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五)

於是,黃世俊就這麼信了,只是嘴上還要謙虛一番:“我只不過是略有薄名,當不得賢臣之贊!”

趙普又恭維幾句,就聽到門外傳來劉河的聲音:“尚書府的齊先生來了!”

黃世俊連忙朝趙普解釋道:“這是我府中的幕友,有事都會同他商議。”

趙普點頭表示明白,正好他就站在門旁邊,順手轉身開門。

門外齊醒看到開門的趙普,先是一愣,隨即點頭進門。

不等他開口詢問,黃世俊就介紹道:“覺言,這是奉聖軍趙支使。”

齊醒聽到奉聖軍三個字就明白趙普的身份了,當即躬身行禮:“齊醒見過趙支使。”

既知齊醒只是黃世俊的幕友,趙普雖依舊謙遜有禮,但也只是拱拱手道:“齊先生有禮了。”

之後齊醒又轉向陳佑行禮:“陳將軍!”

陳佑也是拱手回禮。

待四人分坐,又有婢女奉上茶水糕點,這纔開始說正事。

眼下已經快亥時了,陳佑不急,但趙普有些急了,當下第一個開口道:“黃尚書,眼下我大周攻城甚急,這兩日無論是南平還是大周,都傷亡不少。不知尚書怎麼看?”

黃世俊眸光閃動,悲天憫人般道:“傷亡太過,恐有幹天和啊!”

“正是如此!”趙普立刻接道,“大皇子仁慈,雖兩國交戰,但百姓何辜!故而着我入城來尋如尚書以及陳將軍這樣的仁慈明理之人,以期儘快結束戰爭,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

只見黃世俊一臉贊同敬仰的神色:“殿下高義!只是,天軍引兵歸去豈不是更容易?兩國就此不動干戈,也就不會有傷亡了。”

面對黃世俊的反問,趙普是絲毫不虛,臉上的笑容收斂,神情鄭重地說道:“非是不願,實是不忍!”

“哦?願聞其詳。”

“想必尚書也知道,這南平乃四戰之地,得之,上可攻略中原,下可鉗制荊楚,又是蜀地鎖鑰。如此地勢,即便我大周不來取,沈、蜀也不會放任此地落在外人手中。

且此次我大周皇子殿下用兵如神,短短十天連下歸、荊二州,圍困南平城。即便我大周退去,僅剩二州之地、國困民乏、兵疲將憊的南平又能擋住沈、蜀嗎?

想我大周皇帝陛下英明神武,天授中原帝業!立國三年,兵強馬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又兼國富民強、將士用命,豈非天下共主之姿?

如今小小南平左也是降、右也是降,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從,像尚書將軍這樣的賢臣猛將,若是入了我大周,未來成就必將遠勝於沈、蜀方國!

眼下我大周皇子殿下心懷仁慈,欲借城內明理之士相助消弭兵災,如若尚書願意相助,一來全了仁慈憐憫之心,二來也能借此功勞以爲晉身之階。如此豈不美哉?”

一大段的話說完,趙普也不急着催促黃世俊表態,而是端起茶盞潤喉,留時間給黃世俊自己考慮。

不過同行的陳佑可不會安靜地等着,他直接面帶笑容開口問道:“這幾日小侄忙於軍務,也不知道世叔聯絡將領的事情進展如何?”

一聽這話,本來繃着面孔的趙普不由露出一絲內涵豐富的笑容,放下手中茶盞,看黃世俊如何回答。

這邊黃世俊則是心中暗罵陳佑這小狐狸專給自己拆臺。想想也知道,大軍圍城的情況下,作爲一個文官,你去聯絡將領幹啥,還不是爲了留條後路!

不過黃世俊也不是臉皮薄的人,既被戳破,他同齊醒對視一眼互相點頭,便看向趙普道:“不瞞支使,就如將明賢侄所言,我早就有心投向大周,只可惜一直沒這個機會。”

陳佑撇撇嘴,只能說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正話反話都有得說。

趙普對此兩人這短暫的交鋒心知肚明,不過並沒有表現出來,而是十分讚賞的點頭道:“尚書心慕天恩,若是殿下知曉,一定會大加讚賞!”這就是保證將他的態度傳達給上面,以獲得合適的賞賜。

得了這句話,雖不是準信,但事到如今,留給黃世俊的選擇也不多了。

心裡想得通透,便拱手道:“我在此先多謝支使了。支使也知道,如今兵臨城下,這南平城內上上下下眼睛都盯着軍隊,我也不敢貿貿然就去找那些高級將領。”

對於這話,趙普是十分贊同的。他原本覺得策反一個校尉已經是十分難得的了,在之前沒有關係的情況下,再往上風險就太大了。

至於陳佑,只能說是一個意外之喜,換成現在再聽到有個將軍有投降的可能,他是決計不會自己去試探那個將軍的!畢竟眼看成功在望,誰還願意去冒險呢?

見趙普點頭,黃世俊這才接着道:“不過這兩天我已經聯絡上了幾個校尉、都頭,想來足以一用了!”

就等着這話呢!

陳佑立馬開口問道:“今夜可有守門之人?”

“今夜?”黃世俊一愣,隨即不解道:“爲何如此急迫?”

不等趙普開口,陳佑迅速道:“因爲我明天就要被調上城牆,世叔想必也知道我和馬西此子不合,到時候宮衛右軍怎麼安排就不是我說了算了!”

這個理由十分合理,黃世俊只是皺眉稍稍考慮便點點頭,轉向齊醒問道:“覺言,你可知今夜可有守門之人?”

齊醒略一思考,便道:“錢都頭今夜似乎是在南門,張校尉手下似乎也有戍守東牆的。”

“那就南門吧!”黃世俊拍板道,“等下還要辛苦覺言一一通知到位。”

陳佑插話道:“還得約定時間和暗號,如此方能順遂!”

“也是。”黃世俊看向趙普,“不知支使是何意見?”

趙普想了想道:“那就寅初一刻,火光三閃變二閃,如何?”

“好!”黃世俊聽後表示贊同,對齊醒道:“覺言,勿要有所疏漏。”

應下之後,齊醒團團拱手道:“尚書放心,趙支使、陳將軍也請放心,在下自會將傳到。”

黃世俊點點頭:“如此甚好,只是還有一件事想問問將明賢侄。”

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一百六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五)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二百九十五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一)第二百七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三)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一百九十九章 將離京先定婚事(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四百九十五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七)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三十六章項上人頭吾必取(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三)第六百一十章 上下皆起別樣心第一百六十五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一百二章馮道再試尋暖靴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薛小乙力拒盜匪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第二百六十四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一)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七十九章即將離京奇事多第一百三十六章 官家降臣當如何第一百六十七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六)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四)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二百三十三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三)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五十三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真十)第一百七十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二)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四百一十章 肆意猖狂京兆匪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二百二十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二)第七百二十七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二)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四百四十七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一)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七)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六百五十三章 有棗沒棗打一杆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