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

待這一行人散去,之前那出謀劃策的洪營副回到自己營房。

眼看到了午初,各處操練都歇了,他重又出門巡視。

在營地內轉了幾圈,終於看到他想見的人。

來人卻是一副兵油子模樣,只是看相貌,竟然是陳佑的家兵劉河!

兩人擦肩而過之時,洪營副輕咳一聲,沉聲道:“穩了。”

劉河同樣輕咳一聲,兩人沒有任何停頓,就這麼分開。

劉河一路走到轅門處,眼見沒人注意這邊,便掏出早早從洪營副那裡拿來的腰牌拋給門口的軍士:“洪校尉着某出去辦事。”

軍士仔細查看一番,將腰牌扔回到劉河手上便放行。

大大咧咧地到街上食肆買了些豬耳羊雜之類的,之後又小心繞了一段路,眼看周圍沒有什麼可疑的人,便快速從後門回到合州州衙。

來到書廳,陳佑正在批閱投誠的幾縣縣令傳上來的文書。

由於地處南方,此時合州的春耕已經進入尾聲,得益於合州諸縣投降的迅速果斷,州境範圍內的春耕並沒有受到多大影響。

同時,因爲陳佑沒帶文官出來,所以投降的州縣官吏多被留用。原先合州的實際上的主政官員州別駕如今是陳佑處理民政的副手。

見劉河進來,陳佑放下手中毛筆道:“如何?”

“洪營副傳來消息說一切順利。”

“嗯。”陳佑點點頭,“既然這樣,你就吩咐人傳令召集諸將,申時召開會議。”

“是!”

待劉河關好門離去,陳佑有批了幾份公文,突然放下手中毛筆,定定地看着前方。

現在還沒有更新的消息傳來,但是蜀地腹心應該很少有人會在水道中放置障礙,這就意味着周軍水軍不會遇到什麼阻礙。

至於說蜀國的水軍,能戰的都在渝州被王昭遠敗光了,剩下的也攔不住周軍。

自戎州至蜀都,水路約有五百里路程。滿載重船加上逆流而上,六天左右也能到。

不過消息送到陳佑這邊,估計都是三四天之後了。

前兩天他派人給趙普送了一封信,一是探問秦王的消息,二是求一個進攻遂州的公文。

這是早就說好的,公文能不能在行動之前送到都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一定要有這份公文發出的記錄。只要有記錄,就表明他不是私自行動,這一點很重要。

但有一點,他不會把這份文書出示給張和看,這麼做是爲了堅定張和動手的決心。

他沒辦法把握張和的想法,所以只好讓張和認爲進攻遂州是沒有獲得秦王同意的行動。這種情況下,作爲秦王忠心耿耿的下屬,殺掉一個“意圖叛逆”的人,那是毫無問題的。

就合州這種情況,陳佑並不擔心攻不下遂州。

他現在想的是,怎麼才能及時得知蜀都漢州那邊的情況。

通訊不發達的時候,需要密切配合的行動能否成功,全看天意。

然而陳佑不想靠天意,一旦判斷出錯,要麼是錯失一場功勞,要麼是這六七千人損失殆盡。

只是科技水平跟不上,一時之間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絞盡腦汁想了一會兒只好作罷。

當天下午,陳佑召集諸將,宣佈一營留守石鏡,其餘諸營次日一早一同出發攻遂州。

他話音剛落,潘美就十分配合的問道:“陳司馬,之前都督府符文,只是讓我等堅守合州。如今你卻要進攻遂州,敢問可有都督府符文?”

陳佑當即道:“戰機難得,如今我等遠離大軍,豈能事事請示?將在軍,君命有所不受!”【1】

這話說出口,潘美便拱手道:“既如此,我聽命便是!”

而那張和卻抓住機會道:“陳司馬!都督府符文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我等的主要任務就是守住合州。至於其它州縣,卻不是我等所需考慮的,你私自改變任務,怕是不合情理吧?”

聽得此言,陳佑故作怒容道:“張都指,莫要忘了某乃主將!”

說着,不等張和回話,他便朝衆將校問道:“便是我不說,諸位豈願就此待在石鏡?眼看功勞就在眼前卻不得取之,我想大家都會憋屈吧?”

這話說完,早有安排好的一個校尉便喊道:“願跟司馬立功!”

有了第一個,頓時就有不少人忍不住附和道:“我等願隨司馬立功!”

兩聲之後,便是張和,也不得不跟着呼喊。

至此,堂內各營正營副盡皆同意此次行動。

看到這一幕,陳佑滿意的點點頭。

雖是爲了給張和一個錯誤的信號,但經過這一次,無形中又提升了一絲絲威望,讓各營的服從性再次加大。

只要類似的情景再發生幾次,怕是陳佑直接宣佈張和叛亂,然後將他砍掉都沒關係。可惜時間不允許。

次日出發之前,終於收到了趙普的來信。

不出意外的,信中夾着一份都督府符文,命令陳佑伺機進攻遂州、梓州等。

同時,通過這封信,陳佑也得以知道他在合州這段時間外界的一些消息。

第一件事就是秦王三戰三勝,目前已靠近眉州。其次是北邊拿下太原,目前周、燕開戰,暫時可能沒有餘力支援荊南都督府。

最後,趙普在信中說已經派人聯繫上了武定節度使蘇恆,自是他到底會不會重新降周還是兩說。

第一件事那是預料之中的事情,至於拿下太原,這事離陳佑還太遠了,他也只是記下,沒過多考慮。

真正讓他有想法的是第三件事。

戰爭也好,政治也好,都是人心的博弈。

只要蘇恆肯降,陳佑自梓州攻綿州攔截漢中軍的設想就能實現。

但若是蘇恆不降的話,那就不能輕動。

只是他究竟會作何選擇呢?

坐着乾等不是陳佑的風格,他決定做一些事情來促使蘇恆下定決心降周。

就在陳佑一邊考慮怎麼除去張和,一邊想法子促使蘇恆投降的時候。位於漢州的史肇慶也陷入了困境。

他被楊中廣擋在德陽城下已經四天了,也收到周軍緊逼蜀都的消息。

所以,現在,是撤退,還是繼續頂在這裡?

第四百五十九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六)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七百十四章 心思各異選大將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三百二十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七)第三百三十四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九)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四)第三百四十四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一)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二百五十八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二)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七十二章帝王問詢意難測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九)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三)第六百三十八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一)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五百四十一章 陳將明舉賢不避仇第四百七十九章 心在戰事輕政爭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百三十五章 大亂之後諸事繁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四百二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五)第二百一十八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四)第五百四十九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二)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一百七章辭舊迎新除夕夜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六百三章 或可另闢進身階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三百十八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五)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二)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四百五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二)第二百一十二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