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帝國之壁

bookmark

距濮陽千里之外的吳縣,姑蘇城中一個小里巷中,住着一戶薄氏人家,院落不大,兩進而已,卻被勤快的女主人打理得很體面,黑瓦白牆,硃紅色的門上顯然新刷了一層漆,纔乾透沒幾天。

薄家的長女薄姬,是里閭裡出了名的美人兒。

她今日正在裡屋推着機抒織紗,卻聽到外邊傳來了吱呀一聲響,家裡的黃犬隻叫了一下便停了。

不用說,定是父親從官寺回來了。

薄姬的父親薄生,是吳縣本地人,許多年前做過春申君門客,後出奔魏地,娶了她母親魏媼——其實是私通。

薄生後來返回吳地爲小吏,爲功曹徐舒做事,數月前,薄生因徐舒謀逆而被牽連,差點全家遭誅。幸而當時北伐軍正進攻吳縣,城頭髮生了兵變,會稽郡丞殺了郡守,北伐軍入城,薄生一下子從階下囚變成了功臣,遂爲吳縣縣丞,家裡的大門,就是那時好面子的魏媼刷的。

“汝父做了四百石,吾家現在也算是‘朱門’了。”薄姬記得,母親當時得意洋洋地如是說。

從正門到居室還要路過院子,只聽到外面隱隱約約傳來一陣輕哼,是當地的吳語俚歌,看來父親今日心情不錯。

“良人,何事如此高興?”

母親的聲音傳來,魏媼本是魏國宗室之女,魏亡時隨薄生出逃,始終對曾經做君女的日子念念不忘。

卻聽父親哈哈笑道:“夫人,我升官了!”

屋內機抒聲未停,但從父親和母親的對話裡,薄姬瞭解到近日在武忠侯命令下,北伐軍控制下的江東進行了政區改制:

鄣郡改稱丹陽郡,治秣陵縣(南京市江寧區),又在金陵邑駐軍,以防淮南楚盜。會稽被一分爲二,以錢塘江爲界,北邊獨立爲吳郡,仍治吳縣;南邊與閩中合併,改稱越郡,治山陰縣。

有趣的是,武忠侯任命把兄弟吳芮爲“越君”,兼領越郡守,這是堂而皇之地封君了,封吳芮做了越君後,又要求他派一萬越卒北上,支援江漢戰場。

而改組後的吳郡,郡守爲徐舒,郡尉是尉陽,吳縣縣令一職,竟交給了薄生……

這便是薄生回家如此高興的原因。

之一!

“還有一樁喜事。”

薄生已壓低了聲音,但這屋子隔音差,薄姬還是聽到了:“你讓我說的事,成了!”

魏媼頓時大喜:“郡尉答應了?”

薄生道:“答應了,我請徐郡守替我做媒,怎會不答應?不過他要先見囡囡一面……咳,你應已聽說了,郡尉很挑剔。”

魏媼的聲音一下子大了起來:“見就見,囡囡是城中出了名的美人,里閭的衆人都把她說成西子再世,害怕郡尉看不上?”

屋裡的機抒聲,頓時停了。

夫妻二人的對話,也戛然而止,他們看向裡屋,卻見薄姬已來到門口,絞着雙手道:

“父親,母親,女兒不欲爲妾。”

“你這蠢女子。”

魏媼立刻站起來,斥道:“尉郡尉是武忠侯之侄,二十餘歲便爲封疆大吏,未來最少也是一位大封君。嫁了他,縱是爲妾,那也是富貴之途啊,好過做布衣窮士之妻,多少人家擠破頭想把女兒塞過去呢!”

“更何況,眼下那尉郡尉未有正妻,你若得寵,便有機會做正室夫人,吾家便攀上了高枝!”

天理人情不必細訴,婚姻在於有利可圖,魏媼上半輩子從富貴落入貧窮,是真怕了。

但薄姬是有主見的,嘀咕道:“可我聽說,這尉陽郡尉自入吳縣以來,已納了三房小妾……”

要知道,尉陽入主吳地,也才三個月啊,怕是個好色無厭之徒!

魏媼叉着腰,教訓女兒道:“男人好色,一妻數妾有什麼錯!?”

薄姬看了看一旁默默喝水的父親:“父親便只有母親一妻,不也挺好,我更聽聞,那尉郡尉的叔父,武忠侯本人,也只有一妻,未曾納妾……”

魏媼瞪了一眼裝作起身去如廁的丈夫:“汝父不敢娶小,是因他懼內,敢帶其他女子回家?我打斷他腿!至於武忠侯……”

在魏媼想來,武忠侯英雄人物,天下聞名,肯定是不可能懼內的。

於是魏媼眉毛一揚:“那能一樣麼?這世上,有幾個武忠侯!?”

……

胳膊擰不過大腿,縱薄姬不太情願,秦始皇三十八年十一月底時,還是被母親帶着,去郡尉府上轉了一圈。

而尉陽郡尉,似乎真的很喜歡吳越女子,才納完第三房妾的他前後轉悠,將緊張得夾緊雙腿的薄姬上下打量了幾眼,尤其是盯着她臀部,遂欣然納之。

“好女子!”

這門親事就這樣草草定下來了,尉陽更提出擇日不日撞日,後日薄生就可以將女兒送來了!

如此急色,更讓薄姬害怕,心裡也越發奇怪,同是尉家人,爲何在對女色上,尉陽竟與其仲父如此不同?

孰不知,尉陽的仲父,的確是擅長克己自擼的黑夫。

但尉陽也有兩位老師,他與師長相處的日子,可不比跟仲父呆一起的時間短。

其一是徐福,徐福是很會享受生活的,一大愛好是陰陽採補,研習房中之術,尤其喜歡童女。

徐福教給尉陽的學問,實在一言難盡,足夠他受用終身……

這算實踐,而在徐福之前,還有一位夫子,在理論上深刻影響了尉陽。

那人叫張蒼!

而張蒼有幾十個妾,是出了名的色中惡鬼!

深知男女歡好之事的張蒼在去膠東時,曾如此教導尉陽:

“孔子言,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

“而墨子亦言,聖人有傳:天地也,則曰上下;四時也,則曰陰陽;人情也,則曰男女;禽獸也,則曰牝牡雌雄也。這是真正的天地之道,即使先世賢王也不能更動。所以上代至聖,一定都養有私人侍妾,但不傷害品行……”

當時張蒼胖乎乎的手拍着尉陽的肩,語重心長地說道:

“汝仲父懼內如虎,不敢納妾,家中人丁稀薄,尉氏開枝散葉,就靠你了!”

……

尉陽納妾極其草率,而另一邊,他親妹妹的婚事,就顯得鄭重許多。

最近半個月,韓信從人生低谷,重新回到了人生巔峰。

韓信每次相會必大談兵法,要麼是方陣的運用之妙,要麼是避實擊虛的靈活選擇,換了尋常女子,定是昏昏欲睡,難得武忠侯的侄女耐得住性子,聽他在那高談闊論,不時還能接上兩句……

見小月如此,韓信講得更起勁了。

而當黑夫斟酌着問她意見時,少女只是悄悄看了眼坐一旁的仲母,笑笑說:“韓將軍確是良配,我與他……相談甚歡。”

幾次相親後,這件事最終還是定下來了,不過要將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一系列流程走完,也要好幾個月。

定完親事的韓信卻有些煩惱,他這邊頗受武忠侯器重,但江陵的南郡舊部卻有些閒話,諸如他打了敗仗卻受如此優寵,那些也有意向武忠侯家提親的舊部子弟更是不忿。

“武忠侯家豈能召一胯夫爲婿呢?”

這讓韓信很不自在,他能有今日,確實在武忠侯破格提拔,但也是靠自己本事,一場場硬仗打出來的!

於是到秦始皇三十八年十二月份,這樁親事定下後,韓信終於坐不住了,拜見黑夫,向他請戰……

“先別急着請戰,來看看才從中原送回的消息。”

有了一門親事,二人關係更親密了,黑夫將一封急報遞給韓信,韓信接過一看,略微色變。

“旬月之內,連斬兩王?”

黑夫頷首:“這便是王賁啊,夏秋時忙於與吾等對峙,遂在中原持守勢,由着楚魏韓上躥下跳,而眼下他兵線收縮,騰出手來,便依靠北方兵團車騎的優勢,突襲韓魏,厥僞韓王成、僞魏王咎,更設下伏兵,殲滅了支援魏韓的楚軍數千人!”

對此,黑夫只想評價一句……

你大爺還是你大爺!

王大爺現在儼然成了帝國之壁,關外之關,讓所有試探者,包括後起之秀韓信,都撞得頭破血流。

黑夫問道:“依你看,王賁突然對東面動手,是想做什麼,是要改變策略,南守東攻麼?”

韓信道:“我以爲,王賁並不欲東進收復樑、楚各郡,而是想在開春大戰再起前,先掃清側翼威脅,確保敖倉、成皋安全,以專注抵禦北伐軍進攻漢中、南陽。”

“沒錯,以北邊現在的情勢,進取不足,守則有餘,論攻,王賁可謂動於九天之上者,論守,亦是藏於九地之下。”黑夫認同韓信的看法。

“不過還有一點,王賁忽擊韓魏,八成是想給咸陽朝廷,一個交待……”

黑夫知道,王賁這半年過得很艱難,未能攻克江漢,更被韓信在身後攪了一通,燒糧秣數十萬石,大梁以東幾乎完全失陷,派去巴郡的偏師也出了事。

若非王賁是秦廷僅剩的,能指揮數十萬大軍的將領,他恐怕早被憤怒的胡亥撤職了。

所以,王賁需要做點什麼,讓戰局好看點,讓咸陽看到點希望……

“但王老將軍,恐怕要事與願違了。”

黑夫難掩臉上的笑意,將另一份奏報交給韓信。

“東門將軍已破上庸,擊西城(陝西安康),將關中發往巴郡的救兵,阻於米倉道上?”

韓信與東門豹算是結了怨,看到這消息暗暗撇了撇嘴。

“東門豹果匹夫也,若是我,早就連南鄭都打下來了!”

他好歹沒當場說出來。

但下面的消息,卻讓人很難不喜上眉梢。

“困守江州縣的馮劫遭大軍圍攻,久久未能等到救兵,已經敗亡,其屬下大半被俘,馮劫本人……投降?”

韓信一驚,卻聽黑夫嗟嘆道:

“馮氏一門皆愚忠之人,馮劫雖是庸將,但卻不是貪生怕死之輩,他沒有投降,江州城破時,他力戰不屈,見勢不可逆,遂自刎於江邊,首級都已用石灰醃過,秘密送到江陵來了……”

“那爲何……”

韓信恍然大悟:“君侯故意將馮劫說成投降!”

“沒錯,此時此刻,這件事,連同陸賈僞造的馮劫投誠檄文,已從巴蜀傳到咸陽,必將在僞帝朝廷上,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黑夫笑道:“王賁的確是銅牆鐵壁,我承認,但別忘了……”

“堅固的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

第139章 張蒼第913章 一飯之恩必償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69章 人贓俱獲第961章 猗氏第335章 巨利甘若醴第39章 回家(上)第816章 智將務食於敵第210章 武庫第962章 仇恨之輪第346章 倉頡造字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752章 在街壘上第496章 竊鉤者誅第181章 舍你其誰?第632章 伯樂與千里馬第1021章 趙無恤第224章 四月行縣第503章 祥瑞御免第996章 招安第655章 回家的誘惑第243章 利鹹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353章 項籍第31章 盆滿鉢滿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212章 涇流之大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787章 權謀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712章 亡秦者第1030章 他的時代結束了第266章 千鈞之力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934章 一個就夠了第408章 不朽者劇情沒想好,今晚第二章先鴿了,不要等第692章 建木高百仞(二合一)第471章 今晚就走第454章 狼之子第87章 最後的依仗第84章 雞血第342章 陛下,奇觀誤國啊!第219章 鶯鶯燕燕第766章 將軍百戰死(下)第143章 這秦吏怕不是有特殊癖好吧?第28章 旬日演兵第148章 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第757章 農民的兒子第111章 恨屋及烏第259章 章邯第804章 勝敗兵家事不期第515章 野火燒不盡第829章 五世相韓第705章 熒熒火光第830章 我看你骨骼驚奇第135章 第一回合博弈第554章 乘風破浪(求月票)第849章 博浪沙第824章 趙客縵胡纓第781章 城頭變幻大王旗第90章 捷報第939章 胠篋第667章 文明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859章 宜將勝勇追窮寇!第410章 喪家之犬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337章 梟子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167章 短兵第771章 狗咬狗第814章 蜀道難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144章 起於微末第394章 崑山之玉第201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第291章 欲刺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104章 謊言第70章 若敖之鬼第841章 楚河漢界第818章 廉頗老矣?第926章 分餅第235章 潺陵第267章 棺槨三百第378章 衣食足而知榮辱第237章 五月五第95章 荊券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10章 哪隻手打的你?第229章 外有必救之師第982章 去留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639章 韓信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