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我欲惑敵佔先機

殿內,其實是屋內,匆忙遷都洪州,又把洪州改成南昌府,實在沒時間再去營建一處宮殿。只是把幾個大宅子打通,四周築牆圍起來,稍稍改造一番就成了行宮。

眼下一衆人所在的只不過是一間比較大的屋子起了個勤政殿的名字罷了。

戴延康問出問題後,殿內安靜下來。

這裡有沒有忠臣?當然有!跟着戴延康一路走來的僚屬最是忠心耿耿。然而,畢竟是藩鎮兵變上位,爲了國家穩定,前朝的高層官員留下很多,即便過去這麼些年也有不少人還在。

在這些人看來,誰當皇帝都是當,反正在戴延康手底下不像前朝那般有權勢,沒準到了周國就變好了呢?

見一時間無人說話,戴延康面色更加沉鬱,他掃視羣臣,最終將目光放在了站在最前方的一個老者身上:“虞卿,你可有什麼計策?”

老者名爲虞鴻雁,以前是戴延康控制地域的刺史,如今成了宋國丞相,深得戴延康信重。

虞鴻雁原本雙目微闔,聽到戴延康的問話不得不睜開雙眼。

他從來都是求穩的性子,之前割地稱臣是他的建議,詔書剛到的時候,他也是傾向於直接去洛陽。這種人被稱爲投降派,不少戴延康幕府出身的文官武將對他非常不滿,可惜前朝遺留下來的那些官員隱約以他爲首,治國理政還得倚重他。

戴延康已經明確說了不去洛陽,虞鴻雁只能以此爲前提去想法子,也正是因爲他總是這麼做,才能得到戴延康的信重。

思忖一番,虞鴻雁輕聲開口:“臣以爲,官家不便前往洛陽,卻也不可輕慢,不若遣一王子代官家前往。“

稍稍猶豫,他不等戴延康提問,便說出了兩個人選:“王次子和王三子皆是資質上乘、形容豐偉,亦爲國之棟樑,官家可擇其一入朝周帝。”

宋國也存在爭位的情況,戴延康長子早就戰死,有能力爭位的也就是次子三子。

王世子不早早確定,可能會導致政局不穩,而虞鴻雁最喜歡穩定,正好趁這個機會讓戴延康確定下來。

派王子去洛陽,說生死未卜有些誇張,但危險性大卻是一定的,只要派出去一個,剩下的那個肯定就是戴延康屬意的繼承人。

虞鴻雁說完之後,立刻就有人附和:“臣附議!擇一王子入朝,當可消其戒備。我軍趁機備戰,待機攻周,或能戰而勝之。”

說話的是樞密使魏彥昌,他算是主戰派、付出一個王子的代價去獲得戰略上的先機,這種狠厲不是誰都有的,至少戴延康聽了眉頭緊皺有些不滿。

然而不論派一個王子出去後要怎麼做,但是藉着這件事來結束兩子奪嫡顯然是朝堂上不少人的共識。只不過兩個成年王子各有各的支持者,殿內諸官爲了派誰去洛陽而吵得不可開交。

戴延康一時難以決斷,只得讓諸官散去。

魏彥昌出了門便往西邊側門走去,樞密院就在那個方向。

只是不等他離開行宮,便有宦官過來叫住他:“魏相公,官家請你過去。”

“原來是王大官。”魏彥昌看清來人,點頭算打過招呼,他大概能猜到戴延康找他是爲了什麼。

跟着宦官一路來到勤政殿,殿內除了一旁侍奉的兩名宮人,再無其餘人。

“官家。”魏彥昌行禮。

“坐吧。”戴延康看上去神情有些疲憊,“明邦,你實話告訴我,攻周的話,勝算是多少。”

魏彥昌對此早有準備,立刻道:“好叫官家知曉,周主長子都督揚州,臣欲遣兵攻合肥,若能擒獲趙德昭,則我軍必勝。”

“若是不能擒獲呢?”

“即便未能功成也無妨。”魏彥昌露出笑容,他不怕戴延康提出問題,就怕戴延康完全不感興趣。

”官家當知趙德昭年紀尚幼,周主爲保其長子,定會叫淮南江北一帶兵馬皆以廬州爲重。若我軍攻合肥,則揚州諸軍必發而救之。如出其不意能在諸軍抵達之前拿下合肥便罷,若是不能,則我可自它處渡江北上。之後以水師封鎖淮水,陸路進逼廬州,當可迫使周軍北撤。“

戴延康沉吟着,他還是有些猶豫。

自從周國水軍巡江以來,之前遭受創傷的宋國水師基本上縮在江州南昌一帶,就是爲了防止周軍乘船直抵南昌城下。

魏彥昌要以水軍封鎖淮水,那在江水上游弋的周國水軍怎麼辦?

“不過在此之前,還需令沿江諸州縣佈設障礙以阻止周軍乘江水西來。”魏彥昌試圖打消戴延康的疑慮,“只要難住西面嶽州荊南之敵,則諸事可成。攻合肥只是爲了逼迫周軍朝廬州去,使得其餘各處兵力空虛,封鎖淮水進逼廬州是爲了逼迫周軍北撤。如此,儘可能避免大戰,不戰而屈人之兵。”

戴延康一陣思量後點頭,繼續詢問細節:“照你所言,須得幾多兵馬?”

……

直到戴延康自認爲所有細節都問清楚了,終於讓魏彥昌離開,該不該下此決斷,他還得仔細權衡。

這邊廂宋國君臣打算趁着周軍鬆懈之時突襲廬州,那邊廂陳佑帶着魏王來到巢湖邊上檢閱水軍。

巢湖怎麼說也是一個大湖,其中也有些水匪,寧強帶着手下水軍來到巢湖的第一次操練就是剿匪,到如今巢湖周邊是再也看不到水匪了。

乘着小船登上三層樓船,入眼就是一個木製臺子固定在最高層的甲板上。

這臺子不大,不算樓梯的話,整個檯面不過丈許見方。臺子也不高,纔到陳佑腰間。這是專門做出來供魏王檢閱諸艦船所用,魏王站在臺上差不多上半身能夠超出第三層甲板四周的欄板,而且木臺周圍欄杆也只到他腋下一寸處,目光所及無有遮擋。

趙德昭在家令任喜的攙扶下走上木臺站定,四處張望,被湖面上整齊停着的船隻震撼到。只是他也跟着陳佑在城頭見過萬餘人操演場面,因而很快回過神來。

陳佑見趙德昭朝他看來,微微向其頷首示意。

緊接着就聽到趙德昭故作成熟的聲音:“寧巡江,開始吧。”

“遵令!”寧強朝陳佑二人抱拳,然後轉向身旁親衛,“開始!”

幾名親衛頓時跑到欄板邊上站定,一同放聲高喊道:“大都督有令!操演開始!”

樓船,或者說這是檢閱艦,檢閱艦上旗手們立刻揮舞手中信號旗,將命令傳達給各艦船。

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良馬初與伯樂見(二)第四百八十四章 操演堪比實戰險第三百八十四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十)第十五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三)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五十二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五)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一百七十八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一)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六百十三章 此事應當作何解第一百六十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九)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五百三十八章 空穴來風必有因第六百九十二章 乘舟東去拓海疆(一)第六百六十四章 人心易變豈可猜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四百六十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七)第六百十一章 又是一年乾坤新第六百九十章 一時之法亦須重第二十二章從此天高任鳥飛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四百六十一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八)第三百七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一)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一百四十章 蜀地四分無藩鎮第三百六十五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一)第三百二十三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三百五十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七)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五百十三章 悔不該旁生心思第四百七十三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六)第四百七十二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五)第三章此身何所存(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前狼後虎當如何(二)第六百三十三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十)第一百一十章時運所至晉陽下第二百二十四章 利字當頭亂接踵第二百三十六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八章 不懼生死爲築城第五十一章險鑄大錯自爲之第十章大周來客夜登門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六百三十九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三十四章酒到酣時議治政第四百四十四章 翁婿議政定官途第一百八十六章 欲改樞院爲立足第三百四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八)第五百七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故友初至論道德第三百二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一)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四百三十九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一)第五百六十五章 同明殿裡刀光起第六百二十七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四)第一百一十六章欲殺人當行何計(二)第五百九十七章 胥吏亦可當國事第七百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六)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七)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四百四十章 天下朝集聚洛陽(二)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三百七十九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五)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六十七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二)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談授官書院生頹(二)第五十二章快馬頻至事愈急(一)第五百四十四章 內外兼修望紫宸第一百三十九章 勾心鬥角汴京城第二百一十章 各取所需抉擇異(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六百五十八章 造化弄人御史苦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七百四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三)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百一十七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三)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二百八十二章 潛行入洛見下官(三)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