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五)

bookmark

朱重榮不想再在鄠城底下耗下去了,雄武軍已經在鳳翔府和彰義軍、靜難軍交過手,雄武節度使翁章輝連續派了兩撥人來催促他快寫擊潰京兆軍反身夾擊靜難軍。

這是原本就商量好的計劃,至少翁章輝是這麼鼓動朱重榮的——合力擊敗心向朝廷的兵馬,之後迅速東去入京滅了周皇嫡系,先入京者稱帝,另一人則領關西諸鎮。當然都是名義上的,只要不主動挑事,散佈在各地的節度使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一般都不會出聲反對。

再聯繫遼國、宋國、吳越等國,讓渡國家利益獲得“國際承認”,尤其是遼國這個北方強鄰的支持,有意願反對的文武官員就更少了。之後怎麼收攏權力,怎麼攫取利益,一東一西的格局是否能維持下去,就看兩個人各自的手段了。

沒想到在第一步就卡了這麼久,現在終於有了突破,朱重榮就不想再等了。

在朱重榮下令的時候,長安城內正在激戰。

錄事參軍事樑關山站在城頭,面色平靜地看着城下街道上的廝殺。

除了城門口這一片,城內不少地方,譬如糧倉、錢庫、兵器庫等地,都有搏殺聲。

若不是陳佑爲了對付鳳翔軍下令調駐守三渭橋的兵馬回長安待命,就憑一開始留守長安的那些人很可能無法應對這種情況。

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爲彭三爺“被起兵了”。

現在城中廝殺的就是京兆遊俠兒彭三率領的反叛軍,以及某些苦陳久矣的當地“百姓”。

京兆府兵畢竟人數優勢擺在這裡,散入城中劫掠的散兵遊勇他們一時半會顧及不到,街道上聚集在一塊的叛軍很快就被府兵淹沒。

樑關山看了一陣,開口吩咐道:“去看看城北金傢什麼情況。若是從賊,直接抄了,若是未從賊就保護好。”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臉上露出冷笑:“只要用人試圖進入金宅,一概殺了。”

他顯然是預料到金家可能用“我沒有”、“不是我”、“不知情”來應付糊弄,反正都撕破臉了,既然你說自家同叛軍沒關係,那好,所有想要進你家宅子的危險人物我都幫你殺掉。至於這個人是不是你家嫡長子甚至家主,哈,那你家是真的謀叛咯?

站在他身邊的都是七八年的老人了,知道他的意思,答應一聲就朝城下跑去。

這腳步聲還未遠去,就又聽到一連串上樓的腳步聲。

不等樑關山扭頭看向樓梯口,一個聲音就響了起來:“樑司錄,人來了!”

“樑司錄,我......”

來人話未說完,轉身看清究竟是何人的樑關山就臉上帶笑微微點頭:“原來是彭君,這一次全賴彭君了。”

那人身上滿是血跡,聽到這話抱拳謙遜道:“都是司錄機謀之功,某隻是心向朝廷,不欲從賊罷了。”

沒錯,這人就是叛軍頭領,京兆彭三!

“彭君有此心自然是好,只是功勞畢竟是功勞,我自會如實報告給陳使君的。”樑關山不習慣一直帶着笑容說話,這時候重又恢復一開始的冷淡神情,“若是無事,彭君且先下去休息吧。”

彭三本來還想說些話的,聽到樑關山這送客的話語,不免有些愣神。不過能做出他這種事的必然不是普通人,因此立刻應承下來,跟着軍兵轉身離開。

目送彭三離開,樑關山重新將目光放到城中,城內兵馬可全靠他來調配,必須得仔細些。不過這場戰鬥註定會勝利,名義上的首領都被招安了,叛軍的部分計劃自然就落到了樑關山手中,這樣要是還能輸,他找一塊豆腐撞死算了。

鄠城,劉守忠和蘇錦帆站在陳佑面前,臉上都帶着驚詫。

就在剛纔,陳佑把京兆府的任務告訴了他們。

沉吟一陣,劉守忠最先開口:“既然如此,我們把鳳翔軍留在這裡,不讓它去幫助雄武軍不就好了?我們這些人,正面可能打不過,但騷擾遲滯還是很容易做到的。”

“太遲了。”

陳佑還沒開口,蘇錦帆就搖頭:“這道命令來的太遲了,要是再使君下令分兵之前,或許狠下心來將所有兵馬聚集在一處還能給鳳翔軍帶來壓力。但現在我們這裡區區三四千人,還大都是新兵,也就只能守城了。”

劉守忠面露尷尬之色,要是他早點告訴陳佑密旨的存在,或許會好一些。不過密旨畢竟是密旨,攜帶這份密旨的劉守忠也不知道里面究竟說了什麼,陳佑敢不敢提前開也是一個問題。

陳佑沒有糾結在這個問題上,考慮了一番問道:“如果趁着他們撤退的時候追擊,有沒有擊敗對方的可能?”

說到專業話題,劉守忠打起精神來,略一思忖就開口:“確實有這個可能,不過現在沒辦法派出斥候進行有效探查,我們並不知道鳳翔軍會不會假意撤退引我們出城。過於冒進可能會踏入陷阱。過於謹慎又可能會失去機會。”

蘇錦帆雖爲說話,但看他的樣子也是贊同劉守忠這番話的。

陳佑一陣沉默。

“這麼說來,如果對方真的要撤,我們極大可能攔不住?”

“只要肯冒着踏入陷阱的危險就能攔住。”

正確的廢話。

陳佑現在手裡抓着這些兵馬,還有完成任務甚至翻盤的希望。若真的因爲冒進損失掉,那是一點翻盤的可能性都沒了。

屋子裡一下安靜下來,誰也沒注意到門外天空越來越暗,風也漸漸變大。

也不知過了多久,一道電光劃破長空,緊接着震耳欲聾的雷聲連綿不絕。

幾道雷霆之後,黃豆大的雨點噼裡啪啦地砸了下來。屋頂瓦片被砸得嘩嘩作響。

屋內三人互相對視,全都面露喜色。

陳佑鬆了口氣,撫掌笑道:“天助我也!”

鄠城外鳳翔軍營地,一座座帳篷在狂風驟雨中瑟瑟發抖,整座軍營看不到一個人,這麼大的雨,所有人都躲進了帳篷不願出來。就連那些應該巡邏的士兵也不例外,反正這個時候上官也不會出來查。

第一百八十五章 君臣交手政局變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七百四十一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三)第三百四十八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五)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五百九十六章 立爲模範爭最優第四百三十七章 坐京兆放眼天下(一)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二百七十五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一)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四百五十八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五)第三百九十九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八)第六百九十一章 一元始建新風至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六百九十四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三)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七百一章 明志立旗且隨風第三十三章說朝局雙龍爭王(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一百九十一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二)第三十九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五十七章百年之後誰顧命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十八章 池靜亦有暗流涌第四百一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第六百章 稅務事涉千萬家第一百二十四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一)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第三百十一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五)第五百十五章 諸相公議治江南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二)第四百九十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二)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六百二十九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六)第五百八十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七)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五百七十六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三)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五百八十九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一)第六百五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二)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二百三十五章 踏踏實實解煩憂(二)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五)第六百三十七章 看天下捨我其誰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六百五十五章 夷狄畏威不懷德第二百四十一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六)第746章 片紙可當十萬錢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四百七十四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七)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五百一十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四)第二十一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九)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六百四十六章 世間多有無奈事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七百十五章 天子欲改朝堂事第八十一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二)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三百八十九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三百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三)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