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很乾淨,它的夜晚靜謐而清爽。很快就到了313浴場,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個典型的濱海小城的海濱。濤聲陣陣,海風習習,沙灘旁的大排檔燈火輝煌,很多來自北京、天津等地的遊客,一大家子一大家子地在這裡品嚐着海鮮,喝着啤酒。我在這裡也吃了一頓皮皮蝦和醬爆八爪魚。雖然價格比別的地方貴一些,但也只花了一百多。
吃飽了喝足了,我來到海邊。此時,很多遊客讓在海里泡着,而我在海邊走來走去。雖然是夜晚了,但我能看出來,這是一個海灣,因爲兩邊都是黑黢黢的山。
遠處傳來動感十足的音樂,我順着音樂的指引走去。發現一羣黑色皮膚的外國朋友正在盡情地high。這一瞬間,讓我彷彿置身於異域的海濱。
我此行主要目的地是興城海濱,所以第二天早晨起來之後,就趕緊打車前往這裡。一路上,我看到了小城的巨大變化。的士沿着海邊的公路行駛着,兩旁現代化的高檔小區、廣場和體育場館,讓人耳目一新。而連綿十幾公里的金色沙灘,更讓人感受到這個號稱第二北戴河的海濱小城的巨大魅力。
很快,我就來到了興海灣,也就是興城的第一浴場。在菊花女的雕像前拍了張照片,又在“三礁攬勝”轉了一圈,我就有意無意地開始了尋覓之旅,試圖找回十八年前的那一幕一幕……
當時是我所在的報社組織的一次旅遊。幾乎是深夜了,我們才入住海邊的一個酒店。第二天醒來,跟我同住一屋的老楊撩開窗簾,對我說:“這裡能看到海!”我急忙站起身來,走到窗前。穿過窗前的枝椏,映入我眼簾的是一個安靜的小海灣。我並沒有感覺到它有什麼特別之處,唯一不同的是,可以順着靜靜閃耀的漣漪,極目至海天一線。
雖然我的家鄉就在渤海邊上的天津,但這卻是我第一次看到大海。眼前的一切與我想象中的波濤洶涌、濁浪滔天大相徑庭。不過,它讓我感受到一份安逸和祥和。
由於對酒店的設施不太滿意,當天晚上我們換了酒店。這座酒店其實是建在海邊山坡上的一個招待所。我還清楚地記得,有詩人情節的文靜坐在海邊礁石上靜聽大海呼喚的背影。還有我聽着《烈火戰車》主題曲,遙望大海,熱淚盈眶的往事。而報社的哲學家老楊總是圍着他心目中的朵爾西內亞轉來轉去。
那時的興城海濱,雖然沒有什麼遊客,但絕對能讓人感受到一座海邊小城的魅力所在。
還有一個故事發生在筆架山。筆架山位於海中,有一條小道與海邊相連。漲潮時小道會被淹沒,落潮後小道就會露出來。登筆架山前,導遊給我們每人發了一雙拖鞋,然後千叮嚀萬囑咐:返回時正值漲潮,被淹沒的小道上多貝殼和硬石,需要穿着拖鞋才能回來。
大家都記住了導遊的話,而偏偏是我不知道把鞋放到哪裡去了。
遊覽完筆架山後,大家都穿着拖鞋從被海水淹沒的小道上走回了海岸。而我赤着腳試圖從小道上走過,但沒走幾步就被劃出了口子。我不知道該怎麼辦,對岸的同事們都很焦急,幾乎組織了營救小組。這時,報社的會計大芳趟着幾乎要到膝蓋的海水給我送來一雙拖鞋。
穿上拖鞋,我和她一起走到了對岸。大家目睹此情景,幾乎歡呼起來。這一切也被報社的副主編,也就是“王儲”,看在了眼裡。
當天晚上就要坐火車迴天津了。傍晚,大家在酒店裡聚餐,王儲做了開篇語。讓我想不到的是,他說着說着,就說到我跟大芳這裡。我記得,他當時好像讓我們回去之後多聯繫。幾乎就在瞬間,其他同事領會了他的意思,我和大芳被要求挨桌地敬酒。就這樣,晚宴幾乎成了我和大芳的訂婚儀式。我措手不及,當時還很老實的我只能隨波逐流。這件事就發生在一位男同事要爲大芳跳樓殉情後不久。
我酒量本來就非常差,白酒最多二兩,啤酒不能超過半瓶。當時我不停地敬酒乾杯,不勝酒力的我喝多了,迷迷糊糊地被同事們帶到了火車站。
在站臺上呆了一小會兒,我略微清醒了。這時,在晚宴上一直冷眼觀瞧的小沈走到我身邊,眼神複雜地對我說道:“知道人家朵爾西內亞說你什麼嗎?”請原諒,這個形容詞我真的回憶不起來了。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小沈那時是我的鐵粉!
此事後來不了了之,王儲的心意很好,但無奈我跟大芳並不是有情人。
在海邊轉來轉去,我試圖找到那個建在山坡上的招待所,那道用石頭砌成的斜坡,那片深入大海的礁石,那隻扣在海邊的破船,那一灣金黃的沙灘……
但是我找了半天,也沒找到半點記憶中的東西。是不是走錯了地方?我又來到第二浴場,十分努力地尋找着與記憶相吻合的景物,但現實仍然讓我很失望。 即便到晚上,一位女士開着奧迪把我“挾持”到海邊,直接跟我談婚論嫁,我仍然被這份失望圍繞着。
我想,也許世間事根本不應該回頭,因爲它或已不是原來的樣子,或早已消逝在時間的長河之中……
18年過去了,老同事們有的已經升官,有的已經有了不錯的學術造詣;有的已經離開這家報社,但還有很多人堅守在這裡。老楊和朵爾西內亞還都未婚,不知他們還要遙望多久。大芳成了小有名氣的律師,而當初要爲她殉情的那個人成了小有名氣的詩人和作家,但偏執未改,甚至更甚。小沈則去學校當了老師……
多年來,對這家報社一直抱有較爲複雜的感情,但感恩的成分還是佔據很大一部分。因爲沒有這裡的經歷,就沒有我後來十八年的媒體經歷……
現在經常能在一些採訪活動中遇到這家報社的新人。看到他們在茁壯成長,我的心中每每會有一種欣慰在漾動……
今天我和朋友一起來到了東北旅遊,經過朋友的推薦最後選擇了葫蘆島市的葫蘆山莊,在門票口還爲有點貴的門票叫屈時,可是剛走進去就被裡面的鄉村美景吸引住了。
我們首先參觀了關東民俗博物館、葫蘆島歷史館、葫蘆博物館,感受了關東民俗、文化,這些陳列的文物引起了我們兒時的回憶。無論是房屋的建築、室內的裝飾、還是擺放的器物都吸引我們想起小時候生活的點點滴滴。一器一物都是真實的生活,笸籮、水瓢、箱櫃、風箱、犁耙、糧囤,還有悠車,“東北三大怪”之一“養個孩子吊起來”,指的就是用悠車來哄孩子睡覺用的。這些散發土氣的東西在我看來卻是很親切,因爲小時候自己就從這些東西里爬出來長大的,彷彿就在昨天......
接着,我們幾個人在導遊的帶領下走進福祿街,是葫蘆街的諧音,聽着也很有吉祥的意味,讓人有種“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歸於自然的感覺。聽導遊介紹,夏天到來的時候福祿街上面開滿了美麗的金銀花和各式葫蘆。路兩邊是非常有特色的農家小院,秀葫園、吉葫園、興葫蘆、喜葫蘆幽靜別緻的農家小院給人一種仙蹤映翠、心境怡然之感,也是山莊農家小院民俗特色的代表。
跟着導遊,我們來到了大戲臺觀看山莊的文藝演出,二人裝和紅衛兵正在進行精彩的表演。只見穿着“紅衛兵”服裝的演員高舉毛**畫像和語錄,表演忠字舞、樣板戲,唱着激情四射的革命歌曲,喊着毛主席萬歲,對於80後的我們感觸也許不太深,但是看見現場上了年紀的叔叔阿姨們,完全可以感受到他們彷彿重回到了那個激情年代。
看完二人轉我們來到我們年輕人喜愛的歡樂園,各種水上運動,玩得我們樂不思蜀。一會再往前就到了生態觀光采摘園,這裡碩果飄香。裡面的蔬菜,水果也都是純天然的綠色植物,看着誘人的油桃真想上前咬一口。還有草莓,杏,各種蔬菜,自己就可以進行採摘,看着自己摘得水果和蔬菜,真有豐收的喜悅感。最後我們在過大年餐廳享用了一頓美味豐盛的農家飯菜。
走出葫蘆山莊,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餘興未盡的留戀,朋友問我“是不是還在爲買門票的錢心疼呢?”我馬上回他們一句“這錢花得值”朋友們哈哈大笑。葫蘆山莊是集山、海、湖、島、村、園、亭、館爲一體的風光秀美的旅遊勝地,葫蘆山莊非遊不可,我們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