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至洛陽如何施爲(一)

bookmark

一個十分常見的故事,大雲寺求子靈驗,往來女子很多,偶爾有幾個小媳婦失蹤在洛陽這種大城市也不是什麼嚴重的事情。

至於它是怎麼個靈驗法,想來各位看官也都清楚,這裡就不多說,只不過可能不少人家都要溺死新近求到的娃娃了,也是平添殺孽。

歷來佛寺道觀多有藏污納垢,這都不是稀奇事,陳佑沒有看到最後就離開了。

劉熙古的出現給陳佑提了個醒,或許府縣僚屬裡面還有類似劉熙古這般有趣的人,他得讓人好好調查一下。

術業有專攻,調查情報這種事情,還得等丁驍到了再說。

是的,如今丁驍已經把開封的事情全部交接給張昭,跟着陳佑一同來洛陽。

從陳佑動了發展情報的心思開始,如今兩三年過去,說實話,進展不大。

到目前爲止,也就開封府和錦官府佈下細作,其中錦官府因爲陳佑當府尹的緣故,後來居上,發展速度還要超過開封府。

另外就是藉助車馬行、行商坐賈,慢慢輻射開來,只不過還止步於探聽公開消息。

這時候是有貨運馬車和客運馬車的,就類似於私人運營的公交、出租、卡車等,早就有了成熟的利益分割。

陳佑手下人辦的車馬行,也經歷了一番商場上的廝殺才能立足兩府,就這還是因爲官面上有人。

開封府自然是交給張昭、丁驍,錦官府那邊,由於陳佑自己就在,所以一直是劉河來負責。

後來明面上的一部分交給汪弘洋,同武德司全勇的合作就是汪弘洋主導的。當然了,在陳佑的授意下,暗地裡劉河一直沒放棄對蜀地武德司的滲透,好歹出了些成果。

至於陳佑之前心心念唸的樞密院內外間房,現在也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回到住處,三人相視一笑,顯然各有遭遇,此處就不細表。

陳佑今晚睡得踏實,但城內有些人就睡不踏實了。

果如陳佑所料,他們六人入城後不久,劉明就收到消息了。

得知陳佑潛行入城後,劉明只是皺了皺眉便不放在心上,他的戰場在中樞,別看陳佑已經是三品,但在劉明眼中,還算不上對手。

說到這裡,不得不感嘆一下,同劉明相比,蘇逢吉心氣就要小很多,愣是把陳佑往敵對方向趕。

劉明不在意,但也沒有特意瞞着,故而入夜之後,洛陽城中大部分“關心”陳佑的人就都知道了這個消息。

部分神通廣大的甚至還在茫茫人海之中找到了陳佑的蹤跡。

然而,接下來怎麼辦?

就算找到了陳佑,又能怎麼辦?

分析來分析去,最終得出的結論是:等他正式上任再說。

翌日,陳佑出城同大部隊會合,一行人在中午抵達洛陽,自東城關門入城。

河南、洛陽二縣令,河南府司錄參軍事以下等一干下官屬吏在城外相迎。

城內宅邸早已備好,在靠近皇宮的一處坊內,而太子衛率的駐地則在金墉城。

自從貞觀六年洛陽縣治從金墉城改爲洛陽城內的毓德坊,洛陽城東的這個小城就漸漸荒廢。

說是荒廢,其實只是民用功能不受重視,居民較少。之前洛陽周邊軍隊多駐守此處,現在清理出來作爲太子衛率的駐地正合適。

家人自往宅邸,縣令自歸縣衙,蔣樹、許竹林隨軍去金墉城,陳佑則乘車前往府衙。

劉明,就在府衙正門階上相迎。

陳佑下車,擡頭看到一身紫色常服的劉明,連忙整理衣冠,隨即邁步上前,離臺階還有幾步的時候立住,長揖道:“佑,見過使君!”

劉明這才走下臺階,滿臉笑容伸手扶住陳佑:“陳詹事不必多禮,日後同處爲官,還得詹事多勞累了!”

胡吹而已,誰不會啊?

陳佑當即道:“使君精神矍鑠,治洛以來府境長平,佑此來還得仰仗使君纔是。”

花花轎子衆人擡,來回擡了幾輪,劉明攜手陳佑入府衙。

一路跟隨而來的諸家眼線這才各自散去,將這一番場景報告給主家。

另一邊,兩人雖攜手而行,但進門之後皆不言語,一時間氣氛有些冷。

一路來到正堂,劉明端坐主位,陳佑則尋了左首的位置坐了下來。

這時候,在司錄參軍事申雲海的帶領下,一干府衙屬官進入堂中,齊齊行禮道:“參見使君、參見少尹!”

劉明輕輕頷首,看向陳佑:“陳詹事,站在頭前這位是司錄參軍事申雲海。”

見陳佑點頭,劉明才轉向申雲海:“申參軍,你給陳詹事介紹一下諸位同僚。”

“是!”申雲海點頭應下,面向陳佑,一個接着一個介紹起府衙屬吏。

陳佑看在眼中,知道這申雲海該是劉明心腹。

府衙諸官,除了少尹之外,都是府尹的屬官,雖說調動不是那麼容易,但想換還是能換的。

就像陳佑在錦官府的時候,若不是後來趙振宇十分配合,且陳佑也沒什麼合適的接班人選說不得就得換一個司錄參軍事了。

畢竟司錄參軍事總攬諸曹事,說是府衙大管家也不爲過,不論是誰,肯定不會留一個不聽話的大管家。

隨着申雲海的介紹,陳佑對府衙諸官總算有了初步的瞭解,結合之前得到的一些資料,陳佑知道如今府衙諸官吏,有不少都是孫啓祥時期留任的。

雖說職務有些變動,但人還在。

有這樣的情況,要麼是劉明連府衙都控制不了,要麼是劉明對河南府的掌控十分嚴密。

在陳佑看來,很顯然第二種可能性比較大。

一干人等介紹完畢,劉明便將諸人打發出去。

僕下換上茶點,兩人才開始正式談話。

“我聽聞,關鍵叫詹事來河南府,爲的是稅收?”

陳佑連忙道:“使君叫我將明便可。”

說着,便解釋道:“正如使君所言,官家此行前特意叮囑於我,言稅事重大,當多聽從使君老成謀國之言,不可妄動。”

這話小小的捧了劉明一下,倒讓他臉色緩和許多:“官家所盼,某已知曉,只不過這事,我就不參與了。”

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八十九章心意定孤身渡江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一百七十二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一)第三百五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六百七十二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六百七十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九十八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一)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七百十九章 開闢新路爲後學第十一章 潑天大功接不接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六百七十六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六)第五百十七章 兄弟前途有不同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四)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四十二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二)第四百八十七章 舊人只聽新人笑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百七十一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一)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二百五十章 謝公安石與君同(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二十六章大棒甜棗交相加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七百二十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一)第三百六十三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四)第三百七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第五百五十四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七)第五百八十八章 平波起浪第一風(二)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十二章舉義反正須拿捏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第十三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一)第四百八十一章 兩難之地有默契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五百六十三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二)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六百三十五章 一朝有變國生事(二)第四百六十七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四)第六百五十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二)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八)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二百六十章 爲民服務不求誇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二十一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三)第743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五百七十七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四)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二十九章受人之託忠其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三)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