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場賭局,賭輸了,姜珝雖不至於全盤皆輸,但卻會陷入巨大的麻煩之中。
姜珝領兵攻打雁門,除了是爲了演戲,也是想要再一次證明自己的能力。
人是健忘的,姜珝與李牧聯手戰敗王翦已經過去了五年,對於很多自視甚高的人來說,他們未必會拿姜珝當回事。
尤其是秦國內的一些官員。
一旦秦國接連攻滅韓國、趙國,那些秦國官員們必然爲忘乎所以,自認秦國天下無敵。
而姜珝要做的,就是證明自己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姜珝以八萬大軍對陣蒙驁二十萬大軍,蒙驁都拿姜珝不下。
一旦邯鄲方面允許了姜珝擴軍,姜珝擴軍至二十萬,秦國至少要出動一倍以上的兵力,纔有那麼一點希望攻下代縣。
這是姜珝的自保之道。
防守有餘,但是進攻不足。
只是蒙驁分兵攻打代縣,確實打了姜珝一個措手不及。
姜珝雖然數次上書邯鄲,請求擴軍至二十萬,可趙王卻始終沒有應允。
而且即便趙王下達了擴軍的王命,姜珝隱藏的軍隊至少也要一兩個月之後才能亮出來。
代縣不是沒有防禦之力,而是力量太強了。
所以姜珝現在唯一能做的,就是讓蒙驁自己收回軍令。
徐忠請教道:“侯爺,那我們接下來應該怎麼做?”
姜珝閉目冥思片刻,淡淡道:“什麼都不做!”
“兩天……只要兩天的時間內我們不攻打雁門,蒙驁自會想清楚其中的關鍵。”
徐忠聞言心中瞭然,但卻始終放心不下。
不過徐忠也清楚,姜珝此舉也是無奈之舉。沒有了軍營的防禦力量,姜珝很難在野戰中戰勝蒙驁的二十萬大軍。
只要姜珝兩天之內不打雁門,蒙驁就會猜到姜珝實在虛張聲勢。
但接下來纔是最危險的。
看清了姜珝在虛張聲勢,蒙驁會產生兩種想法。
第一,姜珝是想要以攻心計讓蒙驁撤回蒙戰的十萬大軍,以解代縣之危。
對於正常人來說,絕大多數人都會是這種想法。
而蒙驁的第二種想法,他會認爲姜珝是故意暴露攻心計,目的是爲了讓蒙驁認爲姜珝已經無計可施,激蒙驁下定決心分兵攻打代縣。
可實際上,姜珝已經在代縣佈下了天羅地網。
這是一招險棋,姜珝已經演好了前戲,至於蒙驁這位看戲之人會有什麼感想,那就全靠蒙驁自己了。
這一次就和姜珝抵達代縣的第一晚一樣,稍錯一步,很可能就會全盤皆輸。
好在這一次姜珝本人不會有什麼危險,最多就是撤回代縣,脫離趙國,改變計劃罷了。
月升日落。
第二天清晨,蒙驁一大早便來到雁門東門,目光遙望姜珝大營方向,一連派出十隊斥候出城打探消息。
蒙驁在雁門城門站了兩個時辰,可得到全都是‘姜珝大營毫無異動’的情報。
“不可能!”
羅南臉色蒼白的站在蒙驁身後,滿臉不可置信的說道:“姜珝昨天準備了一天,他怎麼可能沒有動作?”
蒙恬沉聲道:“會不會是姜珝在虛張聲勢呢?”
羅南聞言臉色有些難看。
蒙恬說姜珝是在虛張聲勢,那豈不是說他羅南被姜珝利用了,昨日所言的一切都是假情報?
“虛張聲勢?”
蒙驁凝神一想,微微搖了搖頭,淡淡道:“他若是在虛張聲勢,那麼今日便會暴露一切,他要演給誰看呢?”
蒙恬微微點頭,的確是這麼個道理。
以姜珝的謹慎,姜珝一定知道自己的軍中有羅網細作。
姜珝如此大動干戈,給羅網演了一場戲,讓羅南拼死向蒙驁彙報一條第二天就會暴漏的假情報?
有什麼必要嗎?
姜珝昨日做出想要攻打雁門的舉動,而近日卻不動一兵一卒,傻子都能看出姜珝實在演戲。
可姜珝的戲演給誰看?姜珝演戲的目的又是什麼?
蒙戰的十萬大軍已經出發一天一夜了,此刻哪怕姜珝帶兵攔截,只怕也未必能攔得住蒙戰。
姜珝不顧代縣安慰,演了一處第二天就會暴漏的戲?
反正蒙驁和蒙恬都不相信姜珝沒有目的。
他們昨天還在懷疑姜珝實在虛張聲勢,目的是爲了讓蒙驁下令召回蒙戰的十萬大軍。
可今日證實了姜珝實在虛張聲勢,他們心中反而更加疑惑了。
有些人就是這樣,他們很多時候未必會相信自己看到的,而是會相信自己分析出來的所謂真相。
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因爲‘姜珝’兩個字。
這些年,姜珝的名聲太盛了。
與姜珝的幾次交手,哪怕蒙驁佔盡優勢,卻也一直處於下風。
所以當姜珝精心策劃的一個計策,如此輕易的就被他們看穿時……或者說姜珝策劃了一個第二天就會暴漏的計劃時,他們反而更加疑惑了。
他們不會相信姜珝的目的會如此單純。
如果讓一個沒聽過姜珝之名的憨傻將軍過來,他一定會嗤笑一聲,而後繼續分兵計劃,根本不會搭理姜珝絲毫。
但是蒙驁和蒙恬不一樣,他們自認是聰明人,而聰明人往往會想的更多。
這就是姜珝的目的。
一旦蒙驁和蒙戰開始多想,他們心中的疑慮就會越來越深。
再加上他們原本就猜測姜珝在代縣留有後手,最終召回蒙戰的機率極大。
城牆上一時間寂靜無聲,所有人都在思考姜珝的目的。
聰明人往往會將一件很簡單的事情想的複雜。
一名將領忽然出聲道:“將軍,若是我們今日面對的人不是姜珝,您會如何決定呢?”
“恩?”
聽到這個問題,蒙驁沉思片刻,淡淡道:“天下間如姜珝這般名將屈指可數,若對面之人不是姜珝,面對本將的二十萬大軍,焉有反抗之力?”
“但若是在決定分兵的情況下……”
“對面之人若不是姜珝,卻給我們演了這樣一齣戲,虛張聲勢的可能性極大。”
這個道理很多人都懂,正是因爲‘姜珝’兩個字,纔將一件簡簡單單的小事變的複雜起來。
便如趙括。
趙括當年對戰白起時,他的計策其實也不是沒用,只是被白起看穿,而趙括又不懂得隨機應變,只是對着兵法照本宣科,這才讓趙國有了長平之敗。
普通將領施計,只有最表面的一層。
而姜珝施計,可能會有兩層、三層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