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4章 刑徒七十萬

“此事萬萬不可!”

李斯話音剛落,便有一人站出來反對,卻是趙高的女婿,已被升任廷尉的閻樂。

“丞相豈不聞,昔日殷週會於牧野,殷之隸臣妾爲卒,於是前徒倒戈,攻於後以北,以至於殷軍血流漂杵,周師遂入朝歌。”

“先前阿房、驪山兩地刑徒共數十萬,多爲六國罪人,本就不甚安分,今聞黑賊及六國近關中,竟不憂反喜,彼輩豈能授以甲兵禦敵?恐重蹈殷卒倒戈之覆轍也……”

李斯之子,御史李於立刻抓住閻樂話語裡的破綻,質疑道:“廷尉是將陛下比作商紂,而黑賊是周武?”

閻樂忙向胡亥請罪:“是閻樂失言,有罪……”

對驪山刑徒是否能爲兵卒的爭論還在繼續,這顯然是一個險招,一不小心就會傷到自己,但眼下叛軍已兵臨嶢關,距離咸陽不到兩百里,事情已到了火燒眉毛的程度,而關中現在能立刻武裝起來的兵源,也就他們了……

最後胡亥與羣臣終於達成一致。

“先前,刑徒爲我輸送糧秣者十餘萬人,勤勉任力,可赦其罪,許以籍貫田土,發武庫之兵授之,彼輩自能奮勇殺敵。”

“如此則兵卒齊矣!”

胡亥鬆了口氣,李斯方纔說黑夫號稱二十萬大軍乃虛張聲勢,實際人數不過十萬,以胡亥的腦仁判斷,二十萬打十萬,總能贏了吧?

“但王離能御賊否?”

可旋即,胡亥再度皺眉,經過武關一戰,胡亥對大舅哥王離的軍事才能產生了巨大懷疑。

但縱然換將,關中也早無將才,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內史保,帶着中尉軍在杜縣防禦子午道呢,那兒從數日前開始,便有零星叛軍出沒。

這時候,太史令胡毋敬出列道:“臣有一策,可使此戰有勝無敗!”

“何策?”

胡毋敬擡起頭,認真地說道:“親征!”

……

胡毋敬不愧是太史,對秦之故舊信手拈來。

“秦莊公與昆弟五人,以周兵七千人,親伐西戎,破之,遂爲西陲大夫。”

“襄公自將兵救周,戰甚力,又以兵送周平王,遂列爲諸侯。”

“文公以兵七百人東獵汧渭之會,遂有岐西之地。”

“武公元年,伐彭戲氏,至於華山下,渭原方爲秦所有。”

“穆公更是驍勇,自將伐茅津戎,勝之,全取崤函以西。又自將伐晉,與晉惠公夷吾合戰於韓地,士卒皆推鋒爭死,虜晉君以歸。”

“至於獻公,也曾與魏晉戰少樑,虜其將公孫痤。”

“第二次伐楚,始皇帝亦親至淮陽,遂滅楚國……”

歷數完秦君親征的各種勝仗後,胡毋敬下拜道:

“眼下大秦危在旦夕,陛下何不仿照歷代先君、先帝御駕親征,以萬乘之重,馭百萬之師,親自饗士卒,更親兌承諾刑徒之諾言,彼輩自然人心踊躍,爭效死功,攻則必勝、戰則必克!”

“這……”

胡亥面露躊躇,他的人生目標便是安然享樂,全然沒有這種豁出一切的膽量。

“不可!”

瞥見胡亥的猶豫後,簡在帝心的趙高立刻出言反對:

“太史熟讀史籍,莫非忘了秦武王之事乎?武王不自將以犯周,則不會有舉鼎折臏之事,更不會有接下來的季君之亂。故身爲天子,應當討而不伐!”

胡毋敬嘆了口氣,退一步道:“縱然陛下不親臨,但前線亦當有重臣爲監,好讓驪山刑徒信其言。”

換句話說,秦廷的政府信譽已經完全掃地,一般的官吏去宣佈二世皇帝“德政”,關中人已是嗤之以鼻,更何況心中猜疑的衆刑徒……

胡亥掃視殿內羣臣:“誰可爲監軍?”

這時候,御史李於出列:”臣推薦一人!“

李於猛地看向趙高:

“郎中令乃陛下所親信之人,可爲監軍!”

趙高一愣,感覺不妙,但還不等他說話,胡亥就將頭搖成了撥浪鼓:

“郎中令不能去,郎中令要在望夷宮保護朕……”

“那便只有一人了。”胡毋敬再度站了出來,這一切,好似是演練預謀好的一般。

“右丞相可也!”

“老丞相之望,的確足以監軍。”胡亥下意識地點頭,好似抓住救命稻草般,殷切地看向李斯:

“丞相意下如何?”

李斯指着嘴角好似無意識流下的口水:“老臣體邁,嘴角之涎尚不能制,豈能監十餘萬大軍?還有我這老腿,從咸陽到望夷宮尚不易,要去前線監軍,恐難爲也。”

胡亥都要站起來了:“丞相何忍棄朕,棄先帝之社稷焉?”

“也罷。”李斯顫顫巍巍:“臣爲始皇帝治民,三十餘年矣,上幸盡其能力,乃得至今。老臣便以腐朽之軀,爲陛下,爲大秦,站好這最後一班崗罷……”

那邊李斯演技過人,騙過了胡亥,倒是一旁的趙高心中暗罵:“老狐狸!”

李斯作何打算,他是明白了。

“你這倉中老鼠,果然有鬼!”

……

那邊李斯離開望夷宮後,趙高瞅準時機,立刻垂淚拜在胡亥腳下:

“陛下,萬不可使李斯爲監啊!”

胡亥嚇了一大跳:“郎中令何出此言?”

趙高擡頭:“陛下不問臣,臣不敢言。近日臣左思右想,想起那黑夫,本就是李氏舉薦給始皇帝的,李斯長男李由更爲黑夫舊主,舉止親密,後雖看似決裂,但實則如何,外人誰又知曉?昔日始皇帝欲南巡以繩黑夫,黑夫竟提前預知始皇帝之計,詐死匿身,是朝中誰人泄密?”

“而後,李由奉命將兵收長沙之南征士卒,卻爲黑夫麾下一小卒所敗,覆三軍,身被擒,看似戰不利,可實際上,是否是李由故意打了敗仗?這也無從知曉,只聽聞,黑夫只將李由拘而不殺,其目的何在?”

“今黑夫兵臨關中,朝中之臣心懷叵測,與其文書相往來甚多,李氏或也在其內,只因未得其證據,故臣未敢以聞。”

“只是今日,李斯忽然指使李於及胡毋敬提議發驪山刑徒爲卒,又由他作爲監軍,如此一來,丞相居外,麾下十數萬人,獨攬軍政,權重於陛下,臣唯恐他對陛下不利。”

“一旦刑徒得到甲兵,抵達藍田,李斯便可使其反戈相向,讓叛軍潰我大軍,輕易進入咸陽,陛下,若如此,殷周牧野故事,恐怕又要重演了!”

“郎中令,此言句句屬實?”

胡亥牙齒都開始打顫了,本以爲李斯是父皇留給自己的最後一根樑柱,可現在趙高卻說,這根柱子胳膊肘往外拐,可不讓他驚駭莫名麼……

“丞相已位極人臣,享徹侯之封,朕也並無怠慢之處,他這樣做,是爲了什麼?”

趙高惡意地說道:“或許李斯想做微子啓,出賣陛下,投靠叛軍,以換取李氏世代富貴,甚至更進一步,成爲諸侯罷……”

胡亥搓着手:“那該如何是好?朕立刻取消發驪山之徒,讓人去將丞相緝捕?郎中令爲我案驗李氏暗通叛賊的證據?”

趙高搖頭:“李斯奸猾,就算有證據,彼輩也不會承認,恐其不審,萬萬不可貿然驚敵。且其爲丞相多年,樹大根深,咸陽城內,不知有多少黨羽,若是突然發難,李氏作困獸之鬥,恐釀成大禍,反倒便宜了叛軍。”

他給胡亥出了一個毒計:“陛下不如繼續任李斯爲前線監軍,待明日他來宮中取符節時,便一聲令下,郎衛四出,直接拿下!”

……

PS:第二章在晚上,會很晚。

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835章 世無忠臣第506章 儒法之爭第597章 仗不能白打第595章 牽星第93章 案發現場第659章 自討第966章 焦土第194章 諾!第1003章 移席第105章 打穀第691章 爲人民服務第712章 亡秦者第771章 狗咬狗第336章 君子之交淡如水第638章 搜粟第592章 貓鼠第881章 崤函之固第886章 影子第312章 水深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121章 高陽酒徒第678章 風暴第381章 孤雁第667章 換相第1020章 我來第784章 三千越甲可吞吳第792章 別得罪女人第1017章 風蕭蕭兮易水寒第183章 勸降第598章 險惡第969章 資本家的良心第186章 材士第968章 洛陽親友如相問第275章 楚歌與秦風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840章 襄平城邊胡騎來第100章 調虎離山第879章 竄天猴與二踢腳第923章 三座大山第322章 不謀而合第1005章 嘗麥第964章 越兵第345章 隸書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432章 公子扶蘇第505章 笑話第1013章 開始和結束的地方第699章 昭昭天命第698章 雁南飛第647章 滄浪之水第430章 天子命氏!第945章 癡兒第237章 五月五第809章 挺進中原第138章 禮與劍(下)第397章 駿馬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493章 虎頭蛇尾?第236章 威懾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35章 秦國沒有豆腐渣工程第620章 黃石第122章 積粟第510章 撥雲見日第953章 奇蹟第1020章 我來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864章 亡秦者第706章 我勸你謹言慎行!第639章 韓信第857章 鄧林之險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660章 待我長髮及腰第548章 騁望琅琊臺第518章 木秀於林第454章 狼之子第915章 爲何而戰?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192章 回不去了第768章 先取荊州爲家第1章 士伍,請出示身份證!第736章 死國可乎?第287章 鶡冠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461章 糖氏第843章 隻手豈能扶天傾?第562章 人禍第516章 擇世所需第827章 山河破碎風飄絮第128章 爭首第675章 按圖索驥第928章 何續初繼業,而厥謀不同?第839章 漁陽戍裡烽煙起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112章 今亡亦死!第313章 女大十八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