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

bookmark

暗室,薰香,兩個面容藏在陰影中的人相對而坐。

坐在主位的這個人顯然處於憂慮當中,暴露在光明之下的蒼老手指沒有規律地敲擊着椅子扶手,發出“嘚、嘚、嘚”的聲音。

他對面那人則微垂着腦袋,兩隻手握成拳搭在膝蓋上。

也不知過了多久,窗外天光漸紅,穿過木窗的光移到了主位那人的側臉上。

雖然他臉色紅潤有光澤,但仔細看還是能看到那細密的皺紋,蒼老。自鼻翼處延伸出兩條呈“八”字的法令紋,如同溝壑一般,正好把上脣的花白鬍須框在其中,威嚴。

這個蒼老而威嚴的老人,正是開府儀同三司、尚書左僕射江夏青,周國名義上的首相。

也不對,雖然說默認首相加昭文館大學士,但這並不是明文規定,要真說起來,中書令還在尚書左僕射之上呢!

自從劉明入京擔任中書令以來,江、劉二人一直在爭奪首相之實。

按道理來說,劉明有趙元昌時不時的偏幫,應該早就佔了上風纔對,但事實卻是兩人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究其原因,只能怪劉明身體不好,入京之後沒多久就疾病纏身,雖不是什麼大病,但三天兩頭地告假在家,着實讓人擔心他會不會哪一天病情突然加重。

想要當領頭人,至少得讓追隨者看到未來。要麼身居高位之時仍然年輕,要麼就是年老之後有壓得住場的繼承人。

很可惜,劉明並沒有這樣一個合適的繼承人,而且他是突然生病,不是那種一直病着但就是沒生命危險的人。

說句不客氣的話,就是現在仍然追隨他的那些人,私下裡也會考慮一下,如果明天起來聽到劉相公卒了的消息,自己該轉到哪邊去。

對比而言,馮道就輕鬆許多,即便他今天就薨了,追隨他的那些官員最多會糾結一下以後是以李明卿爲主還是以陳佑爲主,卻不會想着另投他人。

扯遠了,說回眼前,江夏青吸了一口有些寒意的空氣,發出重重的呼氣聲,終於開口了:“你覺得,吳奇峰、馬無染他們知道麼?”

對面那人沉吟一陣,搖頭道:“下官不知。”

江夏青認真的看着那人,又問道:“那你說,育才把這事送到我這裡來,爲得是什麼?”

沉默一陣,那人答道:“下官以爲,林使君該是不容陳少尹。”

又是一陣沉默,江夏青突然道:“當初是陳將明舉薦的你吧?”

那人一怔,身體有一瞬間的顫抖,只不過很快恢復平靜,雙手攥緊膝蓋上的衣襬,擡頭看向江夏青,誠懇道:“當日陳少尹問詢,我言想留在京城,少尹謂人各有志無需強求,之後就再無聯繫。”

這人,現爲樞密院內間房主事,曾經陳佑的書吏,蜀人梅鬆。

江夏青不置可否地點點頭,緩緩道:“育才這次有些過了,我們畢竟不是武夫,你內間房看着點洛陽,別讓他亂來。”

梅鬆剛要答應,就聽見江夏青又用猶豫地語氣補充道:“順便看一看那個周山書院,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喏。”梅鬆答應地十分乾脆。

河南府,丁驍帶着兩名下屬快馬飛奔至距離書院有兩裡地的軍營。

離轅門還有一段距離,就聽見一聲大喝:“來者下馬止步!”

“停!”丁驍猛然勒住繮繩,帶起一陣“唏律律”的聲音。

定睛一看,發出聲音的是站在路邊的三名手持短刀的軍士,再望向不遠處的軍營,轅門處的守衛皆是手持兵刃警惕地望向這邊,顯然是發現了這裡的動靜。

丁驍連忙翻身下馬,從懷裡掏出一塊銅牌:“我乃太子詹事家將,奉詹事之令來尋蔣府率!”

這塊銅牌只是陳佑讓人做出來給他們當做身份證明的,那軍士顯然不可能認識。

但看丁驍這麼痛快的下馬,還大大方方地表明身份,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領頭的軍士伸着脖子仔細看了一眼銅牌,他認識一些個字,認得“陳”字,也聽說過太子詹事姓陳,當下縮回腦袋揮手道:“過去吧,營中不得奔馬。”

“有勞了。”跟在陳佑身邊久了,丁驍也變得有禮貌起來,收起銅牌重新塞回懷中,帶領兩名下屬牽着馬朝轅門行去。

經過一系列驗證通報和等待,在一個親衛的帶領下,丁驍三人來到一處木屋。

木屋中是一個面色紅潤的青年人,見到丁驍三人,當即笑着迎了上來,仔細打量一番之後道:“你們就是陳詹事家裡的人?”

丁驍認得面前這人,當即行禮道:“參見許觀軍,我等正是奉了詹事的命令來此。”

聽了丁驍的稱呼,許竹林臉上笑容更甚,擺手道:“不必多禮,不必多禮。嗯,想來陳詹事已經告訴你們來這裡是爲了什麼吧?”

“是。”丁驍點頭道,“來此之前,詹事囑咐我們一切聽從觀軍吩咐。”

許竹林滿意地點點頭,也不廢話:“行,那就先雖某去看看人。”

說着,他當先走出木屋。

丁驍跟在身後,仔細想着來之前陳佑所說的話。

陳佑意識到存在的錯漏之後,便開始想法子補救。

在劉河與丁驍之間斟酌一番後,最終選擇了讓丁驍出現在明面上。

主要是爲了合理,之前他離開樞密院去錦官府,當時劉河跟在身邊,而丁驍留在汴梁。

雖說他當時小心謹慎,但若真的要查,還是能查出蛛絲馬跡的。既然如此,不如就把他塑造成外鎮留在京中的進奏院那般的角色。

進奏院,名義上是外鎮設在京中傳遞奏章公文的機構,實際上多用來打探消息、拉攏盟友,算是一個兼顧情報工作的駐京辦。

如此一來,丁驍負責替陳佑發展耳目打探消息就十分合理了。

這一次讓他來見許竹林,就是把他這個角色暴露在趙元昌眼皮底下,他今天的主要任務就是要讓許竹林相信他是陳佑手下負責探查消息的最合理且唯一的人選。

這個任務不容易,最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讓許竹林相信丁驍是唯一的負責人。

第五百三十一章 內舉賢德不避親第二百六十八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二)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四百六十六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三)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一百八十三章 議定幽燕相公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五十三章 父子分別稚子哭第二百九十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一)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二百三十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三)第四百二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二十一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一)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三百九十五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四)第五百二十二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二)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二百七十四章 日常寡淡多如水(三)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三百六 空辯不若實爲證(二)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三)第五百五十一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四)第六十章詔令監國是何意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七十一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四)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五十五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五)第三百七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二百五十九章 百足之蟲難盡滅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五百四十七章 舊日情誼存幾許第五百章 局勢有變使者來(一)第六百五十九章 爾等當爲好工具第七十六章甘爲細作可信否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九十七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二百二章 下車伊始危機藏(二)第七十八章未雨綢繆布耳目第745章 大人虎變曰文炳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八十八章一日之差失涪陵第五百八十一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八)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二百一十九章 小荷才露尖尖角(一)第四百二十四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七)第三百十三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二)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七百三十七章 破綻之處在一人第四百五十二章 將往淮南保皇子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五百六章 同甘苦戰前動員第六十九章誰人心思能如意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一百二十三章道德廉恥在心中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七十四章雙王大婚宴平樂(一)第六百二十六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三)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章今夕是何年第二百三十一章 亂起變生殺意濃(一)第一百五十九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八)第五百三十四章 驀然回首闌珊處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二百四十三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