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八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十)

bookmark

陳佑在外面轉了一圈,沒等來趙德昭的問題,反而等來了戴和裕。

“陳節使!”戴和裕遠遠地打招呼,神色間帶着些興奮與急切。

“原來是二王子。”陳佑就地站住,稍稍點頭回應。

戴和裕幾步就來到陳佑面前,嘿嘿一笑,用一種十分誇張的姿態壓低聲音道:“城內有消息了!”

陳佑眸光閃爍,隨即笑出聲來,認真地看着戴和裕:“不知道二王子爲我帶來什麼好消息?”

可能這個消息真的十分重要吧,戴和裕做了一個深呼吸,壓抑住激動的心情,繼續用那等壓抑的聲音說道:“城內有人要舉義!”

陳佑雙手交握,站姿稍微偏了些。

“怎麼說?”

“城中親軍有一個將軍是我母家那邊的遠親。”戴和裕終於正常起來,雖然還有些興奮,但總算能按下性子來解釋原委了:“今天他通過舊部傳出消息,說是城內會有人協助他打開城門,遲滯守軍。”

“屬實麼?”

短暫的猶豫後,戴和裕重重點頭:“我相信他!”

陳佑看着戴和裕期盼的目光,雙手抱在胸前仔細思忖。

戴和裕本身能力不強,哪怕有着棄暗投明的功勞,最多得一個閒職養老罷了。但如果在南昌之戰中立下大功,憑他的身份,王公之賞跑不了。現在周國少有的異姓王幾乎都在外領兵,這叫戴和裕也不免有些幻想。如果沒能立下功勞,反而起了壞作用,大不了就是換成一個低一些的閒職養老罷了。

成功就有肉眼可見的光輝未來,失敗了也不會比不嘗試壞到哪裡去,他當然選擇相信他那遠親。

陳佑呢,他思前想後,還是選擇不冒險。

不過,不冒險不代表就把這個消息置若罔聞。

考慮了一下措辭,陳佑終於開口了:“這的確是一個重要消息。這樣,還是勞煩二王子同城內聯絡,看能不能確定一個時間地點,內外配合破了此城!”

“定不叫節使久等!”得了陳佑的回答,戴和裕喜滋滋地離開。

陳佑在原地站了一會,吩咐身邊一名親衛去叫寧強潘美等人過來,他自己則朝中軍帳旁邊的一座木屋走去。

還沒等他進屋,一直在忙着佈局江南的劉河匆匆忙忙跑了過來。

兩人十分默契地沒有在屋外說話。

進屋,點燈,關門,劉河神情嚴肅:“剛剛收到消息,樞密院內間房主事梅鬆疑似跟着禁軍一起來洪州了!”

稍稍沉默,陳佑問道:“能打探到他來是要做什麼、帶了哪些人麼?”

“難。”劉河毫不諱言,“我們在樞密院的眼線身份太低,打探不到太多消息。而且梅鬆出了洛陽之後很快就追上了禁軍,除非運氣好到恰巧有在禁軍中的眼線看到他們一行人,否則想確定他們還在不在軍中都很困難,更遑論查明有哪些人。”

現實條件的限制無法解決,陳佑也沒有什麼好法子。

岳丈李明卿的信,陳佑早就收到了,信中自然提到官家向武德司和內間房詢問陳佑近況的事情。

兩相結合,陳佑不得不懷疑這次梅鬆來洪州的目的。是爲了對付他陳將明,還是另有任務?

千頭萬緒攪和在一塊,陳佑一時半會也無法理清,稍稍沉吟,開口道:“你先盯着點鞠興達,我過兩天會派人去迎禁軍,隨從裡面可以安排一二。”

“諾。”

劉河應下,告罪退去。

屋裡只剩下陳佑一個人,他撐着腦袋梳理這段時間發生的事情,想要從中找出一些蛛絲馬跡。

不過他安靜思考的時間沒有持續多久,寧強等人就陸續來了。

陳佑第一個問的是寧強:“南昌城水門是什麼情況,能破開麼?”

“想要在水下破壞水門鐵柵欄很難完成,相比之下還是從內部將水門打開比較容易。”寧強的判斷比較悲觀,“而且我以爲現在不應當把破城希望放在水軍上。”

說到這裡,他停下來,目光掃視在場諸將,語氣平淡地開口:“畢竟水軍不是用來攻城的。”

見到這番場面的陳佑若有所思,他不知道這是寧強單純地重視手下軍兵,還是步軍水軍這兩個軍種矛盾的萌芽。

想到這裡,他沒在意衆人的目光,直接抓起早就備好放在一旁的鉛筆本子,迅速記下一條:注意馬步軍與水軍之間的衝突。

重新放好本子,陳佑終於解釋突然把衆人叫過來的原因。

果不其然當陳佑說出戴和裕的事情後,在場諸將吵個不停。雖然觀點各有不同,但實際上只有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

第一個是相信城內有人要舉義,城外大軍要做好配合的準備。第二個是不相信城內有人要舉義,強調以不變應萬變,不管戴和裕怎麼說,咱們老老實實攻城,等待援軍抵達再老老實實的用人海戰術。

而且,粗略看去,明顯是傾向於第二種看法的將領比較多,包括潘美和盧仲彥。

既然手底下的專業人士達成了共識,陳佑便放棄了自己之前準備利用這個消息的想法。

然而就在他準備宣佈自己的選擇時,在製作填壕車時大放異彩的章鵬突然站了起來:“長史!末將認爲不妨一試。”

自己帶來的下屬同自己意見不合,潘美臉色有些難看。

他有些不滿地看向章鵬:“你可想過,若是舉義爲假,我軍會有多大損失?”

面對這個問題,章鵬的回答是:“我以爲這種事情沒必要太過重視,安排一軍負責就好。”

說着,他看向陳佑:“長史,下官願意負責此事。若是舉義爲假,則我親自斷後以保證足夠多的將士生還。若舉義爲真,則我當立刻控制城門及城樓,以待後軍入內!”

簡單來說,就是用這一軍將士來探路。

下屬有積極性,陳佑一般不會太過打擊。而且一個軍的兵馬罷了,即便失敗了,損失也不會比一次正經攻城多。

故而只是稍稍考慮一陣,陳佑便點頭答應下來:“既然如此,你就負責聯絡戴和裕。”

第六百八十二章 剪盡病木待新春(六)第二百四章 議政事初入行宮第二百六十二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二)第七百三十五章 仲春雜事如繁花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百八十三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十)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三百三十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五)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第五百三十二章 東宮所學是何物第一百一章觀衙堂心有所感第六十二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三)第六百二十三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十)第一百四十一章 未知陛下欲亂國第二百五十一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一)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七百二章 天子何以順汝心(一)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三十一章歸州之行當謹慎第八十章路途漫漫欲拜師(一)第七百四十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六百三十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七)第五百三十七章 若逢板蕩該如何第六百八十九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六)第六百十九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六)第三百八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一)二百八十七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一)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六百二章 國政定於言語間(二)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七百十一章 順勢而爲埋荊棘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一百七十七章 各有算計亂紛紛第三百二十九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四)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九十一章局面僵持如雞肋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第一百八十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三)第五百九十三章 請以海軍試新制第三百二十四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一)第五百四十三章 量狹豈有君王氣第四百一十六章 勢如破竹徵淮南第十六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四)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一百五十六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五)第二十七章措手不及擔重任第二百五十六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六)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五百六十八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三)第四十九章君臣問對定計策第六章雙狐鬥法尋後路第三百三十三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八)第一百四十八章 龍虎齊動風捲雲(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二)第二十五章商議軍機或可用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八章 豫章故城烽煙平(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二百五十二章 初開府試網英才(二)第一百四章終拜師庭院問對第一百九章諸將逼宮圍太原第四百六十八章 以打促和掩戰意(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四)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四十一章論功行賞爭不休(一)第二百九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五)第九十三章渾不要臉會使節第八十六章侵略如火戰事急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五十八章心欲借錢口難開第六百六十一章 何日方能遂舊願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七十七章如此行事意何爲第七百六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二)第二十章月下爭渡一線天(八)第六十六章置之死地而後生(一)第四十九章享樂之心起復消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748章 敢請長纓安軍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五百九十五章 道不同各退一步第五百二十六章 我與空氣鬥智勇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六百二十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七)第一百五十四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三)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四百一十七章 關內之地亂將起第四百四十三章 直言敢諫贊明君