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

高啓出招了!

李柯精神一震,定定的看着陳佑,看他如何應對。

陳佑坐在主位上,堂內衆人神情一覽無餘。

在他來之前,高啓權知府事,京兆府大體上分爲永興派和本地派,高啓本人偏向永興派,但總體還是維持雙方平衡。在陳佑來了之後,根本不需要多說,少尹高啓自動成爲永興派的領頭人。

說是兩派,實際上沒有那麼簡單分明,畢竟永興軍鎮守京兆和商州,節鎮內本就有本地人。

比如士曹參軍事韋梲,出身京兆韋氏,與長安令韋三橋乃是同族,之前在節度使幕府中任職,同高啓比較親近,算是永興派。但若高啓要對韋氏動手,難道他會坐視不理?

而且永興軍內有親疏遠近,京兆府各縣也都有縣內大族,面對外來威脅時可能會抱團,一旦沒有威脅,很快自己就有矛盾了。

陳佑要做的就是等待——如果不是面對眼下這種情況的話。

在衆人心思各異的注視下,陳佑臉上露出關切的神色:“竟如此嚴重麼?”

“的確如此嚴重。”高啓神情嚴肅,好似那兩人已經生命垂危一般,“若非不能起身,薛司兵和王縣丞哪怕是拖着病體也會去迎接陳使君的。”

“如此。”陳佑也變得嚴肅起來,“便讓他二人在家中好生修養罷。”

這話一出,堂內衆人似乎一下子泄氣了。

只是陳佑還沒停下,他掃視衆人,語重心長地道:“如今春夏之交,時疫多發,諸君也須小心謹慎纔是。薛司兵、王縣丞既然重病,諸位若要探視,也得做好防範。至於兩位的職事......”

說到這裡,他一陣沉吟。

而底下衆人更是頭暈目眩,沒想到陳府尹直接就把那兩人判成會傳染的瘟疫,趁機停了二人的職事。

高少尹會同意麼?

雖然故作沉吟,但陳佑也在注意着堂下衆人的表現,能夠發現衆人的目光集中在高啓身上。

那高啓也不知在考慮什麼,過了一陣才準備開口。

一直注意着他的陳佑立刻看向他,不論他是準備贊同還是反對,陳佑都不準備給他說話的機會,直接就做了決定:“就讓參軍事安嶽文權守兵曹事,參軍事婁半夏權兼長安丞,高少尹以爲如何?”

高啓愣住了,其餘人也愣住了。

緊接着,反應過來的安嶽文和婁半夏既期待又緊張地看着高啓。

而高啓此時也是心中煩亂,無它,這兩人算起來都屬於永興派。但安嶽文同薛盛關係不太好,而婁半夏同王猛虎倒是還行,可他和韋三橋關係也不錯。

他這邊沒立馬給出答案,陳佑不可能一直等着他考慮清楚。

臉上露出溫和的笑容,陳佑朝安嶽文和婁半夏微微頷首:“兩位接下來一段時日就要多忙碌些了。”

兩人沒得到高啓的首肯,有些心中惴惴,但能從參軍事到具體擔起某一職事,誘惑是在有些大。

安慰着自己這只是替同僚分擔任務,自己還是忠於高少尹的,安嶽文起身抱拳道:“使君放心!”

有了安嶽文帶頭,婁半夏也沒有再猶豫,也起身應下。然而他坐下的時候,卻看到高啓意義不明的目光,頓時心中一個咯噔。

直到這時,高啓才冷着臉道:“你二人好好做事,莫要出岔子。”

“是!是!”

諸事議定,陳佑的目的也達到了,當下讓大家都散了,但高啓剛剛起身,陳佑就把他叫住:“高少尹留步,我還有事要同少尹相商。”

高啓聞言,眉頭微蹙,隨即舒展,朝陳佑點點頭,安坐如故。

見高啓留了下來,原本想要同陳佑私下交談的李柯略一踟躕,最終一步三回頭地離開。

他這番表現,陳佑看得是清清楚楚,也能猜到他是想投靠。

不過陳佑不着急,京兆府十多個縣,一個在自己縣裡都抓不住權力的縣令,真不是那麼重要。

既然高啓在他下車伊始就下手了,那他也不可能老老實實受着,現在最主要的任務就是挑動永興派、本地派內部鬥起來,他這個外來的府尹作壁上觀就好。

等各自內部鬥到火起,那時候才該他出來收拾殘局、招攬人心。在此之前,得想辦法拖住高啓,免得被高啓憑藉個人威望強壓下內部鬥爭。

待人都走完,早就等在外面的韓陶朱立刻吩咐僕下端上茶湯。

除了茶湯,還有果脯蜜餞糕點之類的,而且不是一齊端上去,而是一個下去,另一個接上,就這樣愣是耗費了半盞茶功夫。

這也是進城之後陳佑的囑咐,總之是儘量拖時間,好讓安、婁二人多想想。畢竟,權位動人心,既然之前能說服自己接下差事,那在一個人的時候自然就會勸自己把這差事牢牢握在手裡。

更何況安嶽文之前還和薛盛有矛盾,只要高啓沒有第一時間敲打他,讓他起了心思之後再想打消,那可就難咯!

這,就是人性。

招呼高啓喝茶吃糕點,如此這般又耗了一段時間,陳佑這纔開口:“高少尹,不瞞你說,陳某對京兆府不瞭解,這日後還得依仗少尹多多幫襯。”

高啓呵呵笑道:“陳使君過謙了,京兆府還得是陳使君做主。”

陳佑能感覺到高啓現在十分警惕,當下知道多說無用,只得轉開話題:“對了,我這剛來,對府裡面情況也不清楚,還要勞煩少尹遣兩個醫學生爲薛盛、王猛虎診治一番。”

說到這裡,他一臉感慨:“我知道有些人心憂國事,分明病重卻故作無事操勞如故,最後卻猝然長逝。別人我管不了,可薛、王二人既爲我僚屬,則我斷不能容他二人如此不惜己身。”

他一臉誠懇地看向高啓:“高少尹切要叫他二人好生修整,不可逞強。”

這是堵住兩人“即刻痊癒”的路子,即便他們沒病,陳佑也會讓他們“有病”。

若高啓與他同品,陳佑絕對不會這麼說,而要另想法子。可誰讓高啓不如他呢?

陳佑說完,高啓也只得應下,至於會不會有其它動作,那就不可知了。

第五百七十五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二)第一百五十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四)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六百十四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一)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七十三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八)第六百八十三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七)第二百四十八章 強幹弱枝議遷都(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二百八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一十四章 消息內情接踵至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七百二十八章 生民所仰當慎行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二百二十七章 朝堂微操總是遲第六百五十四章 梳理國政教天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三)第五百十一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五)第四十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三)第一百一十一章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四百八十五章 使者一言亂心緒第一百四十九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三)第六百六十九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四)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四百一十九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二)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二百三十八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二百六十六章 別離是爲再相逢(三)第八十三章 枕頭之風威力大第六百八十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四)第四十三章爭權奪利心思重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一百七十一章 苦寒飛雪春已近(三)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二百二十三章 方法總比困難多第一百五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二)第五章時移事易非前史第五百六十七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二)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第六百八十六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三)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六)第四百八十章 論爲政突發匪事第二百五十四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四)第八十五章瞿塘雄關佇江頭第五百六十一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六)第七百三十四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六)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六百七章 看江山誰主沉浮(二)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一百八十七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一)第五百八十五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一百四十四章 破城小寨諸事雜有些話,不吐不快第五百五十三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六)第四百七章 好惡皆爲門戶計第五百九十九章 迎難而上因時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六)第六百四十七章 農商仍需費心力第三百三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二)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五百二十四章 君臣情誼值幾何(四)第一百二十一章當有同志共前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三)第三百四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三)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五章 富平縣內有善人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