戰。

秦始皇三十五年五月初,從長沙營開來了一支隊伍,簇擁着南征軍新主帥黑夫,抵達郴縣秦營。

“屬下拜見君侯!”

賈和在路邊下拜,他是中路軍裨將,帶着幾名都尉來路口迎接。

“賈將軍不必多禮。”

黑夫倒是於傳說中的黑麪凶煞不同,十分和善,立刻下車將賈和扶起。

這賈和倒很會來事,感慨道:“素聞昌南侯軍功卓著,百戰百勝,尤其是長於在南方作戰,將軍至此,賈某便能安心了。”

黑夫大笑:“賈將軍勿要自謙,我雖曾徵豫章,但時過境遷,對嶺南情形已不熟悉。倒是賈將軍,先是一把大火,燒得越人狼狽不堪,斬首數千。又在桂林、蒼梧兩軍大敗,屠將軍戰死之際,尚能將中路軍主力帶回,實在難能可貴,今後再戰嶺南,還需要賈將軍相助啊。”

賈將軍小心地迴應,他那把火,着實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被越人反引火燒了幾座營寨,而那數千斬首,亦是運氣好,搗毀越人據點後,砍了老弱的腦袋,甚至將越人獵得的首級也拿來湊數,水分很大。

最要命的是,他在撤退時太過匆忙,將黑夫的舊部小陶扔在龍川,至今未知生死……

但今日黑夫卻半句不提,是他成功遮掩過去了,還是引而不發呢?

相互試探一通後,黑夫也不廢話,面色嚴肅地說道:“監軍車馬明日纔到,軍情緊急,賈將軍,將陽山關發生的事,再詳細說一遍罷。”

“是這樣。”

賈和不敢怠慢,說道:“十多天前,奉命在陽山關駐守的楚籍戍卒一千人,竟殺其官吏,造反了!”

……

“郴縣城南六裡有溫泉,其下流有數千畝田,常十二月下種,明年三月新谷便登,一年三熟,故郴縣年產稻二十萬石不在話下,足夠萬餘將士食用。加上長沙、南郡之粟,勉強能養活在這的三萬人。可若是大軍南移,逾五嶺運糧,光是沿途糧秣消耗,就要增加一倍,所以在道路被斷,又沒了西路軍保護側翼後,中路軍若不想餓死,就只能退回來。”

黑夫笑了笑:“畢竟不是每個將軍都像我一樣,打到哪,就在哪屯田。”

次日,監軍子嬰也抵達郴縣,與他一同來的,還有長沙營一千兵能戰的士兵,經過月餘時間,這羣兵卒,已經唯黑夫馬首是瞻,畢竟從沒有哪位將軍、都尉,對病卒的性命如此上心。

黑夫還耐心跟子嬰解釋了,中路軍無法獨處嶺南的原因。

無他,還是交通太不方便,糧食接濟不上,趙佗之所以能久駐桂林,是因爲靈渠的緣故,但這邊有什麼?僅是山壑縱橫的五嶺中,幾條小道而已。

“而扼守這些小道的,分別是三座關卡,陽山、橫浦、湟溪。”

其中,陽山往南便是南越,也就是後世的廣東,橫浦是通向豫章的必經之路,而湟溪更在南方,直逼南越人聚集最多的地區,番禺。

《周禮》雲,九州之外謂之蕃國,番禺,便是“番人蠻夷之地”的意思,這名是還是楚國人取的。

總之,修築並控制三關,是秦軍能再度南下的前提,橫浦關到湟溪關之間的道路爲揚越梅氏所斷,已經無法通行一年了,遲遲未能打通。

眼下陽山關又出事,這就意味着,秦朝通往南越的道路完全斷絕,別說重新推進,聯絡上那些賈和撤軍時,丟在各地的秦軍營寨,就連駐守湟溪關的三千人,也被隔絕在外,孤懸異域……

“如此說來,陽山關得立刻收復才行啊。”

子嬰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難怪黑夫在去靈渠的路上,乍聞此事,立刻調轉馬車,往這邊疾馳。

按照賈和的說法,那羣奉命在五嶺山間拓寬道路的楚籍徭役、刑徒皆是窮兇極惡之徒,本就不服管束,更與越人勾結,意欲謀反,故殺吏奪關。

賈和認爲,此舉不可饒恕,應該立刻發兵,將那羣叛賊拿下,盡斬之!

聽上去沒毛病,但但黑夫卻搖了搖頭:“吾恐大軍之憂,不在陽山關,更不在南越,而在這蕭牆之內啊!”

子嬰一愣:“君侯此言何意?”

“監軍沒有發現麼?”

“發現什麼?”子嬰不明所以。

黑夫笑了笑,讓御者桑木帶人去屋外看守,勿要使任何人靠近,這才問子嬰:“監軍方纔入營,覺得此地,與武昌營、長沙營有何不同?”

“不同之處?”

子嬰沉吟,仔細想想,還真有點異樣的地方,比如營地不太規整,沿途看見的士卒都是垂頭喪氣的,哪怕對他們說,朝廷賜每人一級爵,也無人歡呼。

總之,營中瀰漫着灰色的悲觀氣氛,這在黑夫整治過的武昌、長沙兩營,是看不到的。

黑夫解開了謎題:“古人云,一鼓作氣,二而衰,三而竭。武昌營之兵乃新募,故當一鼓,士氣高昂。長沙營之兵久頓當地,受疾病所擾,近來服藥治癒者甚多,士卒看到希望,士氣稍振,故當二鼓,士氣衰而未竭,尚可用也。”

“唯獨這郴縣營,在嶺南駐紮整整一年,屢遭越人襲擊,傷亡不小。恰逢西路軍敗,糧道被斷,他們不得已撤退時,損失更加慘重,死傷上萬。回到郴縣後,卻被告知不得歸還,身心俱疲,師老生怨,故郴縣營之兵,當三鼓之氣,士氣已竭。”

“一支士氣枯竭的軍隊,是打不了仗的,若以嚴刑峻法強行馭使,讓彼輩開山築關,南下與越人死鬥,既然前進後退都是死,結果便只有兩個。”

黑夫拍了一下掌:“要麼潰散逃亡,要麼引發反彈,就像陽山關的徭役兵變一樣。依我看,這郴縣營再這樣下去,恐怕也會生亂!”

“不……不至於此罷。”

子嬰聽得冷汗直冒,郴縣營駐紮着兩萬多人,他們還身處此地,一旦引發兵變,後果不堪設想!

黑夫嘿然:“怎麼不至於,公子扶蘇爲將時,不也鬧過一場營嘯兵變麼?眼下的情況,可比那嚴重多了。監軍,你我現在,就坐在一點火星就能着的木柴堆上啊!”

子嬰悚然,一時間,還真感覺屁股發燙,他有膽量拖着病體,跟黑夫到處走,做好監軍的職責,但不意味着他想不明不白地死在南方。

就在這時,屋子的門被吱呀一聲推開,嚇了子嬰一跳!

好在,是守在外頭的桑木。

“君侯,利倉回來了。”

“快讓他進來!”

被黑夫安排去做事利倉走了進來,作揖道:“君侯,監軍,我以分糧犒軍爲名,在營中行走了一番,果然士氣低落,不止是楚籍徭役怨聲不絕,連從關中來的秦卒,也頗爲不滿,嚷嚷說他們明明得到官府保證,一年可歸,如今服役已兩年,戰尚未休,袍澤還在不斷患病死傷……”

簡單說了下自己的見聞,利倉又道:

“期間還有一人,暗中拉住我,說他有要事向將軍、監軍稟報!”

“是秦卒?”

“不,他是一個楚人小書佐,方纔替我給徭役發糧,口才不錯,我已將他帶回。”

黑夫點了點頭:“帶進來吧,正好聽聽,這郴縣營,還有何不爲人知之事。”

不多時,一名體形高瘦如竹竿,身着皁衣的男子走了進來,看他年紀,比黑夫略小,膽子倒是挺大,站定打量了黑夫、子嬰後,在親兵的催促下,才微微一笑,下拜頓首,聲音是熟悉的淮南壽春腔。

“小人陸賈,拜見昌南侯!”

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1023章 白登之圍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612章 命名第997章 泗水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891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845章 遺臭萬年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96章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犯罪第869章 山海第566章 焚舟破釜第788章 久違了第292章 壯士不死即已第771章 狗咬狗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721章 陸梁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489章 肯定不是自己寫的第200章 金麟豈是池中物?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767章 壯士十年歸第972章 呂澤第654章 三鼓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377章 戍卒叫第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第801章 即從巴峽穿巫峽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54章 三鼓第624章 快活第154章 芟夷略盡第831章 帝國之壁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429章 父親第248章 言志第385章 初來乍到第529章 只有我能搞事!第812章 鼎烹第54章 衷第751章 推倒這堵牆第67章 踏月而行第173章 人之賢與不肖第315章 入關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308章 水蠱第309章 南昌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158章 受金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494章 一人之心第569章 蒿里第141章 陳平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286章 秦王(下)第311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408章 不朽者第94章 封診式第534章 天無盡頭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1000章 以鄰爲壑第1020章 我來第948章 一生功過第547章 別墅靠大海第179章 重生第256章 王翦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715章 君側之惡人第175章 偷樑換柱第563章 大復仇第638章 搜粟第338章 叛徒!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693章 驚濤拍岸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925章 如烹小鮮第1026章 鳴鏑第689章 象箸第186章 材士第343章 滑稽第561章 亂第38章 我有一個大膽的想法第712章 亡秦者第337章 梟子第325章 李斯第27章 最後一天第697章 愛有等差第752章 在街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