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6章 新秦

七月中旬,賀蘭山以北,後世烏蘭布和沙漠與大河間狹長的綠地之上,一支數百人的騎兵正迅速北上……

兩百騎無不着甲,個個頭戴皮製小帽,紅色纓帶系在頷下,背後揹着弓袋,弓或弩機掛在馬鞍上,典型的秦騎兵裝扮。

這一帶雖然瀕臨沙漠,只要挨着大河走,他們便不會迷失方向,還有足夠的淡水解渴,只是白天太過炎熱,不少士卒曬得脫皮,卻只能頂着日頭繼續北行,在飲馬休憩時,自然少不了怨言。

“北地郡纔剛剛舉義響應武忠侯,一些縣還負隅頑抗,且遭到月氏胡虜襲擾,要麼讓吾等留在當地,要麼南下去關中都行,何必捨近求遠,千里迢迢北上呢?”

負責這兩百人的騎將灌嬰少不了呵斥他們:

“章君不是說了麼?脣亡齒寒!眼下襲擾北地賀蘭山的不過是少許遵匈奴之命行事的月氏殘部,但若北邊朔方郡爲匈奴所陷,匈奴騎從便可長驅南下了!”

章邯大概是半個月前,聽聞黑夫入武關的消息後,在富平舉兵的,他靠着烏氏提供的資金,收買了賀蘭山附近駐牧的大小戎部效命,而公孫白狼也在義渠城響應。

北地本就是黑夫經營過的地方,不少官吏都明裡暗裡受過那黑臉郡尉之慧,不過旬月,舉郡易幟,張蒼才得以從水路去咸陽。

但北地郡這邊也遇到了一點麻煩,原來,隨着數月前匈奴覆滅東胡,一時間塞北草原諸部,皆以匈奴爲尊。

被李信消滅的月氏殘部一位翕侯也被冒頓封爲“右賢王”,以月氏騎數千,陷居延塞,聞北地內亂,遂寇賀蘭山闕。但卻被章邯設計打退,同時也發覺了月氏、匈奴騎兵開始使用馬鞍、馬蹬的重要訊息……

章邯迅速調整部署,將北地“義軍”分成兩部分,一部清掃頑抗不降的縣邑,一部在賀蘭山抵禦胡虜,又讓灌嬰帶着兩百人向北探查,好搞清楚朔方是否已全部淪陷。

眼下,被灌嬰一通呵斥後,那北地良家子出身的騎吏不敢抱怨了,只在灌嬰走後,壓低聲音罵道:

“我看是這新秦人自己想去新秦中,救他那些,氓隸舊友罷!”

早在商鞅時,秦人就有新故兩種籍貫之分:關中故地之人爲故秦民,新奪取的關東諸郡縣則爲新秦民。

秦的歷代君王,往往利用故秦地人民善於戰鬥、新秦地人民善於農耕的長處,讓“故秦”與“新秦”的人合理分工,使秦國在既不耽誤爭霸戰爭,又不耽誤農耕生產的情況下強大起來。

總之就是一個負責服役打仗砍人頭,一個專司種田。

這種分工不同的界限慢慢開始模糊,像灌嬰本是睢陽販布者,卻被徵召到邊塞來,最開始是民夫,但因爲在大生產運動裡編制布履又快又好,得到了黑夫嘉獎,問他想要什麼獎賞?灌嬰卻說想做一名軍吏,還展示了自己自學的騎射功夫……

他便是那時候轉了武職,如今又因在胡亥趙高倒行逆施時,保護武忠侯長子,得到了章邯重用。

但新故秦人之分,卻依然如故,故秦始終不變,倒是隨着秦滅六國,新秦民越來越多。

而秦逐匈奴以收河南地,設朔方郡,從關東抽調戍卒修築長城,又徙民以實之,那三萬戶,近二十萬民衆多是新秦人,一共建立了四十多個城邑,因爲此郡幾乎是新秦人組成的郡,故亦稱之爲新秦、新秦中……

故秦人看不起新秦人,往常沒少折辱欺壓,故這名騎吏不服灌嬰,甚至暗暗稱之爲“販繒小兒”。

倒是灌嬰聽到了這話,卻只轉過頭,微微一笑:

“汝等別忘了,武忠侯,亦新秦人也!更何況吾乃騎將,持章君之符,汝等都老實點,乖乖奉命!”

……

到了第二天,灌嬰他們便走出了沙漠,黃沙變爲稀疏的草地,草又越來越高,隨着馬蹄一腳踏進泥沼裡,衆人眼前赫然出現一片水網交織的平原,滿目的綠意和森林,讓人難以想象,這居然是塞北?

灌嬰知道,這便塞北最肥美富裕的草原:河套。

大河在此放緩了腳步,留下大量黃褐色的淤泥,肥美無比,過去這兒水草豐饒,是匈奴人最喜歡的牧場,而在八年前,黑、李、蒙三將北逐匈奴後,此處遂空。

在黑夫等人的建言下,秦始皇大手一揮,將河套、北假、河南地三部分,劃爲一個新郡:

“朔方!”

內地的謫戍獲罪之人大量徙往此處,在蒙恬鞭策下修築長城,將朔方郡整個保護起來,最初,他們的口糧都是靠內地人民轉運,從關中經直道不遠千里運來,十至二三而已,且耗費勞役衆多,整個天下都爲此而疲敝,後來則採取遷民屯田的辦法,從關東徙民三萬戶居之。

爲了安置這三萬戶,以及長城沿線十五萬戍卒,秦始皇在賀蘭、花馬池、雲中、朔方等地一口氣設置了四十四個縣,而朔方獨佔三十。

就這樣,數十座小邑像一串珍珠般,在新秦中星羅棋佈,他們便是農耕民族在草原上的橋頭堡、前哨戰,而長城則是圈地的籬笆。

每個城邑都有城牆,可容千餘居民居住,周邊是新開發的農田,再外圍是被長城烽燧保護的牧場。遷徙至此的新秦人可通過半農半牧,自給自足,甚至供養在長城屯守的戍卒,戍卒也警惕地注視着塞外的一切,保障移民安全。

可現在,平衡被打破,綿延數千裡的長城,空了!

這便是灌嬰他們進入新秦中後所見的情形,長城沿線各烽燧空空如也,內戰劇烈,長城兵團先後兩次抽調南下,十餘萬人幾乎爲之一盡。

其代價是,昔日不敢南下牧馬的匈奴人,開始壯着膽子日益靠近,當長城上不再射出弩矢,甚至不再燃燒烽燧發出警告時,胡人越發大膽,想方設法破開,或者繞過並不高大的長城,回到河套平原……

那只是開始,當冒頓已滅東胡,盡有塞北草原後,匈奴人沒了後顧之憂,便開始肆無忌憚地侵襲雲中、朔方了!

灌嬰站在滿是屍骸,以及禿鷹和烏鴉棲身的磴口堡皺眉。

這是新秦中最靠南的一座城,“磴”,石之階,該岸河槽猶如一級級臺階,因此得名,一向是新秦中的富庶渡口,來自北地的糧船在此靠岸,又向東駛去。

卻不想竟是這般光景,渡口已經毀了,一片狼藉,再看城內情形,死的人不過兩三百,其餘人要麼像他們來時遇上的百餘人,乘船逃了,要麼是……

“爲胡虜所擄!”

先前與灌嬰有隙的故秦人騎吏咬着牙,他們都清楚,婦人子女一旦爲匈奴所擄,下場會極其悽慘,基本都是淪爲奴隸,遭受凌辱,匈奴人賤稱之爲”羊妾“,沒有騎馬乘車的資格,只能赤着腳追隨匈奴人四處遷徙,朝不保夕。

“天殺的胡虜,昔日長城守卒在時,匈奴怯怯,不敢南下牧馬,今日卻猖獗至此!若李將軍在,若武忠侯在,安能如此!”

那騎吏又悲觀地說道:“磴口堡已是新秦中最偏南的城,這裡都陷落了,更何況北邊的二三十座?想必也爲匈奴所掠,灌騎將,吾等深入胡虜之地,要當心爲其大隊發現,追擊,還是早早退回去,向章君稟報此事罷……”

“看那。”

灌嬰卻指着北邊十餘里外,碧綠的草原深處,一束狼煙筆直升起,在天空中是那麼的醒目。

“有狼煙,說明還有人在堅守,在求援!”

他催動戰馬,開始朝那兒前進。

“並不是所有新秦中的城邑,都已淪落胡塵!”

……

雖然打算去臨戎堡一探究竟,但考慮到胡人喜歡將狩獵技巧用於戰爭裡,尤其好誘敵,灌嬰讓兩百北地騎從在一道山坡下隱蔽,只自己帶着少許斥候去探查臨戎堡情形。

灌嬰等人將馬拴在逆風處,潛行到距離城郭一里外的樹林中暗暗查看。

卻見有匈奴人百餘騎,在臨戎堡外紮營,還驅趕着一些百姓,在堡壘門前不住的耀武揚威。

或將擄來的老弱拖在馬上,一邊縱馬馳騁,拖得他們踉踉蹌蹌,鞭打得渾身是血。胡人騎士則一邊大聲取笑城內之人,等戲耍得累了,便抽弓搭箭,將老人弱者殺了。

“這是濫殺凌辱,以激怒城內之人,誘其出城與之交戰……”

灌嬰倒吸了一口氣,這計策真是狠毒,這些老弱恐中,恐怕多有堡內衆人的親眷未及入城者。

若是不救,城內士氣大降,人心離散,若是出城來救,卻正中匈奴人下懷。

匈奴人不善攻城,這是衆所皆知的,但若論野戰,眼下匈奴人不少都效仿秦人,裝備了馬鞍、馬鐙,騎射較以往更勝一籌,一羣只經過粗糙訓練的移民,恐怕難敵也。

灌嬰目光看向對面數裡外的樹林,那兒鳥不飛落,恐怕也埋伏着一些匈奴人,只不知是有多少?

正在灌嬰思索應對之策時,堡壘下形勢卻忽然生變。

卻是有一個匈奴人太過狂妄,靠城牆太近,竟被牆上一個持弓忍耐多時的大個子瞅着機會,一箭射死!

足足百步距離,還是移動的靶子,一箭竟正中眉心,且入體數寸,不論準度還是力道,都是一等一的材官引強!

灌嬰自問連自己做不到,此人是誰,竟如此厲害?

這下城門外的匈奴人有些愣神,但更讓他們難以預料的事還有後頭。

卻見那射死一名胡人的大個子,見拔得頭籌,竟大吼一聲,從高止兩丈的土垣上一躍而下,好似天神下凡。

應是約好的,他身後的城門也赫然洞開,一衆移民青壯,手持兵刃,大吼着衝了出來,而大個子更一邊帶頭奔跑,一邊拔劍怒喝:

“周勃在此,胡虜安敢猖狂!”

……

PS:第二章在下午。

第377章 戍卒叫第468章 芝蘭生於幽谷第771章 狗咬狗第880章 小心後面第116章 每個人都要做出選擇第626章 三十五年發書一週年總結,順便求月票!(有劇透)第542章 莫如樹人第299章 吳芮第351章 蒙恬第337章 梟子第403章 君子藏器於身第37章 順杆爬第449章 錘砧第520章 存韓第379章 黑白第479章 民無信不立第433章 慈不掌兵第758章 不知幾人稱王?第132章 不更第387章 以力爲雄第455章 除惡務盡第873章 吾不如蕭何第487章 句芒第283章 伍奢有二子第569章 蒿里第974章 假王第742章 一人可當十萬兵(上)第901章 執一以爲天下牧第555章 勿害我第992章 大蟒第849章 博浪沙第719章 混亂是一把梯子第412章 拍案叫絕第288章 不要臉第132章 不更第51章 安心在外第911章 輸不起第967章 江與夏之不可涉第480章 三傑第167章 短兵第475章 黑色恐怖第1001章 喚醒睡龍之怒第571章 鼎之輕重第581章 天時地利人和第145章 錢文異形第462章 這一年天下無事第407章 自古以來第303章 吹盡狂沙始到金第643章 長街第208章 來自祖龍的評價第628章 爛攤子第422章 四武衝陣第854章 須臾不敢忘第567章 平原津第24章 練隊列有什麼用?第5章 沒見過這麼多錢第21章 百萬秦軍成於斯第694章 龍王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764章 三軍可奪氣第746章 用兵不遜吳孫子第169章 家書抵萬金第452章 賞罰分明第685章 圖騰第712章 亡秦者第790章 不值一提第239章 將以照千里第988章 代價是什麼呢?第466章 我有一個夢想!第104章 謊言第214章 郡守騰第225章 盡地力之教第812章 鼎烹第195章 人生何處不相逢第924章 甩掉歷史包袱一定要看看,寫在第五捲開始前的話第16章 要小心……第152章 香餌之下第17章 失期當斬?第456章 識人之明第777章 陳勝吳廣第95章 荊券第409章 胡馬追隨出蹛林第713章 言語就像風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272章 無不陷之矛與不可陷之盾第185章 軍賊第128章 爭首第753章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第541章 莫如樹谷第997章 泗水第124章 攻權第805章 兔死狐悲第569章 蒿里第109章 羔裘第695章 祖先的土地第228章 夏子第20章 寧爲雞口第498章 方術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