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與楚國同樣有增強國力的決心,也同樣任用賢臣,可是一樣的努力卻並沒有讓齊國與楚國成爲朋友,反而讓他們走到了對立面。
齊國號召七路諸侯在上蔡集合,這七路諸侯分別是宋桓公御說、魯僖公申、陳宣公杵臼、衛文公毀、鄭文公捷、曹昭公班、許穆公新臣。這七路諸侯,實力有強弱,但是對於齊桓公曾經的義舉,那都是心服口服。
別管我們人多人少,來了八路,打不殘廢你呢楚成王!
這其中許穆公抱病而來,又是先到上蔡,齊桓公也爲此感動不已,將許穆公的序列放在曹昭公之上。不料當天夜裡許穆公過於奔波勞累,竟然因公犧牲了。這當真是出師未捷身先死了,齊桓公爲此留在上蔡三日,爲許穆公發喪,並且准許許國以許侯之禮安葬許穆公。
齊桓公掩埋了犧牲的戰友,擦乾了眼淚,命令七國之師即刻前進。這浩浩蕩蕩的軍隊到達楚界,卻見道路之左早有一人在此恭候。齊桓公驚訝不已,我們這消息難道泄露了?
是,您發七國之兵,楚國還不知道,這麼大動靜,楚成王得多遲鈍呢!
道路上這人彬彬有禮,先向齊桓公行禮道,“來者可是齊侯?楚國使臣在此恭候久矣。”
原來等候這人不是別人,正是屈完,楚國大夫,也是楚國公族,並且是舉國上下有名的賢臣。楚成王特地派屈完出使齊國。這當然不是爲了問候齊桓公,您不遠萬里,勞師動衆前來侵略我們楚國辛苦了。這是楚國外交策略的一種,開打之前咱們先辯論一番。我們楚國縱有天大的不是,可是也沒直接對付你們齊國,或者說還沒影響到你們齊國,那你們這麼號召諸侯前來收拾我們是不是過了點?
齊桓公吃驚的問管仲道,“楚國人爲什麼提前就知道我們的軍隊到達此地呢?”
管仲肯定的回答道,“能這麼確切的知道消息,那必然是有人泄露了我們的軍機。既然楚國派遣了使臣,那他們肯定有話說,臣當以大義責備他,讓他知難而退,理屈詞窮,那我們可以不戰而勝了。”
齊桓公一聽好開心啊,管仲的機智是天下聞名的,現在看來開戰之前這是準備先來個辯論賽?那可有熱鬧看了。
管仲於是登車而出,和屈完拱手相見。
於是在齊國率領七國諸侯討伐楚國的背景之下,齊國與楚國辯論賽正式拉開帷幕。
屈完首先發問道,“寡君聽說上國車徒光臨敝邑,特地派臣前來問個究竟:齊國與楚國相隔千里不止,齊國在北海,楚國在南海,可以說是風馬牛不相及。不知道您爲了什麼光臨敝邑,我們想知道原因。”
這話開門見山,你們齊國號稱諸侯霸主,爲什麼就號召諸侯打我們?我們怎麼你們了?
管仲的口才出衆,他首先從歷史的維度對這一事件進行了闡述,“過去周成王封我們太公在齊,並且召見康公賜命道,‘五侯九伯,汝世掌征伐,以夾輔周室。其地東至海,西至河,南至穆陵,北至無棣,凡有不共王職者,汝勿寬宥。’自從周室東遷以來,諸侯放肆。寡君奉命主盟,修復失業。你們楚國在南荊,就應該每年進攻包茅,幫助周天子祭祀。自從你們不再進貢,沒辦法在祭祀的時候縮酒,寡君爲此征伐你們楚國。你還有何說辭?”
管仲這番話實在是從正統對楚國的一次打擊。誰都知道楚國的王是自己封的,周天子可不瘋了,自己是天子,諸侯都管不明白,還封出一個王來,恐怕天下沒有大亂?楚國和齊國都是大國,但是楚國和齊國相差的,除了實力,恐怕最重要的就是正統。被周成王分封的齊侯,那是被統治秩序承認的,從歷史上說周天子的確頒佈過命令,齊侯可以掌管征伐,凡是諸侯有不聽招呼的立馬打他。這是申明瞭齊國征伐諸侯的合法性。而爲什麼征伐楚國,管仲表面上說的是楚國沒有每年進攻包茅。
包茅是什麼重要的東東?
包茅其實就是捆成一捆的荊茅,祭祀的時候往包茅上倒酒,讓酒緩慢的流下去,意思是祖宗可就都喝着了。
楚國由於地域偏僻,所以承擔進貢的也就是包茅。
茅草而已。
當然管仲說楚國不進攻包茅,不是真的缺這點草,而是意指楚國根本沒有盡到諸侯國的職責。你們楚國根本沒揹包周天子放在眼裡!
連這點職責都沒有盡到,你說你是不是找打?
而我們齊國又有周天子的命令,自然是打你沒商量!
管仲申明瞭齊國討伐的合理性和楚國捱打的必然性,這屈完也只能勉強支應一番道,“周朝失政,天下都一樣,難道就我們楚國這樣嗎?就算是我們楚國沒有進攻包茅,是我們楚國的罪過,寡君也知道了,還敢不繼續進貢嗎?如果周昭王沒回去您就非得問水濱的罪過,那我們寡君也不敢推辭罪過。現在我就回去告訴寡君。”
屈完這話說的不那麼硬氣,完全被管仲打敗了。屈完的意思是現在天下全都亂哄哄的,各行其是,難道就我們楚國沒進貢包茅這件事情嗎?你們走路腿瘸埋怨路不平,找事兒呢?回去我告訴我們主公,誰還怕你們了!
這當然是屈完強詞奪理。天下都這樣,你們楚國這樣就對了嗎?這是用普遍性來強調楚國行事的正確性。是就是是,非就是非。強詞奪理,那也是不對。
這次辯論以管仲完勝告終,屈完說完麾車便回。
管仲卻並沒有被勝利衝昏頭腦,建議齊桓公緊逼進軍,因爲他覺得楚國人實在是很倔強,光憑說恐怕不能服衆。
於是齊桓公傳令八支軍隊一齊進發,直到陘山,此地離漢水就不遠了。管仲下令就在此地駐紮,不必輕進。諸侯對此卻有了不同意見,眼看就到了漢水了,爲何在此地駐紮?難道去漢水要收過路費?何不一鼓作氣,直接打過漢水去!
管仲說道,“楚國既然派遣出使者,那必然就有所準備。如果一旦交兵,必然不可分解。現在我們在此地駐紮,可以遙望楚軍形勢,楚國如果害怕我們人多勢衆,那時必然會派遣使者前來,我們正好逼他們求和。我們就是爲了討伐楚國才發兵的,最後能夠讓楚國心服口服,那不是很好嗎?”
諸侯當然不相信管仲說的話,議論紛紛。
其實從這裡就可以看出管仲的戰略眼光。單憑齊國召集了七國諸侯的勢力,當然能夠將楚國打敗,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如果能夠結合外交,不必發動戰爭,就令楚國俯首稱臣,豈不是避免了戰爭帶來的損失,同時更加讓齊國威名遠揚?說穿了,管仲希望的只是戰略威懾,不必真正動武,只要楚國能夠求和足矣。即使按照常規做法,齊國率領七國諸侯打敗了楚國,第一是損失慘重,第二是齊國與楚國從此結下深仇大恨,距離楚國的報復恐怕不遠而且不可避免了。實力雄厚的兩個國家,避免正面交鋒能夠決一勝負,恐怕是負面影響最小的做法。
再說楚成王已經拜子文爲大將,窮盡全國兵力在漢南駐防,就等着諸侯軍馬渡過漢水的機會趁機而動。不料有探馬來報,諸侯的軍隊到了陘山居然就此駐紮,按兵不動了。
按兵不動,難道他們是來旅遊的嗎?或者是來的人太多,乾糧沒帶夠?
子文進言道,“管仲是真正的軍事家,現在八**隊按兵不動,肯定是有所謀劃。不如主公再派使臣前往,探聽虛實,看看齊國的意向,或戰或和,再決定不晚。”
子文的意見一是看看齊國到底打的什麼鬼主意,其實最主要的,還是希望能避免這次戰爭最好。傻子都知道,人家八個打你們一個,後果是什麼。你以爲是張無忌,還能來個乾坤大挪移啊?
楚成王問道,“那你看這次派誰去比較好?”
子文建議道,“上一次屈完前往,已經和管仲有所對話,不如這次還是派屈完前往。”
屈完一聽,好麼,這什麼好差事,還總是派我去呢?但是眼看國家危難當頭,屈完還是建議道,“上一次管仲責備我們楚國不進貢包茅,臣已經承認了這個罪責。如果主公決定要請成,那臣責無旁貸。但是如果您這次決定要打仗了,那您還是派遣別人吧!”
屈完也不是傻子,明明我們楚國理屈詞窮,還讓我去丟人現眼呢?事先說好了怎麼辦,能求和我就去,要打仗算了,您看誰能去您趕緊派誰去。
楚成王事到如今也是一頭亂麻,只要能夠把這件事情趕緊了解了,管他是戰是和呢。楚成王當下表示,是戰是和,全憑屈完做主,自己絕對不會干涉。
這其實就是已經同意了屈完請成了。
如果打仗,還能領導一點決心沒有嗎?
屈完得到了楚成王的肯定,雄糾糾氣昂昂前往齊國大營求和去也。
第三十八章 齊楚頂尖辯論賽
溫馨提示:方向鍵左右(← →)前後翻頁,上下(↑ ↓)上下滾用, 回車鍵:返回目錄
如果您喜歡,請,方便以後閱讀
更新連載
如果你對
有什麼建議或者評論,請 發表。
本站提供玄幻小說,武俠小說,言情小說,網遊小說,網絡小說,小說下載,小說導航,如本站無意侵犯到您的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繫!
本站所有小說的版權爲原作者所有!僅代表發佈者個人行爲,與本站立場無關!
歡迎您訪問8810讀書吧,7×24小時不間斷超速小說更新,首發站!
《親臨東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