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咸陽

咸陽城東門五里外,秦國客卿李斯率領一衆甲士等候在此。

自從秦國東出之後,李斯的官職已經從長史升到了客卿。

客卿之位,乃是秦國授予非本國人,卻在本國當官的一個職位。

其位爲卿,而以客禮待之,故稱客卿。

遠處官道的盡頭,煙塵四起,一隊騎兵護着一輛豪華馬車緩緩駛來,正是姜珝一行人。

“來了!”

李斯喃喃一聲,神色間看不出絲毫情緒。

姜珝一直都有意與李斯合作,數年前姜珝大婚,李斯出使趙國時,姜珝就曾提出結盟之意。

然而李斯一直態度曖昧,既不與姜珝親近,但也不疏遠姜珝。

年輕時的李斯一直都是一個聰明人,他知道自己的行蹤根本瞞不過嬴政。所以當墨鴉找到李斯,約李斯出來見面時,即便墨鴉做的非常隱秘,可李斯還是稟報了嬴政。

沒有底蘊的人就是這樣,你根本不清楚身邊的人究竟是誰的眼線。

外人甚至只需要一點錢財,就可以收買你身邊的人。

不過年老之後的李斯卻有點老糊塗了,勾結趙高陷害公子扶蘇,擁立胡亥爲二世皇帝,後爲趙國所殺,父子腰斬於咸陽,夷滅三族。

“侯爺,秦國李大人在正在前方迎接侯爺。”

馬車外,響起了親衛通報的聲音。

姜珝‘恩’了一聲打發了親衛,心中卻在想着李斯的爲人。

李斯扶持胡亥,其實未必就是老糊塗了。

作爲法家集大成者和代言人的李斯,和思想親近儒家的扶蘇,在政治思想上完全衝突,根本就是水火難容。所以李斯與公與私,都絕不可能去支持扶蘇繼位。

對於李斯來說,胡亥上臺,他的下場未必好,但如果扶蘇上臺,他就一定沒有未來。

李斯選擇了胡亥,原本未必一定是輸,李斯是輸在了和趙高的政治鬥爭當中。

然而不管李斯的結局如何,李斯都是嬴政時期,最得嬴政信任的一個臣子。

馬車緩緩停下,李斯朗聲道:“秦國李斯,封王上之命,在此迎接姜珝姜侯爺。”

“本侯可當不得李大人親自迎接。”

話雖說的謙虛,但姜珝卻是在說完話之後,才緩緩走下了馬車。

姜珝面露笑意,雙手作揖道:“李大人,好久不了!”

李斯還禮道:“下官見過姜侯!”

如今兩人同屬秦國臣子,姜珝在職位和爵位上都要高於李斯,李斯自稱‘下官’倒也合理。

不過姜珝與李斯的處境,卻是頗有些佛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感覺。

李斯在秦國爲官多年,如今也只是個客卿,爵位不過左庶長,位列第十等爵。

而姜珝爲秦國非但寸功未立,此前更是與秦國爲敵,與秦國征戰數年之久。

然而姜珝剛一投降,嬴政便加封了姜珝的爵位。

姜珝‘神威侯’之位在秦國二十等爵中,位列最高的二十等徹侯之位。

第十九等爵‘關內侯’只有爵位,但無封國,封有食邑數戶,有按規定戶數徵收租稅之權。

其實如果細分的話,姜珝所擁有的權利,其實更在二十等爵之上,應該是第二十一等爵。

秦國普通的‘徹侯’雖有封地,但封地的行政官員卻是國家指派,‘徹侯’本身不得干預封地政事。

而姜珝這個二十等爵,卻是可以掌控封地內的軍政大權,比起一方諸侯也差不多了。

若非秦國還能派遣官員在代縣另設立一個衙門,姜珝也需要每年向秦國朝貢,姜珝的代縣簡直就是一個小的諸侯國。

兩人客套了幾句,李斯作揖道:“姜侯,王上已經爲姜侯準備好了侯府……姜侯,我們這便入城吧!”

“也好!”

姜珝微微點頭,試探道:“李大人,不知王上何時會召見本侯入宮?”

李斯輕笑道:“還有半月就是年底的大朝會,王上最近政務繁忙,恐怕是沒有時間召見姜侯了。不過在大朝會之後,王上一定會宣姜侯入宮覲見!”

姜珝微微點頭,這一點倒是沒出姜珝的預料。

如果嬴政現在召見姜珝,定然要給姜珝安排一些事做。這樣一來,姜珝就可以參加秦國年底的大朝會。

年底的大朝會一般是統計秦國這一年所有大事,並且爲明年做出計劃。

這要是讓姜珝聽了,秦國在姜珝眼中也就沒有秘密了。

“如此也好,那本侯這幾天就好好的逛逛咸陽城,體會一下秦國的風土人情!”

姜珝輕笑道:“不知李大人可有什麼好的推薦?”

李斯緩緩道:“等姜侯到了侯府,下官會爲侯爺詳細介紹咸陽各處賞玩之地。”

姜珝點點頭,重新坐上馬車,在李斯的引領下進入咸陽。

咸陽並沒有韓國的王城新鄭那般富裕,然而透過馬車窗向外看去,卻能感受到一股新鄭所沒有獨特氣質。

那是一種彪悍、肅然的氣度。

一國的王城,最能體現一個國家的精神面貌。

趙國的妃雪閣,韓國的紫蘭軒,只看這兩處的吸金能力,就可知趙韓兩國是一個什麼貨色。

咸陽是沒有這樣的地方的。

馬車行駛在咸陽的主街上,這裡的百姓非常忙碌,而不是像其他地方的百姓那樣無所事事。

忙碌是好事。

姜珝最初去代縣時,那裡的百姓爲了節省體力,平時根本不會出門,就好像生怕活動之後的飢餓,會多吃幾口飯一樣。

“還不錯!”

姜珝給了一個還算中肯的評價。

焱妃好奇道:“還不錯?”

姜珝笑着解釋道:“作爲七國之中國力最爲雄厚的秦國,擁有這樣一座王城,就是他們可以出兵六國的儀仗。”

“這裡若是再繁華一些,就會腐蝕秦國官員的意志了!”

焱妃微微頷首,她能明白姜珝的意思。

曾經遍佈邯鄲街頭巷尾的舞閣妓館,就是腐蝕了趙國意志的關鍵。

姜珝在饒安就從來不限制這些,然而在代縣,卻是對舞閣之類的場所限制極大。

焱妃看着馬車外,緩緩說道:“這個李斯恐怕不會爲侯爺所用了!”

姜珝微微點頭,內心也是深表遺憾。

“李斯是‘郡縣制’的擁護者,而本侯代表了‘分封制’的利益,本侯與李斯之間,註定了難以相融。”

第四百七十六章 給燕丹支招第四十七章 兵權擴張第二百九十九章 失敗的殘酷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攻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勝負一手第三百零四章 謀劃刺殺第五百五十一章 熬死他第五百三十四章 聰明人之間第六百二十八章 降秦第五百四十七章 輿論戰爭第五百六十八章 兩個意思第六章 小人郭開第四百四十五章 領地建設第一百五十三章 丈母孃?(求訂閱)第一百零九章 王少爺出遊第六百五十二章 陰陽宿命第八十八章 臣子與王權第五百九十六章 李牧不死,趙國不寧第二百九十三章 攤牌第五百一十章 誰更着急第一百二十二章 空餘弄玉名第四百二十八章 開始發展第五百二十章 棄車保帥第一百七十一章 鸚歌第一百零二章 天澤的目的第二百三十二章 饒安瑣事第四百五十八章 借刀殺人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事已定第二百八十四章 龐立來訪第八十二章 趙高此人第五百五十七章 如何熬死一個人第四百章 敬畏之心第四百九十一章 再出損招第一百八十五章 深夜第二百六十五章 尋找破綻第四百七十三章 姜珝炫富第一百章 秦趙之戰第六百二十五章 三個條件第四百八十八章 軍情急報第七十章 準備獻城第一百三十八章 墨鴉第一百四十七章 鄭國鬼兵不曾偷第二十七章 權臣之路第六百六十一章 看到了江湖第三百七十章 震退厲鬼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相大白第六百五十二章 陰陽宿命第六百四十七章 誅心之言第一百三十九章 生死抉擇第五百三十八章 五年之後第三百三十八章 真的變了第一百一十六章 再臨第三百二十六章 議事第五百八十七章 敘舊第四百一十章 九宮移魂第三百六十二章 嚇死了第二百五十一章 難解之處第六百一十五章 攻破第七十四章 火牛陣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家與法律第一百七十章 安排離開第九十一章 英雄遲暮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勢之下第三百七十三章 趙國弊端第六百一十六章 火燒死亡塔第四百九十九章 算計衛莊第一百九十九章 死亡塔第二百一十三章 所謂命運第六百零六章 邯鄲之戰第五百三十一章 縱論天下第一百八十四章 信任值第一百六十五章 信用第一百九十二章 各方應對第四百九十四章 王翦的埋伏第四百二十五章 貧苦的代縣第二百五十三章 拉攏白鷳第二百七十六章 倦鳥歸林第三百六十四章 兩種選擇第三百三十章 威脅第二百六十七章 強勢借刀第五百二十六章 衛莊的戰報第五百八十四章 昌平君與衛莊第三百二十章 都是爲了自保第四章 拜師第五百九十二章 吹噓對手第二百四十四章 荊軻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的兒媳婦第四百零四章 權臣落幕第五百零七章 談心第五百七十一章 勝負一手第七十五章 反衝鋒的火牛陣第一百九十五章 仁義的強盜第二百一十九章 塔下反殺的男人第六百三十章 姜珝的準備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謀第四十四章 貪污第二百八十九章 商業與軍事第五百二十四章 軍營探秘第一百二十一章 姬無夜此人第一百零一章 成蟜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