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大失所望結果定

bookmark

一進門,孟文翰就畢恭畢敬地行禮:“參見承旨。”

“高才啊,坐吧。”陳佑擡頭看了一眼孟文翰,微微點頭就算是回禮了。

孟文翰連忙致謝,然後走到一邊坐下。

氣場這東西說起來玄乎,但對特定的人來說,確實能夠影響一個人的精神狀態。

比如孟文翰只要看到陳佑,就會有一種十分壓抑的感覺,就好似暴雨之前的烏雲壓城一般。而在三位樞密面前,他感覺到的卻是那種如山傾般的威勢。

居移氣養移體,每個人顯露出來的氣場都和他的經歷息息相關。

陳佑現在雖然因爲有了一具年輕的身體而稍稍活潑一些,但從前的經歷還是讓他看起來有些過於“沉穩”。

正是這種氣場和外貌的反差,才讓孟文翰這種藏着小心思的人感覺到壓抑。

“高才可是有事?”

陳佑一開口,孟文翰立馬一個激靈,連忙恭謹道:“回稟承旨,下官......下官......”

下官了好一會兒,孟文翰也沒說出一句完整的話。

陳佑雙手擺在桌上,身體微微前傾,神色淡然,目光有神,就這麼安靜地看着孟文翰。

一種無形的壓力籠罩着孟文翰,只是一瞬間,他就感覺後背滿是汗水,一時間更是微張着嘴巴說不出話來。

要說陳佑也不是什麼了不起的人,在現在的樞密院甚至被壓制到沒有一絲絲權力,換成其他主事過來,最多就是稍稍有些緊張罷了,絕不會像孟文翰這般不堪。

好一會兒,陳佑突然靠到椅背上,放在桌上雙手交叉垂到小腹前:“可是有什麼難言之隱?”【1】

“是,不,不是。”孟文翰有些慌亂,臉上更是燒地難受。

不過也不能怪他,眼看要到不惑之年了,卻還只是一個沒有絲毫權力的九品小官。如今突然有一個機會放在面前,換誰都得緊張起來。

看到孟文翰這個模樣,陳佑嘴角動了動,眼中露出一絲笑意。

左右現在無事,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收穫一個忠心的下屬。

如果孟文翰能夠效忠於他的話,內間房就可以定下來了。

是的,新的樞密院十房,陳佑最看重的是負責對內情報的內間房。

原先的兵房負責細作間諜之事,可惜因爲戰亂的緣故兵房的情報工作甚至比不上武德司。當然了,武德司也比較疏漏,收集地多是一些公開的信息,那種深入敵軍的細作特別少。

沒辦法,周國畢竟也才立國四年。

新設立的內間房未來的主要目標是國內各個節度軍州,陳佑希望能借着建立樞密院情報網的同時,安插進去自己的人。

藉助國家機器可比他個人便捷多了。

等統一天下、削藩完畢,內間房可能會被武德司拿去,到時候或許可以滲透進武德司。當然,那太遙遠了,甚至陳佑都不一定能在樞密院待到內間房建設完善,所以他必須尋一個忠心的下屬來管理內間房。

有了這個想法,陳佑的聲音變得柔和起來:“高才可知道樞府即將改制之事?”

“知道!”雖然不清楚陳佑爲什麼主動提起此事,但孟文翰總算鬆了口氣,擦了擦額頭滲出的汗珠。

“嗯,你以爲現在爲何要來這場改制?”

爲什麼要改制?

孟文翰雖然小心思比較重,但不是傻子,經過一開始的慌亂之後,明白這是對自己的考校了。

仔細考慮一陣後才慎重道:“回稟承旨,下官以爲,如今這樞密院太容易爲一人所把持了。長此以往,於國不利。”

陳佑眉頭一擡,他有些驚訝,不明白既有上進的心思,又不缺目光和頭腦,孟文翰爲何會當了這麼久的閒人?

現在不是探究此事的時候,陳佑點點頭道:“確實如此,那你認爲此次樞府該如何改?”

知道樞密院將重新劃分十房的,按理來說只有趙元昌、陳佑以及三樞密。

陳佑倒是沒有告訴其他人,可是不知道趙元昌和三樞密有沒有告知旁人。不過孟文翰應該沒有能接觸到那君臣四人的關係,否則也不至於在樞密院蹉跎了。

孟文翰低頭沉思一陣,開口道:“承旨,下官以爲兵房應該析分,戶房和禮房應該裁撤。”

聽到這話,陳佑眼中閃過一絲驚奇,沒想到孟文翰的答案會同自己的計劃如此契合。

似是看到陳佑的神情受到了鼓舞,孟文翰嚥了口唾沫之後又道:“下官認爲最好能分十房!”

“哦?”陳佑盯着孟文翰的眼睛,聽着孟文翰說出同自己的計劃十分相似的方案,心中不免有些自嘲。

他高估了孟文翰的頭腦,也低估了這等底層官吏的人脈網絡。

同是九品小官,孟文翰這個守缺主事能接觸到的官員層次可比外面的實權縣尉高多了。尤其是樞密使直接領導主事,只要樞密透露了一些消息,這些主事想來不難獲知。

想到這裡,陳佑頓感無趣。

他總算知道爲什麼自己來之前,這個孟文翰沒人收留了。

耍小聰明無傷大雅,但是這麼明顯的耍小聰明,簡直是在侮辱領導的智商!

孟文翰絮絮叨叨說了一大通後終於停了下來,滿懷希冀地看着陳佑。

陳佑擺擺手道:“嗯,就到這裡,你先回去吧。”

哪怕手裡沒人用,也不能用這種的。

看着一頭霧水地孟文翰離開書廳,陳佑無奈地搖搖頭,或許把張昭調過來?

之後兩天,陳佑先是同樞密院官吏一一交談,之後又同那些候選的主事們談話,終於確定了包括內間房在內的一干主事人選。

初五,樞密都承旨陳佑上奏請求裁撤現有四房,新設選閱房等十房。

毫無意外地,這份奏章很快獲批。

緊接着,一份推薦名單通過遞到了政事堂。

主事以下任免陳佑能自己決定,只需要移文吏部開具告身即可。而三位副都承旨,則需要皇帝親自簽發敕命。

推薦名單很快也通過了,初六下午敕命下達,告身發放。

十二月七日,帝以太祖殯不視朝。

一大早,參與山陵事的五人就忙着出殯祔廟事宜。樞密副使鄭志康也受詔令一同送葬。

於是,頭上沒有樞密的情況下,陳佑召開了新的樞密院第一次會議。

第二百八十九章 書院之內真理存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五百八十七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一)第一百五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七)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七百十七章 漢皇終究屈賈誼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三百五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六)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七百七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三)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三百二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三)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百七十六章 如臨深淵尋正途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一百六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三)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五百六十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五)第五百四章 信使接踵論教王第六百三十六章 一朝生變國事動(三)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二百八十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一)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八十四章蜀地一亂三國動第一百三十五章 兩戰皆勝事漸明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七十一章同乘御駕非監國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九十五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一)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六百十六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三)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747章 烽火家書抵萬金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三百四十六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三)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九十四章戰地黃花分外香第五百五章 戴和裕心屬何方第五百二十八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一)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九十二章未來之事早打算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一)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二百九十四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五)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百二十九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二)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三)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七百三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二)第六百四十一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四)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五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一)第六百四十八章 初次議定清田事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