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你有張良計

bookmark

豐公雍齒是沛縣豐邑人,是本鄉著名鄉豪,家產豐厚,爲人任俠。當亂世到來之際,泗水郡各縣紛紛起兵自保,聽聞呂澤在沛縣殺縣令,自立爲沛公,雍齒也不甘示弱,在豐邑扯旗。

此地雖名爲鄉,但人口卻足以成縣,雍齒手下有一千多號豐縣子弟,恰逢彭越攻昌邑縣,雍齒往投之,抱上大腿。靠着彭越做靠山,他抵擋住了沛縣呂澤的吞併,二人與佔據下邑的王陵一起,在豐沛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但隨着楚國日益強盛,而彭越受限於齊魯,雍齒這牆頭草開始隨風而動,在楚人遊說下,又復投了楚國,被任命爲豐公,此番項梁召集淮北縣公齊聚大梁,因爲兒子在彭城做人質,雍齒只好也來了。

作爲豪俠,雍齒素來喜歡交接朋友,此番十八路縣公匯合,便結識了不少各地實力派,其中就有陳留的酈商,陳留距大梁近,承擔大軍一部分糧秣,衆人都希望和酈商搞好關係。

所以當酈商來拜訪時,雍齒少不得親自相迎,讓手下的門客審食其安排幾個附近擄來的民女佈置宴會。

酈商並非獨自前來,還帶來了其兄,魏大夫酈食其,酈食其在這就不裝儒士,自稱“高陽酒徒”,其博廣衆聞的談吐,以及怎麼喝都不醉的豪爽,都讓雍齒印象深刻,覺得很對胃口。

自從那日後,酈食其就成了雍齒營中的常客,到了第三天後,二人已親近到可以屏退衆人,說些悄悄話的地步……

“豐沛出人才啊。”

這日雍齒要勸酒,酈食其卻止住了他,因爲這老酒鬼有個習慣,那就是談大事絕不飲酒,因爲酒後的話,第二天對方容易反悔。

見他忽生感慨,雍齒莫名其妙,酈食其卻道:

“豐公在豐沛,應該聽過,‘沛縣三傑’的說法罷?”

雍齒看了外頭一眼,點了點頭。

“據說是那一位的說法……”

作爲敵人,某黑的名,在楚國是不能隨便提的,遂用“那一位“來代替。

“昔日沛縣主吏掾蕭何。”

當年黑夫過沛的事,在當地引起的轟動還是很大的。

“獄掾曹參,還有豐邑的無賴兒,泗水亭長劉季,皆被那一位徵募到膠東爲吏,是爲三傑,不過……”

雍齒面露輕蔑之色:“我聽說,蕭何如今在咸陽是九卿了,曹參也掌控一郡軍權,麾下有兩三萬人,這二人確實是這數百年來,沛縣出身的人中,官做得最大的,當得起人傑之稱,可劉季算什麼?”

他說着呸了一口:“不過一海東戍卒罷了,也敢稱‘傑’?”

對這個昔日跟着自己混過,後來又跑出去投王陵、張耳,最終混入體制的劉小弟,雍齒從來就沒看得起過。

“不然。”

酈食其卻搖頭道:“據我在河東時聽到的傳聞,說是公子扶蘇已死,在海東起兵的扶蘇,只是假扶蘇,是劉季扶持的傀儡,而那劉季,纔是兩遼的實際控制者……”

他笑道:“如此看來,這劉季雖未稱王,但也算一方諸侯了,三傑之名,他確實當得起。”

“這劉季,也真是善於鑽營。”

雍齒不免有些鬱悶,酈食其又道:“除了三傑外,豐沛還有三俠。便是沛公呂澤、下邑公王陵、還有豐公你了。三俠不如三傑,但也各佔一縣,擁兵數千,只是可惜啊可惜……”

“可惜什麼?”

酈食其笑道:“這幾日見了豐公,只覺得以君之才,當不應拘束於小小鄉縣纔對,我倒是覺得,那所謂三傑,能力也不見得比三俠強,爲何彼輩卻能入於朝堂,成爲封疆大吏,甚至一方諸侯?”

“爲何?”

酈食其開始講故事了,關於大秦丞相李斯,在老鼠身上得出的感悟。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當今之世,非但君擇臣,臣亦擇君,選對了,便扶搖直上,選錯了,便碾壓成泥。“

“倉中之鼠因爲選對了地方,自此衣食無憂,不懼生人,好比三傑。而廁中之鼠選錯了地方,難免骨瘦如柴,食人之穢,懼怕生人,好比三俠……”

雍齒聽得認真,但到了後面不免生氣,拍案道:”你這老酒徒,敢嘲笑乃公是鼠?“

“難道不是?”

酈食其收起嬉皮笑臉,轉而嚴肅地說道:“呂澤在沛縣也算說一不二,如今卻爲項梁所拘,朝不保夕,呂澤雖曾是豐公之敵,但今日見其下場,可有兔死狐悲之感?而楚國能否抵擋住秦軍進攻,也猶未可知,夜深人靜時,雍齒難道就沒有惴惴不安過麼?”

“你想說什麼?”雍齒明白了,左右看看,壓低聲音道。

酈食其湊上前去:“楚國必亡,項氏不足以與謀也,能一天下者,唯有攝政夏公!”

“酈食其,你想叛楚!?”

酈食其不以爲然:“我乃魏人,從未效忠於楚,何談叛楚?倒是豐公,身爲楚人,投靠彭越,是爲叛楚,已做齊令,又復投楚,是爲叛齊。”

“住口!”

雍齒聲音急切而短促,同時拔出劍來,卻沒有往酈食其身上招呼,而是走到門前,拉開一個小縫,見沒人才鬆了口氣,回頭怒道:

“你到底是奉誰人之命,要來遊說我?”

酈食其不緊不慢起身,朝雍齒長長作揖,開始了正式的自我介紹:

“我代大秦攝政本人,敬問沛縣的第四傑,豐公安好!”

緘默持續了很久,最後是利劍緩緩入鞘的聲音,以及雍齒坐下後,壓抑着激動的低語:

“大秦攝政,也知世間有雍齒耶?

……

同樣二人處於一室的,還有項梁與來自韓國的客人張良……

“南陽方向,有都尉共尉將兵居葉縣,開春北上佔昆陽、舞陽、應縣,與韓信(公孫信)隔汝水對峙……咳咳。”

自從“光復”韓國,安定下來後,一輩子跑來跑去,剛強了半生的張良,卻忽然變得多病起來。

“河南方向,又有東門豹麾下都尉陳嬰,臨轘轅關,此乃爲洛陽通往許、鄭捷徑要衝。關處鄂嶺阪,在太室山與少室山之間,道路險隘,乃韓國門戶,韓都尉王喜守之,時常告急。”

兩面夾擊下,開春以來,潁川基本上一日三警,也幸好韓國東北邊的滎陽,東南方的上蔡,尚且在楚國控制之下,否則潁川將被團團包圍。

但即便如此,張良也很清楚,以韓國一郡的實力,能徵的兵頂多兩萬,倘若秦軍大舉進攻,韓將旦夕覆滅。

更麻煩的是,韓國現在不止有外患,內部的問題也一直擱置並未解決。

自先王韓成死後,韓人再未立王,卻被楚國安排了一個“攝政”,項籍讓他信任的鄭昌坐鎮陽翟,操控韓國軍政大權。

先前項籍歸淮南,數萬大軍從潁川過,鄭昌下令在韓地大肆徵糧,優先提供楚軍衣食,搞得民間怨聲載道,而楚軍軍紀很差,但鄭昌卻一味偏袒。

就算當年一起跟張良搞復國的“同志”,也對這種曖昧不明的狀態表示質疑。

“現在韓國算復國成功了麼?與亡國有何異也?”

他們想要的是韓人自己做主的韓國,而不是楚國的傀儡,在戰爭中被壓榨,淪爲戰場丘墟的犧牲品……

項梁倒是保證說,會立刻派人進入潁川支援,對張良提出的供應糧食問題,也一口答應,但張良並未見他立刻召人安排運糧事宜。

形勢迫在眉睫,潁川將成疆場,張良必須通過某種辦法,搞明白楚人的打算,如此才能決定韓國下一步,該怎麼走!

他提出道:“韓國需要一位新王,否則韓人不會心服,更難以徵召作戰。”

“子房覺得,誰人可爲韓王?”

“國賴長君,韓信(公孫信)或可爲王。”

項梁卻大搖其頭:“不行,此人可爲將,卻不可爲王。”

“我倒是有一個做韓王的上好人選。”

“項君選中了誰?”張良心裡嘆息,都這節骨眼上,若項梁還敢提鄭昌,還要韓國爲楚做無底線的犧牲,那韓與楚這不對等的同盟,也就走到頭了……

項梁卻指着張良,這個將韓國從無到有硬生生恢復,又苦心經營,獨自支撐它到現在的申徒道:

“你,張子房!”

第914章 投鞭斷流第730章 君要臣死第508章 兼易凝難第168章 烽火連三月第858章 三呼第594章 順逆第530章 成王敗寇第933章 結交樓煩將第384章 北地第467章 蕭何第857章 鄧林之險今天論文答辯,求祝福!第733章 頂峰之上第985章 千鈞第535章 智臣第476章 得國不正第521章 聰明人第882章 會獵於關中第866章 裂地而封爲王侯第98章 沒那麼容易第106章 重租第833章 北風捲地白草折第302章 折節下交第125章 先登第300章 不可與之爲敵第487章 句芒第666章 七閩第856章 固將釋私怨第619章 項氏第120章 屯長第690章 除天下之大害第892章 秦旗第11章 自食其果第22章 什長黑夫第190章 一鼓作氣第277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927章 麗人心第30章 第一第1033章 最後的審判第482章 私學第226章 自三峽七百里中第408章 不朽者第467章 蕭何第950章 孰立?第254章 有恆產者有恆心第256章 王翦第232章 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第114章 然足下卜之鬼乎?第643章 長街第125章 先登第321章 人生贏家第606章 三十四年一些醉話,關於孔子第347章 法術勢第739章 酒酣胸膽尚開張!(下)第139章 張蒼第436章 深踐戎馬之地第580章 何不問黑夫?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55章 肉得爛在鍋裡第140章 八卦第904章 布衣將相之局第999章 蜂王第440章 頭狼(騙月票)第230章 前歌後舞第776章 都散了吧(第五卷完)第348章 項目組第17章 失期當斬?第368章 雄心壯志第352章 推陳出新第847章 蠟封夜半傳檄第359章 你喜歡熄燈還是亮着?第997章 泗水第543章 田官第828章 誰能置身事外?第482章 私學第872章 學習使我快樂第202章 紅糖第45章 生產力啊生產力第959章 河東第57章 赤幘第825章 今天下三分第434章 鄰人失火第289章 與時變化第184章 你可認識黑夫?第428章 先知稼穡之艱難第608章 家園第527章 執轡者第327章 封建與郡縣第636章 魚脫於淵第858章 三呼第512章 以古非今第498章 方術士第808章 而我們必將爲王!第161章 烽煙再起第959章 河東第796章 一紙婚約第255章 行矣第1015章 統一哈第693章 驚濤拍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