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義我所欲也

(下午有事,16點那章先發了)

“亭長,黑夫亭長!”

臘月二十日,下市時分(15點到17點),安陸縣夕市,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新鮮出爐的上造黑夫頭頂土紅色的包巾,大步走在前面。

wWW •т tκa n •℃o

在他身後,體質虛弱的朝陽裡公士去疾在身後緊追不捨,一邊走,還一邊大聲喊着黑夫的名。

黑夫卻不想停,直到被前方穿巷而過的一羣人擋住去路,纔不得已止住步伐。

去疾乘機竄到他面前,攔住去路,氣喘吁吁,然後他就朝黑夫深深作揖,說道:“去疾多謝亭長借錢,解我燃眉之急,但這左半邊契券,亭長卻是忘在我這了……”

說着,他就雙手將一份寫了篆字的借據契券雙手奉上!

原來,就在方纔,去疾因爲無法繳清那三甲合計4032錢的罰款,被縣獄令吏帶到縣司空官署,準備讓他簽署文書,爲官府做一年多勞役。

去疾正要簽字,卻不料,那一日親手逮捕了他的湖陽亭長黑夫,卻突然來到,說願意借錢給去疾,讓他立刻繳納欠款,免除勞役。

黑夫還當場請幾個小吏作證,和去疾簽了一份借債契券,黑夫持左券,去疾持右券,可就在他們出官寺時,黑夫卻將左券也塞到了去疾手中,然後就大步離去……

去疾哪能不知道黑夫的意思?但他是個實誠人,做不出這樣的事,於是就追了黑夫一路,如今終於追上,非要將契券的左半邊還給黑夫。

去疾發自內心地說道:“亭長之意我明白,但我也是有廉恥之人,犯法當貲(zī),天經地義,豈能讓亭長拿着捕盜的賞錢替我抵罪?亭長放心,我家雖然不富裕,但三五年內,攢夠四千多錢償還,絕無問題!”

黑夫哭笑不得,這去疾雖然看上去病怏怏的,卻是個倔脾氣,送他的錢竟然堅決不要!也罷也罷,看來這的確是個好人,也不枉自己幫了他一次。

於是黑夫將去疾的手又推了回去,誠懇地說道:“去疾,我想替你交錢,是由於此事完全因我而起。你目睹盜墓賊作案,卻畏懼裡吏、賊人合夥報復,這是人之常情,並不羞恥。所以你才投了匿名信,這是無可奈何之舉。你本身並無過錯,只是律令不允許,也無法減免罪責。”

他道:“我只是斗食吏,人微言輕,改變不了獄掾的判決,更改變不了律令條款,只能從改變自己做起。於是就自作主張,想出錢讓你免災,之所以當衆聲明這錢是借你的,也是爲了避免麻煩。這四千錢,就當是你應得的舉報賞賜,切勿再推辭!”

一個公務員出錢替罪犯消災是一回事,借錢給他人是另一回事,黑夫也是鑽了法律的空子。

不料,聽聞此言後,去疾更是感動不已,他再拜說道:“黑夫亭長不僅是位勇夫,是一位幹吏,還是一位義士!義士之財,我豈能白拿?”

說着,又要將那契券往黑夫手裡塞。

黑夫也有些煩了,想一把推開他,又怕把這病秧子弄傷了,心一橫,索性一把拿過那左半邊契券,走到一旁看熱鬧的食肆店主面前,對那店主道:“店主人,借個火!”

而後,在去疾驚訝的目光中,在店主人的詫異中,在集市衆目睽睽之下,黑夫便徑自拿起了食肆竈臺上的一根柴火,將手裡的木質契券點着……

眼看赤黃色的火焰慢慢爬上契券,火舌吞噬着上面黑色的字跡,去疾頓時大急:“黑夫亭長,你這是做什麼?”

這可是四千錢的借據啊,說燒就燒?這黑夫亭長,一點都不在乎?

黑夫卻哈哈大笑起來,他將燃燒的契券高高舉起,讓去疾病夠不到,待其全部着火,都快燒到他指頭時,才扔到地上。

去疾忙不迭地撲過來搶救,卻來不及了,那契券表面幾乎化作了黑炭,字跡什麼都看不清,已是毀了。

“去疾,自此之後,你我兩不相欠!告辭了!”

言罷,黑夫便對着去疾一拱手,穿過看熱鬧的人羣,揚長而去!

去疾只能呆呆地看着那燒成焦炭的左契,半響後,才朝着黑夫遠去的方向下拜稽首!

“黑夫亭長大恩,去疾此生不忘!”

這時候不止是食肆周邊的食客,半個集市的人都被吸引過來了,對着跪地稽首的去疾指點不已,議論紛紛……

“後生,方纔到底出了什麼事?”有人好奇地問道。

去疾將那燒得面目全非的左契拾起,小心翼翼地塞進懷中,這才起身,撣了撣身上的灰土,對周圍的衆人大聲說道:“好教二三子知曉,就在方纔,湖陽亭亭長黑夫,他做了一件義舉!”

……

市井之中發生的事情,總是傳得飛快,到舂時時分(17點——19點),夕市結束時,伴隨着趕集的人陸續回到家中,湖陽亭長黑夫的義舉,已經傳遍了半個安陸縣城。

黑夫,這個名在幾個月前,曾因力擒三賊,空手奪刃在安陸縣小有名聲。現如今,正當縣中百姓差不多快把那位“勇士”的事蹟忘掉時,他卻以新的身份,新的故事出現在大家面前!

大家都在說,他隻身入城,法律答問二十道全對,震驚官寺!

他赤幘赴任,從一封匿名信裡見微知著,順藤摸瓜,發現了一樁大案!

他率衆夜奔,在幽暗恐怖的墓穴旁,將一夥正在作案的盜墓賊人贓俱獲!

他守株待兔,冒着寒風等待,等來了監守自盜的裡監門,爲安陸縣出去了一隻碩鼠。

現如今,他又用自己得來的賞錢,幫助那位匿名舉報卻受到處罰的公士去疾,償清了罰款……

“真是一位慷慨好義的好亭長啊!”

聽聞黑夫事蹟的人,不管知不知道他的,無不翹起大拇指稱讚

戰國之世,最爲崇尚義士、義行。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正如孟軻所言,“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非但儒家如此推崇義,連不崇儒的秦國也深受此風氣影響。那些爲義氣而甘願一死的志士,他們的聲名皆能被久久傳頌,這就是時代的風尚。

於是乎,從這一天起,黑夫之名,在安陸縣人腦海中,算是留下了永不磨滅的印象……

等到入夜以後,黑夫這“慷慨好義”的名聲,更傳到了安陸縣幾位官吏耳中……

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762章 忠信第574章 坑術士第360章 有妻如此第620章 黃石第811章 誤會第1007章 贏家第318章 寡人以眇眇之身第1020章 我來第794章 欲以自重第844章 瑚璉第586章 看不懂第963章 泥潭第411章 我多陰謀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162章 李信第837章 有錢第389章 狡兔飛鳥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765章 將軍百戰死(上)第800章 善攻者第551章 朕安第903章 這上面一無所有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4章 見義勇爲是每個秦人應盡的義務第552章 羣雄第741章 若火之燎於原第155章 樑崩第167章 短兵第848章 深海第642章 法吏第101章 非尋常之輩第599章 言多必失第383章 豳風第568章 開始與結束的地方第684章 奴隸第709章 更吹落,星如雨第72章 亂世銅爐第1014章 騅不逝兮可奈何第9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64章 投書者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671章 美夢第337章 梟子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4章 這麼大!第1003章 移席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97章 足跡學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141章 陳平第157章 黍離第401章 歷史拐了個彎第484章 移風易俗第41章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第612章 命名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474章 冰凍三尺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162章 李信第658章 陽山第421章 絕域輕騎催戰雲第416章 蕭關逢候騎第305章 番陽令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296章 趙佗第369章 管挖不管填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383章 豳風第878章 狗血第467章 蕭何第877章 如果忠誠有顏色第893章 望夷第807章 興滅國,繼絕世第51章 安心在外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129章 什伍如親戚,卒伯如朋友第312章 水深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159章 婚姻在於有利可圖第379章 黑白第72章 亂世銅爐第771章 狗咬狗第271章 黑雲壓城第771章 狗咬狗第282章 勝利者第125章 先登第744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下)第179章 重生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337章 梟子第998章 驅虎吞狼第157章 黍離第79章 一點都不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