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

幽州趙普!

這四個字有如驚雷般出現在陳佑腦海中,他差點就要站起來。饒是如此,他臉上還是露出了一絲的驚詫。

好在此時站在他面前的就只有趙普和門房二人,門房自是不敢盯着主家看的,趙普此時作揖還未直起身來,是以並沒有人注意到陳佑的異常。

由不得他不驚訝,畢竟宋初文臣最爲大衆所熟知的就是放言“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趙普。

最重要的是,趙普是他來到這世界之後,聽到的第一個有記憶的歷史人名!

陳佑仔細打量着眼前這個自稱幽州趙普的青衣士子。

歷史上,趙普生於後梁龍德二年,也就是公元922年,眼前這趙普看起來不過而立之年。如果兩個趙普前半生的經歷完全一致的話,那麼現在應該是公元950左右。

在之前的時間線上,公元951年郭威建立後周。現在後周已經出現,但周太祖郭威卻是一定沒有的了。

此時站在陳佑面前的趙普,面色平靜、神態沉穩,彷彿自己不是在敵營,而是位於自己家中一般。

這時才知宋史單獨爲其作傳,稱其“沈厚寡言”,而宋太宗趙光義則評價其“能斷大事”,非是過譽。

不說其它,就看其今晚憑着一點點線索和一些猜想,就敢來尋陳佑這個敵友不明的敵國將領,便能看出此人確實是有剛毅果斷之能。當然,這剛毅果斷是褒是貶,全看他冒險的結果是好是壞了。

兩人就這麼對視着,陳佑觀察趙普的同時,趙普也在觀察着陳佑。

在他說出自己的身份而陳佑沒有讓人拿下他的那一刻,他就知道自己猜對了:陳佑有反心!

畢竟陳佑現在還年輕,在五代十國這樣的環境中,及時離開即將沉沒的破船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更別說陳佑剛穿越過來,對南平並沒有什麼感情,相比爲國盡忠,還是保全自己的小命比較重要。

好一會兒,陳佑纔開口道:“先生好膽魄,你身爲周國的節度支使,來我這南平將軍府上,就不怕身首異處?”

這話要是兩人一見面就說,沒準趙普還會緊張一下。但是這時候再說出來嘛,無異於在說:我不會殺你,你能給我什麼好處?

趙普臉上露出自信地笑容道:“在下此來是代表我大周大皇子殿下問將軍一句話,自然是相信將軍不會對我不利。”

“哦?”陳佑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趙元昌應該不可能知道他這麼一個小人物,所以趙普要說的其實是他自己的意思。

不過,知道歸知道,表面禮儀總得做好,是以陳佑擺出一副嚴肅的神情:“先生請說。”

趙普卻不急着開口,而是望向一直站在陳佑身後默不作聲的劉河。

陳佑看了一眼劉河,便好似毫不在意地說道:“但說無妨,此處沒有外人!”

要說陳佑如果真想幹點啥,是決計瞞不過劉河這位親兵隊長的,因此他說的只是場面話。然而就是這句場面話,讓劉河心中一暖,站的更加挺拔了。

趙普當然能看透這番話的作用,因此不置可否直接開口道:“敢問將軍,天兵已至,此城旦夕可下,將軍意欲何爲?”

陳佑聽了,沒有正面回答,只是道:“要說南平會陷落,那倒是有可能的。但是‘旦夕可下’,先生莫不是在胡吹一氣?”

聽到這話,趙普自信一笑,到目前爲止,陳佑所有的反應都在他的預料之內。

好整以暇地整理了一下衣服,他這才傲然道:“我大周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天授帝業,此次興兵二十萬來攻打小小南平,有大皇子殿下親自坐鎮,武將如雲、謀士如雨,又兼方略精妙、將士用命,豈是兵不過三萬、主少臣疑、人心渙散的南平可以抵擋的!”

撇除趙普口中的溢美之詞,就陳佑白天在城頭看到的情況來說,南平不是沒有翻盤的可能,但這種可能性很小。

不過,即便要投降,主動投降和被逼投降能獲得的待遇可是不一樣的!

所以,陳佑不能急,要慢慢來。

有了這樣的打算,陳佑看着信心滿滿的趙普,板起臉來道:“既然如此,想來周國也不缺我這一個敵國之人,那就看看是周軍先破城,還是南平能等到援軍吧!”

“啊?”趙普傻眼了,這就談崩了?

他連忙道:“陳將軍且慢!雖然我大周能攻下南平,但無論你我雙方都必定損失巨大!上天有好生之德,我大周大皇子亦是仁慈之人,故而希望能以較小的損失取得勝利。若是將軍能反正舉義,我大周又何吝於一個將軍之位!”

說完之後,他死死盯着陳佑,不放過一絲面部表情。

陳佑看着趙普,臉色漸漸緩和:“趙先生,我且問你,你在大周有何名位?”

“我乃奉聖軍.......”

陳佑十分粗暴地打斷趙普的話,直截了當地問道:“可有官階?”

趙普說不出話了。

現今文官武將除了自己的職務,還有一個確定待遇的官階,比如陳佑的荊州左丞。

節度支使只是一個職務,而且還是一個臨時職務,說白了就是節度使的私人代表。誠然,能成爲節度支使,肯定是要被節度使信任。但一個沒有官階的節度支使,和一介白身其實沒什麼兩樣。

如今趙普就是這麼一個尷尬的地位。

在大周皇帝趙鴻運建立大周之前,趙普曾經侍奉過在家養病的趙鴻運,也和趙元昌有過交往。可惜他出仕晚,趙元昌徵南平之前他纔過來投奔。

此時趙普還是個沒啥名氣的小年輕,寸功未立的情況下,給一個文書身份也就頂天了。

都說富貴險中求,於是趙普自請潛入南平城策反守城將領,這才臨時得了一個節度支使的職務。

求功心切,這也是他今晚願意來找陳佑的原因之一。

見趙普不說話了,陳佑笑了,笑得很開心,然後他在趙普和劉河驚詫的目光中用十分蠱惑地語氣問道:“如今有一件天大的功勞,不知趙先生是取,還是不取呢?”

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五十三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二)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三章 春耕爲重議農事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保義謀反欲親征第三百八十六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二)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六百七十八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二)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六百六十章 吾等行於所當行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三百十七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四)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二百六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二)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五百十二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六)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九十二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二百五十三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三)第一百二十五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六百四十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三)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七十七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一)第一百五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六)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