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小心後面

和叔孫通想的不一樣,黑夫現在不是水德,也非火德,更非土德。

而是站在昨夜爆破坍塌的武關牆下,一臉缺德。

“哈哈哈。”

黑夫看着被黑火藥燃燒爆炸薰得焦黑的坑道,臉上樂不可支。

“還真得感謝王離,多虧了守卒的反穴城之術啊,否則我軍利器還真無法撼動武關牆垣。”

雖然黑夫已經給徐福派了一些精通“商功”,也就是搞土木工程的小吏,但他們還是小看了武關的厚重,以及黑火藥的強度,整整一棺材黑火藥,都沒能撼動三合土。

倒是因爲針對穴城之術,審之穴之所在,鑿穴以迎之的法子,這兩日來雙方的地道戰,在武關西段城牆下展開,你來我往,竟將一小段地基挖得半空。

種種巧合湊在一起,才造成了第二次爆破時,丈餘牆垣崩塌。

一起塌陷的,還有守軍的勇氣,又是天火又是地動,早已超出了他們想象的極限,不少人開始相信,這真的是始皇帝和通武侯顯靈,義在南方,當場就放棄抵抗投降了數千人。

北軍主帥王離,見武關守卒抱頭鼠竄,知事不可爲,也只來得及飛馬趕回武關北邊十里外的大營。那邊同樣爲異象所驚,喧譁不已,只是隔着遠,士氣尚未到徹底崩潰的程度。

王離只能帶着本來列陣準備的衆人連夜撤退,整整十萬大軍,不戰而走,往商於退去,又爲北伐軍東門豹部所追,走者相騰踐,奔殪百餘里間……

到次日清點人數,武關一戰,北軍投降、俘虜萬餘人,而往北一路撤退,當場踐踏而死者數千,東門豹還在率前鋒追擊,可能會有更大的戰果。

反倒是黑夫軍中的傷亡,不過千餘……

“本以爲會損失慘重,豈料果是兵不血刃!”

“大帥真乃神人也!天火地動都能引得來!”

北伐軍士卒看黑夫的眼神變了,從過去的景仰,變成了迷信的崇拜。

這時候,親衛垣雍押着一個有些禿頂的中年人來到黑夫面前:

“大帥,公輸讎帶到。”

黑夫回首打量這個給他們攻城造成了巨大的困難的匠人:

“汝便是公孫讎,爲何不隨王離一同逃走?”

公孫讎畢竟是聰明人,剛開始駭於異象,竟還想用黑狗血破之,但後面嗅着那刺鼻的火藥味,也回過味來了,覺得這八成是北伐軍的新武器。

他長拜及地:“從天火射到城頭,地動牆崩的那一刻起,我便知道,君侯將打贏這場戰爭,我就算昨夜逃離武關也無用,君侯遲早會取得天下,到那時,公輸氏還能逃亡何處呢?”

黑夫笑道:“你這匠人,倒是聰慧。”

公孫讎再拜:“君侯可曾聞,楚人有鬻盾與矛者?這賣矛、盾之人自譽曰:‘吾盾之堅,物莫能陷也。’又譽其矛曰:’吾矛之利,於物莫不陷也。’”

黑夫知道,這是《韓非子》裡的故事。

公輸讎道:“我公輸氏從先祖魯班開始,便一直鑽研攻城之術,就好似最利之矛。”

“而墨者則鑽研守城之術,恰似最堅之盾。”

雖然結怨兩百年,但雙方對對方的評價,還蠻高的。

“世人皆言,夫不可陷之盾與無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故兩百五十年前,郢都之會,家祖九設攻城之機變,墨翟九距之,家祖之攻械盡,墨翟之守圉有餘,矛未能摧盾。”

“但兩百年前,我家卻又贏回了一局。墨家鉅子孟勝帶其徒百八十人爲陽城君守陽城,而楚王擊之,君侯可知,是誰人助楚破陽城?”

陽城是黑夫曾去過的地方,在那裡初次結識了秦墨,他已經猜到了:“是公輸氏所爲。”

“不錯。”公輸讎眼中帶着自豪:“那一次,盾未能御矛!”

“而君侯現在左手矛,右手盾,已同時有了世上最厲害的攻守之法。”

“三合土,大黃弩,在襄陽出現的甕城,乃是最強之守。”

“而昨日的地動牆崩,則是最強之攻。”

“故君侯必將天下無敵,公輸氏不敢頑抗,願降君侯!”

黑夫笑了:“公輸氏能爲我做什麼?”

公輸讎擡起頭:“昨夜之術,雖然震動天下,聞所未聞,但是否已是最利之矛?恐怕不然,若非內外地穴挖空了這段地基,恐怕也會像東段牆垣那般,巋然不動……”

“君侯之術,尚需改進啊!”

“而我公輸氏,可爲君侯效力!”

黑夫沒有輕易答應:“墨者爲我打造了盾,又爲我打造了矛,汝等技藝相差無幾,我爲何還需要公輸氏呢?”

公輸讎卻篤定地說道:“我家乃墨家之敵,故最清楚,墨者崇尚非攻,尊崇墨翟的道義。即便暫時爲君侯所用,但彼輩所求與君侯不同,遲早會像與秦決裂一般,同君侯分道揚鑣!”

“而公輸氏,纔不管什麼墨經道義,天下之利,吾等只是純粹的工匠,君主讓做何物,吾等便做何物,至於用作何用,全不在意,到那時候,君侯定會用得上公輸氏!”

“你且先留下罷。”

黑夫回首望着一片狼藉的武關城垣:“我不是胡亥,能工巧匠,只嫌少,不嫌多。”

公輸讎稽首道謝,但最後還是忍不住,指着黑火藥爆破後一股焦臭的坑道:

“小人絞盡腦汁,仍不知這是如何做到的?”

畢竟是領先時代一千年的科技。

黑夫卻只是神秘一笑。

“公輸讎,你往後族中祭祖時,代我告訴魯班一句話罷。”

“敢問君侯,什麼話?”公輸讎豎起而耳朵。

黑夫騎馬飄然而過,只留下四個字:

“時代變了!”

……

“君侯欲收納公輸氏?”

公輸讎前腳才走,墨者阿忠後腳就來了,他聽說公輸氏投降黑夫的消息,有心勸誡。

阿忠現在是真的害怕,墨者會重蹈助十年前的覆轍。

曾幾何時,秦墨追求的是尚同,一天下,結束戰亂。

爲此,他們不惜放棄非攻,選擇支持秦國兼併,大大改進了秦國的軍工體系,最終幫助秦始皇帝橫掃天下。

豈料秦始皇一統後,卻從未停止戰爭,南征北戰,幾無寧日,甚至爲了追求窮奢極欲,逼迫墨者貢獻技術,爲他的奢靡宮室、龐大陵寢出力……

那些事情,導致墨家與秦官府徹底分道,甚至有極端人員想到了刺殺秦始皇以達到“誅暴”。

昨晚看到那些令人震驚的一幕,讓阿忠有點害怕,黑夫已令徐福暗暗研製堪比鬼神之罰的力量,他唯恐,自己又遭受一次欺騙,當武忠侯奪取關中,平定天下後,也會忘記初心,沉醉在利器之下,窮兵黷武,重蹈秦始皇帝的老路。

但黑夫接下來的話,卻讓他安心了。

“阿忠。”黑夫寬慰他:

“還記得我說過的話麼?”

“工匠和技藝,本是沒有對錯的。”

“是對是錯,要看執政之人,如何運用它們。”

“公輸氏所制的雲梯、鉤矩,用來攻城便是殺人之器。可若是用在爲百姓修築屋舍,用在碼頭接應船舶,卻是利人之器。”

“這火藥亦是相似,它可以用來炸塌城牆,破壞屋舍。但假以時日,製作所費降下來了,也能用來開山裂石,開採銅鐵,你想想,這能省多少人力物力?“

阿忠頷首:“是阿忠淺薄了。”

“你尚年輕。”黑夫嘆道:

“本侯希望有那麼一天,公輸、墨者,不必將汝等的聰慧才智,心靈手巧,在攻防上,在製作殺人之器上較量,而能在利國利民上,一較高下!”

阿忠果然年輕,容易被騙,在他得到滿意答覆離開後,黑夫卻暗暗嘟囔着道:“騙你的……”

利國利民的器物固然要做,但軍國利器,也決不能落下。

落後就要捱打,這是歷史證明過的,對文明來說,你身後永遠有追趕者,不進則退,未來需要長時間的和平,但並不意味着丟掉武備。

雖然現在徐福製作的黑火藥,的確只能用來做竄天猴和二踢腳,但以後,它卻有更加廣闊的空間……

回望武關,黑夫滿是遺憾,他這次本來憋了一個大逼要裝,豈料開掛差點失敗了,萬幸歪打正着,還真兵不血刃拿下了武關。

但不可能次次都有這麼好的運氣,火藥面世給人帶來的恐慌感,也會逐次減弱。

所以該研發的技術,不管多燒錢,還是得繼續。

“若方術士繼續改造配方,增加純度和威力。而公輸、墨者的匠人則負責提升冶煉、鑄管技術,不知我的故事結束前,可否做出青銅炮來?”

他也不曉得。

但若是真能有幾排青銅炮,往城池下一擺,黑夫一定要威風八面地裝一波,伸手一揮,百炮齊鳴,再吟出那首名垂千古的賦……

“大炮開兮……”

“轟他娘!”

……

儘管奪了武關,已經算作入關了,但黑夫這下又不着急了,並沒有帶着全軍直撲北軍最後的防線嶢關、藍田,等着韓信也從陳倉入關,一齊發難纔是完全之策。

於是他先讓東門豹佔領商於(陝西丹鳳縣),自己則在武關等待後方糧隊,又將季嬰、共尉二人喚來。

“楚軍到何處了?”黑夫問護軍都尉季嬰。

季嬰道:“數日前剛得到的消息,說是魏軍魏無知部從河內渡盟津襲洛陽,又配合楚軍圍成皋,眼下三川郡已經全部陷落,趙賁退往函谷關,蘇角率數千殘兵退往汝陽、樑縣。“

樑縣便是後世河南汝陽等地,本是東周王畿,後來失陷爲蠻戎之邑,戰國屬韓,現屬三川郡。

當地山川盤紆,原隰沃衍。南出魯陽關,則拊宛、鄧之背;北首伊闕,則當鞏、洛之胸;西指嵩高,而陝、虢之勢動;東顧汾、陘,而許、潁之要舉矣。春秋時,晉、楚爭鄭,常角逐於潁、湛間。及戰國之季,韓、魏、楚之師,常戰於三樑下。日後若北伐軍與楚軍在三川開戰,樑縣是必爭之地。

蘇角那進退維谷的數千人,或許能爲黑夫所用。

季嬰又道:“奪取三川后,楚軍一分爲二,一部兩萬人駐兵洛陽,一部五萬人由項籍親自率領,兵臨函谷關……”

“楚人擴軍倒是挺快。”

黑夫想了想道:“共尉帶一萬人去宛、葉一線,與南陽守的南陽本地兵卒匯合,戒備楚軍南下襲宛城。”

別隻顧着前方,越是勝利在望,越是要小心後面別被人捅了。

“再讓隨何、陳恢去汝陽蘇角營中走一趟,告訴他,關中已爲北伐軍所得,僞帝已誅,新帝繼位,問他是寧可投靠楚人,當一個國賊軍賊,讓自己及手下人身在關中的妻子被戮,還是做大秦的忠將干城,保有榮華富貴?”

蘇角根本沒得選。

而現在的黑夫,已經做好了同時打兩場仗的準備……

共尉奉命而去後,黑夫又問季嬰。

“現在發令,傳至於吳越,需要多久?”

季嬰道:“沿丹水而下,入漢水、大江,一路船行,速超奔馬,二十日足矣!”

“善。”

黑夫露出了笑,忍耐多時,現在,他終於能肆無忌憚,捅項羽後面了。

“傳我將令,吳芮、安圃、尉陽三將,得令之日起,立刻發樓船及越兵渡大江,進攻淮南,進攻楚盜!”

……

PS:第二章在晚上。

第150章 陳屍第171章 破楚策第718章 有人貴爲公子第920章 鹿馬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301章 加個人第108章 張子房第900章 不殺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720章 總有一天我的生命將抵達終點第280章 國之將亡第505章 笑話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177章 高歌猛進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886章 影子第676章 王之蔽甚矣第363章 必固其根本第486章 百姓心中有桿秤第575章 南巡第480章 三傑第704章 昌南侯的秘密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657章 吃瓜第324章 王在法上第427章 磧裡徵人三十萬第584章 既然他們想要戰爭!第281章 八百年盛衰枯榮第278章 結束和開始的地方五月寫作計劃,以及爲《秦吏》完結前最後求次月票。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682章 明伐暗渡第199章 縣尉有請第576章 舊部第821章 八千里路雲和月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350章 收破布頭嘍!第505章 笑話第680章 玩蛇第268章 潁水爲之不流第615章 南方不可以止些第487章 句芒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1034章 秦吏(大結局)第674章 葡萄美酒夜光杯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788章 久違了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341章 羊毛出在羊身上第126章 死傷第738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上)第553章 袒右第588章 公子從軍第126章 死傷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第221章 青青子衿第459章 大丈夫第188章 陷之死地然後生!第217章 執斧斤者第110章 入學第1025章 一致對外第404章 國之大事第874章 木牛流馬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77章 水驛江程去路長第714章 上下一日百戰第902章 男兒何不覓封侯第285章 秦王(中)第558章 螳臂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211章 省人力十倍!第785章 一騎紅塵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813章 立國家之主贏幾倍?第783章 子胥鴟夷第476章 得國不正上傳的章節一直在審,大家彆着急第119章 絕地第589章 毒士第591章 輔助第511章 稷下第936章 武忠侯是天!第435章 射鵰英雄第218章 麻衣如雪第115章 在鄢第307章 隻手豈可建城都第1003章 移席第331章 起土驪山隈第1008章 太昊第991章 鍾離眛第198章 官大夫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353章 項籍第420章 鳴鼓逢逢促獵圍第56章 我有急事先走了第57章 赤幘第189章 捐甲徒裼以趨敵第244章 壁虎斷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